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发展研究

来源 :吉林画报·新视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lgbdwcn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当前经济全球化、信息社会化以及文化多元化的社会大背景下,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最容易引发心理问题。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己成为高校不容忽视并亚待解决的重要课题。大学生是十宝贵的人才资源,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预防、解决其心理危机问题,无论对个人的发展与成才,对维护学校的安定稳定,还是对整个国家和民族的前途与命运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意义、综述及发展进程三方面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问题进行探讨。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4309(2012)01-0017-1.5
  心理危机是指当个体面临突然或重大生活逆境时个体的资源和应付机制无法解决所出现的心理失衡状态。随着社会竞争的加剧,生活节奏不断加快,竞争日益加剧,人际关系日趋复杂,导致心理危机日益增多。就大学生群体而言,大学生处于心理发展的敏感期、危险期、断乳期,心理结构各部分发展不平衡,自我意识常常发生模糊、矛盾的状况,表现为理想与现实脱节、理性与非理性相交织、独立性与依赖性共存等。他们充满希望,渴望发展,面临诸多机遇,同时,他们也处在身心发展的动荡和剧变时期,在不断打破自身的平衡状态中寻求新的自我秩序和平衡。
  埃里克森指出12—20岁之间,其核心问题是获得自我同一性,避免同一性的危机和混乱。大学生渴望交流但内心敏感,有着非凡的热情而不成熟的判断力,期望承担一些责任但遇到挫折时的抗压能力较差,突出的表现就是价值评判标准和角色扮演的混乱很容易使他们陷入同一性危机之中。加上目前大学生情感的困惑、学业的压力、交往的冲突、就业的竞争、职业生涯的迷惘使他们常常陷入极大的矛盾和冲突之中,进而对未来生活产生恐惧感和不安全感,在心理上对现实生活感到倦怠和不满,容易产生各种心理问题,并引发心理危机。
  近年来,大学生心理危机现象日益增多,由大学生心理危机而引发的恶性事件呈上升的趋势。卫生部公布的有关数字显示,我国每年有28.7万人死于自杀,占全部死亡人数的3.6%。在1995年至1999年全国人口最重要的死因中,自杀列第5位(高飞,2003)。2004年的马家爵事件震惊全社会。2004至2006年的3年间,仅北京高校,就有43名学子自杀。2005年媒体报道的中国内地大学生自杀案件116起,其中83人死亡,33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1.6%。2001年至2005年,对媒体报道的不完全统计,共有281名大学生自杀,其中209人死亡,72人存活,自杀死亡率74.4%。2006年自杀“高发年”增加到130起之多(中国心理危机干预网,2008)。
  一、研究意义
  首先是构建和谐校园的迫切需要。对高校心理危机进行有效控制,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生活氛围,在这一点上,学校的现实需要较为迫切,因而是本研究的现实意义之一。其次是教育理念转变的现实需要。学校教育要从应试教育、实用理性化的教育真正转变为以人为本的人文素质教育,高等教育的困境表明高等教育需要审视,需要逐步确立一个新的教育理念。再次是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运用和发展的需要。心理危机的教育干预体系,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研究的一个独特视角,其研究并不多见,有许多理念、方法、途径都尚在摸索中,而构建和谐校园也需要理论进行指导,本研究在理论上将有些贡献。第四,为心理学、教育学、管理学等多学科的相互借鉴提供了平台。影响校园稳定的因素有很多,而研究心理危机干预体系的发展也需要多种多样的理论进行指导。因此,对于心理危机干预体系发展的研究不仅仅是和谐校园建设及和谐社会建设理论的一部分,同时也将成为众多学科理论的运用和发展。
  二、研究综述
  大学生心理危机源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研究,我国直到1999年才有相关研究。以“大学生心理危机”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1999—2000年期间共有196条记录,但1999—2003年期间有10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有186条记录。以“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为检索词进入清华期刊数据库进行精确检索,直到2001年才有研究记录,2001—2007年期间共有86条记录,2004年—2007年期间就占了85条。从他们的研究来看,对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研究主要是从大学生心理危机及其相关概念和内涵、大学生心理危机的分类、大学生心理危机产生原因、大学生心理危机体系建设、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的预案等方面进行研究。
  三、发展历史
  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为孕育萌芽阶段,第二阶段为探索阶段。
  孕育萌芽阶段,时间是从20世纪80年代中期到2003年SARS事件的发生。在这阶段,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蓬勃发展以及学生工作理念的转变的土壤里开始孕育萌芽。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日益突出的青少年自杀问题使社会各界开始关注和研究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问题。
  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我国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迅速发展起来。大部分高校都成立心理健康教育领导小组,成立了心理咨询机构,建立了学生心理档案,开设了心理健教育系列课程,不同程度地开展了团体心理辅导、心理训练等教育性质的活动,定期展“心理健康活动月”宣传教育,许多高校还建立了学生心理健康组织(如大学生心健康协会),调动学生参与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拓展心理健康知识的宣传渠道。
  作为心理健康教育的组成部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开始萌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为心理危机干预的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的建立提供了原始工作经验,心理咨询工作的深入,特别是对国外心理危机干预技术的引进和传播也为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提供了技术支持。在20世纪90年代,北方的一些高校开始用心理危机干预技术对部分有心理危机的学生提供帮助,并取得初步的成效。当然,这一阶段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被动的、自发的,没有纳入高校领导的视野,只有部分高校针对一些学生恶性事件进行干预,谈不上危机干预体系建设。
  探索阶段。由于2003年SARS事件和2004年马家爵杀人事件的影响,全国教育系统越来越重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并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表现为中央各级部门,特别是教育行政部门开始重视并指导高校开展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队伍在相关部门的培训培养和心理危机干预实践中逐渐发展壮大;各高校加大了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投入力度,部分高校已经进行了积极地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近年来,各高校特别是本科院校都比较重视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把心理危机工作作为学生工作的重要内容摆上议事日程。目前大部分本科院校在危机干预方面摸索出一套体系,形成了危机心理救助的流程,可以使遇到危机的同学在第一时间里得到有效的帮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部分高校成立了心理危机干预领导小组,把学校保卫、医疗等相关部门纳入领导小组,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中心,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进入常规化。二是部分高校建立了《心理危机干预办法》,制定了心理危机干预体系。
  目前,大部分高校都对从事学生工作和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人员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心理危机干预培训,让他们了解了心理危机干预的相关知识,掌握心理危机干预的方法。部分高校还对后勤人员、公寓管理人员、学生干部等相关人员进行培训,把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全员化。当然,由于我国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起步晚,时间短,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距离。还存在对危机干预的功能、作用了解不多,心理危机干预的意思较差,人力、物力的投入与工作实际还有较大的差距,实践经验比较缺乏的问题。虽然,预防体系和预警体系由于心理健康教育的发展已经开始构建并起得初步成效,但在应急处置、危机干预预案等方面的实践比较欠缺,心理危机干预工作规范化、操作性和有效性还需要进一步完善。
  大学生是未来社会宝贵的人力资源财富,是民族的希望,是祖国的未来。但在成长的压力与动力并存,机遇与挑战同在,个人成长与危机共生的高等教育大发展时期,高校大学生心理危机事件频发,给高校教育工作者提出了十分严峻的挑战。梳理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的发展历程,分析其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对于加强和改进我国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工作,对于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保证大学生的健康全面发展,对于提高高校大学生的公共卫生意识,保障和维护广大学生的生命和心理安全,对于维护校园安定稳定,构建和谐校园都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作者简介】李静:天津财经大学学工部。
  
其他文献
中国自帝舜时代就开始使用天干十个符号和地支十二个符号相配合的“干支纪年法”。以动物纪年的方法最初起源于我国古代西北部从事游牧的少数民族中。  十二生肖最早见于世界上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诗经·小雅·车攻》日:“吉日庚午,既差我马。”相传以十二种动物取代十二地支,来代表十二个月令,是汉朝东方朔的杰作。有明确记载的是东汉王充《论衡》中的《言毒篇》,他提到了十二种动物的名称。至于为什么要选定十二种动
期刊
40岁的时候,爸爸才有了我.按照家乡的风俗,要给左邻右舍送染得红艳的蛋.他兴致勃勃地去市场上买来很多光亮饱满的鸡蛋,自己在家里煮,然后用廉价的颜料,将每一个鸡蛋都染得漂
新课程提出了自主学习的概念,它提倡教育应“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性和自主性,引导学生质疑、调查、探究,在实践中学习,促进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主动地富有个性地学习”。  阅读教学,如果过于强调知识的传授、灌输,不利于学生主体地位和作用的发挥。教师要善于运用现代化教育媒体创设情境,充分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培养他们观察、理解、想象的能力。自主活动的核心因素在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在平时的语文教学中,笔者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化的程度越来越高,出现了一个特殊的群体--从土地中剥离出来的失地农民。失地农民在没有土地后面临养老方面的很多问题,本文通过研究他们养老保险方面存
“接活”过程中的三大风险分供需关系失衡导致的盲目决策风险.建筑市场从卖方到买方的转变,本身就是市场供求关系的改变.施工企业的数量每年都呈增长态势,同质化、低门槛的行
期刊
“幸福感”是近来社会心理学研究的热点.幸福感是人们内心的一种感受,是一种长久的、内在的、坚定的心理状态,并非短暂的情绪体验.
一.创新教育是注重智力的开发  智力就是人的认识能力和创造能力,是认识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总和。人的智力发展虽然主要依靠智育来完成,但人体发育智力的器官机能却有赖于体育活动。在教学中利用图解观察、练习中因势利导,启发学生的思维。例如,要让学生了解想跑得快,跳得高,应懂得人体运动的基本规律和人体的形态结构,从而使学生选择跑步、弹跳的最合理姿势和用力的科学方法。教师要为教与学的双边活动,创造有利条件,在进
行政合同作为一种法律行为,其效力具体体现在行政合同所产生的法律关系及对合同当事人的影响。但是行政合同的法律效力并不是本身所固有的,而是来自于法律的赋予。纯粹法学派代表人物凯尔森所认为,法律行为命令,其约束力并不来自于命令本身,而来自于命令的条件。 “法律行为是否有效,是一个法律价值判断问题,其着眼点在于行为人从事的某一法律行为是否符合法律的精神和规定,因而能否取得法律所认许的效力。”因此,立法对法
目前,PPP改革成果初现,PPP模式在解决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的供给方面发挥了巨大的创新作用,但一些地方滥用PPP,甚至借PPP变相融资等不规范操作的问题日益凸显,加大了地方政府
期刊
从北京奥运成功举办,到中国竞技体育获得优异的成绩,中国终于以政府的角度提出要大力发展大众体育,并把中国正真从体育大国建设为体育强国。从发展大众体育的角度分析大众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