香港:理解更内在的文化维度

来源 :特区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asychar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陈培浩:对我们这一代内地80后来说,香港在我们成长过程中提供了太多太多的文化符号。我们这代人大多是看金庸武侠小说,听香港流行歌曲,看香港电影长大的。特别是广东地区,作为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更是直接感受到香港流行文化的巨流。
  在一个80后的内地青年心中,香港就是经济发达、文化繁荣的代表。
  八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明星在内地受到的追捧是空前的。香港明星到内地来都拥有不言而喻的由区域带来的心理优势。在我们中学时代,毛宁、杨钰莹等人作为内地娱乐工业推出的第一批明星也很受欢迎,可是如果一旦和“四大天王”这些香港明星同台,陡然就会觉得矮了一截。我相信这并非我一个人的观感,这是一种时代性的文化心理。
  我相信,一代甚至几代内地青年的成长记忆中一定有着大量的香港文化符号。以前我以为香港流行文化主要是对广东等沿海地区的影响比较大,可是我们看贾樟柯的电影,充斥着的香港流行音乐符号,足见90年代香港大众文化的影响已经深入到山西等内陆地区;而看电影《钢的琴》,则发现这种影响在大东北同样巨大。几年前一次活动,发现贵州《山花》杂志的郑瞳兄的粤语歌非常溜,足以印证香港流行音乐也曾深入他的生活。
  王威廉:香港这座城市是很多代中国人内心中的一个情结,香港代表的是城市文明的高度繁华,是耀眼的“东方明珠”。
  在我小的时候,即便置身在青藏高原的青海,也都是听粤语歌曲。无论是县城里的电影院,还是街角的录像厅,播放的基本上也都是香港电影。周润发、周星驰、刘德华……这些明星是很多人的偶像。他们的照片从杂志上剪下来,贴在笔记本上,是普遍的校园景观。包括男生与女生之间的恋爱模式,都与香港引导的这种大众文化不无关系。
  从文学的角度审视香港,那么香港参与改变着中国人的许多生活方式。文学与生活的关系如此密切,那么,当代文学与香港的关系也就是非常密切的。作家刘醒龙就写过一篇小说《我们香港见》,这其中的意味是很丰富的。这和《我们广州见》这样的标题带给人的想象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回到1980—2000年的时间语境中,我们就知道那意味着什么,我们急需和渴念一种现代化的生活,而香港似乎提供了某种具体的想象载体。
  陈培浩:事实上,理解香港有其自身的难度,在我看来,首先要理解好不同文学及影像作品所提供的香港形象的张力。
  我们从TVB电视剧、古惑仔电影和王家卫电影中看到的是已经被审美制式化、风格化的香港。它通过大众媒介向内地、东南亚甚至亚洲输送一种特定的香港风情、香港想象。但这种作为审美制式的香港并非香港自身。我们在许鞍华的《天水围的日与夜》《天水围的夜和雾》中看到的则是一般审美制式之外更现实的香港,我们可以称为写实的香港;而在另一些作品的香港题材作品中,我们则看到一种通过不同代际个体去隐喻香港历史命运的可能,这是个人之香港与历史之香港的結合,是写实之香港与象征之香港的结合。
  不能简单地将某部作品所呈现的香港形象作为香港本身,只有把这些不同的香港想象加以并置和对照,才可能沉淀和提炼出一个更丰富而内在的香港。另一方面,要更好地理解香港,我们也必须认识香港文化的多个层面。
  九十年代内地文化界对香港有两种两极化的观点,其一是由于香港流行文化工业的优势而对其顶礼膜拜,大量内地青年对香港明星的崇拜与这种文化立场互为表里;另一则是对香港文化的嗤之以鼻,比如王朔曾评价王家卫说,有这个人在,我们还不能说香港是一片完全的文化沙漠。这个话在肯定了王家卫的同时,也否定了作为总体的香港文化。
  事实上,将娱乐文化作为香港文化的全部是大缪不然的。香港文学也是多维度的,既有金庸、倪匡、李碧华、亦舒等大众接受度很高的通俗作家,也有纯文学作家刘以鬯、西西等。所以,既理解多维的香港想象,也理解多维的香港文化,才能理解香港内在的丰富性。
  王威廉:当然,香港的文化是极为丰富的,特别类似考古学的地层学,被折叠了很多的文化元素进去。它的复杂的历史,有着来自时间的文化元素;他的作为港口的独特位置,又有着来自不同空间的文化元素。要把这些文化元素挖掘出来,并理解它们,需要一种强大的思想能力。站在今天,回望九十年代的香港,我们发现,金庸的“通俗文学”与如今流行的“网络文学”相比,已经具备了“纯文学”的特质,在很多读者那里,甚至进入了经典文学的序列。我们该如何理解这样的现象?我们能否从香港的文学当中,得到对今天的启示?这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
  陈培浩:因为香港的独特性和丰富性,理解多维的香港并不容易。香港诗人也斯就感慨“香港的故事,为什么这么难说?”也斯认为,香港的故事,讲来讲去,就会讲成上海的故事、伦敦的故事、布拉格的故事,总之是别人的故事,他者的故事。反过来,人们讲其它城市的故事,也会讲着讲着,讲成了香港的故事。香港的故事注定是属于近代的,因此香港不同于北京、西安;但香港也不同于同为近代城市的上海。香港有着自身的独特性和丰富性,只有把握住了香港文化和文学的独特性,才不会错过香港最内在的魅力。
  在认识一个地区的文化过程中,常容易陷入一种景观化的思维。景观化思维的实质是抽空认识对象的特殊性,将其制作为一种符合自身文化立场和认知习惯的景观,由此远方仅仅是一道风景,这道风景何以产生的时间连续性却不被关注。
  与景观化思维相对立的是一种本体化思维,这种思维要求释放区域的特殊性。人类的认知惯性总是倾向将陌生的事物他者化的。以认识自文化的眼光去认识他文化,是认知成本最低的方式。
  叶维廉在比较文学研究中也提出过“认知模子”的概念,他认为我们要警惕用所在文化的“认知模子”来简化其它文化。尊重他者作为他者的差异,这是一种方法论要求。近些年来,以XX为方法之所以会大受重视,比如以中国为方法,以西部为方法,以香港为方法,在实质上是要求以尊重差异的“本体化立场”来取代以自我为中心的“景观化立场”。
  王威廉:我来从一个侧面回应你说的这点。我2000年来到广东,那会外地人没有现在这么多,在很多场合必须说粤语。比如我工作后,领导、同事经常说:“你能不能学粤语啊,我们沟通的时候也好一点。”但是现在不存在这个问题了,来广东的外地人更多了,本地人也会说普通话了。这其中也有香港的一部分原因。
  中国这么多方言区,非常强势的语言实际上除了以北京话为底子的普通话作为国家话语之外,另外就是上海话。上海话也不像粤语那么强势,上海人也不会要求外地人一定说上海话,他说上海话是表现优越感。但粤语不是这样的,它有自身的文化逻辑。比如我们都会唱几首粤语歌,粤语歌用粤语唱的时候非常有味道,但是用普通话翻唱时,那种味道就不在了。这背后是为什么呢?根子还是在香港文化的原创方面做的非常好,尤其是在大众的通俗文化方面做得非常好,的的确确做到了让老百姓喜闻乐见。
  我希望香港能保持住这种原创力。一种文化是什么,自身的原创力是非常重要的。
  陈培浩:在八九十年代以来,香港的文化跟内地一直是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上面说过,九十年代香港流行文化风靡内地,香港作为一颗东方之珠点燃了无数内地青年关于现代城市生活的美好想象。香港文化人金庸、倪匡、蔡澜、黄霑等在内地拥有极高人气。于是,香港也吸引了很多来自内地的文化人,曾经任职北京大学的黄子平教授,曾经任职华东师范大学的许子东教授,九十年代由内地到香港,他们的思想和著述,也成了香港文化的一部分。
  王威廉:不止是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香港文化对内地产生影响的时间要早得多。秦牧是广东潮汕人,生于香港。陈残云生于广州,是新加坡归国华侨的后代,他曾于19世纪40年代在香港创作电影剧本。如果我们聚焦香港,我特别喜欢的香港作家西西,她是广东中山人,1938年生于上海,1950年起定居香港,她的人生轨迹同样带有这样复杂的地理特点。这几位作家复杂的创作背景,反映出了文化地理上的关联性与复杂性。这也提醒我们,我们必须在一个更广泛的大背景下来思考我们自己。所以,在东南沿海的文学写作是特别意味深长的,它不仅仅局限在地域性的层面,而是包含了全球化视野下的一种历史与人性的复杂震荡,它的意义无比深远,这也是我置身其中深有感触的原因。
其他文献
庚子年:在小区的柏油路道上  小之骑着小自行车  小之围着我转圈圈  天蓝得要命  就像我的悲观,要命  风在吹着  小之戴着口罩唱着  庚子年:算术课  这些天,小之在学比较  左边多还是右边多  多几个。我每天在手机上看  疫情的动态数据  他也會凑上来看看并问我:  爸爸,今天确诊  增加几个  死了几个  我把看到的数据告诉他  他如此轻易地说出死  让我难过  他以为死了的只是数字  增
期刊
相对论  孙文波  巨大反差:阳光下黑暗的话题,  把我们引向心灵的最深处。在那里,  有一些东西是不能触动的—分离,  或者死亡,总是把我们朝绝望的方向推,  为了应付它,需要我们彻底懂得虚无。  但是谁又能真正懂得。因此,我更愿意谈论  生活的表象。譬如今天,我愿意谈论  户外的阳光,明晃晃的光线下,  人们在矮树丛晒花花绿绿的衣裳。你看一下  这样的景象吧!我总是从中感受生活,  它们从来不
期刊
以后我的诗都是快乐的  你总是问我  为什么不给你写一首诗  因为你不知道  当我为一个人  写诗的时候  心中往往充满悲伤  就像现在  我为你写了一首诗  你却已经  离开我  有很多声音从空气里钻进来  再不睡觉  闹钟就要响了  闹钟响起  窗外就没有月亮了  漫无目的时我在干什么  漫无目的时  我坐在一间咖啡店  靠窗的位置  面前是张空椅子  我一会按手机  一会看窗外  看起来像 
期刊
在暗处     树木整夜站在露水中  草地潮湿,或许正在交换它们的种子  而灯光如一道符咒,中止并取消  地下的秘密交易  在可见的边缘  蹲着一只的青蛙,正分泌出粘液  人的脸会在玻璃后面出现  身体陷入黑暗,那是未知的  地平线后面,半个世界滚落进海洋  它们终究摆脱了我们,只有  船依然笔直地航行,被暗处的  马达推动着。为什么驱动我们的一切  都来自地下、暗舱和沉重的黑色丝绒  仿佛中世纪
期刊
愈接近改变事实  孩子,花朵一样备受宠爱  因为美景易逝,孩子会长大。  我很少像观察孩子一样观察  长者。虽然,繁华之后的  盛夏,叶子葱茸、繁茂,比花脆弱的样子  更耐得住时间的捶打。  上帝大概是孤独的,看上去  他很爱孩子,也爱花。  他制造这些易逝之物  尽管将来不免伤心,还是如此,  日复一日。  孩子在长大,慢慢脱离  我的理解。有时候我感到害怕。  不是因为我终将面对一个  不再甜
期刊
父亲,我来看您  父亲 我来看您  夏日 荒草没过黄土  您依旧沉默 无言以对  如您生前 节俭地付出温情的言语  我用鞭炮通知您  希望泼洒的酒 抵达您的宴席  自您走后 留下我  在凡尘挣扎  头破血流后 我渴望扎进一个怀抱  可泪眼四顾 茫然无依  我只能举手为伞 扬手为帆  学会在寂寥的夜晚 自己舔舐伤口  我是病人 也装模作样做自己的心理医生  偶尔 借《金刚经》里飘洒的梵音  渡自己 
期刊
一、个人创作及阅读:以写作捍卫一个更好世界  陈劲松:蔡东老师,你好!前些时候,青年作家王威廉来信告知,他和青年批评家陈培浩今年在《特区文学》共同主持“大湾区文学地理”专栏,欲邀请我和深圳作家做一个对谈。得知访谈对象是你后,我欣然接受了邀约。一则,有幸认识并关注你的写作十多年了,尽管我们曾经在不同场合也有过各种交流,但像今天这样郑重其事的访谈还是第一次,我们正好可以借此机会就彼此感兴趣的话题再深入
期刊
起床的时候已经是下午四点钟了。脸盆里泡着一双早上脱下的袜子,我洗了捞出来,拧了一把搭在脸盆架子上。站着刷了牙,把牙膏沫吐在脸盆里,脏水倒了,再用脸盆洗了脸。对着镜子穿上皮衣,捋了捋长头发。收拾妥了我带上门,在木门上挂了把锁。  郊区出租屋一共两层,我们住二层,一层是个捡破烂的老大爷。我跨上摩托车时,老大爷正好折叠起一堆纸壳箱,把一个个瓶瓶罐罐往青砖垒起来的池子里扔。我几点醒,全看老大爷几点给垃圾分
期刊
美国文学批评家韦恩·C·布斯在《小说修辞学》中区别了“讲述”与“显示”,后者是现代小说区别于传统小说的特征之一,许多现代作家“选择自我隐退,退到舞台侧翼,让他的人物到舞台上去决定自己的命运”。何荣的短篇小说《饵》正是采取了这种客观的叙述视角,如同将读者推至一架摄影机的镜头前,让读者的目光聚焦在男主人公经历的一幕幕生活场景上,观看着这位集父亲、丈夫、大学教师、诗人、失意中年男、引诱者等多种角色为一身
期刊
世 宾 导 读  阅读普里莫·莱维所得  陈煜佳  没有人能够自称苦难的大师。  没有人能够从苦难中获得真理  并把它传授给他人。即使他  死在集中营,又从那里活了下来。  不存在向他的苦难取经这样的命题。  因为当恐惧统辖我们全身的神经,  当绝望疯狂地朝我们扫射,  我们发现,所有他活着时避开的危险,  在他死后,都会为我们卷土重来。  世宾:一再出现的苦难  陈煜佳是近年广东潮汕地区出现的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