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脂正常了 为何还不能随意停服降脂药

来源 :保健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angzi22922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前不久,抢救了一位心肌梗死的患者,52岁男性,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心脏血管狭窄堵塞,手术后植入支架一枚。
  这位患者,原本是可以避免血管堵塞,甚至心肌梗死的,可他自认为血脂正常了,自行停药,结果导致斑块不断加重,血栓形成,3年前血管只有50%的狭窄,现在已经发展到血栓堵塞,不得不放支架。

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


  2017年,患者彭先生,当时48岁,因为心前区不适在外院做了冠状动脉造影,造影显示心脏右侧血管狭窄50%。医生建议彭先生戒烟戒酒、控制体重、适当运动、健康饮食、不要熬夜,并且须口服他汀类药物和阿司匹林。
  患者出院后一段时间,能健康生活,规律服药,并且也做到了定期复查。
  患者在规律服用他汀类药物后3个月复查,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已经降到正常值。医生建议他继续长期服用,但彭先生不明白:这血脂都正常了,为啥还得长期吃降脂药?况且这药副作用大,吃久了伤肝。
  彭先生再次复查低密度脂蛋白仍在1.8毫摩/升以下,于是他偷偷停用了他汀类药物。结果这次人院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为3.9毫摩/升,最关键的是还发生了心肌梗死,危及生命。

为什么血脂正常,还不能停降脂药?

1.大部分高胆固醇血症患者不能停药


  高血脂分为高胆固醇血症和高三酰甘油血症。三酰甘油升高主要是饮食不健康引起的,经过药物治疗和健康饮食控制后,大多可以不用继续服药。但胆固醇升高和高血压、糖尿病类似,一旦停药,胆固醇尤其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能会再次升高。
  所以,如果是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在没有合并心脑血管疾病的前提下,当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恢复正常后,可以试着停药,但必须健康生活,定期复查;如果复查后血脂依然正常,可以停药,但须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如果停药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再次升高,则要再次吃药。
  而对有明确心脑血管疾病的患者,即使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正常,也必须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

2.他汀类药物不仅可降血脂,更可稳定斑块


  他汀类药物不仅仅是通过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来预防血管斑块加重,预防心血管疾病;他汀类药物还有抗炎、稳定斑块的作用。
  当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以及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的因素越多,血管内皮越容易发生炎性反应,结果就是血管内皮不光滑了,血管斑块容易形成,血管狭窄加重。他汀类药物具有抗炎的作用,從而预防血管硬化,保护血管,预防心血管狭窄进一步加重。
  当斑块破裂后,会形成血栓而堵塞冠状动脉导致心肌梗死。他汀类药物具有稳定斑块的作用,从而预防斑块破裂,预防血栓,预防心肌梗死。
  如果彭先生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把低密度脂蛋白降到安全水平,就能降低血管斑块加重的风险;如果长期服用他汀类药物,就能降低血管炎性风险,降低斑块破裂的风险,从而预防心肌梗死,甚至可以说能避免这次心肌梗死。
其他文献
每个痛风发作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那就是“痛”,那种钻心刺骨、痛彻心扉的感觉简直令人不寒而栗。其实,痛风的危害又岂止一个“痛”字了得,它噬关节、毁肾脏、长结石,此外,它还可能是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卒中等慢性病的帮凶。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饮食结构的改变,近年我国高尿酸血症及痛风的发病率在逐年上升,而且发病年龄日趋低龄化。如今,痛风已经成为仅次于糖尿病的第二大代谢类疾病。  很多人觉得痛风
期刊
目的分析老年女性发生首次髋部骨折的危险因素。方法选取首次发生髋部意外骨折(骨折组)和未发生髋部骨折(对照组)老年女性患者,每组78例。采用自制一般情况调查表访谈记录参与者一般情况、用双能X射线骨密度仪测量髋部和脊柱的骨密度(BMD)。结果与对照组相比,骨折组在受教育水平、身高、磷酸盐使用、糖皮质激素使用、骨折既往史、助行器、膝关节病史之间有统计学差异(P<0.05);两组在腰椎BMD上没有显著差异(P>0.05),而骨折组全髋关节BMD减少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Logistic
最近,谭女士出现视物模糊、眼睛干涩、有异物感等症状。起初,她没有当回事,以为是单纯的视疲劳,就在网上买了一款眼药水。用后眼睛清爽舒适了不少。可一旦不滴时,眼睛干涩的症状会更重,滴药的频率也越来越高。直到出现双眼红肿并伴有强烈的灼痛感,谭女士才来到医院就诊。  经检查发现,谭女士的角膜已经出现损伤,诊断也并非视疲劳那么简单,而是干眼症。  根据谭女士的情况,医生为其制订了个性化的干眼治疗方案:柔潤干
期刊
目的测试在视神经脊髓炎大鼠模型中阻断中性粒细胞迁移所产生的效果。方法视神经脊髓炎大鼠模型采用脊髓反应性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EAE)为背景,在EAE症状开始时注射水通道蛋白(AQP)4抗体阳性的免疫球蛋白。早期用CXCR2抑制剂治疗大鼠,并评估中性粒细胞浸润脊髓的程度和AQP4的损耗程度。结果CXCR2抑制剂降低了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大鼠中性粒细胞向脊髓的迁移。然而,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的急性行为征象或AQP4病变的程度和分布没有差异。结论CXCR2抑制剂在实验性自身免疫性脑脊髓炎中阻断中性粒
目的探究草果知母汤对脑卒中大鼠神经元自噬与凋亡的影响。方法SD大鼠适应1 w后进行脑缺血再灌注造模,根据神经功能评分进行随机分组,分为假手术组、脑缺血组、草果知母汤组、草果知母汤加雷帕霉素组,每组10只。给药7 d后进行神经功能评分和水迷宫测试,取脑用于2,3,5-三苯基氯化四氯唑(TTC)染色,免疫组化、电镜染色及免疫印迹检测。结果脑缺血再灌注造成大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损伤,介导自噬过度激活,增加脑组织中的细胞凋亡,但草果知母汤给药则显著改善了大鼠神经功能与认知功能,减少了脑组织中神经元凋亡,抑制自噬激
目的探讨超声造影谐波成像在老年肛瘘诊断和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分析50例完成手术治疗的老年肛瘘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在术前经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检查,以手术病理结果为“金标准”,比较手术病理结果与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谐波成像的诊断结果,分析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谐波成像对诊断肛瘘分型的一致性,比较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谐波成像检出病变部位和手术病理结果的符合率。结果常规超声、超声造影谐波成像诊断肛瘘分型与手术临床病理结果的一致性Kappa值为0.823、0.898,一致性良好,超声造影谐波成像诊断肛瘘分型一致
目的探讨Toll样受体(TLR)4/核因子(NF)-κB信号通路在七氟烷诱导的术后认知功能障碍(POCD)老年大鼠中的作用。方法30只老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模型组、TLR4抑制组,每组10只。TLR4抑制组以TLR4抑制剂(TAK242)10μg侧脑脑室注射,10 min后以4%七氟烷吸入3 h及腹腔探查术建立POCD模型,对照组与模型组侧脑室注射等量生理盐水后建模,其中对照组仅予以吸入空气/氧气混合体,不予以腹腔探查。Morris水迷宫实验评价大鼠认知功能;TUNEL染色观察大鼠海马区神经元凋
阳光明媚,晒晒太阳很是惬意。可如果您正在吃一些药物,可能最怕“见光”,服用后要格外注意防晒,防止药物致光敏反应的发生。那么,什么是药物致光敏反应呢?日常又有哪些药物可导致光敏反应呢?  出现这些症状 留心药物致光敏反应  药物致光敏反应,是指服用或局部使用某些药物后暴露于日光所产生的不良反应。光敏反应包括光毒性反应和光变态反应。光毒性反应主要发生于系统用药,可发生于任何人,一般首次用药后经日光及类
期刊
目的探讨气味穿梭训练干预对血管性痴呆大鼠脑组织保护及CXC趋化因子受体(CXCR)4、β-连环蛋白(catenin)表达的影响。方法将实验大鼠随机分为3组:假手术组、模型组、训练组。应用两血管阻断加硝普钠降压法制作血管性痴呆VD大鼠模型,苏木素-伊红(HE)染色法镜下观察大鼠海马组织学改变、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大鼠脑组织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BNDF)和神经生长因子(NGF)表达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海马组织CXCR4和β-catenin蛋白的表达及气味穿梭箱训练对大鼠神经功能的干预作用。
每逢节假日之际,“头孢就酒,说走就走”的友情提醒就会广泛传播。然而,用药误区可远远不只“头孢就酒”这么简单。“药物犹如一把双刃剑。合理安全使用可治病,反之则会致病甚至致命。”泰康仙林鼓楼医院药剂科主任白秋江强调,用药安全与每个人息息相关,然而生活中总有很多人因为不合理用药频频“踩雷”,令人痛惜。  白秋江主任曾经接手处理过很多因为用错药导致的案例,“这些事情原本不该发生,尤其是家中有老年人的,更要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