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爷爷”王明林:9000多个日夜的坚持

来源 :党员生活·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l_zs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现年85岁的王明林,是黄石市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被人们称为“党史爷爷”。怀着对党感恩的心,他执着于学党史、编党史、讲党史。自1996年退休以来,他整理汇编党史资料100多万字,义务讲党史17年、共计260多场。他还成立了个人工作室,积极为社区建设出智出力,年均为群众提供订单式服务120余次。多年来,他先后荣获“感动黄石十大杰出老人”“黄石楷模(好人)”、2021年3月-4月“荆楚楷模”人物、2021年全省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在孙女王昕的心目中,爷爷王明林有点不一样,“别的爷爷退休了打太极、打麻将,我的爷爷就爱读书”;
  在老伴张凤琴眼中,“我家老王学党史到了痴迷的地步,白天去书店,晚上才回来,有时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学习”;
  在小区邻居看来,王明林有点“怪”,大家聚在院子里聊天的时候,王明林经常上前来讲一段党史故事。
  这位与众不同的老人就是王明林。为了报答党的恩情,他将“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视为自己的责任和追求。退休后,他一直沿着心中的精神坐标坚定追随,这一坚持,就是9000多个日夜。
  25年整理汇编100多万字
  艳阳高照的夏日,记者来到位于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的公汽池湖小区,夹在两栋楼之间、仅一层高的平房便是王明林的家。从门上方脱落的招牌可以看出,这里曾是小区的健身中心。
  进门后,呛人的炒菜味从厨房扑鼻而来。水泥地上,两张单人床、一个摆满书籍的书架、一张小饭桌、几个风格不一的木质柜子和若干杂物,把20多平方米的空间挤得满满当当。
  这里既是客餐厅、也是卧室,边长约一米的旧饭桌就是王明林平时学习整理党史资料的地方。由于王明林学党史睡得晚,为了不打扰儿子一家,2013年,他和老伴从二室一厅的家属楼,搬到这间拥挤的小房子里。后来,为避免影响老伴睡眠,老两口又改为分床睡。
  如此环境下,王明林数年如一日的动力是什么?
  两鬓斑白、精神矍铄的他道出了初心:“生我的是娘,养我的是党。翻身不忘共产党,红心忠贞报党恩。”
  1936年,王明林生于湖北钟祥一个贫苦农家。旧社会时期,他和家人饱尝艰辛、备受欺凌,母亲遭到国民党毒打,父亲被挖坑活埋,哥哥被抓去当壮丁。新中国成立后,他的命运得以改写,在党和政府的资助下,他顺利完成了初中学业。
  “如果不是党的帮助,我都不知道会有什么样的结果。”回忆往事,王明林哽咽了。
  从那时起,他就对党心存感激,决心要好好学习、追求进步。19岁时,王明林在武汉成为一名空军战士;24岁,他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
  “报党恩就要学党史、知党情、听党话、跟党走。”在部队时和转业后,王明林一有时间,就钻研党史。“越钻研党史,我越能感受到党的伟大,对党的感情更加深厚。”
  1996年,从黄石市公交集团退休后,王明林有了充裕的时间,从碎片化地学党史变成全面系统地学。
  早上他带个馒头出门,一整天都泡在新华书店,晚上再回家整理。书店没座位就站着,累了就坐地上看。王明林边读书边做笔记,一天下来能记二三十条。等到回家后,王明林“像井干了一样”,抱着水猛喝。
  “我家老王学党史到了痴迷的地步。”张凤琴告诉记者,王明林有时到凌晨一两点还在学习;有时吃饭想到一个党史事件,他马上放下碗筷,翻开本子做笔记;哪怕是生病了,他也一边打点滴,一边看党史资料。
  在学习党史的过程中,王明林发现,学得越深入,越发现自己知道的少,就越想学到更多。
  日积月累,王明林记录的学习笔记近40本,他还萌生出了编写党史的想法。“学党史不应该停留在丰富自己知识的层面,我应该将学到的知识汇编成书,带动身边人一起学党史、知党情、跟党走。”
  2006年起,王明林开始以讲党史故事的思路,整理汇编多年积累的党史资料。七旬高龄的他为了尽快把书编好,“平常要求自己每天最少写3个小时”。遇到不清楚的,他就去新华书店查,或者请社区工作人员帮忙上网查。由于不会电脑,他一笔一画写下后,再找人打印成册。
  功夫不负有心人。浸透了25年的汗水,王明林整理党史资料达100多万字,汇编成书30多册,成为远近闻名的“草根”党史专家。他还自掏腰包,把这些资料印刷了1300多本,送给社区居民。
  “大家红,红一片”
  在整理汇编党史资料的同时,王明林还有了一个新的想法:“一人红,红一点;大家红,红一片。只有把党史知识宣讲出去,才能达到更好的社会效果。”
  王明林第一次講党史课,是在2005年7月1日的社区党员座谈会上。轮到他发言,他不紧不慢地讲出一段故事:
  “1921年7月23日至31日,中国共产党一大在上海李汉俊公馆举行。参加的党代表有13人……”因为讲了很多教科书上省略的故事,王明林还没讲完,就赢得党员们的鼓掌。
  由于王明林对党史故事了如指掌、讲得生动,社区只要有党组织活动,就请他讲一段党史。在小区里,他也经常主动寻找机会,花几分钟,见人就讲。
  一开始,王明林也有些不好意思,甚至怕别人说他是个疯子。“后来,我仔细想,我是个老党员,应该有责任、有义务、有担当。”
  也有小区居民不理解王明林。一位婆婆问他:“我们都七老八十了,你讲这些有什么用?”了解到她文化程度不高、看不懂书本,王明林便用通俗的语言,生动地讲述了赵一曼的英雄事迹。
  听完,那位婆婆茅塞顿开:是无数人的牺牲换来了如今的和平与幸福,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今天这样的好光景。共产党的伟大功绩,让婆婆们都为之骄傲。看到自己的故事能有这样的效果,王明林也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随着名气越来越大,他的讲台也延伸到了社区外。黄石先后组建了王明林党史宣讲团和王明林工作室,深入到机关、学校、军营、企业、社区宣讲。此后,王明林又走进革命纪念地讲党史,大冶殷祖、阳新龙港都留下了他的足迹,他成为人们心目中的“党史宣讲达人”。   一堂党史课一个小时,王明林总是全程脱稿。尽管他年过八旬,身体常常吃不消,但他每次都坚持将内容讲完。王明林计划今年讲30场党课,截至7月底,他已超额完成“小目标”,讲了42场。
  “现在的年轻人以为今天的幸福生活来得很容易,大多急功近利。星星之火,也可燎原。我只想尽绵薄之力,让更多年轻人了解党、热爱党。”王明林说。
  用实际行动服务社区居民
  由于腰不好,王明林走路需要戴着护腰带。在出门时,他总是随身带着一根垃圾夹。“这不是拐杖,而是用来捡垃圾的。”王明林习惯边走边捡,已经用坏了一根垃圾夹。
  原来,除了“党史爷爷”,王明林还有另一个身份——黄石港区沈家营社区第三网格党支部书记。
  2018年5月,沈家营社区党委成立了王明林工作室,组建了以王明林为主的7人团队。团队成员都是社区中有一定威望和影响力的老党员。
  工作室除了研究党史外,还有延伸服务——以服务社区中的弱势群体为核心,开展关爱、帮扶活动。
  2020年下半年的人口普查结果显示,沈家营老旧小区住着许多独居老人。社区与王明林党员工作室联手合作,定期通过电话问候的方式对独居老人、空巢老人进行关怀,同时也积极组织志愿者去拜访独居老人,让冷清的家里也变得热闹起来。
  今年7月高温不断,社区考虑到王明林年纪大了,没有给他安排任务。闲不住的王明林找到社区,严肃地问:“为什么不给我安排任务?我是党员,不能没有任务!”
  沈家营社区党委书记杨莉听到王明林的“批评”,既意外又感动。“意外的是,一位85岁的老人这么强烈地要求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感动的是,他不仅宣讲党史,同时也在知行合一,用实际行动报党恩、跟党走。”
  在王明林看来,这么多年,他“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黄石港区委组织部相关负责人表示,做一天好事容易,几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却很难。每一个人特别是每一名党员都应像王明林那样,在平凡工作中爱岗敬业、埋头苦干,用行动诠释卓越与先进,用更高的标准要求自己。
  记者手记
  平凡中创造不凡
  王明林对物质生活没什么要求,但在一心向党的路上完成了一个又一个的目标。他一生清贫但精神富足、初心如磐,满腹学识却毫无保留、传授于人。
  王明林常对家人说:“我不给儿孙留堆金,但要为儿孙留本经(指党史)。”本该享受天倫之乐的退休时光,他却选择在党史知识的海洋里奋楫笃行。
  为爱好废寝忘食很正常,但是对一件事坚持20多年却很难。
  1米多高的资料,近40本笔记,100多万字的心血,260余场党课……尽管在他看来,自己没有什么轰轰烈烈的壮举,只是做了一点微不足道的小事,但这样对信念的践行,已经是在平凡中创造了不凡。
  在收到“光荣在党50年”纪念章时,王明林谦虚地说,过去的成绩只能说明过去,他要“老马奋蹄,砥砺前行,不忘初心,余热生辉”。
  榜样催人奋进,使命呼唤担当。我们看到,王明林的“余热”,已汇聚起感动的力量,正激励成千上万的人在平凡工作中爱岗敬业,在党史学习教育的最前线践行初心。
其他文献
近期,小米汽车总部及工厂将落户选址何处,各地竞争激烈。已有北京、上海、武汉、合肥、成都、西安等6个城市公开表态争抢,结果扑朔迷离,仍无定数。大企业对项目的选址,除了考虑显性的产业链、人才、土地、区位等要素配置和要素成本外,更看重一个地方的营商环境。一个地方的发展,短期靠项目,中期靠政策,长期靠环境。营商环境就是生产力、竞争力,代表未来发展趋势和发展潜力。  强化大局意识,争当营商环境的局中人。每一
期刊
今年以来,咸宁市以党史学习教育为契机,深挖本地红色资源,倾力打造“红色咸宁启示录”系列微党课,为新形势下的党性教育注入新活力。  “小切口”聚焦“大主题”。咸宁市以党史中的人和事为切口,深入基层,深挖史料,深访群众,共录制《党内“女包公”钱瑛的红色人生》《铁军精神永放光芒》等15堂“红色咸宁启示录”系列微党课。微党课突出形式小而精、内容接地气,每集时长10分钟,以红色咸宁革命、建设、改革等各个历史
期刊
“这里原来堆满了旧楼拆迁遗留的建筑垃圾,十几万元的清理费,居民无力承担,一堆就是好多年。”武昌区鹏凌苑小区自治管理委员会主任孙震林指着小区后面的一块空地对记者说。自管会把这个问题反映上去后,街道和社区出面牵线,联系小区对面的阿里巴巴华中总部基地项目工地,帮助清理了建筑垃圾。清空后的场地干净平整,一下多出了12个停车位,居民无不拍手叫好。  徐家棚街道鹏凌苑小区建于1995年,现有6栋楼房,居民29
期刊
“请问您最近有没有到中高风险地区?”“您家人是否存在发烧发热等相关症状?”……7月下旬以来,全国多地相继发生疫情,武汉、荆门等地也陆续出现新冠肺炎确诊病例。为控制和降低疫情传播风险,保护市民健康,襄阳市4万余名党员迅速响应号召下沉社区,在炎炎烈日中撑起一把疫情防控的“防护伞”。这是襄阳市通过抓实党建引领,加强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的一个缩影。  党的根基在人民,党的执政基础就是基层党组织;党的力量来自组
期刊
“每年春节前,他们都会定期来免费疏通管道。家里有需要,他们随叫随到,比外面更快、更方便、价格也更优惠。”赵奶奶在青山区117小区住了20多年,近年来过得越来越舒心。这个始建于1985年的老旧社区如今成为1596户、3670位居民的温馨家園。  赵奶奶口中的“他们”,便是青山“红色物业”公益服务部的工作人员。  “老旧社区都没有维修基金,居民群众房屋维修服务需求强烈,怎么办?”青山区老旧小区分布散、
期刊
党员干部过好“五关”,政治关是生命线,品行关是“检测仪”,能力关是“试金石”,作风关是“得失令”,廉洁关是“紧箍咒”。  今年是各级领导班子集中换届年。五年一次换届是领导班子新老交替、进退留转的好机制,也是百年大党保持风华正茂、生机勃勃、薪火相传的重要制度设计。笔者认为,在换届中,所有干部接受组织挑选、经受组织考验,必须过好“五关”。  对党忠诚过好政治关。政治关是首关,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关
期刊
2020年疫情来袭,洪山区洪山街道北港教师小区业委会发挥下沉党员作用,组建15人志愿者队伍,保障了小区居民“零感染”。疫情防控进入常态化后,小区业委会意识到物业的重要性,将原来的单位型物业,换成了专业的市场化物业,开启全新的“三方联动”小区治理探索。  “小区要治理好,小区党组织、物业、业委会三方都少不了。”北港教师小区业委会主任郝怀玉被吸纳为小区党支部成员,共商小区治理,他动力十足。2016年,
期刊
走进江岸区交通小区,映入眼帘的便是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去年疫情期间,社区、物业和下沉党员24小时在岗值守。疫情常态化后,居民希望我们能将部分便民服务从社区延伸到小区,于是就诞生了小区党群服务驿站。”对此,桃源社区书记胡郡艳十分自豪——这是武汉市第一个小区党群服务驿站,从此小区党群服务驿站遍布武汉。  交通小区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末到90年代初,共5栋楼房,现有居民300户,876人,一直是自管物业
期刊
作为年轻党员干部,以百年奋斗为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首先要建好三条“线”。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全面吹响“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奋进的铮铮号角。作为年轻党员干部,以百年奋斗为新起点,不负韶华再出发,首先要建好三条“线”。  建设好精神天际线。要认清一个理。有力量没有理论,可能蛮干盲动;有理论没有行动,容易沦为空谈。艰苦的革命岁月,共产党
期刊
乱停乱放的车辆排列有序、路面的垃圾消失不见、原本敞开的大门有了岗亭……在江岸区江汉北路社区18号小区,昔日的老旧小区变成了干净温馨的家园。  “‘红色物业’进驻小区后,居民的生活有了安全感和幸福感。”社區书记施敏说。  江汉北路18号小区原是市传染病医院宿舍,大部分是上世纪70、80年代建房,共有315户,是典型的老旧小区。单位搬迁后,小区长期处于无人管理的状态,东西失窃、停车难等问题成为居民的心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