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境理论和对外汉语教学

来源 :现代语文(语言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idayedej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语境理论评析
  
  语境是现代语言学一个重要的基础概念。20世纪以来,随着语言学的研究由重视语言结构的分析逐渐转向重视语言的功能,语境成为语言学界研究视野中重要的目标。由于语境本身的复杂性和人们研究角度和观点各异,对于什么是语境,不同分支学科甚至同一学科内部说法并不统一。因此澄清不同语言学平面上的语境概念,揭示语境的本质属性,对深化语境理论研究显得十分必要。
  我们认为国内有两种语境构拟系统具有一定代表性。一种语境系统由“上下文语境”“情景语境”“民族文化传统语境”组成。“上下文语境”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口语的前言后语”;“情景语境”包括“时间、地点、话题、场合、交际参与者”;“民族文化传统语境”包括“历史文化背景、社会规范和习俗、价值观”①。另一种语境系统由“语言知识”“情景知识”“背景知识”组成。“语言知识”包括“句法规则、词汇、音系规则,以及对语言的上下文的了解”;“情景知识”包括“时间、地点、话题、交际的正式程度、参与者的相互关系”;“背景知识”包括“特定文化的社会规范、会话规则、关于客观世界的一般知识、参与者的相互了解”②。
  前一种语境系统把语境看作影响言语行为的客观存在的实体,我们称之为实体语境。该实体不是指可感觉到的具体实物,而是包含现场的客观情景因素、抽象却客观存在的社会文化规则因素和作为社会个体的个体因素等,该体系不介入任何一方交际者,而是从一个终极的视点分析一切客观上会对人的言语行为产生影响的所有因素。后一种语境系统从交际者理解话语的角度来分析语境,是交际者脑中存在的语境,是人对实体语境认知后形成的,因而作者将之看成是一种知识,我们称之为认知语境。
  经比较我们可看出,这两个语境系统所包含的因素有相近之处,不同的是体系的属性。认知语境在表述上为了强调交际者的主体作用,语境要素都用“知识”加以定性。
  实体语境中的“上下文语境”和认知语境中的“语言知识”相比较,后者强调语言知识而非语言文本,明显突出了交际者对交际活动的认知作用。因为语言知识直接影响交际者对上下文语境即语言文本的理解,这在外语学习者学习目的语的言语行为中表现尤为突出。譬如汉语学习者不具备汉语的完备的语音知识,将“怕考试”听成“怕老师”,对话语实体就不能达成正确的理解。
  我们认为这两种不同状态的语境在具体交际活动中都起着重要作用,缺少任何一方,交际活动都是不完整的。没有实体语境因素的触发就不会形成相关的认知语境,而没有认知语境就等于没有人参与交际活动,所留下的只是脱离言语交际的客观环境。实体语境最终需转变成认知语境才对人的言语行为产生作用,认知语境是实体语境同交际主体交叉而形成的一种更值得注意的语境。
  
  二、语境理论在对外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语境理论给我们提供了如何参与交际以及在交际中如何发挥作用的指导。人们交际时言语所表达的语义丰富多彩,交际双方要联系和依赖语境才能在言语交际中消除模糊性和歧义性,从而准确无误地理解语言。
  我们认为,在具体的言语活动中,实体语境对认知主体的制约主要通过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的制约来表现。因为它们相对于认知主体是外显性的、较容易把握。实体语境中的社会文化语境对交际活动不是没有制约,而是这种制约是内隐式的,表现为有关文化、社会规则对交际者的言语行为、个人情况的潜在制约,渗透在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里起作用。实体语境的制约作用最终是通过触发知识结构中的相关知识形成认知语境从而对人的言语行为产生作用的。因此在对外汉语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时,一方面应注意和教学内容、教学形式相关的实体语境,另一方面也应注意教学对象的认知语境,而在教学实践中存在过多注重前者而忽视后者的倾向。
  对外汉语教学中的实体语境仍来自上下文语境和情景语境两个层面。我们认为,上下文语境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教学者介绍词语或语法规则时引出的典型例句。它起着引导学生分析、归纳语言规律的作用。学习者对词语的定义、概念有了一定的认识之后,将词语抽象的定义具体化,体现该词的确切含义和用法。如“毅力”一词,词典的定义是“持之以恒的能力”,学生很难准确理解,举一个有关马拉松长跑比赛的例句:“跑完马拉松比赛需要很大的毅力”可帮学生很快理解。有《问卷调查》显示:79.3%的留学生在学习词汇和语法规则时喜欢先听教师讲,然后练习,“讲”的内容主要就是为介绍词语或语法规则而呈现的典型例句④。
  情景语境主要包含时间、地点、话题、交谈方式、交际参与者等具体因素的现场交际环境。在教学中主要表现为临时利用的情景和现场模拟的情景。课堂上可以通过准备必要的实物、图片、道具以及利用录音或录像等有声可视材料来营造。临时利用的情景主要指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自己细致的观察力和敏锐的捕捉力及时把与周围环境有关的事件、情况同语言学习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有利于语言学习的环境因素。徐子亮称之为“即时语境”,并以“目光”一词的教学为例加以说明:上课时突然有人敲门,进来一位新学生。正当大家的视线都转向这个学生时,教师抓住此情形立即造了一个句子“刚才大家的目光都集中在新同学身上”⑤。如此利用具体的场景和事件的演示,可使学生对词义有较准确的理解,也加深了记忆。现场模拟的情景主要指教师为实现某一教学目标,设计熟悉的场景,规定相应的事件和人物,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情景对话,用模拟真实交际情景的方式进行操练。
  语言教学过程是人们对语言的认知过程,随着语言习得理论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教”应以研究“学”为基础,因此在汉语教学中,不仅要着眼于教学内容,还要关注教学对象。在师生间的交际链中,教师利用和创造实体语境时,应注意能否有效实现学生相应认知语境的触发和建立。
  (1)他喜欢图书管理工作。
  通过例(1)来讲解“喜欢”的意义和用法,由于留学生还没学汉语“管理”一词,他们听到此例句会受高频词“图书馆”的影响,把这句话切分为:“他喜欢图书馆里工作”,因而不能正确认知该句。
  (2)他的钱快花光了,连吃饭也不够用。
  (3)他和一个女人已经有孩子了,可是连婚都不打算结。
  例(2)会激发学生联系钱的多少和消费水平高低的关系领会“连”在句中所体现的意义和用法。“连”引出要强调的成分,表示所强调者尚且如此,其他更是如此了,后边要用“也”或“都”与之呼应。对来自汉语文化圈的日本、韩国、马来西亚等国的学生来说,例(3)是好理解的,他们对“有孩子”和“结婚”之间的紧密关系在认识上有共同的心理表征,故而能形成对“连”字句的有效把握。然而,不少西方国家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里“有孩子”和“结婚”并没有必然联系,生孩子不结婚是很正常的事情,因而例(3)不能促使他们形成正确理解“连”字句的认知语境。
  创设交际情景同样也要考虑学生的文化背景知识。以选择图片让学生做看图说话的情景练习为例,教师可针对中级汉语水平的学生选择一些形象可感又蕴涵着某种含义的漫画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学生在看图之后可根据自己的理解,用汉语表达自己的看法,将脑中形成的主题概念用汉语进行编码。然而选择图画时,教师首先应考虑学生能否对图中的信息进行有效地解读,因为学生以社会表征形式存在的文化背景知识,影响着其认知语境的形成。
  《话题交际》练习中有一幅漫画呈现了这样的情景:最左边站着一群人,手里拿着写有“申请”字样的单子,往右依次是住在平房里的一个人探出头,手里拿着落款是“某科长”的“申请”单子;住在二层楼房里的一人探出头,手里拿着落款是“某处长”的申请单子;住在三层楼房里的一人做着同样的动作,手里拿着落款是“某局长”的单子;最右边是建筑工人正在建造一栋四层楼房。班上的留学生对此图的理解主要有四种:1.人什么时候都不满足,住一楼的想住二楼,住二楼的想住三楼,住三楼的又想住正在造的四楼,但学生没注意图中最左边没房子住的人所提要求的合理性。2.古老的房子不方便,理由是图中间的平房有飞檐,然而他们没注意看图右边都是高楼,是现代的房子。3.图中的人在夸自己的地位高,把人们拿单子的动作看作拿着“旗”在挥动炫耀。4.有钱的人太有钱,没钱的人没钱,老百姓没房子,与图的本义较接近,但没有联系到地位问题。总而言之,学生的理解虽和图的内容都有点儿联系,但都没有准确把握图的寓意。主要原因就在于他们不太了解中国的国情,对中国社会“科长”“处长”“局长”之类表官职的词语不熟悉,对中国社会的分房制度、官本位思想也不甚清楚。
  
  三、课堂教学中应用语境理论的定位问题
  
  对外汉语教学与语境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涉及到总体设计、教材编写、课堂教学、测试和习得研究等方面。课堂教学是第二语言教学的中心环节,随着外语教学的兴起,研究如何通过课堂教学活动使学习者迅速、有效地掌握教学内容,成了教学者日益关心的问题。诸多外语教学法在不同时期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不同的教学模式。我们从历时的角度先分析一下这些教学模式所体现出的应用语境理论的趋势。
  19世纪至20世纪前半叶,一直统领外语教学界的语法翻译法以母语与外语互译为手段,基本上采用演绎法直接传授语言知识,如语法规则等,要求学生记忆并使用规则解释课文,忽视学生交际能力的培养。课文作为学习的语境,也只是学生学习词汇、语法后理解的目标,并没有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发挥作用。20世纪40~60年代,一度风靡外语教学界的“听说”法,在课堂中执迷于单调的句型操练,把设置语境,局限于根据语法和句子结构列举句型。20世纪70年代出现的交际教学法在外语教学上有所突破,它提出了交际能力的概念并将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作为教学目标,而且在理论上不排除语法教学。然而实际的课堂教学还是过分强调课堂会话或讨论,对语境的利用着重于情景的设计,无视语法能力的培养,没有有效解决语言输入和语言输出的关系问题。
  无论是传统的外语教学法还是新型的外语教学法都是一定历史条件的产物,其课堂教学模式都各有长短。它们对语境理论的应用往往侧重于语境的某个层次,要么限于上下文语境,偏重语法学习,要么限于情景语境,偏重会话讨论。我们认为,偏向一方而忽视另一方都不是符合语言本质意义的教学模式。语言的获得是输入、理解、模仿、记忆、输出的过程。语言的输入是进行交际的前提,在感知的基础上对词汇、语法结构和话语进行理解,然后模仿、记忆再进行话语输出。传统的教学模式中的语法翻译法和听说法强调输入,强调语法规则的学习,而语法知识影响交际的实效性。实验研究发现,学习目的语以输出为主的学生在理解句子方面要落后于那些学会从输入中感知、处理语法结构的学生⑥。因此仅凭交际法本身并不能达到全面掌握语言技能的目的。
  《汉语水平等级标准和等级大纲》(1988)提出对外汉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用汉语进行交际的能力。海姆斯(Hymes)将交际能力作为语法、心理、社会文化和实际运用语言等能力系统作用的结果,并指出学习者对语言结构知识的掌握是实际运用语言能力的基础⑦。国内在提出培养交际能力的教学目的之后,对交际能力概念的内涵也进行了阐述。盛言(1991)将交际能力归纳为语言应用能力、话语能力、交际策略等方面,认为语言教学就是采取措施由语言知识逐步向交际能力转化的过程,大体模式是:语言知识——语言技能——语言交际能力⑧。在课堂教学中对语言结构和语言运用应同等重视,利用语境的教学手段在这两方面都应有所体现。
  情景语境的利用在课堂教学中主要表现为师生之间或学生之间为获取信息而进行的既真实又有利于语言学习的交际活动。一个留学生班常常包含来自不同国家的学生,客观上已经存在着由文化、生活习惯不同造成的信息交流困难。根据具体的教学目标我们应选择相关内容,让学生通过和中国国情的比较,如学校的管理情况、老师上课的方式、考试的方式等,根据自己的经历作出肯定或否定的判断。
  以零起点学生使用的《实用汉语会话》“伙食”一课为例,课文通过一问一答的方式谈论食堂的伙食情况。考虑到留学生每天都有在学校附近饭馆吃饭的经历,我们在原课文情景上作适当延展,要求学生在课堂上模拟在饭馆吃饭的情景。在模拟活动开展前,可根据情景的需要,先布置好简易的道具,如可准备好在饭馆用的钱币和能体现人物身份的标志性物品,然后利用教室现有的条件,如课桌、讲台等充当模拟场景中的标志物,以此增强学生的角色意识,促进交际活动的正常进行,学生对此表现出极高的兴趣。
  总之,在对外汉语的课堂教学中不管采用何种形式的实体语境,具体设计、操作过程中都要考虑它们能否在学生形成的认知语境中产生实效,要作到既能有效利用学习者现有的知识结构达成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又能引导学习者在此基础上理解、运用汉语新知识。本文对课堂教学中语境的设置主要是利用课内环境资源。对语境理论的应用还可以将学习者对课外语言环境的利用纳入到对外汉语教学总体设计中,以利于全面提高学习者的交际能力和学习效率。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哲社基金资助项目(06SJB740004)
  
  注释:
  ①索振羽.语用学教程[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0.
  ②何兆熊.语用、意义和语境[J].外国语,1987,(5):25.
  ③熊学亮.认知语用学概论[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1999:114.
  ④刘晓雨.语言获得与对外汉语课堂教学[J].语言文字应用, 1999,(1):79-80.
  ⑤徐子亮.汉语作为外语教学的认知理论研究[M].北京:华语教学出版社,2000:134.
  ⑥秦洪武.交际法教学中的语法习得刍议[J].外语界,1998年,(1):34.
  ⑦Hyme,D.On communicative competencen in J.B.Pride and J.Holmes,Sociolingustics.Middlesex,England:Penguin Books,1972:278.
  ⑧盛言.语言交际能力和功能教学[A],第三届国际汉语教学讨论会论文选[C].北京:北京语言学院出版社,1991:83.
  
  参考文献:
  [1]左焕琪.外语教育展望[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2.
  [2]刘珣.对外汉语教育学引论[M].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2000.
  [3]李维.认知心理学研究[M].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98.
  [4]章纪孝.话题交际[M]. 北京:北京语言文化大学出版社,1993.
  [5]徐默凡.论语境科学定义的推导[J].语言文字应用,2001,(2).
  [6]刘家荣.话语相关与认知语境[J].外国语,1997,(3).
  [7]廖传风.语境与语境教学法[J].外语界,2000,(4).
  
  (方 艳,南京审计学院对外汉语系)
其他文献
[摘要] 本文主要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结合“起”的语用,对“起”语义的发展演化进行了梳理归纳,以便有助于记忆和掌握。  [关键词] 起 语义 认知 语用    在现代汉语中“起”作为一个基本词汇,使用频率极高。然而它的词义却很繁杂,对学习者而言,要掌握如此庞大的词义系统,如果只是一个一个词义单独孤立的机械记忆,实为不易。本文试图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对“起”的词义进行梳理,通过词义的发展演化归纳其意
孔子云:“言之无文,行而不远。”语言表达不仅要内容正确,感情健康,而且要文辞巧妙,精彩动人。“修辞的目的就是要扩大辞语的所有效力,增强语言的表现力。修辞的神奇就在于它能使寻常辞语艺术化,给人以探不尽的韵味。”近几年高考满分作文中,一篇篇文采飞扬的佳作成为话题作文的一大“亮点”。而修辞出新,文句有意蕴则让这“亮点”更加熠熠生辉。在众多的修辞手法当中,比喻特别引人注目,它使文章语言鲜明、生动、形象,使
科学的语义学开始于20世纪初,语言学、哲学、逻辑学、符号学等分别从不同研究领域共同关注语义,现代语义学由此诞生。语言学领域的现代语义研究开始于20世纪30年代的结构语义学。  索绪尔是结构主义语言学的鼻祖,他的语言学思想集中体现在《普通语言学教程》中。其中,虽然没有直接使用“结构”这一术语,但是他对语言学研究对象的确定,对语言要素之间关系的共时描述,对抽象的语言形式系统的揭示和对“同一性”的前提是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我国的高等教育事业不断取得新的辉煌成就,为各行各业输送了无数优秀的人才。然而,传统的高校学生管理模式日益遭遇严峻的挑战。如何科学认识当前高
通过研究4℃和25℃贮藏温度、70~90℃加热条件下,不同质量浓度的蔗糖软饮料模型中紫薯花色苷的降解动力学情况,探讨了酸性软饮料中紫薯花色苷的贮藏稳定性及热稳定性。结果表明,
摘要:伴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为了适应新的形式,新时期的国有企业的思想政治工作和企业文化建设都应当做到与时俱进。本文通过将二者进行有机融合的策略和方法,探讨了其融合的优势,以求能有效的促进国有企业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建设的发展。  关键词:国有企业 文化建设 思想政治工作 融合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剧,我国市场经济逐步完善,国有企业已基本建立起与之相适应的现代企业制度和管理结构。但是伴随国企改革
引言:语言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它是交往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中,恭维语的使用是建立和谐人际关系的一个重要手段。本文所说的恭维不是“为讨好而恭维”,而是指社会交往中对人对事
自20世纪70代年末我国的法律语言研究开展以来,大批具有较高的理论水平和科学体系的专著、教材出版面世。如刘愫贞主编的《法律语言:立法与司法的艺术》,宁致远、刘永章的《法律文书的语言运用》,许秋荣等人的《法律语言修辞》,余致纯主编的《法律语言学》,潘庆云的《法律语言艺术》,王洁主编的《法律语言学教程》,华尔赓等人的《法律语言概念》,陈炯的《法律语言学概述》,李振宇的《法律语言学初探》,姜剑云的《法律
目的:观察千佛菌对衰老小鼠血清、脑、肝脏组织抗氧化系统的影响,探讨千佛菌抗衰老的作用机理。方法:采用腹腔注射D-半乳糖制备衰老小鼠模型,并以千佛菌100%浓度(大剂量)、50%(小
一、导言    现代汉语的称谓名词比较复杂,本文所谈的身体部位名词仅指人类身体上的器官名词(如:手、脚、腿等),不包括与之相关的人身体本身的名词(如:鼻涕、头发、耳孔等),也不包括由特定器官所拥有的能力(如:手感、理解力、感悟力等)。  这一类身体部位名词按照能否独立充当谓语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不可以充当谓语的身体部位名词,例如:眼睛、鼻子、腿等,因为我们不可以说:  小王眼睛(×)  李华鼻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