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由于我國学前教育专业的发展还不完善,其艺术课程的建设还较为落后,具体变现为教学目标单一、教学体系松散、教学内容和幼教的职业需求严重脱节,因此不符合当前环境下的学前教育需求。面对这一现状,高校需要着重提升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融合性以及整体性,重新设计和开发其艺术课程,以此来培养学生的艺术水平,实现学前教育的健康发展。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整合分析
学前教育是一个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专业,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学前教育学科中的渗透,教师需要掌握更专业、更扎实的技能,除了学习基本的艺术课程之外,还需要能够进行示范教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也决定了其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胜任能力,因此对艺术课程结构整合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结构的问题
(一)艺术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往往被分配给不同专业的老师去教学,各个艺术学科之间都十分独立,没有相互的联系和渗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落后也有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不足。这种艺术课程严重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仿了音乐院校的形式,把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乐理等等分科设置,所以导致各个学科和课程之间难以相互促进。
(二)缺乏规范的艺术课程教材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必须要有实用、高效的教材。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还在使用质量不一、观念落后的教材。许多课程并没有配套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自编讲义。由于缺少艺术课程教材,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常常需要手抄和复印自己需要的曲谱。同时也影响到了课堂授课,教师难以进行统一教学,并且要反复讲解相同的教学内容。
(三)缺乏对综合艺术实践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高校简单的把艺术课程当作专业技术和理论教学,利用大量的课时来进行声乐、舞蹈、手工和绘画的教学,学生进行创作、艺术鉴赏和社会实践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艺术素质不符合当前的学前教育的要求。
二、整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艺术教学的目标
(1)音乐教学。音乐课程的目的是利用音乐的美育功能来为培养学生,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声、乐理、伴奏、艺术概论、舞蹈等等,同时还需要进行舞蹈和音乐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并且掌握对舞蹈和音乐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学生要能够应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前儿童参与舞蹈和音乐教育活动。
(2)美术教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其中包括基本绘画知识原理,手工制作和造型的能力。学生需要符合美术知识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并在教育中充分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整合
教师需要本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艺术能力的思路开展实际教学,全面考虑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而对艺术课程的结构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结构要由分科教学和综合课程结合组成,同时教师需要妥善处理好应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基础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力求体现应用性、人文性以及综合性,删除一些重复性、陈旧的课程,同时增添一些注重情感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艺术的交流和创作,以此来整合艺术课程中的能力、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等多元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拜托学科界限的限制,让各类艺术课程之间能够交叉渗透和多元融合。比如在讲解音乐课程时加入一些民族舞、现代舞的内容,在讲解戏剧时加入幼儿文学、音乐、美术的内容,这就摆脱了以往单一的艺术理论讲解和教授。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还需要增强各个课程模块的相互联系和流畅衔接,在教师理念和艺术技法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四)对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师要根据当前的艺术教学课程特点,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有意识的借鉴幼儿教育实践、协同创作、艺术鉴赏和社会服务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以此来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艺术教学课堂。如此同时,教师可以在百度、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中搜索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此来丰富艺术教学课程形式。
高校学前教育中的美术、舞蹈、音乐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都富含创造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因此,学生要能够应用鉴赏、表演等方式来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自身艺术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对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整合,可以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的實效性,进而培养中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幼儿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金日勋.浅析高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62-63.
[2]罗雪梅.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程的作用[J].新课程,2014(6):45-46.
[3]苏凤岭.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2):22-22.
关键词:高校;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整合分析
学前教育是一个具有应用性和综合性的专业,伴随着新课程改革理念在学前教育学科中的渗透,教师需要掌握更专业、更扎实的技能,除了学习基本的艺术课程之外,还需要能够进行示范教学。教师的艺术素养也决定了其在幼儿艺术教育领域的胜任能力,因此对艺术课程结构整合的分析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结构的问题
(一)艺术课程结构缺乏合理性
高校学前教育专业的艺术课程往往被分配给不同专业的老师去教学,各个艺术学科之间都十分独立,没有相互的联系和渗透。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既有教师对学前教育的认识落后也有相关方面的理论研究不足。这种艺术课程严重限制了学生艺术能力的全面发展。一些高校的学前教育专业教学模仿了音乐院校的形式,把视唱练耳、声乐、钢琴、舞蹈、乐理等等分科设置,所以导致各个学科和课程之间难以相互促进。
(二)缺乏规范的艺术课程教材
想要培养出优秀的人才必须要有实用、高效的教材。目前,我国学前教育专业还在使用质量不一、观念落后的教材。许多课程并没有配套的教材,教师在教学中只能自编讲义。由于缺少艺术课程教材,学生在学习中会遇到各种不必要的麻烦,常常需要手抄和复印自己需要的曲谱。同时也影响到了课堂授课,教师难以进行统一教学,并且要反复讲解相同的教学内容。
(三)缺乏对综合艺术实践的重视
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往往过分重视对学生技能的训练和理论的教学,却忽视了对学生人文素质和应用能力的培养。有些高校简单的把艺术课程当作专业技术和理论教学,利用大量的课时来进行声乐、舞蹈、手工和绘画的教学,学生进行创作、艺术鉴赏和社会实践的时间非常少。所以导致培养出的学生,实践能力和综合艺术素质不符合当前的学前教育的要求。
二、整合当前学前教育专业艺术课程的有效策略
(一)明确艺术教学的目标
(1)音乐教学。音乐课程的目的是利用音乐的美育功能来为培养学生,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学生的音乐素质,在音乐教学中,学生需要掌握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声、乐理、伴奏、艺术概论、舞蹈等等,同时还需要进行舞蹈和音乐技能的培训和学习,并且掌握对舞蹈和音乐的创作能力、表演能力以及鉴赏能力。学生要能够应用各种科学的方法和手段来组织学前儿童参与舞蹈和音乐教育活动。
(2)美术教学。美术教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的美术素质,其中包括基本绘画知识原理,手工制作和造型的能力。学生需要符合美术知识的专业化发展需求,并在教育中充分结合学前教育的特点,不断提升自身的创造力。
(二)对课程结构进行整合
教师需要本着提升学生综合素质、艺术能力的思路开展实际教学,全面考虑当前学前教育的实际需求,进而对艺术课程的结构进行全面整合。课程结构要由分科教学和综合课程结合组成,同时教师需要妥善处理好应用课程、综合课程以及基础课程的关系。教学内容力求体现应用性、人文性以及综合性,删除一些重复性、陈旧的课程,同时增添一些注重情感教育、职业教育及社会实践的课程。在教学中强调艺术的交流和创作,以此来整合艺术课程中的能力、知识和情感价值观等多元内容,培养学生综合实践的能力。
(三)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
教学内容的设计需要拜托学科界限的限制,让各类艺术课程之间能够交叉渗透和多元融合。比如在讲解音乐课程时加入一些民族舞、现代舞的内容,在讲解戏剧时加入幼儿文学、音乐、美术的内容,这就摆脱了以往单一的艺术理论讲解和教授。与此同时,学前教育还需要增强各个课程模块的相互联系和流畅衔接,在教师理念和艺术技法方面充分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
(四)对教学方法的整合
教师要根据当前的艺术教学课程特点,不仅需要掌握基础知识和技能的教学方法,而且要有意识的借鉴幼儿教育实践、协同创作、艺术鉴赏和社会服务的教学思路和方式,以此来建立动态的、多元的艺术教学课堂。如此同时,教师可以在百度、网易公开课、腾讯课堂中搜索优质的教学资源,以此来丰富艺术教学课程形式。
高校学前教育中的美术、舞蹈、音乐课程都是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中都富含创造性、实践性和艺术性。因此,学生要能够应用鉴赏、表演等方式来学习基础的理论知识,从而提升自身艺术素质和艺术实践能力。对艺术课程结构的合理整合,可以有效促进艺术教育的實效性,进而培养中应用能力强的高水平幼儿教育工作者。
参考文献:
[1]金日勋.浅析高效学前教育专业艺术教育的基本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2015(21):62-63.
[2]罗雪梅.浅谈多媒体在美术课程的作用[J].新课程,2014(6):45-46.
[3]苏凤岭.本科学前教育专业音乐教学策略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15(52):2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