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死亦有道

来源 :长安学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a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庄子怎样以他自由的精神来超越对于死亡的恐惧和困顿,使宛若流星的短暂生命变得灿烂生动起来?笔者从《知北游》阐述庄子的生死观,即“道”贯彻始终的生和死。
  关键词:庄子;《知北游》;生有道;天刑;死有道;自然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05-03
  
  在先秦百家争鸣的文化氛围下,死亡观有急速的发展变化,道派杨朱倡导“无我”,老子倡导“无为”,庄子倡导“无己”,相对儒家孔子重“仁”,孟子重“义”,荀子重“礼”,这种一脉相承而又色彩各异的观念传承,在一定意义上我们可以说,先秦道家死亡哲学最后走向了自己的反面(从“无我”到“无己”)。另一方面,作为中国主流文化的儒家文化基本上就是一种乐生的文化,它并不乐死,较之彼岸世界它更关切现世的人道和人格的追求,追求一种理想的生命归宿,体现自我道德的最高完成。而庄子的死亡哲学是在中国文化中几乎绝无仅有的一种乐死的生死传统,它的宗旨是把人引向超越功利人生、无言独化的绝对自由的审美境界,物与我的关系因此被照得通明透亮。
  死亡关系也因此被照得通明透亮。死亡使人返璞归真,与天地共游。老子《道德经》中有一段话,可以说是开启了庄子汪洋恣肆的死亡哲学的先声。老子劝导我们不要出生入死:“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人之生生,动之于死地亦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这里的出生入死是说离开了生存必然是走向死亡,这实际上是揭示了生与死的辩证关系。所以一个人毕生的活路占十分之三,死路占十分之三,求生不得反陷死地的几率又占了十分之三。为什么?皆因迫切要求活命反而不到目的。老子接着说:“盖闻善摄生者,路行不遇兕虎,入军不被甲兵;兕无所投其角,虎无所用其爪,兵无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无死地。”善摄生者,犀牛老虎都奈何不得,冲锋陷阵,刀枪不入。老子认为这是有可能的。这就在于人自身的道行,他自身不见死地,外部的凶险能把他怎样?老子的避死之道不是一味强横,而是柔弱不争。这可以视为庄子死亡哲学的先声。它给予我们的启示是不以生喜不以死悲,纳生死于自然变化之道,方是顺应天理。
  那么,庄子认为什么是面对生死问题应该所具有的认识和态度?首先,从《知北游》来看庄子是如何解释生死问题。
  一、死有道——天刑
  “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之徒,吾又何患!”
  生是死的同类,死是生的开始,谁能知道它们的端绪!人的诞生,是气的聚合,气的聚合形成生命,气的离散便是死亡。庄子把万物看成是同源体,由“气”组成,“通天下一气耳”。既然同是气,那么生死也是可以转换的,聚气而生人,人死则气散,散气聚合又生人,周而复始,循环往复。“死生有待邪?皆有所一体”。从这种角度看来,生于死没有区别,生是死的开端,死亦是生的起点,通过气的沟通循环达到生生不息的“无已”,所以庄子说,如果死与生是同类相属的,那么对于死亡我又忧患什么呢?
  这样的观点与鲁修赖斯的说法很是相似,他说,即使人死之后,失散的原子被重新组合起来,再一次成就生命,这个过程也与死者毫无关系,因为自我的连续记忆也已被切断,既然人死了一切归为虚无,那又何惧之有?
  生死之事由不得我们做主,那么身体由我们控制,是属于自己的吧?庄子却说身体也不是我们能够占据的:
  “是天地之委形也;生非汝有,是天地之委和也;性命非汝有,是天地之委顺也;孙子非汝有,是天地之委蜕也。故行不知所往,处不知所持,食不知所味;天地之强阳气也,又胡可得而有邪?”
  “万物以形相生”,这是天地把形体托给了你,降生人世并非你所据有,这是天地给予的和顺之气凝积而成,性命也不是你所据有,这也是天地把和顺之气凝聚于你;即使是你的子孙也不是你所据有,这是天地所给予你的蜕变之形。所以,行走不知去哪里,居处不知持守什么,饮食不知什么滋味;行走、居处和饮食都不过是天地之间气的运动,又怎么可以获得并据有呢?
  这样,悖论就有了,我们明明是实在的存在个体,看得见摸得到有知有觉,庄子偏偏说不可获得占据,那么我们究竟是存在还是不存在?有无之辩,庄子也给出了答案:
  “予能有无矣,而未能无无也;及为无有矣,何从至此哉!”
  人“处于天地之间,直且为人,将反于宗”,只不过姑且具备了人的形体罢了,而人终将返归他的本原,死是自然向人宣布的无可逃避的“天刑”。从道的观点来看,人的诞生,乃是气的聚合,虽然有长寿与短命,相差又有多少呢?“须臾之说也”。相较于宇宙悠久的生命,人犹如白驹过隙,大概比这个还要更短得多,必堕入生生死死的循环,终归凋落,最终湮为“无”。这个无也是相对于自己来说,生命不存在,也就是个体的消亡,但是无并不能做到真正的“我无我”,“他无我”,精神却可以超越生死,在天地万物间长存。“不要以为死去的人死了,只要活着的人还活着,死去的人还是活着。”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郤,忽然而已。注然勃然,莫不出焉;油然漻然,莫之入焉。已化而生,又化而死,生物哀之,人类悲之。”
  人生于天地之间,就像骏马穿过一个狭窄的通道,瞬间而过罢了。自然而然地,全都蓬勃而生;自然而然地,全都顺应变化而死。业已变化而生长于世间,又会变化而死离人世,活着的东西为之哀叹,人们为之悲悯。
  人作为自然界的一种生物,必然经历一个从诞生到衰老到死亡的过程。死亡确实如黑格尔所说,是自然对人所执行的、必然的、无法逃避的“绝对法律”,(亦庄子所谓的天刑)。但是死亡也并非象某些人所想像的那样,只是人生的一个积极的和肯定的阶段,构成人生的一个具有特殊意义的成长和升华的阶段。因为一个处于这样一种人生阶段的人才极易真正的“摆脱俗累”,毫无偏见的反思人生和世界,从而窥见人生和世界的“终极实在”,本真的体悟出人生的真谛。
  当人最终发现了自己的死亡的不可避免性和终极性,当他终于发现了自己生存的极其有限性,他就同时在默思他所从出又将回归的“无”(自然界),他就同时意识到了自然界的无限和永恒。也就是说,他事实上就已经在很深的层次上思考人与外部世界的关系了。
  二、生有道——自然
  庄子认为应以怎样的姿态迎接死亡?那就是“道”,即顺应天理,不以人力来变更自然,自由自在来,自由自在去,生也不忘,死也不求,随遇而安,死亦不过是回归自然,这就是真人的死亡之道。在庄子的眼中,生死存亡其实是一回事。忘掉生死的人,虽死不死;贪恋生的人,虽生不生。只有超脱尘世的一切眷恋,才能进入无生无死的最高境界。
  死亡恐惧何以产生?印度当代哲学家乔德哈里认为,对死亡的畏惧大致是以下三个原因:“首先,死亡是种痛苦的经验,一个垂死的人,通常要经历巨大的痛苦。其次,死去之后万事皆空,我们生前孜孜以求的享受、荣誉、名位、财富等等,一切将化为乌有。第三,我们将被周围的人忘却,因此失去我们的骨肉和亲朋挚友。”乔德哈里因此得出的结论是“对死亡的恐惧,在于人错误地陷入了官能欲望的包围而不能自拔,是因为对物质世界形色声貌的追求遮蔽了人的本性,束缚住了人的心灵,从而使人堕入对生死焦虑的恶性循环,难以体察人生的本真价值。故而,摆脱死亡恐惧,首先在于摆脱物质欲求。只有摆脱了欲念的人才是真正自由的人,他将对伴随死亡而来的痛苦和失落无所畏惧。肉体虽败,精神永存,这就是人自身价值的充分实现。
  尽管说服自己,死去元知万事空,从此不复有任何感觉,但是内心深处依然潜藏着隐秘的痛苦,而这痛苦足以使世间一切欢乐都无以保持它未遭污染的清白状态。怎样以自由精神来超越对死亡的恐惧和困顿,如何做到忘我无我无喜无悲的自然之道?庄子说:
  “无思无虑始知道,无处无服始安道,无从无道始得道。”
  也就是,没有思索、没有考虑方才能够懂得道,没有安处、没有行动方才能够符合于道,没有依从、没有方法方才能够获得道。“至人无为,大圣不作”,每天清除伪饰,清除而又再清除以至达到无为无作的境界,达到无所作为的境界也就达到“无不为”的“大人”的最高境界。
  如何得“道”?庄子借被衣之口说出求道德态度:
  被衣曰:“若正汝形,一汝视,天和将至,摄汝知,一汝度,神将来舍。德将为汝美,道将为汝居。”
  端正你的形体,集中你的视力,自然的和气便会到来;收敛你的心智,集中你的思忖,精神就会来你这里停留。玄德将为你而显得美好,大道将居处于你的心中。即“齐戒,疏而心,澡雪而精神,掊击而知”。“道”无处不在,无所不包,“在蝼蚁”,“在稊稗”,“在瓦甓”,“在屎溺”,浑沌昧暗仿佛并不存在却又无处不在,生机盛旺、神妙莫测却又不留下具体的形象,大至“六合”小到“秋毫”,都依赖于道方能成形,始终不能超出道的范围。生死当然也在其中,死亡无法避免,但有选择如何生的权利,这就是自然,无所畏惧,超越现实,超脱形体束缚,肉体不过是精神暂时的栖身所,精神终究是要超越这个污浊的尘世,在清澈透明的“无为”之境逍遥自由。看透生死则意味着对自然之道的一种投入和认同,也正是在此一投入和认同中,人的主体精神获得了充分的自由。
  《至乐》篇中,庄子死妻却鼓盆而歌,并非他铁石心肠,而是想到人生本无生无形,只是在恍恍惚惚之间变出了生命和形相,现在妻子回归自然,安然就寝于天地之间,是求之不得的好事。这是相辅相成、相生相死的哲理,看似不近情理,细细咀嚼起来却是回味深长。
  同是《至乐》篇,还有一个骷髅托梦的故事。庄子出使楚国,路上看见一个骷髅,心有所动,遂走上前去,用马杖敲了一通,对着骷髅发问:“夫子贪生失理,而为此乎?将子有亡国之事,斧钺之诛,而为此乎?将子有不善之行,愧遗父母妻子之丑,而为此乎?将子有冻馁之患,而为此乎?将子之春秋故及此乎?”在死亡面前人人平等,不管生前如何显赫或者贫困潦倒,死亡之后便是万事休。可见岁月流逝,命数变转,沧海桑田,故非人力所能窥测也。骷髅向庄子拖一梦,讲述死后的快乐,即使南面称王也不如后死抛弃世俗,百无牵挂,天地与共而生生不息。
  具有无所畏惧、自在来、自在去的死亡意识,勘破有生有死的个体生命的有限性,洞达最高的“道体”,在万物生死成毁的纷纭烦扰中持守一种宁静的心境。庄子把这种“心若死灰”的宁静心境叫做“婴宁”,持守这样一种心境,才能获致不生不死的境界。
  庄子以乐死的超越态度扫清了死亡特有的恐怖和神秘的氛围,文中处处可见飘逸无羁的超脱和豁达,灵魂有死无死的疑问都是多余的,当人摆脱一切患得患失的考虑,无牵无挂地观照死亡的时候,所体验到的恰是一种齐天地的逍遥自由的极至境界。
  
  参考文献:
  [1]刘生良.鹏程无疆——《庄子》文学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
  [2]陈鼓应.庄子今注今译[M].北京:中华书局,2009.
其他文献
摘 要:笔者通过古音拟测三法在对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一书的运用及评价做了初步的总结。全文分为四部分,前两部分分别介绍了历史比较法和内部拟测法及高本汉在研究切韵音系和上古音中对这两种方法的运用;第三部分介绍了类型拟测法和对高本汉拟测上古音结果的怀疑;第四部分简单总结了古音拟测三法的关系,认为是互为补充,相辅相成的。  关键词:历史比较法;内部拟测法;类型拟测法;高本汉;《中国音韵学研究》   文
期刊
摘 要:王维一生创作了大量抒写辋川的诗文,表现出浓郁的“辋川情结”,客观上源于辋川山水美景的吸引以及个人仕途遭遇的逼迫,主观上又与王维乐山悦水的性格和佛教思想影响有关。正是主客体的双向互动,成就了辋川,也成就了诗人自己。  关键词:王维 ;辋川;个性;仕途;佛教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08-03    王维是辉煌博大的盛唐文化孕育出来的全才型人物,他早慧
期刊
摘 要:“语言是一种社会现象,语言的存在以社会的存在为前提。语言总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变化而变化。”[1](P9)当社会环境发生变化时,语言也会发生变异。80后,是我国社会急剧变革和转型中成长的一群特殊的社会群体。而这个社会群体,他们的语言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本文试图运用社会语言学原理,通过分析80后的语言特点,来窥见这个时代的语言风貌。  关键词:社会语言学;80后;新词汇  文章编号:978-7-
期刊
摘 要: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一个民族的文化只有借助于本民族语言与其他民族语言的接触,才能与其他民族文化进行交流融合,才能得到丰富和发展。借词是民族文化交流在语言中的直接体现,本文通过各民族的文化交流对语言接触中的借词现象进行论证。  关键词:语言接触;文化接触;借词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65-02    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对文化起着重要作用。美国语言学
期刊
摘 要:《北京人》曹禺戏剧中重要的一部作品,也是他创作生命的一次重大转折,在这部剧作后,他的创作开始呈现出走下坡路的迹象。《北京人》的写作又拿起了封建家庭这个批判的对象,因此在大多数研究者看来,他们多数注意到的是通过三个不同时代“北京人”的对比,来批判封建家庭的落后、针砭现实社会的流弊和憧憬未来社会的美好。而本文立题在于探讨其时知识分子的真实生活状态,并从其沉默特征的缘由、表现和结果三个层面进行文
期刊
摘 要:“识”字在现代汉语中是个多音字,但人们却很少能正确的运用它的两个字音,“标识”的“识”字就经常被误读为“shí”,因此很有必要考查清楚“识”字在不同语音下的语用情况。本文主要从词义发展的角度,从本义到引申义,旁及与其语义相通的字,分别考察两个字音下“识”字的词义分工情况。文中还对“标识”与“标志”这两组词进行了简要分析,此外也考察了“款识”一词的语音情况。  关键词:标识;识;读音;标志;
期刊
摘 要:杨万里的《插秧歌》与申涵光的《插稻谣》这两首诗都缘插稻而作,虽然相距百年,但若将其二者衔接,却不失为一段精彩的场面。本文就其二者的选材、构语言等方面做一些探讨。  关键词:叙事性;语言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86-02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
期刊
摘 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设为我国政治文明提供了坚实的物质基础,民主政治得到较大程度的发展,公民社会正是民主政治发展的产物之一。现在正处于公民社会的快速发展时期,中国公民社会发展的制度环境对于我国公民社会的发展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当前加快对公民社会发展规律的研究,创造适合公民社会发展的社会环境迫在眉睫。  关键词:公民社会;制度环境;发展环境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
期刊
摘 要:言意之辩作为魏晋玄学的论题之一,起源于汉魏间评论人物的名理之学。对言意关系的讨论有三家:即言不尽意论、得意忘言论和言尽意论,其中对后世影响最大的是得意忘言论,它不仅影响了魏晋士人的文学创作,还影响了其人生观。  关键词:魏晋玄学;言意之辩;得意忘言;言不尽意;言尽意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084-02    事物的具体迹象尚可以言说,但是抽象的本体
期刊
摘 要:西方美学思想的发展滥觞于古希腊早期美学思想,其中毕达哥拉斯,苏格拉底,柏拉图的美学思想更是对后世美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并指导我们解决现实中所遇到的问题。  关键词:古希腊;数;效用;理念;启示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10)03-120-02    何处寻美?从高山流水,从细雨微风,从美妙的诗歌境界,从深邃的绘画艺术,都可以体验到美的存在。在美学发展史上,哲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