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计算练习课是由数学学科特点决定的一种重要的课堂教学课型,是新授课的补充和延续。文章基于核心素养的视角,对如何上好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进行了探讨。文章指出,促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是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的核心。并就此提出了计算练习课要找准练习起点、把握练习核心、优化练习设计这三个实践思路。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十大数学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2016年6月,由北京師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共同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提出,数学素养是“未来公民所必需的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计算新授课的教学,花了许多心思在新授课的备课上,但他们对计算练习课的认识不足,对学生学习的起点把握不准,目标定位不准。要是计算练习课起点设计过低,学生会很轻易地解决计算练习;要是起点设计过高,则会给部分学生带来挫败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另外,计算练习课目标定位方面也需要考虑,是复习巩固算理、算法,提升运算的准确性,还是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层次的题目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加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也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来确定。为此,本文简单论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上好计算练习课。
一、找准练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
要上好一节练习课,教师要先知道学生练习的起点,领悟教材编写的意图,用好教学用书,做到追本溯源,明白从何出发。课后作业是最容易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因此,教师要知道大部分学生对新授课的掌握情况,搜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错解,从中找出他们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据此确定计算练习课的练习起点,并设计出具有矫正功能的习题。这样的计算练习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更新认识,推动学生思维深入发展。例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这节练习课,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算理、基本算法已经掌握,但根据作业和前测的结果反馈,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把积的位置写错、忘记进位”等情况,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应针对这些易错点设计辨析题、判断题,并让学生主动去纠错。
二、把握练习核心,明暗线相结合
在确定练习的起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纠错的过程,攻克易错点,巩固算理,明确算法,这是练习课上教师设计的实实在在的明线。当然,在处理教材中的练习题时不能只关注练习的准确率,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些基础的练习,体会其在学生日后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独立练习的过程,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增加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设计习题的暗线。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材“练习十一”的第六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与正确答案连线的练习,要是通过计算每一道算式找到正确的答案,那就失去了这道习题的价值。其实,这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除了列竖式计算,还有估算、看尾数、看数的位数等方法,例如“32×98”,可以估成“30×100”,或者看积的个位数是6来确定答案。在这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数感、运算能力等数学素养。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升练习质量
有效的数学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技巧,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尤其重要。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设计的练习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避免练习的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练习应多以游戏、闯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应通过趣味性练习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动手、动口、动脑,在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设计的练习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教师应根据课标、教参的要求和新授课后的作业反馈来设计练习。首先,应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其次,应捉住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很好地补全缺漏的知识;最后,要设计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通过呈现和纠正学生典型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正视学生已有知识、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分层设计练习,可分为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循序渐进地训练,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
关键词:小学数学;计算练习课;核心素养
《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明确提出十大数学核心素养,即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模型思想、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2016年6月,由北京師范大学中国教育创新研究院与世界教育创新峰会共同发布的《面向未来:21世纪核心素养教育的全球经验》研究报告提出,数学素养是“未来公民所必需的21世纪核心素养”之一。
在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很重视计算新授课的教学,花了许多心思在新授课的备课上,但他们对计算练习课的认识不足,对学生学习的起点把握不准,目标定位不准。要是计算练习课起点设计过低,学生会很轻易地解决计算练习;要是起点设计过高,则会给部分学生带来挫败感,从而影响教学质量。另外,计算练习课目标定位方面也需要考虑,是复习巩固算理、算法,提升运算的准确性,还是有针对性地设计有层次的题目发展学生的数感,增加数学思考,提升学生的运算能力,也需要教师根据学情来确定。为此,本文简单论述在核心素养导向下如何上好计算练习课。
一、找准练习起点,构建有效课堂
要上好一节练习课,教师要先知道学生练习的起点,领悟教材编写的意图,用好教学用书,做到追本溯源,明白从何出发。课后作业是最容易反映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是深刻的还是肤浅的,是全面的还是片面的。因此,教师要知道大部分学生对新授课的掌握情况,搜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错解,从中找出他们没有掌握的知识点,据此确定计算练习课的练习起点,并设计出具有矫正功能的习题。这样的计算练习课能很好地引导学生改正错误,更新认识,推动学生思维深入发展。例如三年级数学下册《笔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这节练习课,通过之前的学习,学生对于算理、基本算法已经掌握,但根据作业和前测的结果反馈,学生在计算时容易出现“把积的位置写错、忘记进位”等情况,所以在教学这一课时,教师应针对这些易错点设计辨析题、判断题,并让学生主动去纠错。
二、把握练习核心,明暗线相结合
在确定练习的起点后,教师要引导学生经历纠错的过程,攻克易错点,巩固算理,明确算法,这是练习课上教师设计的实实在在的明线。当然,在处理教材中的练习题时不能只关注练习的准确率,而应该站在更高的层面来看待这些基础的练习,体会其在学生日后学习中所发挥的作用。课堂上,可以让每个学生都经历独立练习的过程,也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进行交流互动,进而增加学生的数学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核心素养,这是设计习题的暗线。例如,“两位数乘两位数”的教学中,教材“练习十一”的第六题是两位数乘两位数与正确答案连线的练习,要是通过计算每一道算式找到正确的答案,那就失去了这道习题的价值。其实,这题的解决方法有很多,除了列竖式计算,还有估算、看尾数、看数的位数等方法,例如“32×98”,可以估成“30×100”,或者看积的个位数是6来确定答案。在这题的思考与探索中,学生可以提升自己的数感、运算能力等数学素养。
三、优化练习设计,提升练习质量
有效的数学练习能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和巩固所学知识,并将其转化为技能、技巧,有利于学生数学素养的培养。因此,在计算练习课中,练习题的设计尤其重要。在设计练习题时,教师应把握以下几个原则:
第一,设计的练习要有趣味性。教师在设计计算练习时,要避免练习的形式单一、内容重复。练习应多以游戏、闯关等形式来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应通过趣味性练习设置悬念,揭示矛盾,引起学生的认知冲突,激发他们解决问题的欲望。让学生真正动手、动口、动脑,在掌握和巩固知识的同时,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
第二,设计的练习要有典型性和针对性。教师应根据课标、教参的要求和新授课后的作业反馈来设计练习。首先,应针对教学重难点设计练习;其次,应捉住学生学习中的薄弱之处设计练习,使学生能很好地补全缺漏的知识;最后,要设计学生容易出错的练习,通过呈现和纠正学生典型的错误,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第三,设计的练习要有层次性。教师在设计数学练习时要正视学生已有知识、学习动机和学习能力等方面的差别,分层设计练习,可分为基础练习、巩固练习、提高练习和拓展练习。通过不同类型、不同层次的练习题,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循序渐进地训练,以发展学生的数感,提高学生的运算能力,促进学生思维的发展,进而达到有效教学的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