痹康无糖颗粒成型工艺的研究

来源 :中国临床实用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engjie8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 目的 研究痹康无糖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 采用单因素考察法,以休止角、成型性、载药量、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通过综合评分确定痹康无糖颗粒的最佳成型工艺;采用HPLC法测定痹康无糖颗粒中次黄嘌呤的含量。结果 痹康无糖颗粒成型最佳工艺为将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以1︰4︰8的比例混合,加3%L-HPC,95%乙醇为润湿剂。结论 优化工艺制备的痹康无糖颗粒外观、流动性均较好。
  【关键词】 痹康无糖颗粒;成型工艺
  
  含量测定,痹康无糖颗粒为临床经验方,由地龙、土鳖虫、牛膝、苍术等药材组成,具有祛风除湿、活血化瘀、通络除痹的功效,临床上用于风湿性疾病的治疗。在药材提取时采用提取苍术中挥发油,并将其制备成β-环糊精(β-CD)包合物;然后采用乙醇提取,再用水提取的工艺,既保留酯溶性成分,又保留水溶性成分,为了解决中药颗粒剂易于吸湿、难于成型的缺点,笔者以休止角、成型性、载药量、吸湿率、临界相对湿度为考察指标,对该制剂进行了研究。
  1 仪器与试药
  1.1 仪器 美国AgiLent1100高效液相色谱仪,DE60400363紫外检测器,AgiLent色谱数据工作站。色谱柱:十八烷基硅烷键合硅胶为填充剂(250 mm×4.6 mm);电子天平(上海民桥精密科学仪器有限公司)。
  1.2 试药 乙腈(色谱纯);痹康无糖颗粒中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均由长春中医药大学中医药与生物工程研究开发中心药物制剂研究室提供);次黄嘌呤标准品(购于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批号140661-200402)。
  2 成型工艺研究
  2.1 辅料的优选 试验以颗粒的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和载药量为考核指标,取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以1︰4︰8的比例混合,按表1加入不同比例的微晶纤维素(MC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纤维素(L-HPC),用90%的乙醇做润湿剂,制湿颗粒,干燥,整粒,即得。
  2.2颗粒剂流动性的评分与结果 颗粒的黏度不同,流动性亦不同。采用注入法测定休止角,将三只漏斗串联并固定于水平放置的坐标纸上1 cm的高度处,将试验样品分别沿漏斗壁倒入最上的漏斗中,直至使颗粒的圆锥体尖端接触到最下面的漏斗口为止,由坐标纸测出圆锥部的直径,计算休止角[3];将其分为6档,计算公式:Tga=H/R ɑ<27°为25分;27°~28°之间为20分;28°~29°之间为15分;29°~30°之间为10分;>30°为5分;结果见表2。
  2.3 颗粒成型性评分与结果 根据《中国药典》2005版关于颗粒剂粒度要求[1],计算不能通过一号筛的颗粒和能通过五号筛的粉末总和在颗粒总干重中所占比例。将其分为四档,计算公式:成型率%=(通过一号筛而不能通过五号筛的重量/样品颗粒重量)×100%。
  成型率在85%以上的为25分;85%~80%之间的为20分;80%~75%之间的为15分;75%~70%之间的为10分;70%以下5分。结果见表3。
  表1
  处方与辅料用量
  原辅料12345678910 11
  β-CD包合物11111111111
  醇提物44444444444
  水提物88888888888
  MCC5%10%15%
  CMC-Na1%2%3%
  CMS-Na1%3%
  L-HPC1%2%3%
  表2
  流动性评分结果
  样品编号1234567891011
  休止角29.7429.0527.7629.7429.7429.7432.8329.74
  27.7626.0026.00
  得分101020101010510202525
  表3
  成型性评分结果
  样品编号1234567891011
  成型率74.4578.0090.3881.6590.5769.9668.6960.7585.7489.8385.26
  得分1015252025555252525
  2.4 颗粒剂载药量评分与结果 所加辅料的不同,载药量的多少有所不同。将其分为五档,计算公式:
  载药量%=药物的总质量/(药物总质量+辅料的用量)×100%
  载药量为>99%的得25分;为99%~97%的得20分;为97%~95%的得15分;为95%~90%的得10分;为90%以下的得5分;结果见表4。
  表4
  载药量评分结果
  样品编号1234567891011
  载药量95.2490.9186.9699.0198.0197.0999.0197.0999.0198.0197.09
  得分151052520202520252020
  2.5 颗粒剂吸湿程度评分与结果 药物的吸湿性越大其稳定性就越差,应用不同辅料可使药物的吸湿性升高或降低;将底部放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放入烘箱中,于25℃恒温放置24 h,使干燥器内相对湿度为75.3%,在恒重的称量瓶中放入2 g颗粒,精称后置于底部盛有氯化钠过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中(打开称量瓶盖),与25℃恒温保存24 h后精确称量[2];计算吸湿百分率。
  吸湿百分率%=(吸湿后重量-吸湿前质量)/吸湿前质量×100%
  吸湿率在5.4~5.6为25分;5.6~5.8为20分;5.8~6.0为15分;6.0~6.2为10分;>6.2以上为0分。结果见表5。
  表5
  吸湿程度评分结果
  样品编号1234567891011
  吸湿率5.415.735.985.646.175.986.155.976.386.125.92
  得分252015201015101501015
  2.6 颗粒剂综合评分与结果 由表2、3、4、5可得出个处方的综合评分,结果见表6。
  表6
  综合评分结果
  样品编号1234567891011
  流动性得分101020101010510202525
  吸湿性得分252015201015101501015
  成型性得分1015252025555252525
  载药量得分151052520202520252020
  总分6055657565504550758085
  综合各项指标,结果由表6可以看出处方4,9,10,11的组成较好。
  2.7临界相对湿度的测定
  干燥颗粒装入已干燥至恒重的扁称量瓶内(不要瓶盖),其后对不超过5 mm,准确称量,分装置入盛有浓度硫酸或不同盐的饱和溶液的玻璃干燥器内,于25℃恒温放置24 h后准确称重,计算吸湿百分率,以吸湿百分率为纵坐标,相对湿度为横坐标作图,得吸湿平衡曲线。
  表7
  4号及9号,10号,11号处方颗粒24 h的吸湿百分率
  处方相对吸湿百分率
  相对湿度54%H2SO448%H2SO444% H2SO4NaNO2NaBrNH4ClKBr
  25.5640.5448.5458.0066.0079.5084.00
  处方40.320.611.046.677.269.3110.02
  处方90.220.631.257.607.359.7910.56
  处方100.350.691.117.107.529.9710.26
  处方110.340.671.297.607.669.2010.35
  图1 临界相对湿度曲线图
  结果表明处方4、9、10、11的临界相对湿度(CRH)比较接近,无显著性差异,根据综合评分结果,确定处方11为最佳工艺处方,即痹康无糖颗粒成型最佳工艺为将β-CD包合物、醇提取物和水提取物以1︰4︰8的比例混合,加3%L-HPC,95%乙醇为润湿剂。
  3 次黄嘌呤的含量测定
  地龙具有清热定惊、通络的功能,临床用于高热神昏、惊痫抽搐、关节痹痛等病症;地龙中的次黄嘌呤有抗组胺、降血压、调节血液流变学的作用[4],故采用HPLC法测定痹康无糖颗粒中次黄嘌呤的含量[5]。
  3.1 色谱条件 色谱柱:AgiLent C18(250 mm×4.6 mm,5 μm),流动相为乙腈-水-三乙胺(10︰90︰0.2)用磷酸调pH值至8.4,流速:1.0 ml/min,检测波长为254 nm,柱温为室温。
  3.2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次黄嘌呤对照品2.84 mg,置25 ml容量瓶中,用10%乙醇超声溶解并稀释至刻度,摇匀,即得。(次黄嘌呤浓度为0.113 6 mg/ml)。
  3.3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 精密称取干燥至恒重的干燥粉末0.500 g,加10%乙醇50 ml,60℃水浴加热1 h,超声处理15 min,滤过,滤液蒸干,加10%乙醇定容至50 ml容量瓶中,滤过,取续滤液,即得。
  3.4 线性关系范围 分别精密吸取浓度为0.1136 mg/ml的次黄嘌呤1、2、3、4、5 ml至10 ml容量瓶中,精密吸取 10 L,分别注入液相色谱仪,以标准品浓度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标准曲线方程为Y=2×107x + 1.43×104(r=0.999 9)结果表明次黄嘌呤进样量在0.011 36 ~0.056 80 mg/ml范围内与峰面积线性关系良好。
  3.5 精密度试验 取浓度为0.034 08 mg/ml次黄嘌呤10 l,按“3.1”项下的色谱条件,连续进样5次,结果次黄嘌呤标准品峰面积RSD为0.7841%,表明仪器、方法的精密度良好。
  3.6 稳定性试验 精密吸取同一批供试品溶液(批号20080101)10 L,分别于0、4、8、12、24 h注入液相色谱仪中,分别以次黄嘌呤峰面积积分值为指标,测定其稳定性。稳定性考察结果显示样品溶液峰面积RSD为2.94%,至少在24 h内样品的稳定性良好。
  3.7 重复性试验 取同一批(批号20080101)供试品约0.5 g,精密称定,按“3.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进行含量测定。结果次黄嘌呤峰面积RSD为1.46%,表明方法有良好的重现性。
  3.8 回收率试验 取同一批(批号20080102)已知含量的样品0.5 g,共5份,每组分别精密加入次黄嘌呤对照品0.5 mg,按“3.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计算5次平均回收率为98.48%,RSD为0.51%。结果表明此方法合理可行。
  3.9 三批痹康无糖颗粒含量测定结果 取三批痹康无糖颗粒(批号分别为20080101、20080102、20080103),按“3.3”项下制备供试品溶液,分别精密吸取供试品溶液各10 L,注入液相色谱仪,测定峰面积,计算三批样品含量分别为2.36、2.04、2.47 mg/g 。
  4 讨论
  4.1 痹康无糖颗粒主要有效部位为挥发油,酯溶性成分和水溶性成分,这也造成制剂有不易成型的缺点。在本实验以成型性、流动性、吸湿性等为考察指标,对不同含量的微晶纤维素(CMCC)、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羧甲基淀粉钠(CMS-Na)、低取代羟丙基纤维素(L-HPC)进行了筛选,确定最佳工艺为95%乙醇为润湿剂、1%的低取代羟丙基纤维(L-HPC)做黏合剂和崩解剂。
  4.2 通过对超声、加热回流等提取方法,超声提取时间短,操作简单,并且含量较高。故采用超声提取的方法。
  4.3 考察多种流动相系统(甲醇-水,甲醇-水-四氢呋喃,乙腈-水溶液,乙腈-水溶液-三乙胺)对分离的影响,发现以乙腈-磷酸盐溶液为流动相分离效果较好,基线平稳,保留时间适中,方法的稳定性、精密度、重现性较好。
  
  参考文献
  [1]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化学工业出版社.
  [2] 张立平,李锦.肾炎颗粒剂的制备工艺研究.中成药,2000,22(8):586-588.
  [3] 王地,贾富霞,高燕,等.调肝颗粒剂成型工艺的研究.北京中医,2003,22(5):54-55.
  [4] 张凤春,陈云峰,苏颜珍,等.地龙对巨噬细胞免疫活性的增强作用.中国药学杂志,1998,33(9):513.
  [5] 李金屏.HPLC法测定广地龙中次黄嘌呤的含量.中国药品标准,2002,3(5):29-30.
其他文献
【摘要】 目的 观察上下泪小管同时断裂吻合术中环形置管术的疗效及手术方法。方法 10眼上下泪小管断裂均施行环形置管术。结果 10眼泪小管断裂均成功施行环形置管术,置入硬膜外麻醉导管,术后2~3个月拔管,最长追踪1年,上下泪道冲洗通畅无泪溢者9眼,上下泪道通而不畅但无明显泪溢者1眼,无1眼下泪小点外翻。结论 上下泪小管断裂吻合适合施行环形硬膜外麻醉导管置管术,既修复了上下泪小管断裂,又防止了术后泪小
【摘要】 目的 探讨尿N-乙酰-β-D-氨基葡萄糖苷酶(NAG)检测对早期糖尿病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 将95例受试者分为健康对照组(为门诊健康体检人群)和病例组(均为2型糖尿病患者)。采用对硝基苯酚(PNP)比色法和酶联免疫法分别检测病例组及健康对照组的尿NAG、mALB、β2-MG、α1-MG的测定含量,并对检测结果进行比较及统计学分析。结果 例组各项指标阳性率及检测含量均高于健康对照组,病例组
【摘要】 目的 观察阿托伐他汀对急性脑梗死患者颈动脉粥样硬化斑块及脑血流指标的影响。方法 将入选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0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54例和对照组46例,对照组用常规治疗方法(复方丹参注射液、依达拉奉注射液和奥扎格雷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口服肠溶阿司匹林片等);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阿托伐他汀钙口服。两组均连续治疗6个月。观察两组治疗前后颈动脉不稳定性斑块及脑血管血流动力学参数(CVHP)的变化
【摘要】 目的 探讨妊娠剧吐患者的心理因素及心理护理疗效。方法 61例妊娠剧吐患者,分为观察组34例,对照组33例。入院时分别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分,所有患者常规药物治疗,同时观察组予心理护理。10 d后两组患者再次进行SAS及SDS评分。结果 入院时SAS评分发现所有患者均存在焦虑症状,SDS评分发现观察组34例患者中28例存在抑郁症状,对照组33例患者中29
目的 了解胃肠间质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免疫组化表型.方法 回顾性分析30例胃肠间质瘤的病理特点及临床资料.结果 30例中CD117 阳性率为93.3%(28/30),CD34阳性率为76.6%(23/30),DOG1的阳性率为93.3%(28/30),Nestin 的阳性率为90%(27/30).结论 CD117、CD34、DOG1及Nestin标记阳性对胃肠间质瘤的诊断具有重要价值。
【摘要】 目的 探讨阑尾原发性腺癌的组织发生、临床病理特点、免疫组织化学表达及鉴别诊断。方法 对2例阑尾原发性腺癌进行大体检查,光镜观察,免疫组织化学分析。结果 其中1例大体观察呈急性阑尾炎改变,光镜观察黏膜大部分被破坏,黏膜下及肌层内肿瘤呈腺管样结构浸润性生长,另1例阑尾切面腔内见一菜花样肿物,浸润性生长,外侵现象明显,周围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光镜观察为粘液腺癌并肠系膜淋巴结转移;两例免疫组化结果
【摘要】 目的 分析眼内异物的B超诊断图像特征及漏诊情况。方法 应用Cine-Scan法国光太AB超声诊断仪对我院126例手术前眼内异物外伤患者进行B超检查,并根据经手术后情况进行分析。结果 金属异物占74.6%,非金属异物占25.4% ;球内异物占81.8%、眼球壁异物占9.5%和眶内异物占7.1%;漏诊占1.6%。漏诊原因主要是B超未能发现微小异物和临床医生未对有眼内异物征象的外伤患者行B超检
【摘要】 目的 探讨水解可脱性弹簧圈栓塞治疗颅内动脉瘤的临床疗效及其相关并发症。方法 对37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采用Seldinger技术经皮穿刺股动脉应用微导管插管,通过数字减影脑血管造影并以Orbit压力解脱弹簧圈为材料行血管内栓塞治疗。结果 本组37例患者均一次性栓塞治疗成功,成功率100.0%。其中100%栓塞26例(70.27%),95%栓塞6例(16.22%),90%栓塞3例(8.11%)
用葡萄糖类似物18F-FDG作为显像剂的PET-CT是一种无创性显像方法,它在肿瘤尤其是转移性结直肠癌的诊断、分期、再分期、疗效监测和随访中有非常重要的作用.PET-CT融合显像将功能显像和解剖显像结合在一起,提高了全身肿瘤显像的敏感性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单独PET或CT.目前,PET-CT在结直肠癌肝转移中的应用主要是检测和甄别肝脏转移性病灶、制定治疗方案和进行疗效评价。
目的 观察血塞通注射液治疗缺血性脑血管病的疗效.方法 将80例缺血性脑血管病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0例,静滴血塞通注射液治疗;对照组40例,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静脉滴注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