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办高校视角下辅导员师德建设研究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fzh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不但关系到学生价值观、人生观的形成,而且关系到民办教育的发展。民办高校需要提高辅导员的招录门槛,提高辅导员的综合素养和专业化程度促进辅导员师德建设。民办高校的辅导员要正确认识高校的编制问题,立足本职岗位,认真踏实地服务民办高校、服务学生,从而提高自身师德修养。
  关键词: 民办高校 师德建设 困境 建设路径
  “学高为师,德高为范”,国之兴衰,重在教育;教育之兴衰,重在教师。美国教育学家布鲁纳说过:教师不仅是知识的传播者,而且是模范[1]。辅导员作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其师德水平将直接影响学生的成长成才。民办高校作为我国国民教育的重要部分,其培养出来的人才同样是社会主义建设的生力军,所以加强民办高校中辅导员师德建设同样建设。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困境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民办教育悄然兴起。民办高校的出现不但有效弥补了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而且为提高我国人民素质,促进经济发展提供了不可估量的力量。但是民办教育的迅速发展,使得辅导员数量上急剧增加,而且由于中国人骨子里的传统思想——编制问题,使得很多高校毕业生不愿意去民办高校做辅导员,这就使得一些民办高校招录不到辅导员。为了招到辅导员,一些民办高校出现了降低招录标准,先上岗后培训等现象,招录到的辅导员素质不高,所以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亟待加强。
  (一)编制问题导致民办高校辅导员队伍不稳定
  通常而言,编制是指行政单位和事业单位设置的组织机构及其人员数量的定额和职务的分配,一般分为行政编制和事业编制。需要财政拨款的编制数额由各级政府机构的人事部门制定,财政部门据此拨款。教师编制政策是教师政策体系的核心内容之一,直接涉及教师身份与权益的保障。获得编制的老师意味着得到了身份的认同和待遇的保证[2]。目前基本沿用计划经济条件下的高等学院人事编制管理体系。在这种管理体系内,主要管理条例由国家统一制定,学校所属的一切部门,不论其性质与任务有多大区别,一律“吃皇粮”[3]。对于有编制的老师,只要其不犯重大的或原则性错误,就不会被清除出教师队伍,更不会被剥夺事业编制,依然享受各级财政性质的拨款和经费支持[4]。而在很多民办高校中,老师没有编制。而且学校的经费也是自收自支,得不到国家的财政拨款。养老保险要全部自己缴纳。所以,一些民办高校中的辅导员认为,自己没有被纳入“体制”内,养老和工资待遇得不到保障。
  (二)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够
  辅导员专业化是指辅导员应具备完成思想政治引导、学习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就业指导等工作所必需的知识、能力和经验,以及相关的职业理想与职业素养[5]。我国高校的辅导员由于受社会政治文化的影响,使其队伍管理模式带有明显的政治化倾向。辅导员仅仅是作为一种岗位存在的,尚未形成独立的职业。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教育产业化的深入,客观上对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辅导员的专业化程度不够就难以在短期内形成专业认同。这就导致个体成员难以或者不会自觉地接受专业组织所约定形成的戒律或者规范。因为专业人员必须遵守的专业道德是自明的,正如一般人必须遵守一般的道德一样[6]。正是由于辅导员专业化程度不高,而在传统观念中辅导员不是真正的教师,这就导致高校辅导员在角色定位上出现迷失或者定位不准的现象。
  (三)部分民办高校辅导员理论素养不到位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教育的目的是塑造人的人格。人格是指人的品性、道德情操、修养境界等。健康的人格是个体自身的生理、心理、社会、道德和审美等人格要素的优化组合[7]。人格的养成是一个内化过程。大学生的人格塑造主要是通过意识或者精神层面教育实现的。辅导员作为在高校和学生接触最多、对学生了解最深入的老师,其理论功底与理论素养直接影响大学生人格的形成。由于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社会对学生的影响不是某一阶段的影响,而影响其人生的整个阶段。刚进校的大学生由于受社会和家庭的影响,已经初步形成了人身观和世界观。辅导员的理论素养必须驾驭于学生的理论素养之上,如果辅导员的理论素养低于或者仅仅与学生一样,就会在学生管理上出现困难,在对影响学生人格塑造、价值观和人生观的形成上出现误导或者指导不力的现象。部分辅导员以学到的为数不多的理论知识当“万金油”,以“不变应万变”,未能做到与时俱进,对深入学生灵魂深处的东西犹如隔靴搔痒,难以使学生信服,也不能较好地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8]。
  二、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路径
  (一)民办高校辅导员应该正确看待编制问题
  由于受传统思想的影响,一些辅导员认为有了编制就有了保障,特别是退休以后的生活保障。但是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的保险制度正在发生变化。在计划经济时代,有了编制就意味着有了“铁饭碗”,除非犯下重大失误,没人可以把你清除出队伍。个人的养老保险由国家缴纳,而没有编制的人个人养老保险由个人缴纳。这就使得辅导员一心想去有编制的公办院校,造成了民办院校辅导员的流动性强,辅导员师德建设投入与“产出”不成比例。虽然民办高校投入大量人力、物力、财力提高辅导员的素质,但是部分辅导员还是为没有编制耿耿于怀,无心在民办院校做辅导员。到最后要么离开民办院校去公办院校继续做辅导员,要么干脆离开了民办院校也离开辅导员队伍。这对于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来说是一大损失。同时对于一些有志从事辅导员行业,而不愿待在民办院校的人来说,民办院校是他们的一个跳板。因为在高校现实辅导员招录上,各个高校更倾向于招录有过辅导员工作经历的人。而在最初就业时,公办院校招录辅导员的条件普遍比民办院校的招录条件高,这就导致这部分人把民办院校作为一个跳板。根据国家最新的政策导向,随着改革的深入,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改革也纳入改革范畴。事业编制改革已经开始在上海进行试点,拥有事业编制的人,国家不再全额缴纳养老保险,而是由国家缴纳一小部分,个人承担一大部分。对于民办高校的辅导员来说,有编制和无编制已经没有大区别。辅导员师德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只有民办院校的辅导员队伍稳定,才有利于民办院校辅导员师德的建设。只要民办院校的辅导员队伍稳定,就能够培养出师德优秀的辅导员。   (二)打造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
  只有专业化的队伍才能培养出专业化的人才,专业化的知识才能培养出专业化的队伍。高校在录入辅导员的时候,不仅要看应聘者当时的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要看应聘者的潜在发展能力。专业化的辅导员队伍不仅在学生事务、心理辅导员、活动策划、家长沟通等方面是“专家”,而且对所带学生的专业课方面要有一定了解。辅导员既能在一定程度上辅导学生的功课,又能辅导学生的课外活动的综合素质人才。
  对于民办高校来说,学生素质在一定程度上逊色于普通的公办二本院校。这就更需要民办学院建立一支“靠得住、能力强、作风正”的辅导员队伍。在招录辅导员时不但不能降低招录门槛,反而要提高辅导员的招录门槛。同时要划清辅导员的工作职责和工作界限。部分民办高校为了降低运营成本,节省开支,减少招录辅导员的数量,辅导员配置达不到国家的要求,这就导致辅导员的工作界限不清楚,所有与学生有关的工作都要求辅导员做。不良的工作环境和繁杂的工作内容导致辅导员工作不能专一化,挫伤辅导员的积极性。
  (三)提高辅导员的理论素养
  辅导员理论水平的高低决定了其工作能力的强弱,同时影响了学生的思想发展方向。首先,辅导员应该有坚定的政治立场。从辅导员的发展看,1953年北京大学首先设立的叫“政治辅导员”,是要指引同学们的政治方向。随着时代的变迁,辅导员的职责不断变化。但是教育和指导学生热爱祖国,对学生进行政治教育,仍然是辅导员的重要职责。要加强对辅导员进行马克思主义、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的教育,坚持辅导员政治教育工作。通过不同形式的政治学习统一辅导员认识,调动辅导员工作的积极性和热情[9]。不但要提高辅导员的政治理论素养,而且要提要辅导员专业知识素养。
  辅导员的职责已经呈现多元化和专业化的态势发展。辅导员不但要指引学生走向正确的政治道路,而且要辅导学生专业知识方面的学习。学生工作是教学工作的基础,为教学工作提供有力保证。在我国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更是公民的义务,学校提供的服务和社会上其他组织提供的服务有本质不同,而民办高校和其他提供服务的组织目的也不同。民办高校的主要使命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人才,提高国民素质,同时弥补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不足。民办高校的辅导员不但要提高政治素养,而且要提高法律、专业知识方面的素养。
  三、结语
  民办高校作为对我国教育体系的补充,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的好坏不但关系到民办高校大学生素质的高低,而且关系到我国民办教育的发展优劣。师德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辅导员是与学生接触最多、关系最密切的老师。我国民办教育在校生和普通公办院校大学生存在很大不同,一是家长的“维权”意识较强,二是纪律意识普遍不强。民办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不但是为了更好地教育学生,更是为了更好地维护自己的权利,强化自我保护意识,所以民办高校辅导员的师德建设尤为重要。
  参考文献:
  [1]李爱民,赵悦平.辅导员师德建设在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性研究.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J].2011,9.
  [2]韩小雨,庞丽娟,谢云丽.中小学教师编制标准和编制管理制度研究——基于全国及部分省区现行相关政策的分析[J].教育发展研究,2010,8.
  [3]杨政.对深化高校人事编制改革的实践与思考[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05,6.
  [4]杜丹阳.高校人事管理改革的思考[J].理论观察,2013(11).
  [5]曹锟.论高校辅导员专业化发展的学理支撑[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6,12.
  [6]赵宏.专业化进程中高校辅导员专业化伦理构建研究[J].重庆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10.
  [7]梁炳辉.无意识教育在大学生人格塑造中的效能分析[J].教育与职业,2013,8月中.
  [8]马玉玲,田辉,郭振清.关于高校辅导员师德建设的思考[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9]石振保.加强高校师德建设的若干思考[J].中国高教研究,2007(8).
其他文献
本文对激光切割石油筛管过程中的温度场进行了理论研究.在求解数学模型中考虑了物性随温度变化,采用了更贴近实际状况的变物性非线性热传导方程.应用有限元法,数值求解了激光
该文分析了传统喷嘴工作在较高的供气压力下进行激光切割时产生激波的原因及激波对切割工艺的不良影响。为了解决这一问题,该文提出一种设计超音速拉瓦尔喷嘴的新方法。这种新
摘 要: 本文介绍了数据库管理类课程在高职院校教学中存在的若干问题,根据多年教学研究和实践经验,本校对此类课程中实施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考核方式进行了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希望对后续教学改革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关键词: 数据库 管理类课程 教学改革  数据库技术是信息系统的一个核心技术,是计算机类专业的必修课程。虽然关系型数据库的限制和不足日益显现,但依然占有大量市场份额,因此各大高校的数据
摘 要: 电子技术专业是中等职业技术学校非常重要的专业之一,其专业特点是“量大面广”,教学内容涉及计算机和电子学科的所有领域。虽然其内容深度并不深,但范围非常广。因此,中等职业技术学校要从师资建设、课程构建、教学内容、教学方式、实践教学等方面进行教学改革,以适应新时期对人才培养的要求。  关键词: 中职学校 电子技术 教学改革 有效探索  中等职业教育是一种以培养学生实践应用能力为宗旨,以就业为目
摘 要: 建立专业指导教师队伍旨在加强专任教师与学生的交流互动,帮助学生明晰所学专业的学科特点及发展方向,帮助学生更好地进行专业学习和发展规划。文章从专业指导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意义出发,对专业指导教师队伍的工作职责、工作途径、管理与考核等多方面内容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工作实践提出了新的思考。  关键词: 高职院校 专业指导教师 队伍建设  专业指导教师是指根据学生的专业特点对不同专业学生开展有针对性
摘 要: 职业教育形成了相应的“知识本位”→“能力本位”→“人格本位”的课程观。随着观念的改变,传统教学模式被逐渐打破,应用于职业教育的模式不断创新,本校视障学生推拿专业根据保健按摩师、足疗师等国家职业资格证书及盲人医疗按摩师考试,设置了对应性实践技能模块化课程,与保健按摩师及盲人医疗按摩医师职业资格证书挂钩,研究职业教育“双证书”制度;提出了以工作任务为导向衔接高职课程内容的原则,组织教材开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