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住房消费拒绝“奢侈文化”

来源 :经济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281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房价问题早已成为国人关注的一个焦点。为了抑制房价继续上涨,2005年以来,国务院相继出台调控政策。但调控政策实施后,房价仍持上涨趋势,特别是今年以来,房价飞速上扬。据国家发展改革委、国家统计局调查显示,2007年1月,全国70个大中城市房屋销售价格同比上涨5.6%,2月和3月上涨5.9%,至6月攀升到7.1%。一些地区的房价涨幅已到了令消费者难以承受的临界点。种种迹象表明,商品房上涨在短时期内仍难抑制。如果从消费文化心理的角度探讨,住房消费者的主观心理认知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房价。长远地看,加强节约型住房消费文化建设,可以从根本上抑制房价,从而实现房价的有效调控。
  
  “奢侈文化”助推房价上涨
  
  按照麦肯锡的调查数据,与超过2100万贫困人口、3500万低收入人群相比,富裕人口尚属少数,而中国人口众多,贫富差距较大,地区发展极不平衡,这些都决定了目前中国甚至在今后相当长一段时期仍是发展中国家。然而,国人的消费观念却大大超前,很多领域甚至超过了发达国家。统计显示,2000年到2006年,中国轿车产量增加6.5倍成为世界上第三大私人汽车拥有国,而购买的劳斯莱斯数量超过了日本。跟风式消费、攀比式消费、过度消费比比皆是。对此国外媒体先后发表评论,对豪华消费风行中国的状况提出批评,外报评论对“未富先奢”表示十分担忧。
  在住房消费中体现出这种超前消费的现象。根据对40个重点城市调查的数据表明,2006年1月-6月,预售商品房平均套内面积达115平方米,在全部可销售住房中,120平方米以上的大户型超过50%的有24个城市。与一些发达国家的户均住宅面积想比较:2002年新建住宅的平均面积,瑞典是99.7平方米,德国是85.1平方米,日本是91.3平方米。
  这种奢侈文化以一种强大的惯性影响了供需双方。这些年来大量开发大单位产品,甚至容积率很少的别墅,“国六条”中的住房“90/70”政策如同一纸空文。搜房网有一则标题为“40亩地只建了10栋房 六个顶级富翁糜烂生活”的报道,这种舆论导向无疑使住房消费者艳羡不已,无形中向大众传播了奢侈文化。近年来,全国各地别墅产品销售断档的火爆场面已充分说明,消费者的非理性消费和攀比消费观念已由富翁向普通中等收入人群扩散。此风所及,一些中等收入甚至低等收入人群也盲目加入提前消费购买大房的队伍,表现为换房率频繁,很多毕业生刚参加工作的年轻人一次到位购买100平米以上大单元等等,而那些60平米以下的房子少有人问津,即使有,往往也是以二手房为主,而且大多表现为用作临时过渡房,过三两年就转手换大房。据广州搜房网不完全统计,广州市工薪阶层近两年的换房率高达70%。
  在中国社会面临从传统向现代转型之时,当局和媒体有责任正确引导先富阶层的消费价值观,他们在中国人口总数中比例很少,然而,这个少数派的社会示范效应极大,将诱发的不健康的消费涨潮不可低估。
  
  中国的发展不能迷失自我
  
  针对房价飞速上涨趋势,政府近年出台了多项调控政策,8月13日发布的《国务院关于解决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若干意见》提出“要引导合理的住房消费,建立符合国情的住房建设和消费模式”。媒体和舆论也应要加强对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的宣传,客观、公正报道房地产市场情况,引导广大群众树立正确的住房消费观念。然而,在宏观政策层面上如何处理可持续发展与消费的关系,再保证社会平均消费中满足个人特殊消费要求,在社会财富的增长中不浪费资源已经不是简单的经济学问题,而是含概社会和文化层面的问题中国面临着来自中国社会深层文化和价值观中传统与现代消费观的融合等诸多新的挑战。文化观念是软性的,它只能倡导,而不能硬性规定。就住房节约文化建设而言,应充分利用媒体舆论,加大宣传节约型住房消费文化,从根本上为国人“洗脑”,形成良好的住房消费文化理念。政府舆论导向的内容至少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要引导国人深刻认识到住房用地资源是非常稀缺的宝贵资源。尽管在市场经济机制中,个人消费趋向取决于个人支付水平,但绝不意味着与国家可持续发展和社会公众对社会资源的共享相悖。土地是一种非常特殊的不能再生的资源,而用于住房开发的土地尤其特殊。一方面,它几乎是一次性的、不可循环使用的;另一方面,中国用于建房的土地不足国土面积12%,如扣除其他建设用地,能用作住房建设的土地则少之又少。地少人多的矛盾恐怕是全世界最突出的,因而,如何有效地、集约性的用好地、节约用地不是我们一代要坚持的,而是要代代相传。应当从“地少人多”这一个永恒的矛盾引导国人杜绝奢侈消费文化。让人们健康消费,不超前消费;让人们适度消费,不攀比消费。树立合理、健康的住房消费观念和梯度消费模式。
  其次,要引导消费者克服贪大、超前等不良倾向。贪大是不健康的消费观念,超前是不合理的消费模式。媒体上多见报道一些刚毕业的年轻人,一出校门即要一次到位,购进大单元房屋,最终成为名符其实的“房奴”的事迹。相当一部分消费者宁愿负债累累高额按揭购新房、购大房,也不愿租房或购买二手房,最终抑制了其他消费,成了真正的房奴。美国制度经济学家凡勃论将此成为“炫耀性消费”为了赢得社会尊重和虚荣,有些先富起来的总想超过生活上的炫耀来显示自己的阔绰与众不同的身份,进而显示他们社会地位不在边缘化,另外一些年轻人以超前消费为时尚,中国崇尚节俭,反对炫富的传统被他们所抛弃,这都表现深层次的文化中的反叛。中国房地产业协会会长宋春华曾力倡的“新住房消费模式”--合理适度、渐进梯度、健康文明和节约资源的消费,这正是我们要倡导并力行的住房消费模式。也是我们在现代化进程中要坚守消费价值理念。
  最后,要大力弘扬以俭养德、艰苦奋斗的民族美德。中华民族从来就是一个具有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美德的民族。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大潮中,“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消费理念遭到了舍弃,勤俭节约、艰苦奋斗的美德受到较大冲击。国人往往以住得简陋为耻,这是丢弃了优秀传统。《论语》记载,孔子的高足颜渊“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室,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千古传颂的《陋室铭》曰:“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毛泽东、周恩来等老一辈革命家都是堪称“以俭朴为师”的楷模。周总理刚搬进中南海西华厅时,那里墙壁变黑,柱子已破裂,地面潮湿,窗户有许多破洞,他就是不肯修缮一下,最后只得趁他出国访问时对房屋作了改进。这些我们应当大力传承并广泛宣传、弘扬开来,要在全社会倡导节约型住房消费文化理念。炫耀式消费创造了一种“虚假需求”,不仅诱发了社会各阶层的物欲崇拜,攀比之风或行,社会浮躁之气称紧,同时造成社会资源极大浪费甚至引入腐败,由此住房消费理念不可小视。我们应走出比阔气、讲排场的消费误区,不以住小房旧房为耻,形成“以艰苦奋斗为荣,以骄奢淫逸为耻”的健康的社会主义价值观。
  住房价格上涨的原因很多很复杂,调控手段也多种多样:行政的、经济的、金融的,等等。这些手段与文化手段相比都是硬性的、外在的手段,而住房文化及心理方面的原因和手段则是内在的、非物化的,我们若能与外在的调控手段有机结合起来,长远来看,应该可以从根本上抑制房价,从而实现房价的长期而有效地调控。
  (作者单位:广东商学院思想理论教学部)
其他文献
中国经济没显示出需要什么“新的增长引擎”的迹象.但中国正加快建设这样一个官方所说的“新引擎”.以作为对上海和深圳这两个处于国家经济变革最前沿的港口城市的补充。北部沿
目前,中国第三大富豪荣智健购买了英美资源集团价值8亿美元的股份,成为中国大举收购非洲资源过程中一桩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交易。
国家工商总局最近下发通知,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个体私营企业参与法律法规未禁止的电力、电信、铁路、民航、石油、公用事业、基础设施等垄断行业、领域的投资与经营。在通知中
“中国制造”如今已经成为全世界关注的话题,确实,似乎在世界每一个角落都渗透了“中国制造”,LG、GE、东芝、诺基亚、摩托罗拉、戴尔、IBM……,“中国制造” 已在集装箱、家电、电子玩具等领域的上百个产品市场以第一的份额傲视全球。(见图1)    于是,有美国人发出了“没有中国产品的生活一团糟”的感言,甚至有人断言:“中国制造”即将代替“日美制造”、“欧洲制造”成为新世界制造业的代名词。然而,西班牙
作为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四川省阆中市(县级市),其一些行政机关却超标建设起各类漂亮的办公楼。相关现象被媒体报道后,引来舆论的强烈批评。但是,阆中市的官员对这种批评却不以为然。审计局局长在解释办公楼为什么要建成别墅造型时说,这样做是为了“节约成本”;而阆中市委一名官员则如此来给漂亮办公楼现象“定性”:“媒体在报道时,强调了阆中是国定贫困县的背景。但我认为,贫困县难道就不能建一些好的楼房吗?”;“
几乎所有的跨国公司都为自己描绘了这样一幅作战地图:通过商品与资本的庞大输出进而蚕食和垄断全球市场。但是,这种日益肿胀的商业欲望却必然会受到多方面的阻击,特别是来自新兴
在最近举行的题为“全球经济:有动力,将跋涉前行”的沃顿金融专题研讨会上,学者们对未来全球经济做了如下论述。
当前外贸公司所面临的问题在当前的外贸活动中,谈的最多的是外汇风险的防范,信用证风险的防范,但是这些问题的出现往往在业务的终点才引起当事方的警觉。
中国证监会与国务院国资委决定,原则同意在上市公司进行"以股抵债"的试点已经在孱弱的中国资本市场上推行了有一段时间.
安然、世通等财务丑闻带来的新法律——《萨班斯-奥克斯利法案》制定了更严格的审计和会计规定和法规,并对向客户同时提供咨询和审计服务的四大会计师事务所设定了新的限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