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对知识的态度和认识及其对当代教育的启示

来源 :报刊荟萃(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iis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子在《道德经》中明确表达了要追求无知的思想,如“常使民无知、无欲”(《道德经》第3章),“明白四达,能无知乎”(《道德经》第10章),“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五味令人口爽,驰骋畋猎令人心发狂,难得之货令人行妨。是以圣人为腹不为目,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12章),“塞其兑闭其门终身不尽,启其兑济其事终身不救”(《道德经》第52章)。缤纷的色彩,使人视觉功能受损;好听的音乐会使人听力受损;好吃的美味会使味觉功能受损;骑马围猎使人心发狂,收束不住;稀有的珍宝,使人图谋不轨,行走在路上常有防备之心。所以圣人只追求满足生存的生理需求,杜绝感官刺激。追求无知,摒弃外物诱惑,保持安定知足的生活方式。
  老子的无知并非一无所知,而是对知识的产生做一限定。“知不知上,不知知病”(《道德经》第71章),以不知来指导求知,这是最高明的;本来无知却向外求知,这是病(或差错)的开始。每一个体都有本自具足的智慧——由于色音香味触等感官刺激扰乱了这一智慧——通过这一智慧,人类得以理性地生存。老子认为通过视觉、听觉、触觉等感受所得到的知识是伪知识,是会随时幻灭的,人类追求的感官刺激和虚假的占有控制感只是自然界对他们遭受苦难和解决身心问题无能为力的补偿。
  “是以圣人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故去彼取此。”(《道德经》第72章)老子认为知识能力是天生的,知识是个人的立法,特定的人有特定的知识,知识的表达是个人控制外界控制他人的方式,是个人对他人施加影响的方式。所以,追求自然追求自由平等的老子主张“处无为之事,行不言之教”(《道德经》第2章)。
  关于“知不知,上;不知知,病”,“自知不自见”,“自爱不自贵”,“为腹不为目”,这四句话意思是一样的。“知不知”就是“自知”、“自爱”、“为腹”,“不知知”就是“自见”、“自贵”、“为目”。具体解释如下:
  知不知:知是产生知识,不知是以不知无思无虑作为指导,合起来就是以不知作为指导来产生知识。
  自知不自见:自知是自己产生知识对自己加以控制,自见就是为了控制占有享受而向外求索知识让外界对自己形成控制。
  自爱不自贵:自爱即保持独立性,不让外物控制自己,自贵即以自我为中心妄图控制世界包括控制自然控制他人。
  知识是自我伤害的形式,也是人与人之间产生影响实现控制的方法和手段。所有的控制都是作用与反作用的关系,当你试图控制占有享受外物时,你也被外物所控制占有享受。知识是人与人之间相互影响和控制的形式方法和手段。所以,知识越多,相互间的控制和伤害就越多;知识越少,相互间的控制和伤害就越少。
  “贵以身(追求有知)为天下若可寄天下;爱以身(追求无知)为天下若可托天下矣”意思即“自爱不自贵”“自知不自见”,“为腹不为目”。老子提倡“自知”、“自爱”、“为腹”、“塞其兑闭其门”,反对“自见”、“自贵”、“为目”、“启其兑济其事”。所有的知识对自身都是限制和伤害,所以知识应越少越好。知觉智慧习性引导人为自然立法为世界立法为他人立法形成知识借以控制占有外物并以自身为中心,无知放下促使人回归本性找到真我使人的行动符合道。
  人是伴着哭声来到世上的,因为人的感觉系统的发达所以人是伴着痛苦来到世上的,有智慧有知覺决定了人类的不幸,这一痛苦的本质是智慧使人与他所处的环境相割裂,心与物无法统一,心是整个宇宙,而物只是这个身体。人越聪明,感觉系统越发达,他所感受到的痛苦就会越强烈。由外界环境刺激在大脑中形成的知识就会越深刻,人对外界的反应就会越恐惧,占有控制欲就越强。所以,知识的本质就是恐惧(对自己的控制)和虚荣(妄图控制外界)。
  老子主张要放下身外物通过恒久的忍耐得到解脱,而人有了智慧之后最初的习性是妄图依靠聪明通过对外界占有控制来实现身心的统一。而人的能力有限决定这一企图是徒劳的,只会增加烦恼和人生的苦难,所以老子主张反其道而行之,这也是所有的宗教和古圣人都采取的办法,那就是放下智慧不利用聪明缩小自我,回归自然,自爱而不自贵,让自身与身外的自然融为一体,随顺自然实现身心的统一,达到身心的和谐。
  知识的本质是恐惧和虚荣,会造成无力感,但可通过实践不停练习达到知行合一成为习惯,最后忘掉知识重新恢复力量和自信,这就是“知不知,上”的含义。“不知无知无欲”是充满能量和自信的状态,“知”则是遇到的问题和烦恼,“知不知”就是以“不知”为目标以“不知”为指导来解决当前遇到的问题。“知不知”的另一层含义是知识智慧是烦恼恐惧的根源,不要向外求索知识,头脑中知识应越少越好,最好一无所知,就如老子所说,要“为学曰益为道曰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道德经》第48章)。
  启示:
  在学习中要使知识成为力量,而不是因为知识使人丧失力量。知识的学习要以使人充满力量充满活力为核心。知识应该是力量,而不应成为前进的阻力;知识是用来解决烦恼的,而不应成为增加烦恼的原因。所以,关于当代教育和自我学习要注意:
  一、注重体育原则
  培养孩子热爱运动的好习惯,保护好孩子爱运动的天性,使生机体强壮,喜爱运动充满活力,不爱运动没有力量孩子就很难获得解决实际问题方面的知识,充其量只能获得一些问题性的知识,并且在获得问题性知识的能力方面也会受限,因为获得问题性知识需要消耗能量,只有解决它才能恢复能量。
  二、自主原则
  在知识学习上注重道德的培养,要培养自尊尊人的品质,修养要由内而外,先自尊而后尊人。因为知识与特定的人有关,知识具有对抗性选择性,要以自尊为基础,要以人为本,充分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形成稳定的思想行为倾向,使其思想或行为不要受到他人思想或行为的影响。
  三、兴趣原则
  关于知识的摄入要遵循尊重个人兴趣、使自己快乐的原则,注重兴趣激发内在活力与潜能,才能做到老子的“自爱不自贵”——自爱就是爱自己的本性,自贵就是虚荣占有之心。
  四、实践、应用原则
  知识的本质是问题是烦恼是恐惧,知识的目的是忘掉所有的知识。知识要融化于行动中,达到知行合一。只有在行动中实践中才能战胜它解决它忘掉它。
  五、爱的原则
  (1)少命令多身教。
  (2)少说教多提问。
  (3)不恐吓多体验。
  作者简介:景波,鹿邑县老子文化研发中心。
其他文献
RK—I 型热管空气预热器用作固定锅炉的新型辅机,代替了传统的空气预热器,其原理是利用热管潜热传热的机理,实现烟气与空气高效率地换热,从而达到回收烟气余热,预热空气和节
摘 要:人生规划教育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开展人生规划教育实践是新课改背景下高中教育的一项重要内容。高中学校能否顺利开展好人生规划教育,需要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在近几年的实践中,我校主要是从以下四个方面来保障此项活动的开展,即完善的政策法规、合理的教师配备、充足的运作经费和合理的课程设计。  关键词:高中学校;人生规划;四重保障  人生规划教育是高中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是学生人生观教育和责任意识
轻砼夹芯小型砌块的主要性能及在节能住宅中的应用辽宁省辽阳市朝阳二建总公司王先进,华树君,张海军轻砼夹芯小型砌块(简称砌块)是以水泥轻骨料砂为主要原料,加水搅拌振动成型后在
运用文献资料法等分析国际大众体育研究的前沿热点。主要结论:身体活动是大众健身体育研究多年来关注的重点,促进健康体育活动社会功能的最大化是大众体育研究的核心目标:大众健
摘 要:借助校本地理课程转变学习方式:①学习愿望从接受型到求知型;②学习重心从结果型到过程型;③学习途径从单一型到多元型;④教学时间从课堂型到课外型;学生非智力因素和智力因素得到和谐发展,全面提升学生学习力,达到培育学生地理核心素养的目标。  关键词:校本课程;国家课程;地理核心素养;学习方式  校本课程是学校的个别教师、部分教师或全体教师,根据国家制定的教育目的,在分析本校外部环境和内部环境的基
摘 要:《平凡的世界》一书讲述的是在改革这个大环境下农村的变迁以及农民的各种变化,塑造了一个不肯听从命运的安排、不肯与现实妥协的青年农民的典型形象——孙少安。对于《平凡的世界》进行相应的分析,深刻地剖析孙少安这个形象,能够加深我们对于那个时代的理解,能够使得我们对于社会有着更为深刻地认识。本文结合《平凡的世界》中孙少安的形象,主要从时代环境,社会环境,以及家庭环境中进行分析,对于孙少安的形象,给出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回 回 产卜爹仇贱回——回 日E回。”。回祖 一回“。回干 肉果幻中 N_。NH lP7-ewwe--一”$ MN。W;- __._——————》 砧叫]们羽 制作:陈恬’#陈川个美食 Back to yield
会议
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对急性有机磷中毒患者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收治急性有机磷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予以基础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心理护理.结果
沥青混凝土路面破坏是沥青路面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其成因复杂,不仅涉及到工程设计及施工,还与沥青路面的服役过程及养护条件密切相关。为了延长沥青路面使用寿命,必须尽早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