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针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不断完善的实际需求,提出了完善监测技术体系、补充建立量值溯源基准体系、建立监测质量控制指标体系、提高环境监测人员技术能力和水平、有效运行环境监测质量体系、建立健全监测质量监督机制等6项提升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的体系建设思路。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
其负责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其采集各种环境数据为环保执法与控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执行与决策方向。因此监测机构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环保工作的权威性,所以环境监测的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流程规范,并以此建立适应自身工作特征的工作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具备代表性、整完整性、准确性。因此,其含义可界定为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环境检测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的所有的活动与相关措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2.构建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监测站所承担的任务包括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可谓是非常繁重,在确保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加强监测的质量保证。各地环保部门应当强化监测的质量控制,积极督促监测站处理好环境监测任务中量与质的相互关系,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环节之中,从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到监测报告的编写,都应当执行好相关质量体系规定,因为缺乏质量保证的监测结果,不但毫无意义可言,而且还将造成误导,严重影响到环境决策与环境执法。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实施监测活动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对提高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引进,以及新的监测领域和监测因子的扩展,时常出现监测方法、技术规范滞后或新旧方法之间可比性有差异的情况。应加大前沿技术的科学研究力度,及时跟踪监测技术发展状况,保证监测工作有据可依。
(2)实施监测仪器准入制度,保证监测依据可靠一些新的监测仪器在投入市场时,存在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完善的情况。应借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管理模式,建立准入和技术审定制度,明确仪器生产方提供技术规则及验证数据的职责,解决当前由使用方制定技术规则的倒置现象。
3.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的监督和保障。要保证监测质量,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管理体系,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形式,对监测当中的各环节、各工作部门,对实验环境与条件。监测质量控制,其实说 到底就是要建立监测质量体系,并持续加以改进,做到严格施行。将质量管理贯彻到每个监测环节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同时应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工作中,对实验环境、条件、操作环节等进行全面的的规范,具体看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应以各种规范为准则,建立各种规程并保证其严格的执行。在建立管理体系是应按照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为标准,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4.能力建设,逐步实施标准化建站
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各地环保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級监测站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仪器装备等要与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要求相适应,达到能够履行自身职责的条件和要求。
5.测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要保证监测质量体系有效施行,保质保量地完成繁重的监测工作,要靠高素质的监测队伍。因此,培养人才和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
5.1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交流。
举办技术培训班是实施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流的有效手段。应根据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策划和设计培训内容,把握技术培训的主干线。
5.2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效。
针对日益发展的监测仪器培训需求,应建立并发展互动式和跟班式培训制度,设立专项培训基地或开放实验室,有效解决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滞后于能力建设速度的现状。开发各种教学或培训课件也是普及监测技术、推广规范操作技能、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5.3强化考核机制,完善持证上岗考试办法随着监测领域的扩大,监测方法和监测项目的增多,实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的程度和难度都在不断加大。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试题库,改进考核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有效把握考核工作质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
6.提高自动化程度
质量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自动化设备管理,因为单纯的因靠人力进行监测与分析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降低质量管理的效果。而引入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克服人为因素对监测的影响。而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自动化设备之需要维护与管理界可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这对于质量工作而言可以降低管理的难度,是质量工作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换言之,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可以简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只有对设备管理进行规范才能获得较好的管理结果,对于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7.结束语
总之,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楼燕.加强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2).
[2]俞美香,龚凤兰.对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S1).
[3]刘建琳.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01).
[4]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3).
[5]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5).
[6]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02).
[7]夏新,刘伟.中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之我见[J].中国环境监测,2007(01).
【关键词】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建设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是指在环境监测的全过程中为保证监测数据和信息的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所实施的全部活动和措施,包括质量策划、质量保证、质量控制、质量改进和质量监督等内容。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就要提高对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的认识,把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贯穿到环境监测工作的全过程,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并使之有效运行并持续改进,积极开展外部质量控制和内部质量保证活动,加强监测能力建设及监测人才培养,加强现场监测质量管理,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提供准确可靠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1.环境监测质量管理工作重要性
其负责环境监测是环保工作的重要基础工作,其采集各种环境数据为环保执法与控制提供必要的支持,其检测结果直接影响环保工作的执行与决策方向。因此监测机构量工作从某种意义上讲决定环保工作的权威性,所以环境监测的过程应当严格执行国家的相关规定与流程规范,并以此建立适应自身工作特征的工作体系,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监测数据具备代表性、整完整性、准确性。因此,其含义可界定为质量控制工作是整个环境检测过程中的全面质量管理,包括保证环境监测数据的准确、可靠的所有的活动与相关措施,是环境监测工作中最重要的管理内容。
2.构建环境监测机构质量管理工作体系
监测站所承担的任务包括环境质量例行监测、为环境管理服务的污染源监督性监测等,可谓是非常繁重,在确保任务完成的基础上。还应重视加强监测的质量保证。各地环保部门应当强化监测的质量控制,积极督促监测站处理好环境监测任务中量与质的相互关系,在环境监测工作的各环节之中,从监测方案的制定、样品的采集,到监测报告的编写,都应当执行好相关质量体系规定,因为缺乏质量保证的监测结果,不但毫无意义可言,而且还将造成误导,严重影响到环境决策与环境执法。
完善监测技术体系。
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和技术规范是实施监测活动和质量管理的技术依据,完善的监测技术体系对提高监测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1)加强科学研究,及时跟踪监测技术的发展随着科学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先进仪器设备的开发与引进,以及新的监测领域和监测因子的扩展,时常出现监测方法、技术规范滞后或新旧方法之间可比性有差异的情况。应加大前沿技术的科学研究力度,及时跟踪监测技术发展状况,保证监测工作有据可依。
(2)实施监测仪器准入制度,保证监测依据可靠一些新的监测仪器在投入市场时,存在监测方法和操作规程缺乏或不完善的情况。应借鉴环境监测方法标准制、修订管理模式,建立准入和技术审定制度,明确仪器生产方提供技术规则及验证数据的职责,解决当前由使用方制定技术规则的倒置现象。
3.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
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是环境监测数据真实性、代表性、精准性和完整性的监督和保障。要保证监测质量,需要一个科学而完整的管理体系,要运用技术文件,即质量手册、程序文件、作业指导书及质量记录等形式,对监测当中的各环节、各工作部门,对实验环境与条件。监测质量控制,其实说 到底就是要建立监测质量体系,并持续加以改进,做到严格施行。将质量管理贯彻到每个监测环节是构建质量管理体系的根本目标,同时应将质量管理融入到工作中,对实验环境、条件、操作环节等进行全面的的规范,具体看环境监测机构的质量管理应以各种规范为准则,建立各种规程并保证其严格的执行。在建立管理体系是应按照相应的《产品质量检验机构计量认证/审查认可评审准则》为标准,建立符合自身需求的质量管理体系。
4.能力建设,逐步实施标准化建站
环境监测站的能力建设,是监测质量管理的基础,各地环保局要根据本地的实际情况,积极推进各级监测站标准化建设工作,各級监测站的人员编制、办公用房、仪器装备等要与本地区环保工作的要求相适应,达到能够履行自身职责的条件和要求。
5.测人才培养和监测队伍素质建设
要保证监测质量体系有效施行,保质保量地完成繁重的监测工作,要靠高素质的监测队伍。因此,培养人才和提高监测队伍素质是加强监测能力建设重要方面和根本保证。
5.1加大培训力度,加强技术交流。
举办技术培训班是实施技术培训、促进技术交流的有效手段。应根据监测技术发展的实际需要,有效策划和设计培训内容,把握技术培训的主干线。
5.2丰富培训形式,提升培训实效。
针对日益发展的监测仪器培训需求,应建立并发展互动式和跟班式培训制度,设立专项培训基地或开放实验室,有效解决监测人员的技术水平滞后于能力建设速度的现状。开发各种教学或培训课件也是普及监测技术、推广规范操作技能、丰富教学模式的有效方法。
5.3强化考核机制,完善持证上岗考试办法随着监测领域的扩大,监测方法和监测项目的增多,实施环境监测人员持证上岗考核工作的程度和难度都在不断加大。应进一步完善考核机制,完善试题库,改进考核方式和管理模式,加大监督力度,有效把握考核工作质量,促进技术水平提高。
6.提高自动化程度
质量管理工作中应注重对自动化设备管理,因为单纯的因靠人力进行监测与分析往往会因为各种因素降低质量管理的效果。而引入自动化监测设备可以克服人为因素对监测的影响。而从质量管理的角度看,自动化设备之需要维护与管理界可以获得准确的监测数据,这对于质量工作而言可以降低管理的难度,是质量工作体系构建中不可或缺的主要内容。换言之,自动化设备的引入可以简化质量管理工作的内容,只有对设备管理进行规范才能获得较好的管理结果,对于提高质量管理工作有着积极的作用。
7.结束语
总之,环境监测质量是保证监测数据具有代表性、准确性、精密性、可比性和完整性的前提,是环境监测站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我们只有加强监测质量管理,建立健全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全面提升环境监测整体水平,才能提供准确可靠真实的环境监测数据和信息,为政府决策和环境管理等提供科学依据。
【参考文献】
[1]楼燕.加强环境监测的全过程质量管理[J].环境科学与管理,2008(12).
[2]俞美香,龚凤兰.对现场监测质量管理的思考[J].环境科学与技术,2010(S1).
[3]刘建琳.环境监测的全面质量管理[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01(01).
[4]王向明,黄文.上海市环境监测质量管理规划探讨[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3).
[5]袁力.加强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人员队伍建设的思考[J].环境监测管理与技术,2010(05).
[6]彭刚华,梁富生,夏新.环境监测质量管理现状及发展对策初探[J].中国环境监测,2006(02).
[7]夏新,刘伟.中国环境监测质量管理体系之我见[J].中国环境监测,2007(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