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激励性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纲要》指出:“评价要发现和发展学生多方面的潜能。”在课堂教学中,对于来自学生反馈的信息,教师要善于扮演一个“公正法官”的角色,及时给予精辟恰当的“判决”,从而使学生能对自己的学习效果和能力有一个科学的正确估计,并进而明确不足,找出努力方向,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在通读课文一环中,指名8位学生分段读课文时,他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你读得真棒”“读得太好了”,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富有争对性地评价。
“前面读得好,只是最后一段稍快了。”学生听了,再读时就不再着急了。
“这是最短的一段,可别小看它,力量可大了。再读一遍。”孙老师这话,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朗读的重视,更是提醒大家这段课文对全文的重要性。
“一个比一个强!”
“能读到这个份上,很不错了。”
“读书有男子汉的气质,沉着一点会读得更好,请再读一遍。”
“好,你读得好。这个词再读两遍。”
看,孙老师的短短的一句话,既是对学生朗读的鼓励,更是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2.延时评价,启发学生思考的个性化。“延时评价”指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马上给予正确与否的评判,而是留出充裕的时间,给更多的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一次,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站》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站确实很小?”于是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回答,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获得了发言权,他说:“一是这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老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无数双小手都不见了!顿时,这位老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地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答案是否真的“非常正确”了呢?请看另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段:
生1跟上面的同学回答基本一样。
师:恩,这是你的答案,说得很清楚。让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向学生表明他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还有更好发答案吗?)
生2:我从“小站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这句话看出“小站”的“小”。
师:哦,是吗?你是怎么想的,能和大家说说吗?(也没有马上作评价,只是引导发言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2:如果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的话,就不会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师:你能从工作人员的多少来推断车站的大小,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没有对答案对与错的评判,只是肯定了他的思考方法,更激励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积极性。)
生3:我从“小小的喷水池”知道这是个小站。
生4:如果这里是个“大站”的话,人肯定很多,那声音也会更大一些,就听不到蜜蜂的“嗡嗡”声了。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这是个小站。
生5:我从“没有电铃”知道……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字的想法,大家都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他们说得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
不难看出,问题的答案确实不止一个,且都有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不曾想到的。正是这位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延时评价”,才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评价”,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力求以学生的评价为主,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敢学。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创新性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
一次,我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安排学生读读、画画“水”的变化:水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空中,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变成云。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雨)落下来。有时变成小硬球(雹子)打下来。到了冬天,变成雪花飘下来。
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讨论都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下了水的变化过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画在黑板上。在反馈交流时,我把评价权还给了学生,“仔细看看黑板上的画,对照课文,说说他们画得怎样?”
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得很高。
生1:我觉得还应该画上太阳,书上说“太阳出来,水就能变成汽”。
生2:还应该画上一股风,“云”碰到“冷风”才会变成“雨”和“雹子”。
生3:他们只画了白云,还应该画上“乌云”和“红霞”。
生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是柔柔的,没有耀眼的光芒。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别人的画,又促进学生发挥想像,把文中的语言变为感性的画面,从而清晰地了解了水的各种状态的变化及所需的条件。
让学生来评价,避免了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
如全国著名特级教师孙双金在教学《黄河的主人》一课时,在通读课文一环中,指名8位学生分段读课文时,他对学生朗读的评价不是一味地表扬,“你读得真棒”“读得太好了”,而是从学生实际出发,富有争对性地评价。
“前面读得好,只是最后一段稍快了。”学生听了,再读时就不再着急了。
“这是最短的一段,可别小看它,力量可大了。再读一遍。”孙老师这话,不仅让学生感受到老师对他朗读的重视,更是提醒大家这段课文对全文的重要性。
“一个比一个强!”
“能读到这个份上,很不错了。”
“读书有男子汉的气质,沉着一点会读得更好,请再读一遍。”
“好,你读得好。这个词再读两遍。”
看,孙老师的短短的一句话,既是对学生朗读的鼓励,更是对学生读书习惯的培养。
2.延时评价,启发学生思考的个性化。“延时评价”指教师对学生的发言不马上给予正确与否的评判,而是留出充裕的时间,给更多的学生一个自由思考的空间,在和谐的气氛中驰骋想象,畅所欲言,相互启发,集思广益,以获得更多更美的创新的灵感,使个性思维得到充分发展。
一次,一位教师在执教《小站》一文时,要求学生回答:“从哪里可以看出小站确实很小?”于是很多同学都举手想回答,其中一位同学首先获得了发言权,他说:“一是这个小站只有慢车才停靠两三分钟,快车从来不停;二是这个小站只有一间小屋,一排木栅栏,三五个乘客。”这位老师一听,答案完全正确,心情非常激动,情不自禁地说:“啊,非常正确。这位同学真是太聪明了!其他同学呢?”本以为这么一鼓励,肯定会有更多的同学举手发言,哪知道刚才举起的无数双小手都不见了!顿时,这位老师不知所措,不知道自己到底做错了什么……
其实,道理很简单。课堂上,教师过早地对一个可能有着多种答案问题的回答给予终结性的评价,自然地就扼杀了其他学生创新与发散思维的火花。试想,有谁会花时间和精力去思考一个已有“非常正确”答案的问题呢。
答案是否真的“非常正确”了呢?请看另一位老师的教学片段:
生1跟上面的同学回答基本一样。
师:恩,这是你的答案,说得很清楚。让我们听听其他同学的想法,怎么样?(没有马上评价,只是向学生表明他正在认真听,更向其他同学发出一种心理暗示:你们还有更好发答案吗?)
生2:我从“小站的两位工作人员正在商量着什么”这句话看出“小站”的“小”。
师:哦,是吗?你是怎么想的,能和大家说说吗?(也没有马上作评价,只是引导发言者与其他同学一起进入更深层次的思考。)
生2:如果这里是一个比较大的车站的话,就不会只有两个工作人员……
师:你能从工作人员的多少来推断车站的大小,是个好办法。其他同学还有什么更好的办法吗?(没有对答案对与错的评判,只是肯定了他的思考方法,更激励了其他同学思维的积极性。)
生3:我从“小小的喷水池”知道这是个小站。
生4:如果这里是个“大站”的话,人肯定很多,那声音也会更大一些,就听不到蜜蜂的“嗡嗡”声了。所以从这里也能看出这是个小站。
生5:我从“没有电铃”知道……
师:这么多的同学都谈了字的想法,大家都很会读书,很会动脑子。他们说得怎么样?其他同学有意见吗?
……
不难看出,问题的答案确实不止一个,且都有独到的见解,有些甚至是老师也不曾想到的。正是这位老师成功地运用了“延时评价”,才让更多的学生有了更广阔的思维空间,加深了对课文的理解。
3.“学生评价”,发挥其学习的主体性。“小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对学生进行课堂学习评价,应该力求以学生的评价为主,尊重学生评价的权利,让学生敢学。学生不仅可以评价自己的学习和同学的学习,还可以评价教师的教学,甚至可以评价教材,发表对教材的不同看法,从而让学生打破评价的束缚,敢于挑战偶像和权威。塑造创新性人格,增强学习的创新意识。
一次,我在教学《我是什么》一课时,安排学生读读、画画“水”的变化:水会变。太阳一晒就变成汽。升到空中,又变成无数极小的点儿,连成一片,在空中漂浮,变成云。碰到冷风,就变成水珠(雨)落下来。有时变成小硬球(雹子)打下来。到了冬天,变成雪花飘下来。
学生通过朗读、交流、讨论都在自己的本子上画下了水的变化过程,其中一个小组的同学画在黑板上。在反馈交流时,我把评价权还给了学生,“仔细看看黑板上的画,对照课文,说说他们画得怎样?”
不一会儿,一只只小手举得很高。
生1:我觉得还应该画上太阳,书上说“太阳出来,水就能变成汽”。
生2:还应该画上一股风,“云”碰到“冷风”才会变成“雨”和“雹子”。
生3:他们只画了白云,还应该画上“乌云”和“红霞”。
生4:早晨和傍晚的太阳是柔柔的,没有耀眼的光芒。
在上述学习过程中,我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体性,将评价的自主权还给学生,既引导学生仔细观察别人的画,又促进学生发挥想像,把文中的语言变为感性的画面,从而清晰地了解了水的各种状态的变化及所需的条件。
让学生来评价,避免了生硬简单的判断伤害学生的自尊心,扑灭学生的思维火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