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语文华丽转身后依然美好

来源 :读写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lsonpf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喜欢翻看获奖的儿童画,着色大胆,构图新颖,童趣盎然,童心烂漫,孩子的想像力和创造力在画幅间得到了最大的发挥。然而,这些儿童画并不是信手涂鸦,毫无章法,小作者把“放”与 “不放”的关系问题,把握得恰到好处,这让我联想起当今教育界争论的问题——如何把握“度”。能于无章法中含章法,这是艺术的至高境界,同样适和于语文。
  我们沐浴在课改的春风中, 们才意识到语文绝不只是一本本教科书,它是一个最具开放性和实践性的学科。广袤美丽的自然、多姿多彩的生活中处处都有语文的影子。语文是茫茫宇宙里的日月星辰,是浩瀚南海中的碧涛银沙;语文是大自然中的蜂飞蝶舞,是秦砖汉瓦上岁月的 痕;语文是“锁”进日记、深藏心里的小秘密,语文是母亲手中递来的温热的奶茶;语文是体坛赛场上矫健的身姿……
  语文教学也是如此,单纯的填鸭式教学,单方面的“口耳相传”,枯燥的说教,这些方式也早就随着时代的变革在悄然转变。作为传承人类文明的灵魂缔造者——教师,也应该用诗意的课堂去点燃孩子的感情,尤其是语文教师。因为语文学科不仅具有工具性,而且负载着丰富的情感、深邃的思想和人类绵绵不绝的文明。然而放眼我们的语文课堂却是如此的不尽人意,现代教育的种种弊端消磨掉了教师们的诗意,为了应付年复一年、月复一月的各级各类考试,我们的语文课堂毫无诗意可言。缺乏诗意的语文教学,无异于干旱的季节没有绿意的枯涩。那么我们如何才能去浇灌我们生命的绿意呢?
  高中新课程标出台之际,在语文的美不断流失的时候,我们更有必要对今天的语文和明天的语文进行审视与展望,从而还语文以本来面目,要让语文华丽转身之后回归美好。
  语文是断臂维纳斯的美丽……"一部现代语言学史是汉语的人文精神与汉语的科学主义矛盾、困扰的历史。"申小龙《语文阐释》中的这句话高度概括了中国现代语言史永恒的争论主题,这一争论至今还在延续。但不管如何争论都无法抹杀汉语的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双重特性,也很难准确界定二者孰轻孰重。语言是人文的语言,人文是语言负载下的人文,二者水乳交融的关系告诉我们,人文性与科学性的刻意隔离无异于对人的灵与肉的强行肢解。人文是美,是鲜活的生命;科学意义上的语言是美化生命、强健生命、表现生命的皮肤和骨骼。语言总是"与人文环境互为观照的、动态的、内容上自足的表达与阐释过?因而语文教学上的这种争论注定是无益的,它无助于准确界定语文学习的任务。那么――语文是谁?
  语文就是语文,语文是文化的语文,语文也是科学的语文;语文是朦胧的美,——是空中楼阁般的梦幻,是荡气回肠的美妙乐曲,是意蕴悠远的诗韵,是美神维纳斯断臂的浮想联翩……
  语文学习学什么?
  语文学习就是对发现美、欣赏美、感悟美、表现美、挖掘美的想往。
  当语文教学把语文的美肢解得越来越细的时候,无异于把美神维纳斯剖解得支离破碎,维纳斯不美了,语文还有美吗?失去了美,语文就失去了灵魂,也就失去了她诱人的魅力。
  敢问语文教学路在何方?
  人文语文与科学语文之争的最大"成效"也许莫过于舍"美"而取"考试".语文不是一切为了考试的雕虫小技,她是一种厚实的涵养,是人文的沉淀,是美的升华。"考试""考"的就应该是中华民族语言文化动人心魄的美;语文学习就应该是如饥似渴地畅饮华夏文化源远流长的滋养。
  语文的美,俯拾皆是;语文教学,路在脚下……
  语文教学是流动着美的韵律……
  当我们的教学被考试牵着鼻子走的时候,当课堂沉闷到师生都感到窒息的时候,语文美妙的韵律已经沉沉睡去……。一首歌唱道:"……我已不再想你,我失落了和你牵手的冲动……",以此来阐释当前语文教学的现状可谓恰如其分。
  我们的压力实在太大了!大得我们透不过气来,大得我们无暇也不敢去想:当我们领着学生畅游在五彩缤纷的语文海洋,尽情享受荡人心魄的流动曲线,倾心触摸着热烈欢跳的至美的时候,我们就无法应付考试?如果真的如此,那只能说明我们的"考试"还很不完善;如果事实并非如此,那我们为什么不试一试?
  长期以来,我们已经习惯于戴着镣铐跳舞的沉重滋味,我们也习惯了日复一日地拿起剖刀剖解着静止的语文、僵死的语文;我们还不敢去想象脱掉镣铐后的解放的感觉,我们也不敢去体味美的语文的活力与生机。
  语文教学需要解放的感觉,需要弹奏出她那流动着美的韵律……语文教学是师生互动的韵律"教"是指挥,"学"是用不同种类的乐器演合奏出的和谐美妙的乐曲,"教"是灯塔,"学"是摇动舵浆划向那太阳升起的地方;"学"是主人,"教"是引爆主人思维活力的引线,"学"是创造,"教"是开启创造心扉的向导…… "教"与"学"的良性互动融化为流动的和谐的音符,勾描出"回头一笑百媚生"的动人的美。
  语文教学又是审美的韵律美,需要发现,用淳厚的文化涵养去发现,发现"祥林嫂之死"背后的传统沉淀与人性悲情,阿Q身上流淌的哲学思辩,以及透视宋江传统的君臣意念而触摸到的中国传统文化的值得思考的一面……美,需要感悟,需要用心去感悟,感悟北京四合院的封闭与祥和,感悟文天祥"留取丹心照汗青"铮铮豪情下的无奈,以及在传统人情价值取向包围下的林黛玉和薛宝钗两个人物不同也不公平的评价际遇……多美的韵律,多美的语文阿!有朝一日,我们一定会唱道:"……美丽的你阿!你让我倾倒,我要拥着你直到永远……"生活是语文课堂蹦跳出的欢快的小河多年来,我们沉心耕耘"功利语文"这块方塘。然而,昔日"枝繁叶茂稻花香,蛙唱莺歌人欢笑"的胜景却如远方天边的白云愈远愈淡。不知何时,语文也只得无奈地消受"门前冷落鞍马稀"的滋味。我们只能寄望于辛勤耕耘,只能祈求上天"喜雨" 的恩赐。"问渠哪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我们没有想到,语文原本并不缺"活水",恰恰就是我们自己堵死了语文活水的源头,而这个源头就是生活。
  我们可以举千万个理由为"功利语文" 辩护,但我們却没有一个借口可以推脱让语文"美丽之花"不断凋零的罪过。"功利语文"就一定与"生活"誓不两立?"功利语文"就一定要关起门来反复操练?……
  课堂习得需要社会大背景的充实和洗礼,语文探究活动也需要在实践中获得启示和灵感,上层次的思想内涵、思辩能力、文化品位更是源于对生活的观察和思考。语文学习不是象牙塔里的空想,也不是不食人间烟火的"学究";她不是编造故事的矫情,也不是缺乏底气的口号。她是真真切切的对社会、对人、对自然的思考与感悟,是对发现美、感悟美、创造美的情思的升华。
  语文课堂犹如充满张力、可以无限膨胀的宇宙,而生活就是语文课堂膨胀的一部分。我们不是去压缩她的空间,而是最大限度地去开拓她的内涵和外延,只有如此,我们才能把她的效益最大化,才能把她的美挥洒得淋漓尽致。
  当我们把语文当作美来教学的时候,当我们用审美的眼光来学习语文的时候,语文的灿烂明天就在眼前……语文的诗意,决不仅仅局限于课堂的诗意,更多的是生活。
  诗意地生活着,需要一双智慧的眼睛、一双灵性的耳朵和一颗诗意盎然的心灵。所以,我诗意地引领去感受与体验;感受闹市的一街风景,体验大自然的每一次日出和日落;欣赏初春萌发的每一枚嫩芽;留心身边每一朵花儿的盛开与凋零;关注每一阵秋风的拂面和游走;捕捉每一声痛苦的呻吟和欢乐的笑声……
其他文献
本文分别从我国和国际层面,分析了水产品消费及产业发展现状,指出了目前我国水产品产业发展存在的不足,并结合我国水产品产业现状和特点,提出了促进我国水产品产业发展的相关对策
人脑潜能巨大。坚定信念,活跃脑细胞,研习有效策略,是为脑力开发“三剑客”。
期刊
基于CNKI文献数据库,对1567项爱默生研究成果进行遴选、统计分析发现基本符合“二八定律”。追索20%的研究精华,选得3组争鸣观点、10大代表成果、16位连续研究学者和63项研究
英语作为一门语言,其主要作用就是为了进行日常的交流,因此,英语的听说能力相当重要。然而,由于某些因素的影响,当前中学的英语口语教学中还存在着很多的问题,导致学生英语口语能力
本文从“色彩的集大成者”和“诗画同质的实践者”两个方面论述了斯泰因将绘画艺术中的立体主义带入文学创作的创新之举,指出斯泰因的创新必将继续影响文学的发展。 This ar
近日,一场民间形式的中英校长论坛在深圳市宝安区召开,英方八位校长按计划兴致勃勃到我校听课.
在高中物理教学过程中,有相当一部分学生认为物理知识难点很多,他们在思考物理问题时存在思维障碍,如果这种障碍不能在短时间内得到改善,进而会使他们产生心理阴影,以至于影响到他
这几年,全国城乡的中小学校都在喊要以人为本。在管理部门的文件中、学校的年度报告中乃至学校周边的墙壁上,到处都标有“以人为本”。然而,以人为本究竟包含哪些内涵呢?结合
事件:据《西部商报》报道,甘肃省某小学把学生分为两部分,能达到少先队条件的戴红领巾,学习不好、综合素质不高等不符合条件的学生戴绿领巾。这个规定使家长和学生在精神上承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内在动力。培养学生课程学习已经成为新课程教学改革的主要任务之一。现阶段,由于应试教育机制的负面影响,迫于升学率、学习竞争等压力,大部分老师眼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