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物性肝损伤病理学的特征及鉴别诊断

来源 :临床肝胆病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ymzI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药物性肝损伤(DILI)肝组织学表现分为炎症坏死型、胆汁淤积型、脂肪变性和脂肪肝炎型、血管损伤型、轻微病变型等多种病理类型.对于疑诊为DILI但又不肯定、不能用DILI一元论解释的肝损伤、多药物接触史而不能确定具体致损药物的DILI、治疗效果不符合预期DILI、慢性DILI等,需要组织病理学进一步鉴别诊断;组织病理学还可用于评估DILI病情轻重和预后.因DILI肝组织病变分布不均一,要有充足的组织样本量才能减少取样误差.由于肝损伤性疾病组织病理学表现“一因多果、多因一果”,病理密切结合临床才能最大可能得出最终诊断,在DILI的组织学诊断过程中临床病理讨论尤为重要.
其他文献
目的 研究转化生长因子β1(TGFB1)基因多态性对特发性矮小症(ISS)患儿重组人生长激素(rhGH)治疗效果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在成都市龙泉驿区妇幼保健院以rhGH治疗的67例ISS患儿,男37例,女30例,平均年龄(7.9±1.5)岁,平均身高(109.96±6.32)cm.记录rhGH治疗前和治疗1年后所有ISS患儿的身高、体重、体重指数(BMI)以及身高均值标准差积分(SDS),用X线检测ISS患儿的骨龄,并计算各指标治疗前后的差值(Δ).采用酶联免疫法(ELIS
期刊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中各组成部分在早发急性冠脉综合征(ACS)患者中的性别差异,以及性别和代谢异常因素对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早发ACS患者长期预后的影响.方法 采用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纳入2013年1—12月行PCI治疗的ACS患者共6431例,选取≤50岁男性(n=1154,男性组),≤60岁的女性(n=404,女性组).收集并分析2组的基线资料和5年的随访资料.结果 男性组合并代谢综合征的比例高于女性组,其中肥胖(32.2%比23.5%)、高甘油三酯(TG)血症(54.0%比45.0%)和
目的 分析非肥胖型脂肪肝的患病率及影响因素,为其防治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筛选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5年1月—12月腹部超声、BMI、年龄及性别资料完整的体检者23545例,分析脂肪肝患病率,继续筛选TG、空腹血糖及ALT等资料完整的正常BMI体检者7484例进行多因素分析.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非正态分布的定量资料两组间比较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计数资料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非肥胖型脂肪肝的独立影响因素.结果 克拉玛依市中心医院2015
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是女性最为常见的生殖细胞肿瘤,但合并甲状腺肿类癌较为罕见,其治疗尚无统一标准.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 年11 月收治1 例卵巢成熟性囊性畸胎瘤合并类癌,且伴有甲状腺成熟性囊性畸胎瘤患者,现对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卵黄囊瘤(YST)又名内胚窦瘤(EST),是一种少见的高度恶性生殖细胞肿瘤,多见于儿童,主要发生于性腺(睾丸和卵巢),而发生于性腺外者,多位于靠近身体中线的部位,如骶尾区、子宫、阴道、前列腺、腹膜后、肝脏、纵隔、松果体区和第三脑室等[1-2].原发于眶内卵黄囊瘤极为罕见,南昌大学第一附属医院2019 年 7 月收治 1 例原发性眶内 YST 患者,现结合相关文献,对其CT、MRI影像学表现进行回顾性分析,旨在提高对本病的认识.
不确定期慢性HBV感染者是指:传统的免疫耐受期、免疫清除期、免疫控制期和再活动期等上述4期均无法准确定义的人群.这些患者是否需要抗病毒治疗目前被广泛关注热议.
目的 探讨外周血中性粒细胞与淋巴细胞比值(NLR)对2型糖尿病(T2DM)患者首发急性心肌梗死(AMI)的预测价值.方法 选取行冠脉造影的T2DM患者146例,按冠脉造影是否正常进行分组,收集并比较2组一般资料及血液生化指标,同时分析NLR与各指标间的关系.采用单因素及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T2DM患者首发AMI的危险因素,采用ROC曲线评估NLR对T2DM患者首发AMI的预测价值.结果 146例患者中,冠脉正常者(A组)75例,急性心梗者(B组)71例.B组的男性、吸烟、饮酒史比例、白细胞计
动脉粥样硬化(AS)是血管内的一种慢性炎症性疾病.由AS引起的心脑血管病是致患者死亡的首要原因.内皮型一氧化氮合酶(eNOS)和神经元型一氧化氮合酶(nNOS)合成适量的一氧化氮(NO)具有抗AS的作用,而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iNOS)合成过多的NO,具有促进AS发生和发展的作用.鉴于NO在血管内皮细胞中的重要作用,本文就近年来NO信号通路与AS发病机制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为研究临床治疗AS的NO相关药物提供参考.
HBV感染呈世界性流行,全球约有2. 57亿慢性HBV感染者[1],我国慢性HBV感染者约7000万[2].慢性 HBV感染是一个动态过程,反映了HBV复制和宿主免疫反应之间的相互作用.基于HBeAg状态、HBV DNA和ALT水平,慢性HBV感染的自然史一般被分为4个阶段,即免疫耐受期(慢性HBV携带状态)、免疫清除期(HBeAg阳性慢性乙型肝炎)、免疫控制期(非活动性HBsAg携带状态)和再活动期(HBeAg阴性慢性乙型肝炎).长期以来,HBV感染分期有助于确定患者所处疾病状态、评估疾病进展的风险,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