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观察

来源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zhenx0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目的:观察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临床疗效。方法:将74例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38例和对照组36例,两组均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组给予异甘草酸镁治疗,对照组给予还原型谷胱甘肽治疗,疗程2周,观察治疗前后血生化指标的变化。再次予以抗结核用药,且两组护肝用药不变,疗程2周,观察治疗组及对照组血生化指标的变化情况。结果:治疗组患者肝功能好转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异甘草酸镁有较好的护肝、降酶作用,未见明显不良反应。
  关键词 药物性肝炎 异甘草酸镁 治疗 抗结核药
  doi:10.3969/j.issn.1007-614x.2010.13.046
  Abstract Objective:The goal is observe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to treat the medicine hepatitis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hich the 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 causes.Methods:74 medicine hepatitis patient caused by 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 divides into randomly the treatment group 38 cases and the control group 36 cases,two groups stop using the 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the treatment group was given 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treatment,the control group return to original state Gu Guanggan the peptide treatment,the treatment course is 2 weeks,observe the blood biochemistry target change;Gives the 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 once more,and protect the liver medication to be invariable,treatment course 2 weeks,observation treatment group and control group blood biochemistry target change situation.Results:Treatment group patients liver function change for the better situation surpasses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 has well protects the liver,falls the enzyme action,has not seen responded not good.
  Key wordsMedicine associated hepatitis;Magnesium Isoglycyrrhizinate Injection;Treatment;Anti-tuberculosis medicine
  臨床抗结核治疗中,常多种抗结核药物联合使用和疗程长,而多种抗结核药物有不同程度的肝脏毒性,故常发生肝功能损害而影响化疗的进行。近年来,我院使用异甘草酸镁治疗抗结核药引起的药物性肝炎,患者肝功能恢复快,且不良反应少,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7年6月~2009年3月治疗肺结核过程中,因应用抗结核药物导致肝功能损害的住院患者74例,均符合中华医学会结核病学分会《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1]中肺结核病诊断标准,其中男48例,女26例;年龄20~65岁,平均39.4岁。均接受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治疗。治疗前肝功能均正常,乙型及丙型病毒性肝炎的血清学标志物均阴性,彩色B超检查排除肝脏结核,治疗期间未合并使用其他肝损药物。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发病原因、辅助检查、基础治疗等方面均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治疗方法:随机将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先停用抗结核药物,对照组36例予以还原型谷胱甘肽(古拉定)12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滴,每日1次,治疗2周;治疗组38例予以异甘草酸镁注射液(天晴甘美)100mg加入5%葡萄糖溶液250ml中静脉滴注,每日1次,治疗2周。后再次行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方案均调整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四联,同时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继续各自护肝用药,疗程2周。
  观察项目:常规检测患者用药前、2周后、4周后的血生化指标并记录药物不良反应。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录入和分析,计量资料用t检验。
  结 果
  两组患者血生化指标变化的比较:治疗2周后两组患者肝功能均有恢复,且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患者继续行抗结核治疗,抗结核方案均调整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左氧氟沙星四联,同时治疗组及对照组均继续各自护肝用药,2周后治疗组疗效仍优于对照组(P<005)。4周后对照组中有5例患者肝功能明显异常,再次停用抗结核药物,治疗组仅有1例肝功能明显异常而停用抗结核药物。见表2。
  不良反应:两组患者护肝用药期间均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
  讨 论
  抗结核药物所致的肝损害是药物性肝炎的主要原因之一,也是抗结核治疗过程中常见的不良反应,不仅增加患者的经济和精神负担,也影响了患者抗结核治疗的延续,从而出现不规则服药,导致耐药,也是目前我国耐药结核病人增多的原因之一。药物抗结核药物是结核病化学治疗(简称化疗)的基础,而结核病的化学治疗是人类控制结核病的主要手段。结核病化疗的出现使结核病的控制有了划时代的改变,全球结核病疫情由此得以迅速控制。
  最早出现的有效抗结核药物当数链霉素(SM)。它诞生于20世纪40年代,当时单用SM治疗肺结核2~3个月后就可使临床症状和X线影像得以改善,并可暂获痰菌阴转。对氨水杨酸(PAS)被应用于临床后结果显示,SM加PAS的治疗效果优于单一用药,而且可以防止结核分支杆菌产生耐药性。发明异烟肼(INH)后,有人单用INH和联用INH+PAS或SM进行对比治疗试验,再一次证明了联合用药的优势。于是在此基础上产生了著名的结核病“标准”化疗方案,即SM+INH+PAS,疗程18个月~2年,并可根据药源和患者的耐受性将PAS替换为乙胺丁醇(EMB)或氨硫脲(TB1),俗称“老三化”。20世纪70年代随着利福平(RFP)在临床上的应用以及对吡嗪酰胺(PZA)的重新认识,在经过大量的试验后,短程化疗成为结核病治疗的最大热点,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当人类迈入2000年的今天,抗结核药物的研究已经获得了更进一步的发展,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主要是利福霉素和氟喹诺酮这两大类药物,尤以后者更为突出。
  目前常用的有效短程初治化疗方案为异烟肼、利福平、乙胺丁醇、吡嗪酰胺四联抗结核用药,其中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均有肝损害的不良反應。据文献报道,使用含异烟肼、利福平、吡嗪酰胺的治疗方案时药物性肝炎的发生率可高达172%~25%,少数可发生重症肝炎以致死亡[2]。而其致病机制考虑是通过改变肝细胞的物理和化学特性,抑制细胞膜上Na+-K+-ATP酶活性,干扰肝细胞的摄取过程,破坏细胞骨架功能,在胆汁中形成不可溶性的复合物等途径导致肝损伤,也可选择性地破坏细胞成分,间接地引起肝损伤,引起肝细胞变性、坏死或肝内瘀胆或同时存在[3]
  异甘草酸镁是第四代甘草酸制剂,为单一的18-a异构体甘草酸,是一种多功能的肝细胞保护剂,它能全面干预一相酶CYP、二相酶GSH、脂质过氧化及肝细胞受损等四个环节,而全面干预这四个环节是目前药物性肝炎治疗的趋势;异甘草酸镁具有稳定细胞膜、抗炎、调节免疫、抗生物氧化、解毒、抗肝脏毒物、抗肝纤维化、抑制Ca2+ 内流防止细胞凋亡等作用,从多环节保护肝细胞功能。由于甘草酸制剂可引起假性醛固酮症,如低血钾、血压升高、水钠潴留、浮肿等不良反应,但异甘草酸镁在临床使用中无上述不良反应发生,若长期大量使用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本组观察显示,异甘草酸镁可显著降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用药安全。对于抗结核药物引起的肝损害,可不停用所有抗结核药物,在护肝治疗的同时制定合理的个体化抗结核治疗方案,如使用喹诺酮类、氨基糖苷类等,以减少对肝脏的损害,使化疗能够顺利进行到疗程结束。由于药物性肝炎起病多隐匿,临床症状较轻[4],临床医师容易疏忽,发现迟而导致肝损害进行性加重,少数出现重症肝炎而死亡,故定期监测肝功能是非常必需的。
  相关资料
  由药物引起肝组织损害而发生的肝炎叫做药物性肝炎。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化工厂”,不但是处理体内正常代谢产物的重要器官,同时还是所有药物代谢和转化(即解毒)的器官。临床所用的绝大多数药物,尤其是口服的非极性药物,经消化道吸收进入肝脏后,在某些酶类如单氢氧化酶、水解酶、乙酰转移酶等的作用下,由脂溶性药物转变为极性强的水溶性化合物,然后随胆外或尿液排出体外。而有些药物则不被转变为极性化合物,在肝脏中直接降解或灭活。
  据研究,药物的代谢大部分是由肝细胞中的内质网完成的。这是因为内质网中还含有辅酶,特别是还原型辅酶Ⅱ。此外,药物在肝脏的代谢中还受到性别、年龄、种族、个体差异、给药途径、有无服用酶诱导剂及酶抑制剂、肝细胞有无疾病、胆汁排泄、肠肝循环、肠道菌丛以及药物损伤肝脏与某种药物在机体(或肝脏)内的停留状态等等因素的影响,致使许多药物对肝脏都具有直接或间接的毒害作用。肝脏既是药物代谢的主要场所,同时也成了药物毒性反应的主要靶器官。如果某类药使用时间过长、剂量过大,或属于特异体质的病人,都有导致肝损害的可能;尤其是肝功能不全的病人受损害的可能性更大,产生的危害性也相对更大些。
  有关统计资料表明,目前约有11类200余种药物可不同程度地对肝脏有损害作用。肝脏是人体最重要的代谢器官,药物大多经肝脏代谢,因此凡是用药不慎、滥用药物都可引起肝损害,即所谓药物性肝炎。
  参考文献
  1 张培元.结核病诊断和治疗指南.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1,24(2):70-72.
  2 山田祥.抗结核药的副作用.结核,1990,65:9.
  3 谢敬东,谢青,王晖,等.药物性肝病的临床特点分析.实用肝脏病杂志,2007,11(6):406-408.
  4 杨洪芹,安永茂,李树旺,等.抗结核药物致肝功能异常54例分析.中国防痨杂志,1994,16(3):136.
其他文献
电子商务是新经济时代的重要标志,也是企业现代化的核心。它作为一种新观念、新技术、新营销手段,更是一种新的管理模式,极大地降低了各类社会活动与经济活动的成本,提高了社会运
本文以辽代朝阳北塔地宫出土经幢和庆州释迦佛舍利塔天宫出土七佛舍利塔为中心,从艺术史的角度讨论辽代佛教的舍利瘗埋制度,着眼于对辽代佛塔及出土文物的整体考量,并在辽代
一次语文老师求助,说在网页中找到了一些作文投稿地址.他想将所有地址保存到网易邮箱的通讯录中,逐个添加工作量太大。问是否有比较快速简便的方法。通过下面的操作帮他完成了任
在过去的十年中,我国地铁通车里程飞速增长,年均增速达到了25%,城市交通出行方式迎来了巨大的变革。在很多大中型城市中,地铁已经成为了人们生活的主要通行工具。地铁企业作
摘 要 目的:探讨经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气道腔内注药在重型颅脑损伤合并肺部感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将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58例重型颅脑损伤并肺部感染患者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28例常规给予抗生素、气道雾化、吸痰管常规吸痰;治疗组30例在常规给予抗生素和气道雾化的基础上,经纤支镜气道腔内注药治疗,每周2~3次。结果:对照组肺炎疗程15.68±3.27天,治疗
用过MSN的用户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小聊天机器人。通过它可以帮助用户,获得一些常见的信息。可能很多用户都和我一样想过,如果有个像小I一样的聊天机器人,在我忙碌的时候可以帮我
随着航空运输业的发展,航班量的增加对航空公司运行控制中心安全管理体系的建设提出了更高要求,结合安全管理理论从航空公司安全文化建设,运行控制手册执行,风险系统建设等方面分
张家港市凤凰小学始建于1912年,至今已有百余年历史。学校秉承“凤之乐土,润之五文,德慧相彰,止于至善”的办学理念,坚持走特色发展、内涵发展之路。启动德育提升工程,培育美丽学生
泪小管是泪液排泄的管道,包括上、下泪小管和泪总管,连接泪小点与泪囊。外伤性泪小管断裂是眼科的常见急诊之一,多见于眼睑的挫裂伤及撕裂伤,且多见于年轻患者。泪小管断裂如不及时手术吻合恢复功能或处理不当,不但可致眼睑内眦畸形,影响美容,而且还会影响泪液排出,出现较为严重的溢泪,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治疗中找到泪小管鼻侧断端,支撑物的顺利植入和有效固定是泪小管断裂吻合成功的关键[1]。为提高手术成功率,20
摘 要 目的:探讨应用标准大骨瓣减压术在治疗重型颅脑损伤中的效果分析。方法:对58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均采用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术后有效地对颅内压及脑灌注压进行监测;并对本组临床资料进行了疗效分析。结果:恢復良好(中残)25例,重残13例,持续性植物状态9例,死亡11例。结论:标准大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可明显降低颅内压力,并且使脑组织充分减压,能够明显改善病人的愈后,降低残死率。  关键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