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及其应对办法

来源 :中国教育科研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aiaik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文对初中生数学解题出现错误后教师的态度误区、错误原因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办法。
  【关键词】 初中生 数学 解题 错误 对策
  Errors in problem-solving and counterplans for junior high school mathematics
  【Abstract】 In this paper,after junior high school teachers in mathematics problem-solving attitude error errors causes of the errors were discussed and put forward relevant counterplans.
  【Key words】 Junior school studentsMproblem Solve Problems Errors Counterplan
  
  在任何学科的学习解题中,都会遇到错误,因此对错误进行系统的分析很有必要。其中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在所难免,探究教师对待学生解题错误的态度误区,了解学生产生错误的原因,提出减少错误的办法,对于提高教学质量大有好处。
  
  1 教师对待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态度误区
  
  1.1 害怕心理。部分教师自身心理认识存在误区,追求完美,认为经过自己全身心的投入教学,喜欢学生回答问题时“懂了”的热闹场面,害怕学生出现错误,惯于解题结论的正确性,忽视解题过程,重传授知识,轻实践能力,不能正确面队学生的解题错误。
  1.2 苛责心理。在害怕心理支配下,教师自身教学方法存在偏差,教法单一,缺乏对数学问题解答办法的多方位探究,在重知识、重结论的思维定势下,忽视能力的培养,学生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未能得到拓展和延伸培养,必然导致解题时经常出错,结果遭到教师的苛责。如在讲有理数运算时,由于只注重得出正确的结果,强调运算法则、运算顺序,而对运算律简化运算注意不够,严重制约了学生运算能力的潜力挖掘,结果大大挫伤了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教学质量大打折扣。
  1.3 懒惰心理。由于敬业精神的缺失,职业道德欠缺,这类教师对学生数学解题中出现的一系列问题没有进行及时纠正和指导,懒惰拖拉,消极怠工,必然导致学生解题错误不断,教学质量每况愈下。
  1.4 偏心心理。此类教师对成绩好的学生解题指导很耐心,对学困生出现的解题错误却缺乏关注和及时指导,甚至经常被苛责的正是那些解题易出错的学生,结果打击了学困生的上进心,不利于学生数学解题能力的整体提高。
  
  2 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
  
  学生顺利并正确完成数学解题,表明其在分析问题、提取运用相关知识的环节上没有受到干扰或克服了干扰。只要某个环节出现干扰,就会出现解题错误。造成初中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常见干扰如下:
  2.1 小学数学干扰。七年级开始,学生已有的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认识有可能妨碍其学好初中代数初步知识,使其产生解题错误。例如,小学数学解题结果常常是一个确定的数。受此影响,学生在解答下属问题时出现混乱与错误。原题是:某会场第一排有a个座位,后面每排都比前排多一个座位,第二排有几个座位?第三排呢?设m为第n排的座位数,那么m是多少?求m=20,n=19时,m的值。学生在解答该问题时,受结果为确定数的影响,把用n表示m与求m的值混为一谈,暴露其思考过程受到上述干扰的痕迹。再如,小学数学中形成的一些结论都只是在没有学负数的情况下成立的。在小学,学生对数之和不小于其中任何一个加数,a+b≥a是坚信不疑的,但是学了负数后,a+b≤a也是可能的。也就是说,习惯于在非负数范围内讨论问题,容易忽视字母取负数的情况,导致解题错误。另外,“+”“-”号长期作为加|减号使用,学生对于3-5+4-6,习惯上看作3减5加4减6,而初中更需要把上式看作正3负5正4负6之和。对习惯看法的印象越牢固,新的看法就越难牢固树立。
  初中开始,学生数学解题错误的原因常可追溯到小学数学知识对初中数学新知识的学习影响。讲清新学知识的意义(如用字母表示数)、范围(正数、0、负数)、方法(代数和、代数方法)与旧知识(具体数字、非负数、加减运算、算术方法)的不同,有助于克服干扰,减少初始阶段的错误。
  2.2 初中数学前后知识的干扰。随着初中知识的展开,初中数学知识本身也会前后相互干扰。例如,在学有理数减法时,教师反复强调减掉一个数等于加上它的相反数,因而3-7中7前面的“-”是减号给学生留下了深刻印象。紧接着学习代数和,又强调把3-7看成正3与负7之和,“-”又成了负号,学生必然对“-”的认识产生困惑。这个困惑不解除掉,学生就会产生运算错误。再如了解不等式的解集以及运用不等式基本性质3是不等式教学的一个难点,学生常常在此处犯错,原因就是受不等式两边都可以乘以或除以任何一个数以及方程的解有关。事实证明,把不等式的有关内容与等式及方程的相应内容加以比较,使学生理解两者的异同,有助于学生学好不等式的内容。学生在解决单一问题与综合问题时的表现也可以说明这个问题。学生在解答单一问题时,需要提取和运用的知识少,因而受知识间的干扰也小,错误的可能性也小;反之,解答综合问题则受干扰大,出错的概率也高。
  可见,知识的前后干扰,常常使学生在学习新知识时出现困惑,在解题时选错或用错知识,从而导致解题错误的产生。
  
  3 减少解题错误的具体办法
  
  学生要顺利正确解题,必须预防和排除干扰,这就要求我们抓好课前、课内、课后三个环节。
  3.1 课前准备要有预见性。预防错误的发生,是减少初中生错误的主要办法。讲课之前,教师如果能预见到学生学习本课内容可能产生的错误,就能在课内讲解时有意识地指出并加以强调,从而有效地中指错误的发生。例如讲解方程x/0.7-(0.17-0.2x)=1之前,要预见到本题要用分式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性质,两者有可能混淆,所以要在复习提问时准备一些分数的基本性质与等式的性质的练习,帮助学生弄清两者的不同,避免产生混乱与错误。备课时要仔细研究教科书正文中的放错文字、例题后的注意事项、小结与复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等,同时还要分析学生学习本课内容时的心理过程,授业解惑,使学生预先明了容易出错之处,防患于未然。如果学生出现问题而未察觉,未能及时纠正错误,后患无穷,不仅影响当时的学科学习,还会影响到今后的继续学习。因此,预见错误有效防患能够为揭示错误、消灭错误打下基础。
  3.2 课内讲解要有针对性。在课内讲解时,要针对学生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对于容易混淆的概念,要引导学生用对比的方法,弄清它们的区别和联系。对于规律,应该引导学生搞清它们的来源,分清它们的条件和结论,了解它们的用途和适用范围,以及应用时应注意的问题。教师要给学生展示揭示错误、排除错误的手段,使学生会识别错误、改正错误。要通过课堂提问及其它方式及时了解学生情况,对学生遇到和出现的错误回答,要分析其原因,进行针对性的讲解,利用反面知识巩固正面知识。课堂练习是发现学生解题错误的另一个途径,出现问题,及时解决。要通过课堂教学,不仅教会学生知识,而且要使学生学会识别对错,知错能改。
  3.3 课后讲评要有总结性。要认真分析学生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总结典型错误,找出其共性和个性问题加以研讨,评书、述。通过评述,进行适当的复习与总结,尽量使学生经历一次调试与休整的过程,增强识别、改正错误的能力。
  总之,学生的学习过程经历了从不知到知,从知之不多到知之较多,其间正确与错误交织,对错误正确对待,注重收集整理,加强分析研究,找出规律性,既可增加知识量,又能通过反复纠错,提高学生数学解题能力,从而加强学生的数学素养。
其他文献
教育本身就是一个创新的过程,教师必须具有创新意识,改变以知识传授为中心的教学思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为目标,从教学思想到教学方式上,大胆突破,确立创新性教学原则。  首先,克服对创新认识上的偏差。提到创新教育,往往想到的是脱离教材的活动,如借助问题,让学生任意去想去说,说得离奇,便是创新,走入了另一个极端。其实,每一个合乎情理的新发现,别出心裁的观察角度等等都是创新。一个人对于某一问题
期刊
新课标告诉我们“知识属于人的认识范畴,是人在社会实践中形成并得到检验的。”从这个意义上讲,“知识”更像动词(即知识乃是一种“探究的活动”),而不是名词(即知识是绝对的、不变的“结论”)。换言之,无论新知识的获得或是现成知识的掌握,都离不开人的积极参与,离不开认识主体的活动。学生掌握知识的过程,实质上是一种探究的过程、选择的过程、创造的过程,也是学生科学精神、创新精神,乃至正确世界观逐步形成的过程。
期刊
新编《高中语文教学大纲》对高中作文教学有这样的要求:“提倡自由作文,根据个人特长和兴趣写作,力求有个性、有创意地表达。”我对这句话的理解是:努力使学生成为写作的主人,把更大的自由让给学生。而要实现这样的追求,方法是多种多样的。笔者仅就个人近年来在作文教学中的一些尝试,归纳为这样几点:    1 自由作文与统一作文相结合    很多老师都喜欢让学生按自己的统一要求作文,我以前也是如此。认为这样利于批
期刊
【摘 要】 《数学课程标准(试验稿)》将实践活动作为数学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数学实践活动不仅让学生主动地获取知识,还促使学生去发现和研究问题;不仅让学生积累了知识,还增强了学生运用数学的意识;不仅让学生运用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还激发每个学生的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这体现了现代的主体性教育思想。本人结合教学实践,谈谈自己对数学实践活动课的认识和做法。  【关键词】 实践活动教学 倡导 学
期刊
【摘 要】 南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辨》中正式提出“以禅喻诗”的主张,使“以禅喻诗“成为了一种风气。其实,从内在本质来讲,“以禅喻诗”存在着很大的误区。本文仅从艺术思维和宗教思维这一角度来论述。  【关键词】 “以禅喻诗” 艺术思维 宗教思维   Discussion on“dhyana metaphor of poem”  【Abstract】 Nan Song Yan Yu in“Cang L
期刊
【摘 要】 对于我们每一位英语教师来说,教学成败的关键是课堂教学,而提高课堂效率的关键是使课堂“活”起来。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使他们愉快地学习,更重要的是让他们学会用英语交流,即学以致用。本文就活跃气氛、激发兴趣、发展个性、创新实践和培养能力五个方面阐述了自己在教学实践中激活英语课堂教学的一些方法和途径。  【关键词】 英语 教学 课堂 激活    在传统的课堂教学过程实施中,我们
期刊
作文是语文的半壁江山,作文评语又是激发学生写作情趣的催化剂,评语的深刻性在于启迪学生的内心世界,给学生心灵的细微之处以美的肯定和深刻的启迪,有分寸地指出学生习作的得与失,为其指明努力写作的正确方向。  作文评语并非易事,评语笼而统之,不痛不痒,那些放之四海而皆准的、抽象的、空虚的大话,套话,废话,不仅评语针对性不强,有时不免还挫伤写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一位哲人说过:“一句妙语,不但能激励人,照
期刊
1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定义    小学数学研究性学习是小学数学学习的一个有机组成部分,它是在基础性、拓展性课程学习的基础上,进一步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有意义的主动学习,是以学生动手动脑主动探索实践和相互交流为主要  学习方式的研究活动。    2 “数学研究性学习”的具体操作    2.1 营造“研究”氛围,激发“研究”兴趣。心理学研究表明:平等宽松的学习氛围,有利于唤起学生“
期刊
常规的体育教学方法,一般体现为“四步曲”即一堂课安排顺序是四部分:一是开始部分,二是准备部分,三是基本部分,四是结束部分,这样给体育教师规定了一个固定的模式。如果教师不按这一模式,就不能算一节成功的体育课。的确,这种模式对一节课的评比和作用的确还是比较科学的,但是学生长期接受这一模式,难以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模式虽然能安排课堂教学的结构完成教学任务,但是谈不上完好的预期效果。怎样才能短期有效
期刊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有句名言,在学习过程中,“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许多学生不愿学英语,关键在于他们没有对英语产生兴趣。作为老师首先应该想方设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课堂教学过程中,重视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创设轻松愉快,生动活泼的课堂气氛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关键。那么如何激发和培养高中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呢?    1 过好单词关,培养学生的兴趣    单词的记忆是学习英语的关键之一,随着词汇量的不断增长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