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科学探究是新课程改革的突破口,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P-I;~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创设问题情境是影响学生学习化学课程的重要因素,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的一项有效的教学策略。
【关键词】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情景的创设时要注意如何设计适当问题,问题提出是否有吸引力,是否能激发学生探求动机是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好坏的体现。下面介绍几种问题创设的方法: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各种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迪、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思维的动机萌发于渴望和需要的心理,来源于好奇、疑问和兴趣,他们的好奇、疑问和兴趣又常常产生于一定的情景。由此,通过实验创设情景是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做好化学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不但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直观的感性知识氛围,并且融趣、疑、难为一体,是创设思维情景的良好素材。
例:“盐类的水解”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0.5mol/L CH3COONa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N CH3COONa NaF Na2CO3
NaHCO3
11.2 8.9 8.2 11.6 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1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①NH4cI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②向CH3COONa溶液中滴人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③为何NaCN溶液、CH3OONa溶液、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④如何解释①②③?
二、在历史情境中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体验学习的有效性与情境密切相关,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正是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能唤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教学中可以适时地穿插史料,例如波义耳是第一个把植物浸取液做酸碱指示剂的化学家,指示剂的发明缘起于别人赠送给波义耳的紫罗兰不小心被盐酸飞沫沾上而变色,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化学发现来自于生活。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四十年代就勇于挑战制碱权威索尔维的制碱法,创立先进的“侯氏制碱法”,使食盐的利用率达到98%,震动世界科壇,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教师把化学发展史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去探索新问题,既能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又能培养其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及方法的一种载体。这些数字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器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影片、动画片段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适时播放,这样不但丰富了表达方式,还把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可以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倾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如模拟一些有害的、昂贵的、耗费时间的或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模拟涉及化学社会发展和历史的事件,供教学创设情境,如重现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洛弗“运河”事件等等。通过展现这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四、利用质疑创设情境
古人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在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就是以疑问为主线来开展的探究学习的活动。如果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而不能但又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就能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如我们在讨论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
格林太太镶了一颗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金牙旁边的一颗牙齿破碎,牙医为她补了一颗不锈钢牙。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太就留下了“后遗症”: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她拜访了很多当时的名医,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都无功而返。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化学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烦恼,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轻的化学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烦恼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可能原因。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要研究的问题:金属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电流? 学生感受此情此景,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一项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
【关键词】化学教学 问题情境 创设方法
教师要在教学中创设能激发学生探究意识的问题情境,将新知识置于问题情境当中,使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问题情景的创设时要注意如何设计适当问题,问题提出是否有吸引力,是否能激发学生探求动机是成败的关键,也是教师教学艺术好坏的体现。下面介绍几种问题创设的方法:
一、利用化学实验,创设问题情景
化学是一门以观察和实验为基础的学科。通过对现象的观察和各种实验活动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望,是启迪、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能力的关键。在学生的认知活动中,思维的动机萌发于渴望和需要的心理,来源于好奇、疑问和兴趣,他们的好奇、疑问和兴趣又常常产生于一定的情景。由此,通过实验创设情景是引导学生思维的重要途径和有效手段,也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基础。做好化学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不但可为学生提供生动、鲜明、直观的感性知识氛围,并且融趣、疑、难为一体,是创设思维情景的良好素材。
例:“盐类的水解”问题情境的设计
[教师]我们知道酸溶液呈酸性,碱溶液呈碱性。
设问:盐溶液是否一定呈中性?
讲述:本节课我们将通过实验来学习盐在水溶液中的变化情况,并联系实验现象分析解释部分事实。
组织实验]请用自己实验台上的试剂分别做两组实验。
实验1:测定NH4cl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的pH。 实验2:往3mL0.5mol/L CH3COONa溶液中滴入2-3滴酚酞,观察颜色。加热,再观察颜色。
展示资料:25%时,下列溶液的pH如下:
NaCN CH3COONa NaF Na2CO3
NaHCO3
11.2 8.9 8.2 11.6 8.3
提供事实:①实验室配制FeCl3溶液时要加一定量的盐酸。②泡沫灭火器成分为A12(SO4)3,溶液和NaHCO3溶液。③铵态氮肥不宜与草木灰混合使用。
[提出问题]①NH4cI溶液、NaCl溶液、CH3COONa溶液酸碱性如何?②向CH3COONa溶液中滴人滴酚酞,现象如何?加热后现象又如何?③为何NaCN溶液、CH3OONa溶液、NaF溶液的pH依次减小?为何Na2CO3溶液的pH大于NaHCO3溶液?④如何解释①②③?
二、在历史情境中体验学习
体验学习是指在教学中教师积极创设各种情景,引导学生由被动到主动、由依赖到自主、由接受性到创造性教育情景进行体验,并且在体验中学会避免、战胜和转化消极的情感和错误认识,发展、享受和利用积极的情感与正确的认识。体验学习的有效性与情境密切相关,在历史的背景下看化学科学的孕育、产生和发展,使化学知识、原理和规律变得生动、鲜活而富有生命力,这正是化学史融入课堂教学的魅力所在。化学家的感召力和化学史的真实性,能唤起学生体验的欲望和学习的兴趣,达到知识、能力、情感和人文素养的和谐发展。教学中可以适时地穿插史料,例如波义耳是第一个把植物浸取液做酸碱指示剂的化学家,指示剂的发明缘起于别人赠送给波义耳的紫罗兰不小心被盐酸飞沫沾上而变色,同时也让学生了解到一些化学发现来自于生活。我国著名化学家侯德榜在四十年代就勇于挑战制碱权威索尔维的制碱法,创立先进的“侯氏制碱法”,使食盐的利用率达到98%,震动世界科壇,为中华民族争了光。教师把化学发展史引入课堂,并引导学生去探索新问题,既能帮助学生获取新知识,又能培养其不断创新、不断进取的精神。
三、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问题情景
多媒体是以计算机为核心,综合处理文字、图形、声音、动画以及视频等多媒体信息,并使这些信息建立起逻辑链接,以表达更丰富更复杂的思想及方法的一种载体。这些数字信息能够在短时间内作用于学生的各个器官,使学生产生一种前所未有的深刻感受。在化学教学中,可以从科学史实、化学家的贡献、小故事、图片、影片、动画片段等方面出发,根据教学重点、教学难点适时播放,这样不但丰富了表达方式,还把教师从大量的重复劳动或危险操作中解放出来,使教师有更多的时间研究学生的心理。可以真正做到带着学生走向知识,避免带着知识走向学生而挫伤学生学习的积极性的倾向。在中学化学教学中运用多媒体技术,可将不同的化学内容进行模拟仿真,如模拟一些有害的、昂贵的、耗费时间的或难以实现的化学实验;模拟涉及化学社会发展和历史的事件,供教学创设情境,如重现洛杉矶的光化学烟雾、洛弗“运河”事件等等。通过展现这些直观、生动、形象的教学资料,更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体现出传统教学无法比拟的优越性。
四、利用质疑创设情境
古人说: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现在我们所提倡的探究式教学,就是以疑问为主线来开展的探究学习的活动。如果教师用新颖的方式、生动的语言设置一些学生欲答而不能但又迫切要求得到解答的问题,就能在学生的心理上产生悬念,从而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启发学生思索探讨,逐步解疑。如我们在讨论学习原电池的概念、原理及构成原电池的条件时,可以创设这样的问题情景:
格林太太镶了一颗金牙,但有一次因意外事故,她金牙旁边的一颗牙齿破碎,牙医为她补了一颗不锈钢牙。可自那次事故以后,格林太太就留下了“后遗症”:经常头疼、夜间失眠、心情烦躁。她拜访了很多当时的名医,使用了当时最先进的仪器,都无功而返。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见了一位年轻的化学家,化学家很快就解除了她的烦恼,你想知道格林太太到底得了什么“怪病”,年轻的化学家用什么方法解除了格林太太的烦恼吗?
[学生思考]交流讨论,学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分析可能原因。
[教师]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明确要研究的问题:金属产生电流的条件是什么?为什么会产生电流? 学生感受此情此景,好奇、议论、猜测油然而生,求知的迫切性得到强化,探究心理氛围已经形成。
总之,在教学过程中,恰当地创设问题情境,是培养学生能力,实现三维目标教学的一项有效策略。在教学过程中应认真分析课程标准,潜心研究学生的认知特点,并在此基础上创设恰当的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欲望,激活学生的思维活动,真正实现素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