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要联系学生生活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qianghuo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直接经验是深刻的、终身难忘的、刻骨铭心的,并可以丰富自己的间接知识。“亲身经历以探究为主的学习活动是学生学习科学的主要途径”。 所以新课程改革中,突出过程与方法,让学生亲历亲为,把科学知识和其他材料都当做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的平台,围绕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素养和促进学生发展来设计过程,以获得巨大的教育价值。
  
   一、贴近生活,有效感知身边科学
  
   我在教学三年级《观察水》一课时,依据学生的生活实际,选用了水、牛奶、白醋、糖水四种液体来研究。从难度来说,是浅显的、便于儿童掌握的,学生就可能对水的颜色、形状、气味、味道、轻重、流动等感兴趣。在研究“水的颜色”时,有学生就认为水是白色的,当把水与牛奶放在一起时,学生又认为水不是白色的了,可水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呢?这时教师就可以加以引导:透过这杯水你能不能看见黑板上的字、书中的插图,黑板上的字与书中的插图的颜色有没有改变等等,这些说明水有没有颜色?一些日常的材料加上老师简单扼要的引导,就可以让刚刚接触科学的小朋友纠正错误认识,形成正确的概念。
   在教学认识“水的形状”时,我准备的是日常生活中各种形状的容器:碗、塑料杯、各种形状的饮料瓶、透明塑料袋等,水倒进这些容器后,形状随之发生改变,特别是塑料袋,可以把水变化成各种形状。学生因此认识到水是没有固定的形状的。
   这些材料简单而又贴近学生的生活,使孩子们在家里也能对感兴趣的现象进行同样的实验,用课堂上学到的方法去实验。有效地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过程,充分感知身边的科学,并由此逐渐养成科学的行为习惯和生活习惯。
  
   二、联系生活,提供探究的材料
  
   首先,提供的材料要有结构性。如在《空气中有什么》一课中,研究“空气的成分”时,我提供了去底的饮料瓶、蜡烛、火柴、水槽和一些红水,这样的组合就可以研究空气的成分了。这些材料来自于我们的生活中,但它们组合在一起是有结构的。在我们生活中还有许多我们熟悉的物品,例如气球,我们可以在《加热和冷却》中与塑料瓶组合做“空气热胀冷缩”的实验,也可以在《空气的性质》中用它与其他材料组合,做“反冲”实验,还可以做“静电”实验等等。这些学生熟悉的材料一旦有机的组合起来,学生就便于研究,而且更感兴趣。
   其次,提供的材料要适时、有序。如教学《导体和结缘体》时,我分四批提供活动材料,第一批有小灯泡、电线和电池,组合成一个检验器;第二批提供各种物品,用检验器检验连接在两条导线间的物品能否通电;第三批提供不同液体,用检验器检验不同液体的导电性能;第四批提供验电球,检验人体能否通电。学生的探究热情随着材料的不断展示而更加高涨,他们不仅发现了许多物品能导电,更惊奇的发现人体也能导电的现象。又如教学六年级《洗衣服的学问》一课,在比较各种洗涤剂的效果时,我每次只提供一组同样的污渍(个数与洗涤剂的种类相同)放进洗涤的溶液里洗涤,比较完以后再出示第二组、第三组……这样就避免有的同学错把本来不同的,但颜色相近污渍同时放进洗涤剂中,影响小组的探究活动,使得探究活动深入、有序进行。
   另外,教师在提供探究材料的时候,还要注意材料的数量与种类,材料的生活化等问题。
  
   三、贴近生活,设计开放性实验
  
   在学生的探究过程中,实验设计是重要的一环。教学中要培养学生养成提问——预测——假设——验证的研究方法和习惯,学会制定实验方案,要明白应该有目的、有计划、有步骤地研究,而不是盲目地玩。学生在教师的引领下,进行科学、合理的探究实验。如教学六年级《铁钉生锈了》一课时,学生在分组研究自己家中的各种生锈的铁制品后,有了疑问:它们为什么都会生锈,在什么条件下它们最容易生锈,铁钉生锈的原因是什么等等。有的学生认为与水有关、有的认为与空气有关……在学生有了这些假设时,老师适时的引导进行实验设计:如果把铁钉放在水里(或空气里),那么铁钉就会生锈。如何设计一个合理的实验来证明你的猜想。学生分组讨论:我们小组准备选择哪个假设进行实验设计,怎么样进行实验。选择把铁钉放在水里进行实验的小组怎样排除铁钉与空气的接触,选择把铁钉放在空气里进行实验的小组怎样排除铁钉与空气中水蒸气的接触,在他们的实验设计中有的各种因素考虑的比较全面,实验设计的较为合理;有的各种因素考虑的不是很周全,实验设计出现漏洞。学生亲历了实验的全过程,品尝到了成功与挫折滋味,体会科学研究的科学性和严密性,意识到比较实验要注意控制实验的变量等问题。又如,做《研究透镜》实验时,教师给学生提供了不同透镜,让学生自由地观摩。并激发他们:看谁发现的多。同学们“玩”得十分开心。一会用凸透镜看看,一会用凹透镜看看,一会儿近看,一会儿远看,一会看书上的字,一会看手上的掌纹,胳膊上的汗毛,一会儿互看眼睛。结果汇报时,学生发现很多“新奇”的现象。因为他们亲历了,感悟了,体验了,效果远远胜于老师的帮助。长此训练后,学生遇到问题不再把“老师,该怎么办?”“可不可以这样做?”挂在嘴上,而是自己做出假设,设计实验方案,学会控制条件去搜集证据来验证假设是否成立。在设计中,他们的实验材料也由自己来选择和利用,真正地体现了自主学习的含义。
   《课标》给我们提出了科学课教学的总目标,教师在实际教学中要认真领会其精神内涵,以科学的态度和观念,引领学生去学科学、用科学。让学生在生活中学会探究,形成科学的方法和习惯,这正是科学课的最终目标所在。
   【作者单位:南京市浦口区永宁中心小学 江苏】
其他文献
故事高效,说理高调,这是我们孩子的共识。小学生形象思维为主,抽象思维为辅。他们总希望听课就像听故事,学习就像做游戏。在形象与抽象之间游走,作为教师要保持学生的合理期待,尽量
学生作业是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使知识转化为能力的一种手段,也是对教师教学信息的反馈途径。评定对错只是常规,而加上适量的批语是非常必要的,因为它有着不可低估的心理教育作用。主要表现在:  一、情感交流的作用  英语作业和语文作业一样,是训练语言和表达真情实感的载体。批阅作业可看作是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的一种方式。批改作业时,摒弃固定的模式,避免简单的勾叉加上一个随意的分数的做法,而是认真批阅,巧用批语。
江苏省张家港市塘桥中心幼儿园坐落于钟灵毓秀的江南名镇——塘桥镇教育区内,有新老两个园区,29个教学班,在园幼儿1164人。新园建筑呈“井”字形,占地面积29448平方米,建筑面积116
音乐是生命的旋律。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丰富、厚重;有了音乐,生命才如此美妙动人。人的音乐细胞应该在婴幼儿时期就得到培养。在婴儿时期的孩子通过《摇篮曲》以及一些优美的、富有节奏感的乐曲,或多或少受到过音乐的感染。随着社会的进步、电声设备、多媒体的发达,孩子接触音乐的机会增多了,学习音乐的条件更优越了。但是,孩子对音乐的感知力、领悟力并不与设备的先进成正比。那么,如何根据幼儿习得音乐的特点,采取正确的
虽然课堂40分钟的时间十分宝贵,只要安排合理,“写”也是有一席之地的。不要怕课堂冷场,更不要怕学生的作品出丑。只要在阅读教学中经常预设写的训练,你就会感觉课堂上有的是时间
<正> 由中华书局上海编辑所辛勤献力,于1960年初版,1962年修订,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重版的《秋瑾集》中,收有秋瑾所作词二首:一首是《踏莎行·陶荻》;一首是《临江仙》,下序“陶荻子夫人邀集陶然亭话别。……”字样,反映了女革命家秋瑾与陶的深厚密切的感情。查秋女王灿芝1928年编行的《秋侠遗集》中“陶萩”为“陶荻”;加上上述《秋瑾集》附录中所收陶成章《秋瑾传》也写作“荻意”,即:……(秋瑾)又与(丈夫)廷钧不睦,同乡戚属陶大均(会稽人)、陈静斋(山阴人)等为之和解,不得,乃尽以其所有首
面对“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的课改浪潮,我们扪心自问:对新课程有多少深入学习和自我领会呢?为迎接新课改进行了多少知识储备和文化积淀呢?是否会像当初把素质教育简单理解成“唱唱
在学校管理的过程中,校长必须把工作重点放在做好教师工作、充分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上。如果没有教师的积极性,即使有先进的设备、一流的校舍、充足的办学经费,都不能发挥应有的效能;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教育目标的实现,也都不能取得应有的效能。邓小平同志曾说过:“一个学校能不能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合格的人才,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关键在教师”。因此,怎样调动教师工作的积极性,充
华罗庚先生曾说过:“宇宙之大,粒子之微,火箭之速,化工之巧,地球之变,日用之繁,无处不用数学。”这是对数学与生活的精彩描述。数学来源于生活,又最终服务于生活。将数学与学生的生活联系起来,将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作为学习活动的切入点,从而让学生感受到鲜活的数学,可以使数学学习焕发勃勃的生机,促进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一、开放学习素材  心理学研究表明,当学习内容和学生熟悉的生
基于AHP的思想和方法,建立了建筑企业安全评价层次结构模型,并利用AHP对其进行了分析,得出了建筑企业安全评价的具体方法和步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