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其音知其义

来源 :北方文学·下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jh9012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本文通过追溯音义学研究的起源与发展,研究目的和对象,分析音义学对于诗歌翻译的重要意义。从林语堂中诗英译的翻译实践出发,分析了语音意义传递的几种最主要的形式,验证音义学指导诗歌翻译的可行性,并试图从音义学的角度为诗歌翻译找到启示。
  关键词:音义学;诗歌;翻译;林语堂
  音义学旨在研究声音和意义之间的关系,作为一门新兴的学科,其历史较短,但声音和意义之间关系的争论却开始于柏拉图时代。中国古诗词中存在大量的音韵效果,如双声叠韵、叠音、押韵等。本文从这几个角度出发,分析语音意义的传递,旨在从音义学理论为诗歌翻译研究提供新视角。
  一、音义学
  音义学是研究语音与语义之间相互关系的一门学科。传统语言学观点认为语言中的音与义之间并不存在自然的联系。近年来,语言学界对这种任意性的观点提出了反思,从认知层次思考两者之间的关系。
  音韵、节律都是意义的承载体,是诗歌含义的组成部分。诗歌自诞生之初就是以声音形式存在的,当文字出现后才被记录成书面语言。因此,一首诗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是要考量其语音意义是否与其他诗歌含义成分和谐统一。
  二、音义学视角下林语堂中诗英译
  本章节以林语堂诗歌翻译为例,考察语音意义最常见的几种传达形式以及其翻译方法,具体探讨诗歌语音意义的翻译策略。
  (一)双声叠韵
  由于汉语单音节的特点,不仅易协韵,且易协声,所以形成了一种特别的或双声或叠韵的双音词。它们的存在更增添了汉语的韵律美,且使声音形象。翻译的过程中应尽力使其体现。例如:
  满地黄花堆积,憔悴损,如今有谁堪摘。
  Let fallen flowers lie where they fall.
  To what purpose
  And for whom should I decorate?
  原诗中“黄花”是双声,林语堂在处理译文时译成压头韵“fallen flowers”。此外,林语堂并没有直译为“yellow flower”,这样会使英美读者理解有误,在音韵效果和内容表达上都处理的很好。
  (二)叠音
  叠音又称叠字、重言,就是两个形音义完全相同的字相连使用,以增强表达效果。叠音的使用使语义加强,使诗歌更有音乐性,朗朗上口,所以在翻译时也应注意。如:
  舟摇摇以轻飏,风飘飘而吹衣。问征夫以前路,恨晨光之熹微。
  Lightly floats and drifts the boat, and the wind gently flows and flaps my gown. I inquire the road of a way farer, and sulk at the dimness of the dawn.
  “摇摇”和“飘飘”是叠音,译文并没有逐字对译,而是把原诗的这种形式在译文语句中体现出来,前半句两个词压尾韵,后半句中两个词压头韵,描绘形象,富有美感。
  (三)押韵
  中国的古诗词十分重视押韵。在翻译中国古典诗词时,特别要注意韵的意义的传递,在译诗中采用具有相同语音意义的韵脚。例如:
  是谁多事种芭蕉?
  早也潇潇,
  晚也潇潇!
  明日见叶上续书数行云:
  是君心绪太无聊!
  种了芭蕉,
  又怨芭蕉!
  What busybody planted this sapling?
  Morning tapping,
  Evening rapping!
  Next day, I saw another three lines following them, which reads:
  It’s you who’re lonesome, fretting!
  Banana getting,
  Banana regretting!
  这是蒋坦《秋灯琐忆》中的一首诗。全诗压ao韵(芭蕉、潇潇、无聊),读起来朗朗上口,节奏和韵律感很强。在翻译的时候,林语堂也十分重视原诗押韵的体现,英语译文通篇押韵(ing),内容、形式、韵律都得到很好的体现。
  三、总结
  音义学虽然是一门新的学科,但是对于语音与意义的讨论由来已久。诗歌的语音意义是诗歌含义的最重要组成部分。将音义学引入到诗歌翻译中,从音义学视角分析诗歌翻译是具有可行性的。音义学理论学说将以崭新的研究领域和发现为诗歌翻译研究的进一步发展提高新的视角。
  参考文献:
  [1]贺川生.音义学:研究音义关系的一门学科[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2(1).
  [2]林语堂.无所不谈合集[M].林语堂名著全集(第16卷)[C].长春:东北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3]林语堂.扬州瘦马[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2.
其他文献
摘 要:林黛玉与苔丝是中外文学史上独具特色的人物形象,比较她们的异同有利于我们加深对两者的认识,利于探索以林黛玉和苔丝为代表的先进叛逆女性,也同时可以比较东西方女性在追求自由、爱情等的共同特征。  关键词:林黛玉;苔丝;比较;形象特征  《红楼梦》,作为一部中国最伟大的作品之一,以其独特的魅力与实力经久不衰,是中华文化史上的灿烂瑰宝。一部书展现了清朝一个家族的兴衰历史,从钟鸣鼎食到没落衰微,展现了
期刊
摘 要:盛唐是一个经济、文化、政治都达到高度发展水平的时代,处于这一时代的诗人李白向我们描绘了一幅幅渗透着豪迈旷达的时代精神的祖国山水画,他的山水诗与时代精神有着密切的关系,我们可以从不同的方面来理解和把握这种关系。  关键词:李白;山水诗;时代精神  山水景物是历代诗人们颇爱表现和描写的对象,盛唐的山水诗的创作更是蔚为大观。其中,李白借山水展豪迈之气,取得了极高的成就。太白山水诗在描绘壮阔宏大的
期刊
摘 要:《尤利西斯》是爱尔兰现代主义作家詹姆斯·乔伊斯的一部现代主义的鸿篇巨作,这部作品从结构到主旨都在模仿荷马的《奥德修纪》。从古希腊史诗到现代派小说,两者在审美风格上存在着重大差别,一个表现生活的美,一个袒露生活中丑的一面。通过对《奥德修纪》与《尤里西斯》的结构框架、人物形象及故事情节进行对比分析,以揭示《奥德修纪》史诗的文学史意义。  关键词:《尤里西斯》; 《奥德修纪》; 对比研究  《奥
期刊
摘 要:本文旨在通过对比的手法,挖掘《百年孤独》与《南柯太守传》的异同,探究二者的相互关系。唐宋传奇的故事,早已深植于中国文人血液之中,对中国当代文学接受产生了影响。分析异域作品的思维方式、时代背景,求同存异,相互借鉴,既有利于文化繁荣,也为中国与拉美日益加深的跨文化交流搭起了桥梁。  关键词:《百年孤独》;《南柯太守传》;创作手法  《南柯太守传》是李公佐所写的唐宋传奇,是中国文言小说的一种;《
期刊
摘 要:任伯年作为海派画家中承前启后的巨擘,在人物、花鸟、山水画创作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就,其中尤以人物和花鸟为甚。任伯年花鸟画创作前期学习任熊、任薰,上溯陈洪绶,远追宋人双勾设色,后期师法徐渭、陈淳、八大山人、石涛、华嵒及扬州画派。进入创作成熟期后,他的写意花鸟画明快活泼、灵动自然。本文着重研究任伯年成熟期的花鸟画,明确其艺术风格及绘画理念。  关键词:任伯年;花鸟画;海派;艺术成熟期  清末画坛
期刊
摘 要:普罗米修斯与女娲同为造人神,又同样为人类之幸福而殉身,炼石补天与盗火救世的殉道精神使他们升格为完美道德的化身。但在中西不同的文化背景与道德环境中,两者所展现的道德人格又有所不同,女娲身上表现出理性的博爱,而普罗米修斯身上却更多非理性的人性冲动。理性神话模型更多表现为封闭道德的教化,而非理性的神话则象征着开放道德的召唤。  关键词:封闭道德;开放道德;女蜗;普罗米修斯  柏格森认为,以社会义
期刊
摘 要: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网络生活与大学生的联系日益密切。本文在界定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这一概念的前提下,通过问卷调查,从分享转载信息、发表评论日志、点赞跟帖等三个方面具体探讨台州市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的现状。  关键词:台州市;大学生;网络非理性行为;调查研究  随着互联网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形式更加丰富,传播速度也更加快捷。近年来,移动网络、无线网络得到大力推广,网络文化便朝着大众、创新、个
期刊
习近平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心有榜样,就是要学习英雄人物、先进人物、美好事物,在学习中养成好的思想品德追求。”可见,选树好典型,对于引领人们践行社会主义核价值观,显得尤为重要。  一、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先进典型人物选树的重要意义  (一)示范引领干群  典型是旗帜,榜样是力量。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需要典型人物的示范和引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容是抽象的,然而,其践行的主体和生动事迹
期刊
摘 要:末伦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作为民众喜闻乐见的民俗瑰宝,末伦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丰富的社会功能。在壮族传统社会,末伦是教育和模塑社会个体的“引导牌”,是内容丰富且通俗易懂的“教科书”,是社会生活和心理本能的“缓解剂”,也是传递信息和沟通心灵的“对话框”。  关键词:民间曲艺;末伦;壮族;社会意义;传统功能  末伦是壮族最具代表性的曲艺曲种之一,具有丰富的句式结构、巧妙的押韵规律、精
期刊
摘 要: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统,然而在现代化的过程中,传统的伦理经济正在向市场经济转变。中国传统的“完人”人格在社会激烈的商品竞争和武力较量中陷入窘境。在现代化进程中,“完人”与“脱序”的矛盾现实愈演愈烈,个体现代化问题日益突显,急需正视。  关键词:中国传统文化;现代化;完人;脱序  一、中国传统文化的“完人”追求及其面临的挑战  中国传统文化是以伦理道德为核心的文化价值系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