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书评研究

来源 :中国民族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wy19878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近年来,翻译书评书写实践者队伍不断壮大,而对其现状进行分析与研究的学者却屈指可数.翻译书评研究一直处于一种时断时续、时隐时现、几乎“被人遗忘的角落”.究其根本原因,与翻译书评概念不明不无关系.概念明确,是正确思维的首要条件,任何具体学科的发展都必须建立在自身概念明确的基础之上,翻译书评与翻译书评学的发展也不例外.因此,文章基于近十年来翻译书评研究现状,着力探讨翻译书评是什么,它有哪些基本特征,可以如何分类等,以期推进翻译书评及其学科进一步向前发展.
其他文献
艺术教育作为当今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已经运用在各个年龄阶段,对0-10岁的孩子,绘本当之无愧成为对孩子艺术教育最好的载体.这种载体不光只能适用于学校或者专业教育机构中,因为绘本阅读在家庭中阅读的便利性特征,这让艺术教育和家庭教育更好的结合在一起,艺术教育的年龄段才可以不断降低,幼儿也能在成长环境中不断地接触到多种艺术表现形式.本文将从绘本的特点、新时代下艺术教育的标准和绘本中艺术教育价值的体现这三个方面,浅析绘本的艺术教育价值.
本文在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模式的视阈下,结合高职院校的实际情况,研究如何制定出切实可操作性的现代学徒制人才培养运行机制.
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之下,不仅对各行各业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同时推动了新媒体艺术的发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基于此,环境艺术设计在新媒体艺术的影响之下相应的得到了一定程度的发展,同时影响着人们的生活.本文针对当前新媒体艺术在环境艺术设计中的应用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以便能够更深刻的理解新媒体的内在含义.
中国是拥有众多民族的统一国家,在历史上多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中华文化.敦煌位于河西走廊,是丝绸之路上的明珠.十六国北朝时期,河西地区政权更迭,民族融合,宗教传播,无论在社会风俗还是文化艺术方面都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对后世历史学、民族学、艺术学的研究影响深远.本文根据近年来的考古研究成果和众多文献古籍线索,探究十六国北朝时期敦煌地区民族融合在文化艺术中的体现,以多角度多方位展开论证.
线描是中国画最具特色的表现技法之一,白描可以说是线描发展的绝对高度.李公麟在前人“白画”的基础上,将“白描”艺术发展成为国画中的独立画科.他所描绘的物象完全以墨线勾勒而不着色彩,线条抑扬顿挫、强劲有力,韵味十足.谈到李公麟不得不提到他的代表作品《五马图》,该作品是根据写生创作的,此作品不仅形象地描绘了马的外形,而且还将马的内在结构表现的淋漓尽致.本文从三个方面对李公麟的白描艺术进行研究.首先,简要阐述《五马图》的画面内容;其次,详细论述李公麟的白描艺术;最后,分析《五马图》所体现的白描艺术.
社会教育是当下博物馆三大基本职能之一,当代博物馆人应以符合时代和实践实际的角度,立足于博物馆的特性、现状、人类文明的需求以及科技的不断进步,进行博物馆社会教育新思考,当代博物馆做好社会教育的关键因素:强化博物馆社会教育队伍建设;拓展社会教育阵地;创新主题及教育方式,树立品牌;加强宣传,提高公众影响力.
广西东兴京族生态博物馆主要展示京族日常生产工具、京族喃字、京族服饰、京族独弦琴、京族哈节、京族风吹饼、高跷捞虾等内容.京族是我国唯一的海洋民族,他们聚居在广西江平镇的“京族三岛”上.具有不同于其他民族手工艺的技艺.其中精美秀丽的京族服饰、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风吹饼制作技艺、用一根弦能够弹奏出美丽音符的独弦琴,这些充满海洋民族智慧的手工技艺亟需通过新科技使其传承发展下来.本文通过对广西京族虚拟博物馆的设计概念和技术等方面的阐述,意在分析广西传统手工艺活态传承的方法和路径.虚拟现实技术(VR/AR)与设计的融
博物馆既是文物储藏重要基地,也是面向社会群众提供文化服务的关键场所.众所周知,文物是社会改革和历史发展的见证者,其本身具有科学性、艺术性、人文性特点,是现代人探索历史、了解历史的主要依据.然而,由于文物属于不可再生资源,所以一旦遭到破坏,将会增加修复难度,甚至导致文物不复存在,会为社会发展和科研探索造成巨大损失,这也在一定程度上突出了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工作的重要性.尤其新形势下,博物馆免费开放政策不断深入,博物馆各类展览活动逐渐增加,为博物馆文物库房管理带来全新难度和挑战.导致传统管理模式中存在的问题日渐
基层博物馆可以展示多种多样的文物,但由于基层博物馆的经济实力不足,其宣传效果和陈列的艺术性都不足,需要提高基层博物馆的文物陈列艺术性来进行补充.文章首先介绍了基层博物馆,明确基层博物馆提高文物陈列艺术性的重要性,最后阐述了提高基层博物馆文物陈列艺术性的策略.
通过对《易经》行健意识的基础、本性、特征、手段和目标的探析,以阐发《易经》所蕴含的行健精神.强调《易经》充满相生相克的生存进取的自然进化之理,天道行健、人事仿效,以达天地交感、天随人愿的美好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