革命还是妥协,这是个问题

来源 :公务员文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nlongdy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变法,到底是要用革命性的手段,还是用改良的办法?这是一个争论了数千年的话题。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谁也说服不了谁。如黑格尔说过的一句话,世上最深刻的悲剧冲突,双方一时看不出对错,只是两个都有充分理由的片面撞到了一起。
  史上许多变法折腾来折腾去,并不是为了方向之争,而是纠缠于策略与路径。殊不知,世上没绝对的对与错,所谓的对与错、真理与谬误都是相对的。在一个时代确信无疑的价值被奉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未必适用于另一个时代,拿一时一地的经验、眼光去套整个历史,一定是很可笑的。世界是丰富多彩的,这源于它是异常复杂的,任何事情都不可能完全按照一方的意愿就能解决好,必要的各让一步是圆满结局不可缺少的路径。很多时候,有些人“一事当先,先替自己考虑”,忽视他人的利益和感受,在挡住别人去路的同时,也把自己的路堵死了,让原本可以各自虽有缺憾但能双方受益的问题,激化成矛盾冲突。如果多一点理解和妥协,予人方便自己方便。必要的妥协不是失败,而是双赢。
  战国时期一些贵族遗老阶层也希望变法,但每个人对具体的变法目标诉求不尽相同,有时甚至是矛盾的。在万众一心盼变法的大环境下,实际隐含的是各阶层、各领域、各地区丰富多彩甚至彼此矛盾的变法诉求。这正是变法如同啃“硬骨头”的原因。赵武灵王、乐毅等在变法过程中,并非铁板一块,通过有效协调各方面矛盾,集最大公约数,形成变法的共识和合力,但他们不是一味地讲究妥协,否则变法很难突破、有进展。变法者必须具有这种大视野、大智慧、大胸怀、大魄力。
  他们十分明白,妥协不是强压下的退缩,而是充满智慧的以退为进,也是获得胜利的艺术。妥协能够消除冲突,拒绝妥协,必然是对抗的前奏;领悟了妥协的艺术,学会了宽容,保持开放的心态,就能够在正确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更扎实。
  这里,就看如何弹好这把“大钢琴”了。
  纵观战国变法过程,有些诸侯国家时有激进,时有温和;有的激进中缺少周旋,有的温和中没有底线。就拿最先变法的魏国来说吧,当初为了减少改革阻力,没有触动这些封地世族的核心利益,让魏国在变法初期基本保持了政治稳定。这作为一种权宜之计是必要的,但魏文侯后面的硬招该出手时就出手啊!结果是他一软到底,变法之初通过妥协取得的成就也付之东流了。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这事,说简单一点,就是赵雍进行军服改革。春秋以来,中原汉军将士穿着长袍、铠甲很笨重,而胡人一身短束打扮,上马下马十分灵便,开弓射箭运动自如。结果是汉军虽兵器精良,却常打败仗,特别是在山地作战这身装束显得更加笨拙。公元前326年,赵雍登基后决心改革军装。
  这一变法决策得到亲信大臣楼缓和元老重臣肥义支持,但叔父公子成想不通。赵雍找公子成说了一番大道理,还用警告的口吻说:“叔叔为了固守习俗,却违背了先祖要我们保卫和拓展疆土的遗训,这不是我所希望看到的!”之后,公子成不再反对,但还有些贵族不肯穿胡服,赵雍说要治他们罪,他们就赶紧穿上了。
  后来,赵武灵王贯穿了妥协精神,与大家说,不就是换一下衣服嘛,没有实质的利益损害。同时,他还亲自跑到不愿意改服装的大臣家里,苦口婆心劝说,嗓子都说哑了。大臣觉得君王都亲自到我家里来了,整天说服我,给足了面子,也就顺水推舟同意了。可见,赵雍是个善于做思想工作的好手、高手。
  在中国进行一场变法势必是一个很长的过程,逐渐推进,在各方主动妥协或是不得不妥协的情势下慢慢推进,积土成山。但在变法的关键环节上,太讲究情面,指望用柔性的妥协来换取既得利益者的支持,如同与虎谋皮。后来,赵国的变法重走魏国之路,很快被贵族集团扑灭了。史上对赵国变法运动的评价是一致的,那就是“只是搞好了半场而已”。
  从理论上讲,变法恰恰需要妥协,利益相关方要互相让步。这是一种大局意识。中国历史上的教训是什么呢?丧失利益的一方不妥协,得到利益的一方也不妥协,都不让步。变法者觉得积弊太久,好不容易抓住时机,一定要毕其功于一役,不然就没机会了。
  战国时期变法的强力推行者大多是政治强人,具有很高的社会认可度、丰富的治政经验、渊博的学识和鲜明的个人意志。“变法”之所以称之为变法,实际上是一个变革“赘疣”的过程,不管是用合法的法律,还是临时规定,都有强制的成分在里面。而这个称之为“赘疣”的东西又是有争议的:从大局上来说,属于必须革除的;从单个个体来讲,则大多又是“近似”合理的。没有一个政治强人是不想割除“赘疣”的,而执行得不彻底,又势必影响变法的成效。
  秦国为了顺利推进变法,商鞅采用了极端严厉的手段,不跟任何人妥协。他执法严明、公正,制度完善,任何一个国民都有立功受爵的机会,任何一个人触犯国法都将受到制裁,不管他是皇亲国戚,还是达官贵人。当时秦国上将军兼太子左傅嬴虔,掌握全国兵权,商鞅因其犯法而割掉了他的鼻子。这是多么大的决心和气魄啊!太子,就是后来的秦惠文王,由老师代为受刑,且被其老爸秦孝公流放了十多年。这种铁腕手段不但让国民心服口服,还让国民知道一个道理:秦法无情。
  对于官僚体制来说,正确程序比正确的动机更加重要,但商鞅的做法无疑是把小辫子送到别人的手里。
  对于变法这样的事关国家生死攸关的大事,一味地妥协固然是不行的,一味地“死磕”也是行不通的。把握其中的要领,如同下围棋一样。中国的围棋艺术最富于智慧的技巧是弃子求胜,懂得放弃对获胜至关重要。高手的对弈,最后的生死对决往往在“打劫”之役。打劫,就是利用弃子攻击对手的薄弱地带。围棋技艺的极致,就是放弃的极致。相反,围棋新手不懂得放弃,虽然他也知道需要放弃,但一进入实际操作,他就会情不自禁地去尽力守住每一颗棋子。他怕输。越是怕输,越是要看紧自己的棋子,当然,他的结局只有一种,就是输掉整盘棋。即使是两个新手对弈,赢棋的一方也一定是更善于放弃的一方,双方棋艺的高低就体现在放弃上。
  绝对占有,绝对危险,寻求安全的唯一办法就是放弃绝对占有。战国时期的多数变法者却从未表现出放弃的智慧,他们刚直到底,最后刚过则折。这种思维方式使中国的王朝一次又一次地全盘输掉,一次又一次地重建,后来者没有从前人失败中学到一点真知,依然像前代的帝王一样,尽最大努力把守每一个棋子,把任何一个棋子的丢失都看成是巨大损失。每当统治遇到危机时,他们的唯一应对方式,就是通过变法来本能地加强权力,追求更大的权力集中。他们从历代王朝失败中吸取的唯一教训,就是决心比以前的統治者更加努力地去死守棋子,结果是再次重蹈覆辙。   商鞅就是这样的人,一面是海水,一面是火焰,没有中间地带,对“同路人”如同春天般地温暖,对“反对者”则像严冬一样残酷无情。温暖的血肉与坚硬冰冷的石头,在商鞅身上浑然一体。这种反差极大的性格最适合某些需要立竿见影的铁腕变法者,因为他们需要恩威并重,需要杀开一条血路,但未必适合他们自身个体的命运。
  他在那个血腥的年代里狭路相逢,以自身的意志书写了波澜壮阔的历史,另一方面,既然选择了鲜血与牺牲,必然会种下自身的悲剧。
  我们并不崇尚暴力,因为传统的庙堂迷信暴力,觉得通过暴力就能把一切要求压下去。那么,你对我使用暴力,我也谋划暴力。暴力对暴力,以暴制暴,以暴易暴,导致了历史上很多动乱和悲剧。
  当然,政治比围棋要复杂得多。一盘围棋的对手只有一个人,但在一个政治棋盘上,则有很多对手。在自以为危险会出现的地方大力加强戒备,采取各种防范措施,实际危险却完全在另一个地方出现,当它出现时,却猝不及防。
  吴起改革的劲头之大、勇气之足,实属罕见。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恨不得一下子将旧贵族势力全部扫清,使国家迅速强大起来。他雷厉风行、大刀阔斧式的作风也为后人称颂。然而,事与愿违,他的目标并没有实现。在楚国,不变法只有死路一条!但吴起的悲剧又告诉人们,搞变法不能只凭热情,还要讲究节奏、策略,还要照顾方方面面,他显然操之过急,欲速则不达。他的死是悲壮的,他是历史上第一个为变法事业献出生命的人。
  楚肃王继位后,虽然将“射吴起而并中王尸”的贵族七十余家满门抄斩,但遗憾的是并没有乘胜追击。这种战略上的大是大非是万万妥协不得的,该狠的而不狠,结果没有培育新生的变法力量进入体制之中。既然新兴势力不足以填补国家动荡留下来的空白,那么旧势力回流是必然的结果。此后,楚国失去了制造新鲜血液的功能,改良版的世族分治政体的地位无可撼动了。
  英国历史上也有过类似利益大洗牌式的变法。他们极少把国王杀掉,国王也并没有把要求变革者杀掉。当然,可能有这样一种情况,双方力量差不多,谁都打不过谁,那就通过谈判达成协议。改革者的要求是,国王征税要经过我们同意。国王的要求是什么呢?要保住自己的王位。那么,双方在维护自己最低限度利益的情况下妥协。国王当然想征税越多越好,可是他让步了,少征一点,改革派这一边,也妥协,也让步,在减少征税的情况下,让国王继续统治。这样就一点一点地取得进步,推进创新。
  世间的万事万物,之所以能不断地运动、发展、前进,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在于保持了这种平衡的结果。要想取得变法彻底、持久的成功,变法者最好生活在平衡的哲学里。凡聪明的变法者都懂得尊重常识、顺应规律。品尝变法失败这杯苦酒,往往是漠视规律的结果。
  我们历史上缺少这种妥协精神,信奉的是你死我活,是暴力。中国人在双方相持不下的时候,双方脑子里想的,还是要用暴力,把对方彻底消灭,诛灭九族。项羽进入秦国首都咸阳,不但杀了无数人,还把阿房宫以及秦始皇陵墓的地面上相当于72个故宫那么大的豪华建筑放火烧了。为什么呢?表示彻底打倒你。曹雪芹感叹说:“落一片白茫茫大地真干净。”这就是你死我活。
  妥协不是做“好好先生”放弃原则,以牺牲大局来换取表面的一团和气、肤浅的人际和谐。这些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妥协,而是走向了事情的反面。
  变法者大部分都是知识分子,他们的血管里总是汹涌着激进的热血,以为只要通过一场改革就可以把一切不合理的制度破除,创造出了一个公平、公正、合理的新世界。所以他们做起事来,总是唯我正确,激烈、绝对、寸步不让,总是那么缺乏建设性空间。他们书生气十足,致使出现了变法虽具有操作性但难有持续性的悖论。人们常说的“退一步海阔天空”,实际是妥协的一种高境界。
  (摘自《戰国:一部改革史》)
其他文献
第一天走进办公室,该怎么做才算得体,既能适度展现自己,又不会冒犯其他同事呢?  第一,衣着打扮要得体  第一天上班,一定要衣着得体。无论你入职什么公司,面试的时候务必要留意大家都穿什么样的衣服上班。如果公司的企业文化对衣着要求非常严格,你也一定要在第一天就打扮精致;如果同事很多都穿便装,那么你可以选择偏正式一些的休闲服——在这种公司里,第一天不要穿得太过正式,那会让人觉得你很怪。千万不要穿得像去楼
期刊
去美国时住在朋友空閑的房子里。是一栋20世纪50年代建成的楼房,设施老化。朋友说,他正打算重新装修一番,已经约了工人,但并不影响我们居住。朋友看出我的神情疑惑,安慰说,这里的装修不同于国内,工人会小心操作。  第二天朋友让我陪他去小区管委会办理装修手续。管委会有单独的办公室,据说在建筑规划时就预留出来,不能改作他用,这是法律规定。办公室有专职工作人员。朋友说这些工作人员的工资是从收取的房屋管理费中
期刊
鹅毛大雪下得正紧,满山遍野都裹上了一层厚厚的雪。  有一位樵夫挑着两担柴吃力地往山上爬,他要翻过眼前的大山才能到家。樵夫一脚深一脚浅地走在山地雪路上,寂静的山头只听见脚踩着雪发出吱吱的响声。肩挑沉重的柴,头顶凛冽的北风,樵夫每一步都十分费力。好不容易爬了许久,满以为离山顶近了,可是抬头仰望,前方仍然看不见尽头。  樵夫沮丧极了,跪在雪地上,双手合十乞求佛祖现身帮忙。佛祖问:“你有何困难?”“我请求
期刊
翁同龢是一个复杂的人。一方面,他全力支持慈禧的垂帘听政,因而备受西太后赏识。同时,他又被视为当之无愧的帝党领袖,推动光绪皇帝变法,却在戊戌变法刚刚开始的时候被判罢官归乡。他参与了中法战争、甲午战争的决策活动,坚决主战,反对马关议和与割让台湾,指斥时政,一时震动朝野。然而,在此后数十年,每每有文人学者将甲午战争的发生、失败及其严重后果的责任全归之于翁同龢。他与一众清流旧友一样,倾向“平和稳妥”的政治
期刊
研究者们想要将人的身体与感应器联结一体,收集信息,改变医疗的未来。  望着人群,约兰·古斯塔夫松想到的却是汽车——现在的人就像是在流水线上淘汰了好几十年的老款车。而今天,古斯塔夫松说,汽车都配备了顶尖的感应器、计算机和复杂的信息交流系统。现代交通工具之所以不会突然出现灾难性的崩溃,就是因为这些系统在尚能轻松解决问题时就发出了警告。  “为什么在我们自己的身体上却看不到这样的景象呢?”古斯塔夫松思索
期刊
东汉开国功臣、著名军事家马援在征讨岭南时,得知其侄子马严、马敦兄弟喜欢讥讽、评论他人与时政,而且轻率地结交社会上的豪侠之士,非常担忧,于是在千里之外写了一封言辞恳切的家书。信中说,“好论议人长短,妄是非正法,此吾所大惡也,宁死不愿闻子孙有此行也”,他还用身边活生生的事例劝诫他们,交友也须谨慎。也就是说,做人要修身自守,做到守恭默,无交私。  在马援的言传身教下,马严不再痴迷击剑、骑马和射箭,转而专
期刊
一个王朝发展到一定阶段,往往弊端丛生,内外交困,在这种情况下,是大刀阔斧地实行变法,还是兢兢业业地恪守祖宗之制,历代帝王面临着艰难的选择。尽管史学界长期讴歌变法,但历史上的变法为什么大多并不成功呢?  变法是一剂猛药  长期以来,史学家热情地讴歌历史上的变法,但这种讴歌与史实相符吗? 首先,从秦朝到隋朝,变法并不是王朝中期的普遍现象。其次,唐朝以后,王朝中期变法普遍出现,但效果大多不理想。  从唐
期刊
2015年10月20日,英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在白金汉宫为到访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举行盛大国宴。  伊丽莎白女王去年度过了其89岁生日,到9月9日,她又打破其高曾祖母维多利亚女王所创下的“63年216天”的统治纪录,成为“英国历史上统治最久的君主”,也被网友们戏称为“超长待机”女王。伊丽莎白女王尽管年近九旬,但身体还是非常健朗,几乎没去过医院,即使如今女王的儿子已经跟小老头似的,但是女王依旧神采奕奕
期刊
2015年10月1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以下简称新《条例》),自2016年1月1日起施行。那么,新《条例》施行后,我们在纪律审查、执纪审理中,对2016年以前的违纪行为的定性归责是依据援引旧《条例》还是新《条例》?笔者认为,应从新《条例》溯及力问题给以科学解读。  新《条例》的溯及力遵循的是  从旧兼从轻原则  溯及力是指法律、法规溯及既往的效力,专指对其生效
期刊
发现自己被人“拉黑”往往很偶然。  那天的聚会上,遇到许久不见的一个姑娘。你们亲切地打招呼,诉说真不该这么久不见的遗憾。以前有那么熟吗?起码共事过,还曾一起出游。在往返的漫长航班上,如此真实地吐露过心声:对老板的不满、同事的八卦、儿时的经历、父母的近况,以及爱情故事……然后,就是微信朋友圈里的送花点赞逗趣与关怀。  聚会结束后,很快就看到她在你的朋友圈里留言,回应你对某件事的感慨。突然想,有些日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