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理驭法,探究计算教学课堂模式

来源 :数学学习与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n6231594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数学课程标准》强调:让学生经历数学的发生、发展过程,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算理探究和算法掌握是计算教学的两驾马车,具有同等重要的地位.算理是计算的理论依据,是由数学概念、性质、定律等内容构成的数学基础理论知识,而算法是实施四则计算的基本程序和方法,是在算理指导下的人为规定.所以,计算教学必须从算理开始,只有理解了计算的道理,才能“创造”出计算的方法,并进行正确计算.通过实践和探索,我尝试了以下教学模式.
  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
  著名的心理學家皮亚杰说过:“儿童的思维是从动作开始的,切断动作和思维的联系,思维就不能发展.”直观演示和动手操作学具,是帮助学生感知和理解抽象数学知识的重要手段,它不仅可以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且可以把抽象的算理具体化,化难为易,使学生主动投入到推导计算法则的过程中去,不仅解决算法——怎么算,还解决算理——为什么这样算.
  案例1 分数乘分数.
  只用教材上的示意图,学生很难理解.于是在教学中,我采取了让学生动手折纸来理解算理的方法.
  1.用一张纸表示1公顷,说明12公顷的14是多少公顷?
  2.出示思考题.两个分数各表示什么意义?用“?”表示所求的部分.列式后,观察图上的结果是多少公顷?
  让学生结合思考题动手操作,学生在活动中,一边动手,一边思考,不但知道了两个分数相乘后的结果,而且对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也很清楚,即:把12公顷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1份,也就是把1公顷平均分成2×4份,1份是18公顷.当1份的数会求后,2份、3份……的数自然也会求了.“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的算法也深深地印在学生的头脑中,达到了理法相融,理为法服务的目的.
  在算法教学中,教师把评价权交给了学生,让他们在相互争辩、自我纠偏的过程中逐渐明白数理、掌握算法,在独立思考、小组讨论、师生多向交流中感受数学学习的过程与方法.
  二、弄清算理,以理驭法
  笔算教学应把重点放在算理的理解上,既要学生懂得怎样算,更要学生懂为什么要这样算.
  案例2 一套书籍12本,每本23元,一共多少元?
  知道用“23×12”来计算.但怎么算?自主学习大致有以下三种方法:
  连加:23 23 23 23 ….
  连乘:23×3×4,23×2×6.
  分配律:23×10 23×2.
  此时教师又将题目改为23×13,用自己喜欢的算法计算.多数学生选择了分配律:23×10 23×3.
  理由:10个23是230,
  3个23是69,
  230 69=299.
  这就展示了笔算乘法的算理.
  案例2以思维为主线、以算理为先导、以创造为契机,学生不但理解了算理,而且创造出了简便的计算方法,归纳出计算的法则,实现了算理与算法的和谐统一.
  三、掌握法则,优化算法
  在启发学生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循理入法,以理驭法,并将以理驭法贯穿计算教学的始终.这样,学生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通过反复训练,就能使学生掌握法则.
  案例3 整数减分数.
  教师出示复习题:1=( )6,4=( )3,1-25.
  让学生明白整数可以化成分母为任何数的分数,熟练掌握1减分数等于几.
  教师出示习题,让学生练习,根据学生解答,教师板书:
  ① 3-58=238;
  ② 4-29=379;
  ③ 12-16=1156.
  随后,让学生观察以上等式,说说有什么发现?
  生:得数都是带分数,得数整数部分都比原整数小1,减数和差是同分母分数.
  师:计算这种题目,只要从整数中拿出1去减分数,再和前面的整数合并就行了.
  第①题因为整数和分数的计数单位不同,他们不能直接相加减,当3转化成分母为8的分数时才能相减.但在以上教学中,教师忽略了学生是如何转化并相减的过程.3-58,学生可能将3转化成288,将88减58得38再加上2;也有可能是将3转化成248,再减58.学生在理解了第①题的算理后,再让学生运用这两种方法来完成第②题,当出现第③题时,绝大多数学生会很快选择第一种算法.学生只有在经历了这两种不同算法的体验过程,才会通过比较,体会到第一种方法的简便快捷,才能形成教师最后所归纳的运算技能.
  学生对某一计算技能的形成,需要一系列基本技能的支持,并在理解算理形成算法的基础上,经历观察、比较、分析、筛选从而得以灵活运算的过程.
  四、练习巩固,简化运算
  为了促进学生熟练掌握计算的技能,加强练习是十分必要的.要注重对比训练,重视错题分析,熟记一些常用数据,练习内容有针对性和主题性,练习安排有坡度、有层次,注意练习的质与量的辩证统一,要注意多次的反馈等.
  学生理解并掌握新的运算法则之后,开始训练时,要严格要求学生用法则进行运算,还应要求口述计算过程,培养学生言而有理、行必有据,以确保运算的自觉性和正确性.口述计算过程就是学生依据算理在心中再次提炼算法的一个过程.综上所述,计算能力的培养必须在理解的基础上,找出规律性,高度精练运算的思维过程,多加练习并形成一项技能.
  总之,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是一项长期细致的工作,除了建构计算教学的课堂模式,为解决当前计算教学中普遍存在的“重算法,轻算理”问题提供有效的途径外,还要注重学生计算兴趣的培养,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前提.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它是提高学生计算能力的有力保障,培养认真审题、认真演算、检验、及时订正的习惯,才能更好地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其他文献
车型:上海大众途观,制造年月为2011年12月,带一键启动功能,配置2.0L发动机(CGM)。 故障现象:发动机无法启动,按压一键启动按钮时车辆无任何反应。 故障诊断:维修人员接车后,用VAS6150对
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数学教育应面向全体学生,关注每名学生的学习需求,并进行有步骤有层次的教学,让每名学生都能得到平等的学习机会.因此对初中数学实行分层教学
集装箱一RFID货运标签系统本质是以集装箱为跟踪目标的一种物联网。集装箱的门锁上装有电子标签,集装箱从起始地到达目的地的过程中,电子标签将集装箱的物流状况及时发送至网络
车型:配置271 EVO发动机和722.9变速器.VIN:WDDHF4JB6BA××××××.行驶里程:131670km.故障现象:此车前几天在店更换机油滤清器底座,客户行驶四天后发
【摘要】本文从高中学生角度对数学学习进行探讨,通过感受数学之美,论述了寓学于乐、高效课堂等学习方法,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论述尊师重道,内化数学学习的兴趣,提高数学学习效果,培养创新能力,从而为终身学习打下良好的数学基础.  【关键词】高中学生;学生角度;数学;兴趣  兴趣是事业成功的前导,也是学生产生学习内动力的关键.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在学生中,凡是感兴趣的学科,
【摘要】随着新课程标准的不断深入实施,对教师课堂教学的效率和质量要求也进一步提高.探讨法由于在具体的教学实践中受到了大多数学教师的青睐,教学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从而值得应用和推广.本文就是在此基础上先分析探讨法的优势,用具体的应用进行阐述分析.  【关键词】探讨法;初中数學;应用;积极作用  一、初中数学探讨法的优势分析  (一)使得传统的教学模式得到改善  在传统的数学教学过程当中,教师往往采用“
车型:F20,配置N13发动机.行驶里程:4000km.故障现象:用户反映车辆行驶时发动机故障灯点亮,车辆加速无力,怠速有些抖动,中央信息显示器显示“无法获得完全的传动功率” 熄火后再
受益货主和无船承运支付的运价差异拉大,后者的运价相较去年年底已上涨67%。斯蒂芬·奥尔德里奇在航运业拥有22年从业经验,其中大部分时间都在为远洋运输公司效力。他深知随
【摘要】 新课程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要目标,倡导通过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促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 初中数学教师要深刻领会新课程理念的精髓,明确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内涵,探讨课堂互动教学模式的实施策略,以期引导学生以饱满的热情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在主动认知和积极思维中实现数学成绩的大幅度提升.  【关键词】 新课程;初中数学;课堂互动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教师要创设课堂教学中师
VIN:LSVUC25N8B2××××××。车型:配置1.8T发动机。行驶里程:152000km。故障现象:行驶中发动机突然熄火,再不能着车拖至我站进行检修。因检测出发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