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探索与实践经验

来源 :重庆行政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triveadvanc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严肃和规范的党内政治生活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显著特征和根本要求。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历史进程,虽然没有在建党之际就明确使用“党内政治生活”这一提法,但在百年历史中有大量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探索和实践主张。回顾过去百年的历史进程,党的建设史也是一部党内政治生活发展史,只有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党内政治生活,才能在时代潮流中抵御风险。如今,党内政治生活是管党治党的重要载体,内在地要求中国共产党着眼于党内政治生活以谋得自身的发展壮大。
  一、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理论探索
  中国共产党是根据马克思列宁主义理论建立起来的政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具体实践当中,无产阶级政党基本理论与中国社会不同时期具体实践形成有机耦合,中国共产党推动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并形成了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成果,产生了一套完整的、独特的理论体系,其中蕴藏着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系列论述,对于新时代管党治党具有重要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一)毛泽东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对马克思恩格斯党的学说、列宁新型无产阶级政党学说以及列宁執政党建设思想的继承与发展,这一学说发轫于大革命时期,初步形成于遵义会议时期,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得以成熟,并最终于党的七大达到完备。在毛泽东建党学说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1949年,党的七届二中全会召开以及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中国共产党成为全国执政党。毛泽东对共产党员提出更高的要求以及对党的建设尤其是执政党建设展开阐述,形成了毛泽东执政党建设思想。同样,毛泽东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也有两重维度,一重是毛泽东革命实践中的党内政治生活;另一重是建设实践中的党内政治生活,即毛泽东执政党建设视阈下的党内政治生活。
  一方面,就革命实践中的党内政治生活而言。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的实践中,直面党和党之间的矛盾以及民族之间的矛盾,创造性地解决了复杂外部条件下中国共产党党内不同路线的分歧、不同思想的斗争,围绕增进党内团结这一根本目的,推动了党内思想斗争、党内民主、党内纪律、党内学习的发展,形成了系列规范以及相关制度。首先,党内学习是认识不同分歧和辨别错误路线的理论基础。党员理论水平参差不齐是这一阶段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难题。毛泽东高度重视党内学习尤其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学习,这种重视程度在延安整风运动期间到达顶点。在他看来,党的基本理论的学习是反对不同倾向错误、克服错误路线的逻辑起点。其次,党内民主是发现党内问题和解决党内矛盾的有效形式。党内民主是开展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前提和根本保障。通过党内民主的形式发现党内问题和解决党内矛盾是最为主动、最为有效的,因为解决党内问题和化解党内矛盾本质上是依靠党员、发动党员的过程,是党内践行群众路线的过程。再次,积极的党内思想斗争是克服错误路线和正确处理党内关系的战斗武器。毛泽东指出:“我们主张积极的思想斗争,因为它是达到党内和革命团体内的团结使之利于战斗的武器。每个共产党员和革命分子,应该拿起这个武器。”[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毛泽东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论述实则围绕解决党内矛盾、克服党内分歧展开,正是经由他所提出的“积极的思想斗争”,全党对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的正确认识得以普遍推进。再次,铁一般的党的纪律促使党内政治生活规范从少数人掌握扩展到多数人认同。毛泽东高度重视党的纪律,促使全党正确认识了以张国焘、王明为典型的违反党内纪律的严重教训,为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奠定了坚实基础。最后,推动并实现党的团结统一是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党内政治生活的价值旨归在于党的团结统一,这也是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一项重点问题,毛泽东提出与宗派主义、派别活动进行积极斗争,妥善处理党内关系、科学应对路线斗争,保证了党内政治生活的稳定运行。
  另一方面,就建设实践中的党内政治生活而言。新中国成立以后,国内外的复杂形势要求中国共产党通过自身建设以应对考验和克服困难,毛泽东在这样的背景下展开了对执政党建设的探索,对当下管党治党提供借鉴,其中蕴藏着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的重要论述。首先,党要发挥领导作用。毛泽东非常强调工人阶级的领导,认为中国革命成功的原因正是因为有工人阶级的领导,因此,在他看来,只有坚持党的领导,新的人民政权才会巩固。其次,加强党的作风建设。毛泽东一贯重视党的作风,多次提出反对官僚主义、反对命令主义,他提倡通过整风来加强党的建设。再次,继续增强党的团结。党的团结已经被证明是革命胜利的保证,执政后的共产党必须保持革命的警惕性来增强党的团结,为此,毛泽东建议起草《关于增强党的团结的决议》,这一决议向全体干部提出更加严格的要求。最后,自觉接受党内党外监督。毛泽东在领导建国初期党的建设中,十分重视党的监督的问题,认为党员接受监督包括自身监督、群众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二)邓小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
  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形成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实践中。邓小平明确提出了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立足于当时的世情、国情以及党情,他围绕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对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个问题进行探索和展开论述。一方面,他领导党和国家拨乱反正,总结教训,重新确立了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制定了新的政治路线、组织路线。另一方面,针对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实际,他提出新的观点和新的判断。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中蕴藏着严肃党内政治生活的丰富内涵,这一系列论述为改革开放事业注入活力、提供保障。
  首先,党一定要有领袖,有领导核心。[2]与苏共二十大赫鲁晓夫全盘否定斯大林截然不同,邓小平非常肯定毛泽东在中国革命进程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在新的历史时期仍然强调党要实行领导核心体制。在邓小平看来,党的领导核心是党的掌舵人和主心骨,坚决维护核心权威是党的事业发展的客观需要,也是确保党的事业从胜利走向新的胜利的重要法宝。其次,一定要发展党内民主。邓小平执政党建设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有特殊性,他在总结经验、反思教训时提出:“我们党内一定要有充分的民主。”[3]邓小平从民主的原则出发,继承和发展了民主集中制。最后,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建设。1980年2月,党的十一届五中全会审议并通过《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这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第一份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制度性规定,邓小平“制度治党”思想在党内政治生活中得以充分体现。   (三)江泽民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
  20世纪末苏共垮台、苏联解体、东欧剧变让世界社会主义运动遭受严重挫折,国际环境情况复杂多变。同时,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局势产生深刻变革,国内社会矛盾发生新的变化。在国际、国内环境日益复杂的情况下,以江泽民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三代领导集体正确评估国际国内局势、科学分析党的历史地位,提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对党内政治生活提出新的要求。党的十四大报告指出:“一定要结合新的实际,遵循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4]正确认识江泽民关于“党要管党和从严治党”等论述的核心内涵,对于我们全面理解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维护中央的权威,是最为重要的。江泽民主张通过党的铁的纪律维护党中央的权威,在他看来“没有铁的纪律,政治上涣散是十分危险的”,因此他主张“全党都要在政治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决维护中央权威,保证中央的政令畅通”。[5]江泽民指出维护党和国家集中统一、维护中央权威是党的建设的重中之重。一方面,党内存在部分黨员信念动摇的情况;另一方面,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以后,部分地方出现各行其是、自成一派、不听招呼的情况,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只有强调党的集中统一,从而加强党的领导,维护中央权威。其次,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在毛泽东和邓小平关于党内民主论述基础之上,江泽民提出“党内民主是党的生命”这一重要判断,把党内民主的重要地位和重大作用提升到新的高度。其中,江泽民把发展党内民主具体落实于党员权利上,体现了党内民主的本质环节和主体内容,保障了党员的民主权利,拓宽了党内的民主渠道,提升了党员参与党内政治事务的积极性。最后,严格实行党内监督。严格实行党内监督是“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中的重要内容。江泽民在总结政党发展历史的基础之上,指出严格实行党内监督是避免人亡政息的历史经验之一。在他看来,拉帮结派、团团伙伙等都是封建帮会的恶习,一定要制止这些恶习在党内中盛行起来,必须用严格的党内监督防范各种不正之风。
  (四)胡锦涛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
  胡锦涛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是在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以及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基础之上形成的,这一系列论述的形成,既有理论渊源,也有现实导向,尤其是党的十六大提出“科学发展观”这一重大战略思想,为党内政治生活这一具体领域提出全新的要求。
  首先,党内政治生活中必须讲政治。为适应新形势、新任务,胡锦涛向全党提出“讲政治、顾大局、守纪律”的政治要求。历史经验和现实实践表明,“讲政治”是党内政治生活中的首要内容,只有坚定政治信念,才能于各种政治风浪面前处变不惊。其次,突出党员的主体地位。“党员主体地位”这一表述首次出现于党的十七大报告当中,指出保障党员权利、提升党内民主的重大意义。再次,开展党员的先进性教育。胡锦涛系统阐述了党的先进性的时代内涵、根本目标、具体标准、实践主体以及基本途径,他指出:“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必须坚持党要管党、从严治党。”[6]党的先进性建设在党内政治生活中体现的是党员的先进性,只有党员表现出先进性,才能体现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
  (五)习近平关于党内政治生活的论述
  “党要管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管起;从严治党,首先要从党内政治生活严起。”[7]48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严肃和规范党内政治生活作为抓好全面从严治党的重要突破口,围绕这一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理论探索,赋予党内政治生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新语境、新内涵、新要求。
  首先,批评和自我批评是有力武器。“让批评和自我批评成为党内生活的常态”[7]35这实际上指出了批评和自我批评的重大意义,同时,“所有党员都应该平等相待”[7]27成为批评和自我批评的客观前提。此外,发现问题要真正整改,克服“自我批评难,相互批评更难”[7]34的弊病,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形成良好的风气,不断迈向新台阶。其次,民主集中制和党的组织生活制度是制度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让党内政治生活有规可依、有章可循”[7]41,推动党内政治生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7]45。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先后制定了《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党员教育管理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等党内法规,有利于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更好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和水平。再次,必须严明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必须把纪律规矩立起来、严起来”[7]41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政治生活的鲜明特征,尤其是着力解决了政治性强、破坏力大的问题,体现党内政治生活中纪严于法、纪在法前,克服了“违纪只是小节、违法才去处理”的不正常状况,通过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关照了党内的大多数,通过政治责任与纪律规矩区别党员与普通群众。最后,各类学习教育实践活动是党内政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内大兴学习之风,聚焦重点矛盾和突出问题,相继在全党范围开展了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中共党史学习教育,增强了党内政治生活的政治性、时代性、原则性、战斗性,强化了党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
  二、中国共产党党内政治生活的实践经验
  维护党的团结统一是党内政治生活科学运行的内在要求和不竭动力。党内政治生活的价值旨归是党的团结统一。维护党的团结统一必须反对和克服一切错误倾向。当前,党内政治生活实践的总体状况是好的,但也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因此,必须与各种错误倾向进行思想交锋、开展积极斗争,彻底清除宗派主义、圈子文化、码头文化在党内的恶劣影响,使广大党员干部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自觉做到“两个维护”。   坚定理想信念,加强党内学习,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运行的逻辑起点。马克思主义理论對于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尤为重要,党员队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水平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进行的重要基础。随着党员队伍的不断壮大,不同层次党员的理论水平不尽相同,认识上必然产生差异。因此,普遍的、系统的党内理论学习十分必要。必须进行从个体到全体、从个别到普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习,通过系统全面的学习,真切感悟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的深刻道理。必须在党内大兴学习之风,使广大党员掌握马克思主义这一看家本领,充分发挥理论的先导作用。
  民主集中制是党的根本组织制度和领导制度,是发现和解决党内问题的有效形式。通过民主集中制发现党内问题最为主动、最为有效。发现党内问题是一个发动党员、依靠党员的过程,是在党内充分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过程。因此,必须大力推进党内民主,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民主化与党内政治生活积极性的良性互动,并在此基础上科学推进集中,实现党内政治生活战斗性与党内政治生活凝聚力的良性互动。民主集中制不是民主、集中简单叠加,而是有机融合。民主是集中指导下的民主,集中是民主基础上的集中,民主是集中的前提和基础,集中是民主的结果。二者相辅相成,缺一不可。
  开展积极的思想斗争,充分发扬党内民主,是促进党内政治生活规范化的重要方法。健康的党内政治生活不是四平八稳的,而是在解决不同意见分歧前提下开展积极、有效的思想斗争。积极的思想斗争是化解党内矛盾、增进党内团结的有力武器,是党内政治生活十分重要的内容。百年党的发展历史表明,党内政治生活的发展历程,正是一个正确处理、化解党内矛盾的过程。我们党正是在积极的思想斗争中,逐渐形成正确的思想和路线方针政策的。今天,继续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必须促使党员保持斗争精神、增强斗争意志、提高斗争本领,敢于向一切党性不纯、作风不正的言行亮剑。通过严格的思想淬炼,达到增进党内团结的目的。
  严明党的纪律是党内政治生活正常运行的有力保障,是确保党内政治生活规范的根本保证。百年以来,我们党的纪律在革命实践与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不断总结、不断提炼、不断完善,实现了党章党规的科学定位和发展,实现了党内政治生活从革命实践到革命理论的飞跃。进入新时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制定《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强调“必须严明党的纪律,把纪律挺在前面,用铁的纪律从严治党”,这必将保证党内政治生活更加科学、健康、规范地发展。
  三、结语
  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艰苦探索、历经磨难、创造辉煌。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员规模实现了巨大的发展,开创了党的建设伟大工程。百年以来,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体现在用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理论武装,以党内积极的思想斗争着力克服历史问题、错误路线和党内矛盾,用严格的党的纪律和规范的组织生活作为约束党员的手段、载体,最终全党经受了内外部的双重考验,既克服了党内的多重问题,也渡过了党外的诸多难关。
  中国共产党百年党内政治生活历程,一方面奠定了党内政治生活的基本规范和主要内容;另一方面创造性地解决了具体实践当中中国共产党何去何从的重大问题,上述两个方面互为表里。过去的百年,党内政治生活的价值远远不止于其本身,而是中国共产党在波云诡谲的国际环境和复杂多变的国内环境中,以对党员党性教育、理论教育、纪律规范等方面的加强,实现了党的自身力量的壮大,进而成功应对国际国内社会的多重矛盾,取得了伟大的建设成就。
  参考文献:
  [1]毛泽东.毛泽东选集:第二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359.
  [2]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邓小平文集(1949—1974)(下卷)[M].人民出版社,2014:222.
  [3]邓小平.邓小平文选:第一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307.
  [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33.
  [5]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四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651.
  [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十六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08:524.
  [7]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编.习近平关于全面从严治党论述摘编[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
  作者单位:中共重庆市委党校党建教研部
  责任编辑:胡 越
其他文献
干部教育培训是中国共产党进行干部队伍建设的一项重要举措,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各个历史时期,为党和国家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值此中国共产党成立百年之际,梳理总结干部教育培训的百年历程及其经验启示,对新时代进一步推进干部教育培训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一、中国共产党干部教育培训的百年历程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的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经历了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发展历程。  (一)新民主主义
临夏是“花儿”的故乡,也是一片红色热土,在党的领导下,各族儿女艰苦奋斗、顽强拼搏,实现了从一穷二白到彻底甩掉绝对贫困的帽子,从发展滞后到赶超跨越的历史巨变.rn党中央十
期刊
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是习近平总书记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重大决策,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的一项重大举措,必将深刻改变成渝两地的战略位势、区域能级和发展格局。  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的重要讲话精神,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规划纲要》等文件明确的重点任务落地落实,重庆市璧山区相继印发《关于全力打造主城都市区“迎客厅”加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党中央和省委的坚强领导下,张掖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总书记对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坚持筑牢守好国家西部生态安全
期刊
白帝镇位于重庆市奉节县城东部,居长江北岸瞿塘峡口,距新县城21公里,东邻草堂镇和生态工业园区,与永乐镇对望,西邻夔门街道,北邻汾河镇。全镇幅员141平方公里,辖13个行政村(其中包括2个社区)72个社,人口近4万人。白帝镇有“移民大镇”“诗歌小镇”“脐橙小镇”之称,历史文化厚重、诗词文化悠久、旅游资源丰富。一是历史文化厚重。白帝镇因白帝城而得名。相传西汉末年公孙述据蜀,在山上筑城自号“白帝”,并名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总抓手,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项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脱贫攻坚取得全面胜利后,要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这是“三农”工作重心的历史性转移。随着脱贫攻坚的圆满收官,重庆交出了脱贫攻坚的“硬核答卷”,极大补齐了“三农”工作短板,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重庆集大城市、大农村、大山区、大库区于一体,城乡协调发展任务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对巩固和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出战略部署,重庆市委农村工作会议对全市“十四五”时期“三农”工作作出具体安排,为我们做好新发展阶段“三农”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近年来,重庆市万盛经开区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和市委、市政府工作要求,始终把“三农”工作放到重中之重的位置,统筹施策、精准发力,圆满完成脱贫攻坚任务,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
中国共产党在甘肃近百年的历史中,团结带领甘肃人民推翻“三座大山”,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民主建政,实施“三大改造”,进行社会主义建设;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使
期刊
甘肃革命精神产生于陇原大地,是甘肃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形成的一系列精神的总称,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目前我们主要梳理了十种精神:甘肃精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错综复杂的国内外环境和艰巨繁重的改革发展稳定任务,陇南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甘肃重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