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画画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
我们需要有一面精神上的镜子。
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
画画究竟是个什么玩意?我们这些画画的人,如果不画,能过日子吗?绘画究竟是一个骗局、阴谋,还是一个传销的游戏和媒介?抑或是我们确实需要艺术这件事?我觉得这些问题需要考虑。之前看了吕澎的著作,其中有一篇和李泽厚的谈话,我想起在二十年以前,那时李泽厚还没有出国,我们在北京吃饭碰到,聊起过这话题。我说,人类所有的文化行为,包括语言、舞蹈等,在动物界都能找到雏形,唯独画画找不到。他的研究生告诉我不对,比如狼会把吃剩的肉埋起来,用爪子刨两下,做一个记号。我说这不是画画,它目的很明确,是为了以后能找到这块埋起来的肉,而不是刨两下来欣赏。
画画好像是人类独有的行为,而且所有的文明和画画都有太紧密的联系,因为所有的文字都由图形演变而成,包括拉丁字母也是如此。我查到原来的字母“a”,就是由一个大拇指的图形逐渐演变过来的。中国的文字更是象形,不用说了。当初靠画一些小画记事,所以西方画了五十二个小画,就不再画下去了,所有的讯息都靠拼接这五十二个小画来传递。中国人比较有耐心,画了六千多幅小画还在画,是画画支撑起了人的文明。那么有文字了,把画画记事的功能去掉,是不是画画这事就寿终正寝了呢?画画是被剥离出来,去干另外一些事了。中国画的用笔完全是个人性格的一种物化,这个人的性格是很小心、很拘谨的,那么他的笔墨也就很小心、很拘谨;有的人很潇洒,他的笔墨也就比较潇洒。我这个人比较肆无忌惮,笔墨也就多少肆无忌惮一些,一个人的精神在笔墨里面表现得非常透彻。西方的油画在早期是被一些贵族控制的,所以它的大部分内容是完成贵族的肖像,或者是贵族需要的东西,是在替人家画画。一直到米勒以后,才算是为自己画画。我们在卢浮宫可以看到,那些作品动辄一堵墙那么大;到奥赛博物馆的时候画幅就缩小了,因为是在为自己画画,没有必要画一堵墙那么大;在为自己画画的时候,笔下就会出现自己。画画是一个人的精神寄托,我们需要有一面精神上的镜子。而绘画是一种很独特的、不可替代的门类,它跟音乐、文学等是一样的,这些东西在滋养我们。
人类的文化有显性的和隐性的。比如科技、器具,包括制度这些,都是比较显性的文化。这个民族产生的歌舞、诗歌,则是比较隐性的文化。有人问爱因斯坦:“你平时读一些什么书?”爱因斯坦报出来一大串书名,其中70%以上是文艺类的书籍。他们就问:“你平时不看物理方面的书呀?”他说我看那些书干什么呀,我需要的时候查字典、查资料就完了呗。闲下来不工作了,当然读一些诗歌、小说,看一些画。这就说明,像爱因斯坦这种在显性文化里这么有代表性的人物,也需要大量的,甚至是无聊的、不起什么作用的东西滋养,他才可以那么圆润,那么睿智,才可以做出那么好的工作来,所以这些东西并不是可有可无的。人毕竟不是一个工作机器,不是整天只知道设计房子,或想想核电站的各种数据,他需要滋养,需要像一个人一样地活着。人内心的美感、心理享受,都需要这些东西。但这也是需要学习的,不是说你的钱多到了一定程度就叫中产阶级,它还有许多其他具体的要求,包括你的教养、教育程度,整整一个阶层养成的趣味,等等。
我觉得趣味有真假与深浅之分,而没有时代之分。人类很多东西是共同的,时代、地域都不能作为界限。所谓过时的趣味又是怎样呢?就是一种虚假的趣味,它不是你自己真正感受到的,而是从纸本或其他方面得来的,是装腔作势的。整天要装出自己是宋朝人的样子,这肯定不行。你对桃花感兴趣,你就去画桃花,但你怎么画都只会是现代的。假如你对这个事物兴趣盎然,而不是因为看到宋人的画,那这个兴趣肯定就是真实的,是个人的。这种兴趣只要是真实的、诚恳的就好。一场球赛踢完,都哭过笑过之后,我们才会开始评论这场球赛,有自己的说法。而当球赛还没有结束,你说任何话都为时过早。所以评论当代是一个难事。
所以我觉得,某种趣味是古典的、过时的,只能放进博物馆,这种观点不太站得住。说它过时是不对的,只能说它虚假。虚假是存在的,大量好像很过时的东西,它的不好不是因为过时。比如范曾的画,不是说他的趣味过时,而是虚伪,所以不好,并不是说画古人就不好。我的观点,比如你去拍《哈姆雷特》,这不是过时不过时、现代不现代的问题,而是子虚乌有的事,但是它的情绪是真实的,所以它依然可以现代。比如《木马记》之类,简直过时得要命,《荷马史诗》里的东西,且不说时代问题,真实性都值得怀疑,究竟有没有这些事都不知道,但它依然让大家觉得有兴趣。画现代就一定深刻、真实吗?不一定,你同样可以画得很虚伪。我比较倾向于中国禅宗的思想方法,它里面提到一个问题,就是皮相与实际事物本真的东西价值更大一些,皮相的东西价值就小一些,应该透过皮相去看内涵,这样对于从艺者收获更大。
男盗女娼
我的画曾经在慕尼黑电影节上作为海报,挂在慕尼黑的大街小巷里。当时慕尼黑电影学院做了我的个人展览,那一届电影节是以亚洲作为主题,于是就从我的画中选了一张意念比较明显的作为电影节的宣传海报。这件事引起的一个效应就是歇菜了大半年的女权组织上街游行,抗议慕尼黑电影学院选了我的这幅画作为电影节的宣传海报。有一些多事的德国记者来问我的看法,因为当时的女权组织认为这样的文化是对女性的侮辱。李小山在文章里也说过这样的话:“朱新建画的女人没有个性,文化就不谈了,应该说很多应该有的东西都没有,有的只是春困,只是欲望,这个女人好像生下来就一味地跟男人搞七搞八。”
我另外有一个德国朋友就跟我说:“实际上这种女人原来是没有的。”我也承认原来没有这种女人,一个女人,就算是坐台小姐也不是这样的,不是只会跟男人搞七搞八,别的事都不知道。她也许迫于生活的压力,一肚子苦水,你要真跟她接触,会发现对她连一点性的感觉都没有,有的只是想倾其所有帮助她一下,能帮多少帮多少,其他的我也解决不了。其实所有的生活都是具体的,女孩子生活当中也有我画的那一面,这一面占她身上的百分之多少不知道,在时间上讲是哪一段也不知道,但她身上肯定有,我喜欢的也恰恰就是这一段,那么我画的也就是这一段。 有人评论金庸的小说,说郭靖这个人是没有的,有这种人吗?只知道天下为公,给大家办好事,什么坏事都不做,好像没有这种人。所以一向是无条件崇拜金庸的人,评论金庸小说的各种人物时,提到郭靖都会忽略,只说他是个假人就放过去了。
其实“男盗女娼”这四个字蕴含在所有的文艺作品中。写到男人不写“盗”,不太好写。《水浒》一百零八个好汉,个个是为盗的。文学作品中的女人不是“娼”的,也跟娼很接近。《茶花女》、《卡门》,一个个算过来,都是如此。但生活中的男盗女娼不是那样,我建议大家不要去碰,这个东西比较可怕,你真弄到黑社会里面,没有那么多黑社会里是讲义气的。讲信用的小偷、强盗,不会那么多,他们都只是在文学作品里出现,是作者把生活中的压抑附在李逵身上、附在鲁智深身上而已。女孩子跟我在一块就谈什么时候结婚啊、家具多少钱啊、买房子多少钱啊,我都烦死了,于是我就幻想一个女孩子什么都不认,就知道玩感情。不过真碰到一个你也治不了。
因为现实生活中没有这样的东西,所以其实这些都是现实生活中的一些积压,你从道德观念上说叫男盗女娼,但从审美上来说是不一样的,男盗女娼还真的挺好玩。美国有一次开文学讨论会,研究小说这件事,他们突然提出一个观念,说没有通奸就没有小说。我们查,是的,所有的小说只要写到男女,都跟通奸有关系,如果写一对夫妻男欢女爱、相敬如宾,写出来是没有人看的。所以小说、艺术作品和现实生活是不完全一样的。
毫厘之差
如果一件事纯粹是个人爱好,自己怎么玩都没有问题,就像你去森林里打猎,一只兔子看不到就算了,但如果你是职业猎人,一家老小靠你打到的猎物生活,那你就不能是这种打法了。为了等一只白狐狸,要猫在雪地里三个月不能动,而且一定要打在肚子上,不能打脑袋上,打脑袋上皮坏了就不值钱了。要养家糊口,就要像这样发了疯般地吃苦,在里面拼命,这就是职业人和爱好者不一样的地方。一个职业人到最后又回到玩的境界中,这不容易,这种人就更高深了。其实如果是一个职业猎手要去打一只白狐狸,在雪地里猫三个月他一点问题都没有,他已经不在乎这个了。
铃木大拙在讲“禅”的时候,说过这么一件事,日本当时有一个刀客,是全日本最好的刀客,他的感觉非常敏锐,到了出神入化的地步,任何一点点杀气他都能觉察得到。有一天他在花园里站着,突然感到身后有一股非常清楚的杀气,他猛一回头,只看到他的一个仆人,这个仆人对他是绝对忠心的。他知道自己的感觉错了,由衷地意识到自己老了,可能不行了。他是为刀活着的,这种敏锐的感觉如果消失了,他的刀客生涯也就结束了。于是他就病倒在床上起不来了。刀客的仆人伤心得要命,天天问主人有什么心事没有。刀客最后就叹了一口气说,他自己可能老了,不行了。仆人问主人,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刀客说,那天我站在花园,一瞬间突然感觉到身后有一股非常清楚的杀气,回头一看只有你,没有别人。我知道是我的感觉错了,作为刀客不能有一点点感觉上的失误,感觉上一有失误,命就没了。仆人说,那天你的感觉没有错,当时我一个人站在你背后,就动了一下这念头,都说你是杀不死的,如果我现在动手杀你,能不能把你杀死呢?我只是这么想了一下而已。刀客听了就笑笑说,那就算了。他就又好了。
这个故事说得很好玩,说出了一点点这种感觉,一个处于巅峰状态的艺术家,基本上已经没有可以量化的毫厘之差,只有感觉上的毫厘之差。就像那时候我画很小的人物画,肉眼完全看不清,但脸上的表情拿放大镜看都没有问题,画的时候就是完全凭感觉,感觉应该怎样,手微微这么动一下,就完了。之所以写意画有意思,是因为手底下的这些感觉不是做出来的,那些用笔很复杂的画,其实是一点点做出来的。当然也不是说一点点做出来就不对,也有这种做法,中国人在宋元以前的画,也就是晋唐时候的山水,都是一笔一笔做出来的,那是另外一种风格。
元以后的写意全是感觉上的东西,感觉也有一些训练的方法,比如书法什么的。这种感觉,我们通常说起来很容易,什么意到笔不到之类的,但其实很不容易做到。就像小男孩小女孩谈恋爱,他是真的还是假的,内心到了什么程度,我们是在读眼神。也不光是眼神,包括肢体姿态,他的任何东西,深一点浅一点都在传递着这样的信息。一个演员,最后也是在拿这些东西表达自己,拿自己的肢体、表情、任何动态当笔。一个拉二胡的,比如阿炳,他就是拿那两根弦当笔。
有一个电影叫作《路易十四的情妇》,讲一个女演员,后来她演戏轰动巴黎,有人问她演戏怎么演得那么好?她的回答很简单,就是每天晚上死一回。意思就是她演戏是在玩命,演得非常投入,觉得每天晚上像是死了一回。我们通常说这个人在演戏,其实没那么简单,戏也有演得好坏与否、深刻与否之分。
画画也是同样的道理,你的爸妈生病要医药费,儿子读书要学费,一家老小的生死荣辱全在于你那张画能卖多少钱,那你一定会非常小心,在里面玩命。这个时候感觉是不一样的。刀客几十年都是在生生死死里那样过的,他的感觉才会这么敏锐,任何一点杀气都能察觉到。
(节选自朱新建《打回原形》)
《打回原形》
作者:朱新建
出版社: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理想国 / 一千遍工作室
出版时间:2015年2月
解读 聊及朱新建的画,陈丹青说的是“回看新建的作品,我想起费舍尔对罗丹的带有嫉妒之心的敬意”,叶兆言说的是“武侠小说中有一种境界,叫独孤求败,朱新建心里怎么想的,我不知道,想来也是去之不远”。而谈到朱新建的文字,陈村的评述显然更直截了当:“我觉得一个弄文字的人弄出来的文字也没他好看。”
“打回原形”—原是朱新建刻过的一枚闲章上的文字,这次拿来用作书名,因相对于他的画而言,这些文字应该算是某种形式上的原形,或深或浅地折射出一些画里未尽的意思。书中近三十万字,收录了朱新建这辈子散落在各处的话语,有关千年画史,文人往事,古今中外,世事纷呈;有精妙通透的阐释,亦有零零落落的碎语,却都是掏心窝子的实话。或深或浅,或隐或白,都是他的性情与风流。
朱新建(1953—2014)
生于南京,1970年至1978年于皖南与苏北农村插队落户。1978年考入南京艺术学院,后留校任教。1988年辞去公职,旅居巴黎,成为一名自由职业画家,1993年归国。早年作连环画,后以传统水墨绘画,被视为“新文人画”的代表。业余写作,出版文集有《人生的跟帖》 《打回原形》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