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思考

来源 :河南教育·中旬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hangjun38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作为高等工程教育的重大改革项目,对于高等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需要明确:实施前提是更新工程教育理念,实施核心是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实施重点是深化实践教学改革,实施关键是校企深度合作实践,实施支撑是构建实践创新平台,实施保障是工程师资队伍打造。
  关键词:地方工科院校;工程教育;卓越计划;人才培养
  教育部启动的“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以下简称“卓越计划”)是旨在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高质量各类型工程技术人才的工程教育改革项目。该项目启动以来,已先后有两批共194所院校入选教育部试点高校。可以说,“卓越计划”已成为当前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热点问题,其实施的成效直接影响着高校改革发展的成效。“卓越计划”的实施为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提供了极大的发展空间与机遇。笔者结合学校的探索实践,提出了地方工科院校实施“卓越计划”的几点思考。
  一、实施前提:更新工程教育理念
  “卓越计划”作为提高人才竞争力的战略决策,是实现我国由工程教育大国向工程教育强国迈进的重大举措。其主要目标是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其中,面向工业界,就是要主动适应工业界的需求,为中国特色新型工业化发展服务;面向世界,就是要有开放的观念,拓宽视野,培养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工程技术人才;面向未来,就是要有战略发展眼光和前瞻意识,立足培养适应未来发展需要、能够引领未来工程技术发展方向的高素质人才。“卓越计划”强调树立“面向工业界、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工程教育理念,明确了人才培养目标是造就具有创新能力、适应企业发展需要的各类工程技术人才,这就打破了传统观念对工程技术人才的狭隘理解。
  面对新形势,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必须首先克服单纯“技能型”的人才培养误区,确立以德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人才培养理念,重视培养未来工程师的社会责任意识、科学探究精神和工程创新意识。必须能够增强办学理念的创新意识,增强观念更新的能力,不断与时俱进,以工程教育理念变革为先导,打破狭隘的工程教育观,树立大工程教育理念,积极探索符合自身办学特色的工程教育培养模式。人才培养的方向必须服务于国家发展战略,加强与工业界的密切合作,突出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重视高等工程人才培养的国际化。
  二、实施核心: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不同学者对“什么是人才培养模式”有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但不管哪种表述方式,都囊括了人才培养目标、培养内容、培养方案、培养规格、学制及培养过程等内容,涉及的是“培养什么样的人”和“怎样培养人”两个根本性问题。由此可见,人才培养模式是高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核心问题,是人才培养的顶层设计,是办学指导思想和教育目标的具体体现,更是“卓越计划”实施的核心问题。
  目前,高校在人才培养模式上普遍存在着片面追求“高、大、全”,定位不明,目标趋同,面向工程实践不足,缺乏特色等问题。卓越工程师的培养要求学生除掌握扎实的科学基础知识之外,还要受到严格的工程技术训练,真正能解决工程技术的实际问题。这就要求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在实施“卓越计划”过程中,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严格执行“卓越计划”校企联合“3+1”培养模式;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按照“卓越计划”人才培养的要求,参照通用标准和行业标准,科学制定各试点专业人才培养标准;将专业培养目标、专业培养标准细化为知识能力大纲,依据知识能力大纲构建课程体系,将知识能力大纲落实到具体的课程和教学环节当中。
  三、实施重点:深化实践教学改革
  实践教学是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人才培养至关重要的环节,是其实现人才培养目标和实施教育教学改革的立足点。实践教学环节不仅是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专业知识,掌握专业技能、基本操作程序和方法的必须环节,也是进一步培养学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更是提高学生专业素质和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化向大众化转变的背景下,只有不断加强实践教学,进行工程实践教学的改革,才能推动创新教育,培养创新人才,确保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的提高。
  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必须从人才培养的源头——人才培养方案入手,通过增加学生在企业见习、实习的时间,调整课程理论学时和实验学时的比例,优化课程体系与结构等多种途径强化实践教学环节,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创新能力,以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同时,学校还要加大实验、实习、实训等各实践环节的实施力度,这是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关键和重点。如美国普渡大学盖莱默校区的机械工程专业,要取得工科学士学位,学生要花一年的时间做高级工程设计项目,其中相当多的项目以学生团队的形式在企业进行。此外,还开设有许多与企业合作培养的课程或半工半读的教学计划。与国际工程教育的培养要求及实际相比,当前我国高校在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措施方面尚显不足。因此,必须积极尝试多种途径和方法来进行实践教学的改革。一是构建开放式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积极构建集实验、实习、设计、社会实践于一体的,课堂内外、校园内外相结合的,注重能力培养和创新意识教育的创新型实验教学体系。二是要结合专业特色与优势,着力打造亮点。三是设立课外学分制度,把学生课外科技活动成果与学分挂钩,将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融入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环节之中。四是积极尝试与企业相结合的“订单式培养”“无缝对接”等多种教学改革试验。
  四、实施关键:校企深度合作实践
  产学研结合是工程教育的客观要求,“行业、企业深度参与培养过程”是“卓越计划”最重要的特点之一,反映了行业、企业在“卓越计划”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提出,要创立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机制。高校和企业联合培养人才机制的内涵是共同制定培养目标,共同建设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共同实施培养过程,共同评价培养质量;本科及以上层次学生要有一年左右的时间在企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职业精神和职业道德。   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要紧密结合“卓越计划”要求,在与现有企业良好合作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合作企业,延伸合作项目,加强同企业的联系,积极探索高校与行业、企业共同培养人才的新模式,建立产学合作的长效机制,建设校企优质资源共享平台,形成行业、企业与高校联合培养工程创新型人才的体制。学校要高度重视工学结合、校企合作,积极邀请企业参与学校相关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把企业需求放在首位。当然,企业也要积极主动参与人才培养过程,真正实现高校和企业共同设计培养目标、制定培养方案、实施培养项目的目的。
  五、实施支撑:构建实践创新平台
  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的培养质量提出了新要求,尤其是对学生的综合素质、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工程实践是培养学生工程实践观念、启迪创新思维、分析并解决工程问题、提高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重要环节,是高等工程教育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新时期高等工程教育教学改革的重点和难点。工程素质的培养有赖于工程环境的熏陶和工程实践,要使学生获得较全面的工程素质,就必须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工程环境和工程实践教学体系。“卓越计划”的特点之一便是强化培养学生的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而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的培养必然离不开实践创新平台的构建和打造。
  实践创新平台是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应用平台,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必须高度重视实践创新平台的建设。主要包括四个方面:一是加强校内外实习基地建设。从布局到使用设备、提供场地、加工材料、指导实训教师等方面,要充分考虑如何贴近生产,实习基地建设要讲经济效益,采取合理的措施提高建设效益。二是建设好学科竞赛平台。学科竞赛实践教学环节以其特有的组织方式,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协作能力等方面都发挥着独特的功能和作用。三是建好校外实践教学平台。“卓越计划”所提出的工程教育目标无法通过单纯的课堂培养达到,必须通过实施产学研联合培养来实现。产学研联合培养突出工程特色,注重市场需求和技术水平领先,以培养现代工程师为主要目的,进一步加强工程实践的训练,突出对创新能力的培养。四是依托专业特色和优势,建立工程训练中心平台。该平台是在专业基础训练平台和专业知识训练平台基础上,实施以学生专业基础实践能力、专业知识综合应用能力为载体,为本科生提供实践能力训练的综合性训练基地。工程训练中心的培养,可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做到会动脑、会实践、懂设计、懂操作,有系统的概念和较全面的现代专业技术知识基础。
  六、实施保障:工程师资队伍打造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是高等教育的发展之基、竞争之本、提高之源。“卓越计划”的实施对高校的师资队伍建设提出了更大的挑战和更高的要求。《教育部关于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了“建设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要求,指出“‘卓越计划’高校要建设一支具有一定工程经历的高水平专、兼职教师队伍。专职教师要具备工程实践经历,其中部分教师要具备一定年限的企业工作经历。‘卓越计划’高校要有计划地选送教师到企业工程岗位工作1~2年,积累工程实践经验。要从企业聘请具有丰富工程实践经验的工程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担任兼职教师,承担专业课程教学任务;或担任本科生、研究生的联合导师,承担培养学生、指导毕业设计等任务。改革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培训制度,对工程类学科专业教师的职务聘任与考核从以评价理论研究和发表论文为主,转向评价工程项目设计、专利、产学合作和技术服务等方面为主”。
  因此,高校尤其是地方工科院校要紧紧围绕高水平工程教育师资队伍的建设要求,以稳步建设一支工程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技术储备强,集教学、科研和工程开发应用为一体的专业师资队伍为目标;以全面提高教师工程实践能力和设计创新能力为中心;以工科专业为重点,着力打造一支工程教育师资队伍。例如:可以通过制定一系列提高师资队伍工程实践能力的相关政策制度,积极鼓励教师“进企业”参与工程实践,促进其素质和能力结构的优化。此外,高校还要真正实施“双师培养工程”。教师通过承担企业的生产项目,与工程技术人员一起培养学生。这样做,既提升了学生的工程素养,又促进了校企教师综合素质的提高。一方面,让教师直接从生产第一线获取企业的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新材料和新方法,获取相关资格证书,可以更好更快地建立一支适应实践教学目标需要的“双师型”师资队伍;另一方面,由合作企业负责推荐专业骨干与高技能人才承担实践教学任务,保证实践教师队伍的高素质、高水平以及相对稳定。这些都有利于高校为社会培养工程创新人才。
  参考文献:
  [1]李德才,王俊.关于培养“卓越工程师”的几点认识[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1,(3).
  [2]龚怡祖.论大学人才培养模式[M].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
  [3]吴智泉.2008应用性本科教育国际研讨会会议综述[J].北京联合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8,(4).
  [4]梁小晓,韦崇岗.论普通本科院校理工科专业实践创新平台构建[J].乐山师范学院学报,2012,(5).
  [5]王少怀等.实施“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打造“双师型”教学团队[J].中国地质教育,2010,(4).
  责编:晓 月
其他文献
最近几年中央1号文件连续聚焦“三农”问题,全面提出深化农村改革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的进程。农村、农业、农民问题从古至今关乎是社会稳定和经济基础发展的大问题,政府对此
农业是国家发展进步的基础,通过不断的改革创新,我国农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设施农业能有效弥补自然环境的缺陷,提升农业生产效率,是我国农业现代化转型的必由之路。
2015年10月30日晚,"快快金融杯"2015河南省年度大学生社会实践团队评选颁奖典礼在河南财经政法大学体育场举行。实践2015年7月24日,当河南财经政法大学学生李午阳顶着炎炎烈日
创新融合策略是提高石化企业ERP系统运用效果与内部控制水平的重要措施,也是推进石化企业现代化与信息化建设进程的主要途径,更对石化企业经济效益与社会影响力等产生了深远
电力项目的经济效益与利润收入与电力项目的运营管理与成本控制直接相关,二者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电力项目的运营管理与成本控制对电力企业的发展具有着重要的核心意义。本文
随着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对于上市公司会计诚信问题业变成了热门关注问题,关注社会热点新闻从中发现失信企业幅度增长,对于会计行业中属于比较严重的丑闻。比如国外的美国通讯
科技的进步,促进工业建设事业得到快速发展。石油作为主要的工业能源之一,在当代工业生产乃至社会生活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为了保证石油资源的有效供应,对石油的勘探力度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以及世界文化经济全球化进程的逐步加快,我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的多层面交流也日趋频繁。尤其是近三十年来,职业体育也开始在中国生根
直升机时间域电磁法(Helicopter-borne Time-domain ElectromagneticMethod,HTEM)是一种以直升机作为载体,并在飞行过程中完成勘探的资源探测方法,与其他航空电磁法相比具有快
可见光通信技术是一种新兴的在LED室内照明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无线光通信技术,利用白光LED响应时间短、调制速率高的特性,设计出了室内白光LED无线通信系统。白光LED无线通信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