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里,通过选取家庭日常生活小事、平凡场景,表现人物音容笑貌,寄托自己的深情:有着对母亲无私母爱的怀念,有着对祖母对他的关心,对他寄予的厚望,让他产生了深深的愧疚;有着对妻子的思念;当然还有着对老妪这位忠心耿耿、充满慈爱的婢女的尊敬和思念。除了这些情感的直接流露外,归有光还有一种人生悲凉是无法言说的,那就是归家“诸父异爨”,手足的反目。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见过去归家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家庭的和睦已经荡然无存,诸父分家,用厚厚的墙隔开了手足情。更有甚者是“东犬西吠”,家家都养起了狗,养狗的目的是看院防贼,弟兄们之间已经不信任,彼此之间防范如防贼,在这样一个虽没落但诗礼传家的家庭里,竟落得个“客逾厨而庖,鸡栖于庭”的地步。按照中国传统,君子远庖厨,就是不忍心厨房的杀生,况且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私密空间,对客人无遮拦开放就多有不便,尤其昔日祖先们会客议事的厅堂,今天成了鸡鸭栖息的地方,可见家族的破败到了何等程度。虽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但关系始终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实在让归有光难以启齿,真真是家门不幸,家丑不能外扬。对祖母、母亲、妻子,乃至老妪,作者都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对母亲的事迹他听老妪叙述后,他“(妪)语未毕,余泣”,对祖母关爱的回忆,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但对诸父的所作所为,归有光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客观描述,即便如此,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依然挥之不去。
归有光写“诸父分爨”,是为下文写其他人事作铺垫的。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无任何功名。可想整个家族弥漫着一种没落寒苦的气氛,这与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相吻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母亲、写祖母、写妻子,都充满悲情,再加之自己科举的不顺,不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据《明史·归有光传》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这段科举经历,让归有光觉得上怍于归家列祖列宗,有愧于冀读书振兴门风的祖母,有愧于家族发展赋予一个男丁的使命。在一个重视家族发展胜于一切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归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见识了诸父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正因为这些,他的肩上扛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许导致他八次会试都未及第。带着这样的心情写骨肉情深,自然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一边是手足相残,一边是骨肉难舍。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诸父异爨”所带来的痛苦、抱怨和愧疚色彩,如浓雾挥之不去,使全文充满着一派悲凉。本来窄小破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了快乐,可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可以享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美景,但“诸父异爨”破坏了这一方的宁静,更破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染上了一层悲凉。可见在宗法观念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成员的反目对家族的发展是毁灭性的,对后代留下的痛苦是无法抚平的。
祖母对归有光这个孙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基于她对众儿子种种劣行的无限失望上。母亲尚在,儿子异爨,母亲看见的是儿子之间无恩无义、无孝无悌的表现。孝悌是家族发展的基础,这种目无长辈,目无兄长的行为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的结果,所以祖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她既怕孙子读书太苦,“久不见尔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又寄予厚望,希望努力学习,振兴家族,甚至连珍藏的祖父太常公上朝的笏板也拿来交给孙子,认为“他日汝当用之”, 儿子用不上,便寄希望于孙子。祖母内心是痛苦的,教子无方,才致“读书久不效”,才致儿子反目“异爨”,无法与孟母教子相比,愧疚之情无法表露。归有光听懂了祖母的悲凉,所以在“瞻顾遗迹”时,“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如果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去读,读出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有家族破败后无法言说的悲凉之情。
(作者单位: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
归有光在《项脊轩志》第二段是这样写的:“先是,庭中通南北为一”,可见过去归家在空间上是一个整体,是一个其乐融融的大家庭,“迨诸父异爨,内外多置小门墙”,家庭的和睦已经荡然无存,诸父分家,用厚厚的墙隔开了手足情。更有甚者是“东犬西吠”,家家都养起了狗,养狗的目的是看院防贼,弟兄们之间已经不信任,彼此之间防范如防贼,在这样一个虽没落但诗礼传家的家庭里,竟落得个“客逾厨而庖,鸡栖于庭”的地步。按照中国传统,君子远庖厨,就是不忍心厨房的杀生,况且厨房是一个家庭的私密空间,对客人无遮拦开放就多有不便,尤其昔日祖先们会客议事的厅堂,今天成了鸡鸭栖息的地方,可见家族的破败到了何等程度。虽然“庭中始为篱,已为墙,凡再变矣”,但关系始终处于“鸡犬之声相闻,老死不相往来”的地步。实在让归有光难以启齿,真真是家门不幸,家丑不能外扬。对祖母、母亲、妻子,乃至老妪,作者都直接地表露了自己的情感,对母亲的事迹他听老妪叙述后,他“(妪)语未毕,余泣”,对祖母关爱的回忆,他“瞻顾遗迹,如在昨日,令人长号不自禁”,但对诸父的所作所为,归有光无法直接表达自己的态度,只能客观描述,即便如此,那种弥漫于字里行间的悲凉之情依然挥之不去。
归有光写“诸父分爨”,是为下文写其他人事作铺垫的。归有光出生在一个累世不第的寒儒家庭,父亲是一个穷书生,无任何功名。可想整个家族弥漫着一种没落寒苦的气氛,这与文中祖母所言“吾家读书久不效”相吻合。在这样一个背景下,写母亲、写祖母、写妻子,都充满悲情,再加之自己科举的不顺,不能光宗耀祖,振兴家族。据《明史·归有光传》记载,归有光少年好学,9岁能作文,20岁时尽通五经三史和唐宋八大家文。35岁时,乡试中举,但以后8次会试都未及第,直到60岁时,才中进士。这段科举经历,让归有光觉得上怍于归家列祖列宗,有愧于冀读书振兴门风的祖母,有愧于家族发展赋予一个男丁的使命。在一个重视家族发展胜于一切的传统文化环境中,归有光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在见识了诸父的所作所为后,觉得更加迫切和必要,正因为这些,他的肩上扛上了沉重的负担,或许导致他八次会试都未及第。带着这样的心情写骨肉情深,自然有对比的意味在里面,一边是手足相残,一边是骨肉难舍。这种对比更增添了“诸父异爨”所带来的痛苦、抱怨和愧疚色彩,如浓雾挥之不去,使全文充满着一派悲凉。本来窄小破旧的项脊轩给归有光带来了快乐,可以“借书满架,偃仰啸歌”,可以享受“三五之夜,明月半墙,桂影斑驳,风移影动,珊珊可爱”美景,但“诸父异爨”破坏了这一方的宁静,更破坏了心中的一方净土,在这样的一种气氛下,与之有关的一切人事都染上了一层悲凉。可见在宗法观念盛行的中国封建社会,家族成员的反目对家族的发展是毁灭性的,对后代留下的痛苦是无法抚平的。
祖母对归有光这个孙子的感情是复杂的,而这也是基于她对众儿子种种劣行的无限失望上。母亲尚在,儿子异爨,母亲看见的是儿子之间无恩无义、无孝无悌的表现。孝悌是家族发展的基础,这种目无长辈,目无兄长的行为就是不读书、不知礼的结果,所以祖母把所有的希望寄托在这个孙子身上,她既怕孙子读书太苦,“久不见尔影,何竟日默默在此,大类女郎也”,又寄予厚望,希望努力学习,振兴家族,甚至连珍藏的祖父太常公上朝的笏板也拿来交给孙子,认为“他日汝当用之”, 儿子用不上,便寄希望于孙子。祖母内心是痛苦的,教子无方,才致“读书久不效”,才致儿子反目“异爨”,无法与孟母教子相比,愧疚之情无法表露。归有光听懂了祖母的悲凉,所以在“瞻顾遗迹”时,“长号不自禁”。
归有光的《项脊轩志》,如果放在传统文化的背景下去读,读出的不仅仅是对亲人的思念之情,更有家族破败后无法言说的悲凉之情。
(作者单位:兰州市外国语高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