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社会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民生问题得到逐步改善。财政投资管理逐渐实现精细化和透明化,通过财政投资评审保证财政预算管理的有效进行。评审的质量关系着财政预算编制以及竣工结算效果。但是从当前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情况来看,其中仍然存在很多的不足,影响工程项目开展,需要从财政投资评审角度对工程造价管理体系进行完善。本文主要对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造价管理体系的构建策略进行分析。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问题;构建策略
财务部门不仅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包括工程项目预算、工程清单以及竣工结算等多方面的评审。财务投资评审工作直接影响工程开展效率和盈利性。为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我国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采用多种评审途径和技术完善评审工作。随着城镇化发展,建设项目的加快,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实现对预结算的控制,还深化工程建设,实现对投资成本、资金利用率等方面的强化,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一、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1)加强对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
财政评审中心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主要针对的内容是对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结算、工程量清单等方面的审核。通过对工程的预结算对造价中可能存在的水分进行排除,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工程施工中预结算审核工作都是按照施工合同,图纸以及设备变更资料进行审核,导致预算审核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难度加大。而且财政投资建设中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如果管理不严格,也会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和浪费,因此在工程项目决策前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尤为必要。
(2)创新工程进度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中对工期的要求都比较高,从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各个环节对时间的要求都比较紧张。因此在项目工程开展中对时间投入都会做出基本的规划,导致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难度加大。虽然建筑单位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了解工程建设规律,但是在财政投资项目中仍然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工期要求进行。而在严格的工程进度管理下,必然会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且为了追赶工期部分工程项目不得不加大工程成本,导致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加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能够改善施工中单一注重进度控制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对工程计划的优化,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
(3)保证工程成本控制的专业性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会主动与建设单位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会使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业务开展中存在一定的水分,导致后期工程造价评审工作的公平性难以保障,出现高估冒算的问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职能有限,无法全面综合工程项目的签订以及变更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准确核算。只能简单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工程造价结果计算,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失去意义。此外,监理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权威性,在造价控制中容易松懈,无法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等进行有效把控,使工程造价控制效果降低。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可以通过专业性的手段保障成本控制效果。
二、财政投资评审中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能不清
从当前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职能定位方面来看,仍然处于单一的工程预结算审核方面,缺乏对工程的投资估算。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施工图纸设计等方面的参与度不足,导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受到限制。同时財政投资评审中心的人流流动性比较大,造成人流流动的主要原因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工作的压力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涉及到的政府投资项目多,范围广,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机电安装以及各项公共建筑等[1]。财政投资评审方面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一个人兼职多项职务。每个人的工作强度都比较大,任务量重。同时评审岗位面临的工作风险大,而且薪资待遇比较低。评审工作中涉及到的资金量多,工作性质比较敏感。很多人员难以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选择调岗或者离职,造成人员流动量加大。
(2)现场签证操作不合理
工程项目现场签证的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工程项目自身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具有直接的关系。现场签证的规范化操作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会影响后期的工程结算。工程建设中即使设计方案再完善,在实际实施中也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后期施工存在变更,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签证的管理。但是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不足,在签证过程中表现随意,导致签证行为不规范,漏洞和水分不断增加。此外,评审人员在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需要的时间长,进一步加大评审难度。
(3)现场参与度不足
财政评审中心在预算评审中未结合建筑项目施工进行实地勘察和图纸审查,对施工组织以及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内容不了解。只能参考施工图以及预算图进行预算审核。同时在结算审核中,同样未对前期的施工情况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审核,以签证、竣工图纸以及洽商单为审核依据,导致施工单位利用寻租的手段获取利益。从大量政府投资项目分析来上看,大部分投资的浪费都是在项目前期招投标、设计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造成的,后期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而缺乏前期的参与必然会导致评审工作效率降低。
(4)工程造价事前控制不科学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阶段。财政投资评审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很容易忽视前期的控制,将成本控制工作完全放在施工以及后期的阶段中。而前期缺乏成本控制会导致评审工作开展受到影响,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仍然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需要加强对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做好对决策以及设计阶段的管理,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三、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管理路径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好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构建完善的评审体系,并将造价控制落实到工程前期、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结算整个过程中,保证投资评审作用的有效发挥。
(1)明确财政评审中心定位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中部分工作内容会涉及到施工单位的利益,而且审核的重点与建设单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财政评审中心需要始终坚持评审原则,并利用灵活的评审方法发挥评审职能。从工作人际关系方面来看,评审工作并不讨喜,为了促进财政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明确评审职能,提升评审话语权,充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权[2]。在建设项目开展中需要配备专业的评审人员,全程跟随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强对投资评审人员的培训,提升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并做好评审员的职业规划,逐渐引导评审员向交叉领域学习和拓展,提升评审人员的实操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保证评审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加强财政投资评审配合
建设单位需要结合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求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完成相关资料的提交。保证提交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合法性,需要为提交的工作负责。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结合委托文件以及财政投资评审要求形成初步评审意见,并与项目建设党委针对评审资料进行进一步沟通,共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完善的评审意见。
(3)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建设中,首先需要先将预审工作前置,构建科学的资料初审制度,分析提交资料中存在的不足,并将问题汇总统一告知,在确定资料完善后才可以“进窗”。同时加强对施工工作的宣传,保证宣传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项目技术交底以及现场评审工作对政策中的内容向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讲解,同时安排专职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现场跟踪。同时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的内容方面来看,需要加强对评审范围的拓展,不能局限在经济效益的评审中,还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的评审,并将评审工作覆盖整个设计和建设阶段。在评审指标体系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需要将方案设计放在首位,方案设计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的数额。此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中需要明确各阶段的财政投资管控重点,并针对管控内容加强针对性管理。比如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前期,需要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重点放在预算评审控制工作中,结合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施工特点、施工原料等综合考量,通过各因素的分析核实资金项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评审重心放在工程变更中,完善设计变更,对设计单位和人员等评审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并引入咨询单位参与,保证投资控制的科学性,为委托方提供更科学的评审参考。
(4)加强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覆盖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成本控制。招投标阶段也需要纳入到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工程量清單的实施使我国工程计价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招投标过程更理性,保证了建筑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权益。财政评审中心通过对建设项目造价的评审,保证施工成本的控制,可以结合国家针对建筑工程的定额、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做好控价。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造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多,导致工程造价人才招聘门槛降低,工程预算的编制水平难以保障,部分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刻意高估冒算,使建筑项目工程开展受到限制,因此财政评审中心必须要加强对招投标控价的审核,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评审中心在工程造价控制的设计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严格查处过于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不注重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受到影响的问题;第二,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思考角度评审,防止后期存在安全隐患;第三,不能一味的追求设计的新颖性,还需要将可操作性放在首位,防止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和返工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5)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最关键的环节,财政评审中心需要做好施工的跟踪评审,从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到竣工计算都需要落实工程造价控制。财政评审中心要对施工单位的设计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核,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分析将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指出,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防止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造成额外的财力、人力浪费,有效预防工程返工。在工程建设发生工程签证后,需要对签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确认,并将隐蔽工程项目的工艺以及位置等进行明确标出。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对变更以及签证等各项文件进行保存,作为后期赔偿的证据。在施工造价管理中需要做好对工程进度款的控制,无论采取哪种控制方式,都需要保证质量和验收单据的完整性,手续的齐全性和规范性,根据合同要求做好验收,如果发现工程存在缺陷不予付款。确定新增项目单价同样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此外,做好对施工设计的严格评审,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获利会随意变更工程设计,通过对不需要施工方报价的设计变动获得更大的利润,财政评审中必须要加大对这些方面的严查。
(6)强调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合理性保障的基础,竣工结算能够对工程的投资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在竣工阶段需要加强对设计变更、竣工图纸以及签证等各种材料的收集,保证各项材料的有效性,有效预防法律纠纷问题。在工程竣工结算工作中,需要构建内部复核以及工程量清单核对制度。同时提升业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效预防工程量清单的错误和内部违规操作问题。工程竣工结算中还需要做好现场核对工作,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修改认真审核,针对工程中材料调价的问题要查找合理的依据,保证工程造价结算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以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有效节约政府财政资金。在评审工作中需要加强评审工作要点的分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引入专业咨询单位参与全程造价管理体系,保证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同时减轻财政评审中心的工作强度,保证财政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朱佐辉. 基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J]. 建筑与装饰,2020(3):92,95.
[2]王晓杰,常艳梅.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16(24):18-18.
[3] 李钗. 财政投资评审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 低碳世界,2017(17):237-238.
[4] 吴集堆. 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900.
关键词:财政投资评审;工程造价;管理体系;问题;构建策略
财务部门不仅需要做好财务管理工作,还需要做好财政投资评审,包括工程项目预算、工程清单以及竣工结算等多方面的评审。财务投资评审工作直接影响工程开展效率和盈利性。为了提升工程造价管理效率,我国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采用多种评审途径和技术完善评审工作。随着城镇化发展,建设项目的加快,使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不仅实现对预结算的控制,还深化工程建设,实现对投资成本、资金利用率等方面的强化,保证工程造价管理质量。
一、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造价管理的作用
(1)加强对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
财政评审中心在财政投资评审工作中主要针对的内容是对财政投资项目的预算、结算、工程量清单等方面的审核。通过对工程的预结算对造价中可能存在的水分进行排除,保证工程造价的合理性。工程施工中预结算审核工作都是按照施工合同,图纸以及设备变更资料进行审核,导致预算审核对工程造价管理的控制难度加大。而且财政投资建设中项目决策和设计阶段如果管理不严格,也会造成严重的投资损失和浪费,因此在工程项目决策前进行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项目工程造价成本的控制尤为必要。
(2)创新工程进度管理意识
建筑工程项目中对工期的要求都比较高,从项目的立项、设计、施工到竣工各个环节对时间的要求都比较紧张。因此在项目工程开展中对时间投入都会做出基本的规划,导致建筑工程后期施工的难度加大。虽然建筑单位具有丰富的工程建设经验,了解工程建设规律,但是在财政投资项目中仍然需要严格按照合同的工期要求进行。而在严格的工程进度管理下,必然会导致工程施工质量难以得到有效保障,而且为了追赶工期部分工程项目不得不加大工程成本,导致工程造价控制难度加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能够改善施工中单一注重进度控制的意识,一方面通过对工程计划的优化,保证工程施工进度。另一方面加强对工程质量以及成本的控制。
(3)保证工程成本控制的专业性
随着建筑市场竞争力度的加大,工程造价咨询单位为了争取更大的市场,会主动与建设单位构建良好的合作关系。在这种思想的引导下会使工程造价咨询单位在业务开展中存在一定的水分,导致后期工程造价评审工作的公平性难以保障,出现高估冒算的问题。工程造价咨询单位的职能有限,无法全面综合工程项目的签订以及变更等方面的资料进行准确核算。只能简单的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资料进行工程造价结果计算,导致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失去意义。此外,监理单位在工程造价管理中缺乏权威性,在造价控制中容易松懈,无法对施工进度和质量等进行有效把控,使工程造价控制效果降低。而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在成本控制方面更具有权威性,可以通过专业性的手段保障成本控制效果。
二、财政投资评审中工程造价管理问题
(1)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职能不清
从当前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作职能定位方面来看,仍然处于单一的工程预结算审核方面,缺乏对工程的投资估算。在工程建设的可行性研究、施工图纸设计等方面的参与度不足,导致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受到限制。同时財政投资评审中心的人流流动性比较大,造成人流流动的主要原因为,财政投资评审中心评审工作的压力大,财政投资评审中心涉及到的政府投资项目多,范围广,包括市政道路、园林绿化、机电安装以及各项公共建筑等[1]。财政投资评审方面人员配置不足的情况下,需要一个人兼职多项职务。每个人的工作强度都比较大,任务量重。同时评审岗位面临的工作风险大,而且薪资待遇比较低。评审工作中涉及到的资金量多,工作性质比较敏感。很多人员难以承受巨大的工作压力选择调岗或者离职,造成人员流动量加大。
(2)现场签证操作不合理
工程项目现场签证的费用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与工程项目自身工作复杂性和艰巨性具有直接的关系。现场签证的规范化操作对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具有重要意义,如果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会影响后期的工程结算。工程建设中即使设计方案再完善,在实际实施中也可能会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导致后期施工存在变更,因此必须要加强对签证的管理。但是部分施工单位管理人员对工程造价的重视度不足,在签证过程中表现随意,导致签证行为不规范,漏洞和水分不断增加。此外,评审人员在工程结算审核工作中需要的时间长,进一步加大评审难度。
(3)现场参与度不足
财政评审中心在预算评审中未结合建筑项目施工进行实地勘察和图纸审查,对施工组织以及预算编制等方面的内容不了解。只能参考施工图以及预算图进行预算审核。同时在结算审核中,同样未对前期的施工情况以及施工现场进行实地考察和审核,以签证、竣工图纸以及洽商单为审核依据,导致施工单位利用寻租的手段获取利益。从大量政府投资项目分析来上看,大部分投资的浪费都是在项目前期招投标、设计以及合同签订等方面造成的,后期的控制效果并不明显。而缺乏前期的参与必然会导致评审工作效率降低。
(4)工程造价事前控制不科学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中,事前控制是成本管理的重要阶段,也是比较容易被忽视的阶段。财政投资评审人员在评审工作中很容易忽视前期的控制,将成本控制工作完全放在施工以及后期的阶段中。而前期缺乏成本控制会导致评审工作开展受到影响,虽然投入了大量的人力和物力但是仍然难以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财政投资评审中心需要加强对项目前期的成本控制,做好对决策以及设计阶段的管理,实现工程造价控制目标。 三、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管理路径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工程造价管理工作开展中需要明确自身的定位,做好与其他部门的配合,构建完善的评审体系,并将造价控制落实到工程前期、施工阶段以及后期竣工结算整个过程中,保证投资评审作用的有效发挥。
(1)明确财政评审中心定位
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中部分工作内容会涉及到施工单位的利益,而且审核的重点与建设单位间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财政评审中心需要始终坚持评审原则,并利用灵活的评审方法发挥评审职能。从工作人际关系方面来看,评审工作并不讨喜,为了促进财政评审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得到领导的支持,明确评审职能,提升评审话语权,充分控制工程造价管理权[2]。在建设项目开展中需要配备专业的评审人员,全程跟随项目进行全过程、全方位跟踪管理和控制。同时加强对投资评审人员的培训,提升评审人员的专业能力和专业素质,并做好评审员的职业规划,逐渐引导评审员向交叉领域学习和拓展,提升评审人员的实操技能以及综合素养,保证评审的公平性和准确性。
(2)加强财政投资评审配合
建设单位需要结合财政投资评审工作要求做好现场签证工作,并积极配合财政投资评审机构完成相关资料的提交。保证提交资料的全面性、真实性和合法性,需要为提交的工作负责。财政投资评审机构结合委托文件以及财政投资评审要求形成初步评审意见,并与项目建设党委针对评审资料进行进一步沟通,共同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并以此为基础形成更完善的评审意见。
(3)建设全过程造价管理体系
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建设中,首先需要先将预审工作前置,构建科学的资料初审制度,分析提交资料中存在的不足,并将问题汇总统一告知,在确定资料完善后才可以“进窗”。同时加强对施工工作的宣传,保证宣传培训工作的顺利开展。利用项目技术交底以及现场评审工作对政策中的内容向施工单位和建设单位进行讲解,同时安排专职人员对施工情况进行现场跟踪。同时从财政投资项目评审的内容方面来看,需要加强对评审范围的拓展,不能局限在经济效益的评审中,还需要注重社会效益的评审,并将评审工作覆盖整个设计和建设阶段。在评审指标体系全过程造价管理中需要将方案设计放在首位,方案设计直接决定工程造价的数额。此外,财政投资评审工作开展中需要明确各阶段的财政投资管控重点,并针对管控内容加强针对性管理。比如在建设项目实施的前期,需要将财政投资评审工作重点放在预算评审控制工作中,结合工程项目的地理位置、施工特点、施工原料等综合考量,通过各因素的分析核实资金项目。在工程实施过程中,需要将评审重心放在工程变更中,完善设计变更,对设计单位和人员等评审工作行为进行规范,并引入咨询单位参与,保证投资控制的科学性,为委托方提供更科学的评审参考。
(4)加强招投标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造价管理工作需要覆盖整个工程项目,各个环节都需要做好成本控制。招投标阶段也需要纳入到财政投资评审中心的工程造价控制工作中,这个环节直接影响工程造价的控制作用。工程量清單的实施使我国工程计价模式发生巨大的转变,促进建筑市场的规范化和有序化发展。招投标过程更理性,保证了建筑单位以及施工单位的权益。财政评审中心通过对建设项目造价的评审,保证施工成本的控制,可以结合国家针对建筑工程的定额、市场信息等多方面的信息做好控价。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发展,工程造价行业对人才的需求增多,导致工程造价人才招聘门槛降低,工程预算的编制水平难以保障,部分单位为了获得更多的利益刻意高估冒算,使建筑项目工程开展受到限制,因此财政评审中心必须要加强对招投标控价的审核,保证工程造价的科学性。评审中心在工程造价控制的设计中需要从以下方面着手:第一,严格查处过于注重时代性和先进性,不注重工程设计的经济性,导致工程造价控制受到影响的问题;第二,加强对设计人员的思考角度评审,防止后期存在安全隐患;第三,不能一味的追求设计的新颖性,还需要将可操作性放在首位,防止在后期施工中出现设计变更和返工的问题,导致工程造价失控。
(5)注重施工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建筑工程施工阶段的工程造价管理是最关键的环节,财政评审中心需要做好施工的跟踪评审,从建筑项目的投资决策到竣工计算都需要落实工程造价控制。财政评审中心要对施工单位的设计规范性进行严格审核,通过对设计图纸的分析将施工中可能会存在的问题指出,并共同商讨解决方案,防止影响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进度,造成额外的财力、人力浪费,有效预防工程返工。在工程建设发生工程签证后,需要对签证的客观性和准确性进行确认,并将隐蔽工程项目的工艺以及位置等进行明确标出。在工程施工中必须要对变更以及签证等各项文件进行保存,作为后期赔偿的证据。在施工造价管理中需要做好对工程进度款的控制,无论采取哪种控制方式,都需要保证质量和验收单据的完整性,手续的齐全性和规范性,根据合同要求做好验收,如果发现工程存在缺陷不予付款。确定新增项目单价同样是工程造价控制的关键。此外,做好对施工设计的严格评审,部分建设单位为了获利会随意变更工程设计,通过对不需要施工方报价的设计变动获得更大的利润,财政评审中必须要加大对这些方面的严查。
(6)强调竣工验收阶段工程造价管理
工程竣工结算阶段是工程造价合理性保障的基础,竣工结算能够对工程的投资情况进行全面反映。在竣工阶段需要加强对设计变更、竣工图纸以及签证等各种材料的收集,保证各项材料的有效性,有效预防法律纠纷问题。在工程竣工结算工作中,需要构建内部复核以及工程量清单核对制度。同时提升业务人员的能力和素质,有效预防工程量清单的错误和内部违规操作问题。工程竣工结算中还需要做好现场核对工作,对工程量计算的准确性进行,修改认真审核,针对工程中材料调价的问题要查找合理的依据,保证工程造价结算的合理性。
结语:
综上所述,财政投资评审工作有利于提升工程造价的管理水平以及财政资金利用效率,有效节约政府财政资金。在评审工作中需要加强评审工作要点的分析,加强人才队伍建设,并引入专业咨询单位参与全程造价管理体系,保证评审工作的专业性,同时减轻财政评审中心的工作强度,保证财政管理的科学性。
参考文献
[1]朱佐辉. 基于财政投资评审的工程造价管理体系探讨[J]. 建筑与装饰,2020(3):92,95.
[2]王晓杰,常艳梅. 建筑工程造价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J]. 商品与质量,2016(24):18-18.
[3] 李钗. 财政投资评审及工程造价管理的思考[J]. 低碳世界,2017(17):237-238.
[4] 吴集堆. 财政投资评审对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的有效措施[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6(17):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