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走的琴姑娘

来源 :祝你幸福·午后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han112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琴姑娘在家排行老二,上面有一个姐,后头还跟着一个只小她1岁多的弟弟。那个年代,这样的兄妹组合往往意味着,生下琴姑娘只是迫不得已,原本想要的是一个儿子。
  后来许多年,琴姑娘的回忆里想必都会反复播放这样的场景:她出生的那个冬天,母亲还未出月子,靠在床畔,头上包着毛巾,整日忧伤地看着她没心没肺地吃了睡睡了吃。直到有一天,院子里来了个陌生女人,胖胖的,站在母亲床头,用指头刮她的小脸,那个亲昵劲仿佛一辈子都没见过襁褓中的女孩儿。女人有两个儿子,稀罕女儿,再三赌咒发誓,保证会好好待她。父亲似乎愿意了,其实早在托人找人家收养女儿时,两口子已反复商量很多回,对方的婆家、娘家、兄弟姐妹都仔细考查过了,这会儿再让女人保证,只是求良心安稳。女人抱走了琴姑娘。


  但两天后,父亲又跑去女人家把琴姑娘要了回来。父亲说是舍不得,可在琴姑娘心里,一直都觉是那只是他良心不安,不想此生落下不光彩,才如此这般。在琴姑娘整个少女时代,时不时家里的父母长辈亲戚把她出生时的故事当闲谈讲出来,最终要传达的意思似乎是,你看你爹妈多爱你,都送人了还又抱回来。琴姑娘的表情始终漠然。谈不上怨恨,只是漠然。在她的意识中,丢了就是丢了,即使再要回来,那也是曾丢过的。所以,当青春叛逆期到来,她的叛逆也是同龄孩子中最彻底的。
  被母亲骂两句,就是伸手不见五指的半夜,都会跑掉,直到父亲带着三五个人举着火把在某个山洞把她拖出来;13岁不到,已经出挑,长腿长胳膊长脖子,高高的马尾辫,在背上荡来荡去,自己把裙子改到母亲看了又忍不住要骂的地步,穿高跟鞋,化妆,逃课,打架,和男生约会,甚至开始在镇上商店偷东西。和同伙的女孩儿,一前一后进入商店,趁着人多,她在前面假装挑选,把长筒丝袜、丝巾、手套等小物件,从胳膊下悄悄传到挤在她身后的女孩手里……得逞的时候,那些日子便会看到琴姑娘脖子里崭新的丝巾,被发现的话,又免不得被乡里熟识的人拖到父母跟前,父亲再揪着她发辫去给店主人认错。
  琴姑娘14岁时,镇上来了个杂技团,表演下腰、劈腿、用脚掌蹬大木桶、用手指转方巾,还有男人女人们喜欢的热辣舞蹈,金灿灿的裤子,腰际扎着彩色的纸,上身的紧身衣比内衣大不了多少,坠着各种颜色的穗子,身体抖动起来,胸前的穗子都疯了般地上下扑腾,台下于是一片哗啦啦的掌声、口哨声,还有男人的起哄,再来一个!再来一个!琴姑娘也入迷了,痴痴看着,没想世上还有这样一种精彩生活。她偷偷溜到后台,看见杂技团搁在地上的煤球炉子,炒锅、铁锅,两棵树之间的绳子上晾着灰扑扑的看似没洗干净的衣服。杂技团女成员的孩子,也就两岁左右,嘴角淌着口水,开裆裤下的小屁股冻得发紫,但已经自觉把腿横在小板凳上开始做压腿练习了。
  琴姑娘没被这种精彩生活的内核吓倒,相反,她急切地想要融入,急切地想要與她的世界,与那些小偷小摸,那些鬼混,那些吵架打架,诀别,去另外一个世界重生。于是在杂技团离开镇子时,琴姑娘藏进了他们的大卡车。待家里人发现苗头,父母浩浩荡荡带着十来个壮汉,追到县城的出城口,却早已不见那辆大卡车。母亲坐在来往车辆扬起的尘土中,干巴巴地哭了一阵,便只是神情呆滞地啜泣,父亲望着那条通往远方的路,使劲地抽烟,一根接一根,终于,狠狠地踩了一脚地上的烟头,憋出一句,就当她死了!母亲听到这话,又开始号哭。想要去外面世界过精彩生活的琴姑娘,当她蹲在卡车里畅想远方,是否也有片刻,想到父母追她时的狼狈和酸苦?应该是有的。因为十多年后,她回来了。带着丈夫和女儿。
  女儿长得跟琴姑娘小时候一模一样,瓜子脸,长睫毛,肉嘟嘟的小嘴巴,母亲愣愣看了许久,才大叫一声,坐在地上,拍着胸口,哭得整个镇子都能听到,一种久远的、已然沉睡的、似乎要一直沉睡下去的伤痛,终于被掏出来,在屋檐下,在小镇的阳光下,在邻居默然的伤神中。琴姑娘让女儿过去扶外婆起来,小女儿紧攥着手里的饼干,瞅着这个哭泣的老女人。她不知道这个女人是谁,为何悲伤,她只是能直觉到这就是悲伤,她不知所措,转头望向自己妈妈,泪眼婆娑。
  之后几年,琴姑娘每年春节都回家,女儿渐渐长大,和她当年一样漂亮,但她与丈夫的貌合神离,谁都能看得出。又如此拖了几年,琴姑娘的父母在镇上消失了半个月,邻居们说,是琴姑娘请父母去她那里玩了。是去琴姑娘家,但是为主持琴姑娘小两口离婚事宜的。琴姑娘请来父母,也许她想的是,结婚时父母没出现,至少离婚时让老人家做个见证,一段人生就此画上句号。
  以后的日子过得似乎更快了,琴姑娘带着女儿自己过,在重庆某个商场做销售,女儿一年比一年高,她也渐渐有了皱纹。作为堂姐妹,中断多年联系后,我们终于又再次联络上,互加了微信号。她在朋友圈晒她女儿的照片,晒她的工作生活,晒她每次回老家的心情。伯母60岁时,琴姑娘在朋友圈晒了自己买的生日礼物,一条铂金项链,她说:“祝妈妈生日快乐!”看到这条微信,我的眼泪马上就出来了。
  琴姑娘和父母,终是和解了。也许,说和解也不对。不是妥协,不是和解,只是生活本身。等你爬过一些山,趟过一些河,孤独过、挣扎过、哭泣过,有了自己的人生故事和悲伤,你终会变得柔软,终会体谅别人曾经的孤独、挣扎和悄然的哭泣。
其他文献
无论女性什么学历、有多少才能,家庭永远该摆在第一位吗?在有些人眼里,女性的学历,只是陪嫁而已。  诺贝尔奖得主屠呦呦说:家里的事都归丈夫管。居里夫人也不是天天自己烤蛋糕哒。  综艺节目《奇葩说》以《高学历女生做全职太太是不是浪费》为话题展开了激烈讨论,由于辩论嘉宾们也全是高学历出身,从中引出的许多问题,不禁让人深思。  这个话题,让我想起很有名的一句话:“为丈夫补袜子的妻子,她的价值不亚于一个女总
期刊
刚刚过去的一年,网友们靠强大的脑洞,发明出各种duang duang的网络流行语,小编的内心几乎是崩溃的……  1.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  出处:一份印有“河南实验中学信笺”抬头的辞职申请被发到网上,上面只有10个字:“世界那么大,我想去看看。”网友称其“史上最具情怀的辞职申请”。  反响:引发各大品牌借势营销,一时造成全国人民都表示要去看世界!纷纷扬言要辞职!  结局:辞职者本人都没走成!广大
期刊
天下所有的感情都是不能强求的。  你急于想和儿媳建立亲密的关系;儿媳却想和你保持距离……把一切交给时间吧。  Q  儿子儿媳都很优秀,他们现在生活在美国。我很在意整个家庭的亲密度,希望和睦融洽、亲亲热热,平时各自生活,保持一定的电话联系,有时间一起旅游,每每看到有这样的家庭,我都非常羡慕。  但我现在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和这个媳妇相处,去年我们到美国探亲,她表现出很担心我们会常住的样子,而且对我们的付
期刊
10年前,他们曾是社会学家所批判的“垮掉的一代”,被认为离经叛道、缺乏时代责任感。但是互联网给了他们丰沃滋养。  10年后的今天,他们不但没有垮掉,还成了社会的接班力量,并且终会成为中坚力量。  看看他们的生活,竟如此与众不同。  一直在质疑声中成长 不会太主动给领导端茶倒水 不转载QQ空间或微信圈热门文章  不容易被情怀和理想主义煽动 至少有一种恋物癖 有钱的学霸去美国 去电影院看电影 热衷美剧
期刊
来,刷新一下你的记忆库,还记得2015年都发生了什么吗?  羊肉卷糖醋里脊大龙虾?乳液面霜精华液洗面奶?纸尿裤安全座椅奶嘴刷?……别拦我,给我块豆腐撞撞清醒清醒先……  呐,就是这货,笑cry(笑哭了),被牛津词典选为2015年度热词,全球最热哟。这种哭笑不得的表情最适合用来代表2015年的民众情绪了。那么,除此以外,还有哪些表情值得一提呢?一起来看下吧。  对于“笑cry”被选为年度热词一事,“
期刊
我们也许不会主动去伤害一个弱者,但向强者示好,却是本能。  鄙视和轻慢都是暴戾之气,是对主流的取悦。  有不少作家在作品中描写来自人群的恶意。比如严歌苓有一个短篇叫《耗子》,写到在一群漂亮、活泼的文工团女兵里面,有个女兵叫黄小玫,有不少小毛病,邋遢又虚荣,还爱撒谎,种种原因使黄小玫成为女兵集体轻侮的对象。甚至连黄小玫自己,也成为她们的帮凶,每次面对其他女兵的捉弄,她便又赖皮又轻贱地笑个不停。她急于
期刊
瘾是追求,但上瘾在逃避追求  从英文字面意义看,上瘾(Addictive)与追求有关。人的生命一旦有了自我意识就开始了不懈的追求,而在一个充满发展进取的年代里,生命存在的意义让每个人都充满焦虑。最近20年,中国处在高速发展的时代,人们普遍追求金钱、权力、成就、名誉,努力去满足各种欲望,精英文化、舒适生活成为大家的共识。而对某事某物上瘾,能够帮我们暂时摆脱这种生命意義上的焦虑感。  瘾意味着执著的追
期刊
痛苦的中国式和谐家庭关系  有一对夫妻找我做心理咨询,双方都受过很好的教育,郎才女貌。老公抱怨妻子不接纳自己,对自己挑剔;妻子总抱怨孤独寂寞,缺少陪伴。老公一听寂寞这个词就火:“我在家工作,一周7天差不多天天都和你在一起,你却总是不满足,你这是心理有问题!”妻子非常委屈,却说不清楚到底痛苦在哪里。  细细了解这个男人的成长史,男人从小跟父母一起生活,没分离过,父母也几乎不吵架,更是从来不打骂说教孩
期刊
上期答案  第一题:  济阳 卢杨  在这场面试中,那6个人才是真正的应聘者,而郑皓是董事长。郑皓亲自设计了一个推理谜题作为面试题,让这6个人根据事先安排好的人的口供和动作举止,推断出真正的“凶手”,这是在考察应聘者的观察力和判断力。郑皓亲自客串了其中的嫌疑人,同时也作为真正的主考官与6位应聘者见见面。  第二题:  莱西 董硕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情况,是因为这个故事中有两起绑架案,但交易地点却在
期刊
属于节俭年代的手艺,已经随风远去了。  1990年前,上海瓷器店尚有一种“琢字”项目,李家买了碗盏,请店伙计在每个碗内“叮叮叮”琢出一个“李”字,表明城市人的公用厨房,邻里相对开放的种种状态,餐具刻了字,避免相互之间混淆。如今这一类“字碗”,即使是在老辈人的饭桌上,也见不到了,只有小古董店瓷器架里,那些早期民窑器中,偶尔会看见匠人的手刻字,即便多笔画字“潘”、“臧”、“樊”,也铁画银钩,柳风颜骨,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