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性出血热1333例临床分析

来源 :中华传染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nghulong00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报告了流行性出血热患者的临床特征、常规检验数据、异形淋巴细胞比率、免疫检查结果以及本病各期的血液流变学、血气分析、放射性核素肾图和甲皱微循环的变化规律,分析了死亡原因和影响预后的因素。1,333例中,死亡55例,病死率4.12%,其中1983~1984年病死率降至1.85%。主要治疗体会是抓“三早”、把“三关”,早期定度抓重点,各种手段齐监测,预防(性)治疗是关键;针对各期特点采用扩、扩、稳、平的治疗原则。

其他文献
期刊
本文采用免疫转印技术测定了临床诊断为热行性出血热(EHF)的现症患者76例和随访患者13例血清中针对特异性病毒多肽成份的IgG抗体。结果表明,抗P68和抗P66抗体是机体感染EHF病毒后产生的主要特异性IgG抗体,并对这些抗体的动态变化、持续时间以及与临床病型的关系等问题进行了观察和讨论。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期刊
本文报告细菌L型败血症30例。细菌学证明金黄色葡萄球菌28例,变形杆菌和四联球菌各1例。单独L型菌12例,L型伴细菌型18例。细菌L型是细菌发生变异后细菌细胞壁的缺陷型。它不宜在常规培养基生长,能在高渗L型培养基中生长繁殖。若加用L型培养基,血培养阳性率可由18.4%提高到61.5%。临床L型菌多属不稳定型菌株,易于返祖成细菌型。细菌L型败血症有以下特点:(1)发热在疗程中起伏不易控制;(2)白细
期刊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