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黄昏室”

来源 :老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37072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91年,我从崇仁县政协机关离休到现在,已是21个年头了。在这段晚年生活中,我有过彷徨,有过欢乐,有过宁静,也有过忙碌。
  离休前,我一直是在繁忙的工作中度过。那时的我,不是“激战于黄昏后的子夜”,就是“冲破黎明前的黑暗”。离休后,来了个大转折,社交活动减少,生活空间狭窄,日子平淡多了,加上儿女成家立业,处于“空巢期”的老夫老妻,更有“穷鱼守枯池”的寂寞感。我在职的时候,经常向往离休后的逍遥自在,可真正离休了,又像离群索居的孤雁,六神无主,整天没着没落。
  有人说:离休或退休就是玩,就是消磨时光。我觉得人世间比光阴更可贵的东西实在没有,何况人到老年。更不应让时光白白流逝。我想起了古人曾说过:“懒思身外无穷事,愿读人间未见书。”于是,我动手建立自己的书房,为其取名“黄昏室”。
  我的书房简陋,书也不多,但使我晚年平淡的生活过得充实。每天早晨锻炼完身体,我便进入自己的书房,从书架上取出计划要阅读的书:或古典文学,或现代文学,或文史资料,或报纸杂志。书似无边的海洋,将我孤独、沉思的身影挂在一页页展开的风帆上。说实话,一个干部离休或退休后,失落感、孤寂感、辞世感都会悄悄地爬上心头,吃亏、遗憾、牢骚也会油然而生,特别是当遇到有意或无意的冷淡目光时,心里更会感到不舒服。我深深懂得“书犹药也”“勤学翻知误”的道理,读书使我多了几分宁静。20多年来,我以书为伴,如沐春风,如饮甘醇,思接千载,神游八极,思想得以解脱,生活得以充实,郁积得以宣泄,遗憾得以补偿。我深深感到:离退休干部要“知足知福”,多想党的培养、组织的关怀,少和别人比高低,既不背往日辉煌的包袱,也不计今日门庭的冷落,“心底无私天地宽”。
  我在“黄昏室”里除了阅读他人的名篇佳作外,还在这块园地里辛勤耕耘,主编和参编了6部书,在国家和省、地报刊发表论文、报道及其他作品150多篇,获奖25篇。写作虽然是门“苦修行”,但把我的晚年生活点缀得熠熠爿三辉。岁月可以把人们的生命带走,但不会把人们干的事业也带走。我们老年人心中要有一盏灯,灯明灯暗靠自己去拨,决不要坐在家里叹老、悲老,郁郁寡欢。
  坐在宁静的书房,我有时也会冒出不宁静的思绪,想起别人对我说的:“两鬓飞霜,何必还在那里挑灯伏案,自找苦吃?”这时,“黄昏室”又给我智慧,教我自奋,勉我自强。我觉得青春已逝,事业可延续,有一分热,发一分光;过去我们在职,宣传表扬许多老骥伏枥先进典型,今天退下来了也应该在实践中塑造自己。我扬起风帆,继续进取。离休后,我当选为崇仁县政协老委员联谊会的会长、政协离退休干部党支部书记,经常组织机关老干部学习、参观考察,开展文体活动,举办老年诗会、老年知识竞赛。我1998年又创办了《老年顾问》,介绍老年保健知识。去年我81岁高龄,还编写并出版了30多万字的《暮年耕读集》。
  叶剑英元帅有诗云:“老夫喜作黄昏颂,满目青山夕照明。”我离休后,冲破重重暮色的包围,又走过了21年。今后,只要一息尚存,我愿做一头负轭的老牛,在金色的黄昏中不停地耕耘。
  责编/余扬
其他文献
我们休闲野钓,除了要懂得讲究按季节施钓、分鱼种用饵、钓具匹配这些基本常识外,在具体运作过程中,还需要注意以下禁忌:  一忌:下竿无鱼讯,喂窝就不停  钓鱼喂窝,目的是要诱鱼集聚,以便钓之。但是很多时候,撒了诱料,不一定有鱼进窝,即使有鱼进了窝,也不一定会咬钧,这有天时、地利等诸方面的原因。出现这种情况,钓者要冷静地多加分析,不要片面地认为“鱼还没有聚拢”,继而又时不时地撒料。这样,别说食料浪费可惜
期刊
我的孙女不和我们住在一起,但她从产房被抱出来时,我就在她身边。她小时候常来我这里,我看着她长大成长,她今年已上高一。每当想起她时,我就感到非常愉悦。她为什么那么让人爱她呢?因为她是一个阳光型的女孩,自信、开朗、乐观;这可能与她爱好音乐、唱歌有关,她每个阶段的进步都给我带来欢乐。从小,她就显露出艺术天赋,她父母把她送到刘诗昆艺术幼儿园学习钢琴、舞蹈、外语,她非常快乐。幼儿园举行过一次汇报演出,我们和
期刊
如果说岷江是一条碧波荡漾的锦带,那么青城山和都江堰就是镶嵌在这条锦带上的两颗明珠。青城山背靠岷江雪岭,面向川西平原,群峰环绕,状若城郭,处处藏幽纳翠,四季风光各不相同。这里山林幽深、古道幽静、山花幽香、鸟鸣幽趣、亭阁幽雅、溪流幽清,故有“青城天下幽”的美誉。与青城山相距不到20公里的都江堰位于岷江上游,距成都市50余公里。是世界上仍在发挥作用的最古老的水利工程。被誉为“世界水利文化的鼻祖”。青城山
期刊
时间过得真快,屈指一算,我退伍已41年了。时间的流水可以冲刷许多美好的记忆,我却忘不了刘妈那番感人至深的拥军之情,忘不了她老人家布满皱纹的笑脸和那慈祥、暖人的目光。  1968年3月,我和洪城数千名热血青年一道应征入伍来到福建。部队驻扎在离漳州市20华里的虎山营房。清晨,我从虎山顶峰举目远眺:远處,千山竞秀。万峰峥嵘。蜿蜒曲折的群山像一条静卧的巨龙伸向远方;近處,溪水淙淙,像在弹奏一曲舒心的乐曲,
期刊
想起童年的冰棍,就想起那冰凉润滑、沁入心肺的感觉。在我童年的记忆中,冰棍是一种极其奢华的消费品,系着我儿时的渴望。  那时家里条件差。一到夏天。太阳炙烤着大地,我和小伙伴们都跑到大树底下乘凉。每当一声“冰棍——”划破夏日的炎热。传入耳鼓,我们便不约而同地把目光投向卖冰棍老头的那只白箱子,仿佛那里面盛满了夏天中我们最深的渴盼。看到别的孩子递去2分钱,从老头手里接过一根冰棍,用舌头慢慢地在冰棍上吮吸,
期刊
我一直认为,在现买生活中,孝敬老人,关爱父母,多数女儿比儿子做得好。远的不说,就以我女儿为例,我说说两件有关她的事吧。  去年,女儿执意要陪我出去旅游一次,说一切费用由她全包。自妻子去世后,我已有很长时间没有出过远门了。如今我退休在家,蛰居闹市,平日除读书看报、写点小文章外。就是出去散步,与人聊聊天,或操琴自娱自乐。我其实也想去外地走走,但无人陪伴,不敢孤身远游,另外也怕花钱。女儿真是懂我的心思,
期刊
赣鄱情
期刊
在吉林省农安县开安镇刘家屯说起“老兵大院”,可谓无人不知、无人不晓。这个“老兵大院”也叫“凤英荣誉军人院”,是由下岗女工张凤英自掏腰包开办的。  今年58岁的张凤英,出生在吉林省农安县一个贫穷家庭。张凤英15岁时,父亲便去世了。抚养9个孩子的生活重担,一下子落在了母亲赢弱的肩头。为了支撑起这个家庭,母亲吃尽了苦头。目睹母亲的辛苦付出,张凤英暗下决心,将来一定要孝敬老人。张凤英小的时候,有位邻居是参
期刊
在江西省抚州市临川区,有位二十七年如一日关心下一代成长的老人,他就是离休干部欧阳辉。  他三次被评为“全国关心下一代先进个人”:2011年11月,他又一次被评为“抚州市十大道德模范”。  欧阳辉出身贫苦家庭,1949年春参军。他在部队干了20年后转业到临川县粮食局。1983年他光荣离休。  欧阳辉虽然离开了工作岗位,但他总想着为党和人民再做些力所能及的事。1985年春季的一天,他提着篮子去菜场买菜
期刊
人的一生当中,有样东西在失去后才发现它的宝贵,那就是青春。  青春,如诗一般的年岁,我们都曾经拥有过。青春的脚步总是带着它特有的懵懂在不经意间渐行渐远,当人人感叹青春短暂的同时,它也给我们带来了相似却不尽雷同的种种缅怀,留下了一段段或深或浅的难忘记忆。  那时的我们,無忧無虑、潇潇洒洒地生活,有着许多的憧憬,走在灿烂的晴空下,自己整个生命也灿烂起来。無论是在校就读,还是在工作岗位。我们以旺盛的精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