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打练结合”

来源 :搏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sdgerfdgcvbrrgfdg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套路与散打相分离,是当代竞技武术的一个主要特征;也是竞技武术不同于传统武术“体用兼备”的重要方面。套路与散打分离的现状,造成套路运动员只“练”不“打”,散打运动员只“打”不“练”。这一现象引发了人们对竞技套路的技击属性、散打的民族风格提出质疑,甚至被一些人士称之为“花拳绣腿”和“自由搏击”。
  套路与散打两大运动体系的形成,既与人们对武术的认识过程,也有武术适应奥林匹克竞技规则的缘故。
  建国初期,在《新体育》、《体育文丛》等刊物上,围绕武术的性质、发展方向展开了一场理论大讨论。从讨论情况来看,多数学者认为:技击是武术的本质特性,发展武术必须保存武术固有的风格特点。但由于受极左思想对“唯陵击论”的批判,技击被认为是旧社会的糟粕而被剔除。以拳击比赛出现的伤害事故为界线,武术走上“唯套路”的发展之路。改革开放带来的思想解放和观念转变,使以散打、太极推手为主体的技击武术迅速复兴,打破了武术“唯套路”的发展格局。与散打同期推出的太极推手,由于条件所限,未能使竞技武术形成三足鼎立之势,而造就了二元对立的现状。
  武术跨入竞技之门,即意味着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对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武术拳种繁多,各呈异彩;然而,并非所有拳种都适于竞技,为推动武术竞赛的发展,原国家体委组织有关专家,在查、华、炮、洪和少林拳等拳种的基础上,创编了长拳。此后,又规范了太极拳和南拳,逐步形成了以长拳、太极拳、南拳为主体的武术竞赛体制。在传统拳种的基础上进行创新、简化,以提高比赛的竞技性,显然不同于传统武术大而全的整体思维方式。
  东方的思维方式注重综合,而西方的思维方式则偏重分析;西方是“一分为二”,东方则是“合二为一”。武术跨入竞技之门,即意味着对传统思维方式的突破和对西方思维方式的融合。“竞技”至上的运动法则,导致武术对“技击”价值取向的偏移,由注重“体用兼备”的“能击善舞”转向有利于竞技的“击”“舞”分离。从武术融入以奥林匹克运动为主体的国际竞技体坛来讲,套路与散打分离的模式是正确的,这是武术竞技之行的必然选择。
  为解决套路与散打分轨的问题,自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一些人士便提出了“打练结合”的发展模式,并进行了一些积极的尝试。在此思潮影响下,武术专业队曾一度出现了套路运动员习练散打,散打运动员参加套路比赛的情况,但终因两者悬殊太大而未能融为一体。诚然,竞技套路是攻防格斗动作的组合,但并不意味着习练竞技套路便能实战。组成竞技套路的攻防格斗动作,在套路运动规律的制约下,高度地规格化与艺术化,逐步脱离了实用。譬如太极拳的分脚,在传统太极拳套路练习中还要求起脚不过腰,而在竞技太极拳套路演练中,起脚的高度却要求过肩。高飘洒脱的外在审美,以及追求难度的评判标准,使竞技套路沿着表现技击方法的方向发展,与运用技击方法的散打成为同源异质的两种运动形式。在现行的竞技武术训练体制下,追求套路表演与散打实战相结合,那只是为既能演练又能实战的人士提供施展“能击善舞”的空间,并不能实现“练”与“打”的真正结合。
  从武术与奥林匹克的融合来讲,套路和散打必须分离,这符合西方体育注重分析,追求公平竞争的思维方式。但是,辩证唯物主义还告诉我们,矛盾的双方既对立,又统一。套路和散打作为竞技武术的有机组成部分,必然有内在的联系,统一的关键是找到二者联系的机制。
  套路和散打统一的连接点是对“技击(实战)”这一价值目标的认同,关于这一点在传统武术的训练可找到诸多实证。传统武术拳家大多主张习武由拳开始,而拳法训练又以套路作为入门之法。套路是攻防技术的提炼,是历代武术家实战经验的总结。通过套路练习不仅可以增强体质,提高功力,更重要的是可以培养习武者的技击意识。如三体式的沉身下桩,并非凭空想象,而是为了有,效地保护自己。太极拳的蓄劲如开弓,是为了最大限度地发挥人体的潜能。在套路练习的基础上而逐步过渡到拆招、喂招,以至实战。纵然也有一些流派的拳家不采取由习练套路而过渡到实战,但不能据此而否定套路与散打之间的联系。
  传统武术现代化并不等于武术奥林匹克化,奥运发展仅是武术发展的一个方面。“打练一体”是中国武术的特色,这一文化模式包含着民族的价值取向和民俗心理。如果抛开“打练一体”,仅“打”不“练”的散打,在技术体系上将难以得到传统武术文化的丰富滋养;仅“练”不“打”的套路,也将逐渐失去对武术技击符号的合理解释。探讨“打练一体”向现代体育的转化形式,有利于挖掘套路中隐含的技击动作,还能为散打的发展提供技术素材,这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将具有积极的意义。
  再论“打练结合”,并非否定当前武术的发展模式,而是论证武术的发展应有多种模式,既应有分离的,也应有整合的。整合模式的推出可先由传统武术竞赛开始,比赛分为预赛和决赛,预赛比试套路,按一定的比例进行淘汰;复赛较量散打;比赛名次由散打成绩决定。散打复赛也将改变目前单一的徒手对抗,器械之间的较量也将随着科技进步而成为现实。届时,古人殚精竭虑所创造的各种技击方法将充分展现于观众面前,这既有利于对传统武术文化的继承,还可开辟武术竞赛的新天地。
  在西方体育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时代,竞技武术套路与散打分离的模式还将独领风骚,但这并不能抹杀套路与散打之间的内在联系。在人类跨入21世纪门槛的时候,西方体育文化的代表——奥林匹克运动,已认识到为保持它的健康发展,必须汲取东方文化的营养。世界体育文化向东方的回归,为传统武术走向世界设置了新的舞台。让我们期待着传统武术的腾飞,期待着武术发展模式多元时代的到来。
  (责编:锦衣卫)
其他文献
序 言    他是一个经上帝造就出来的拳击天才,而他则是一个经后天打磨出来的不锈钢刀,他是横跨四个级别的无敌精灵,而他则是一个连续卫冕了二十场的中量级不老魔王,说到这些,相信现在你应该已经猜出来这两人是谁了吧?不错!他们就是曾经高高在上的P4P榜首人物——小罗伊·琼斯和伯纳德·霍普金斯。可是如今他们都纷纷从神坛坠落到了凡间,那坠落时留下的一道道凄美的划痕刺痛着每一个精神上深深依恋着神话的人们。  
期刊
两个无比骄傲而又无比落魄的男人。  对了,我说的就是罗依·琼斯与伯纳德·霍普金斯。1993年,那场著名的IBF中量级拳王赛为这个世界埋下了两颗希望的种子,然后,十三年如白驹过隙,这个世界再不需要他们出拳。十三年,从中量级到轻重量级,舍此二人,再无风景可言。在那一次对撞之后,琼斯与霍普金斯背道而驰,走向了各自的光荣与梦想,但最后,他们又都被扔进了失意的深渊。2006年,老家伙将拳台重逢。此时,重提旧
期刊
前言    两头枪亦叫两头蛇,老名是“穆桂英斗番”,又称花枪,是南派少林稀少而优秀的传统器械套路。它不仅具有一般枪棍之类长器械的特点,而且在舞花、穿刺、换把、挑插等方面有其独特的风格。动作美观潇洒,套路变化多端,它的最大特点是:穿刺快速似梭镖,换式游走灵如猫,出手枪扎一条线,舞花转扫一大片。  两头枪虽然枪身两端均有枪头,但舞动起来却能灵便自如,上云下扫,前扎后刺,舞花翻转,绕颈围腰,犹如蛟龙出水
期刊
冷门,又一次不合时宜地诞生了,2006年1月7日,扎伯·朱达在卫冕次中量级冠军头衔时惨痛失手。这一失手,不仅迫他撤出了所有领地,还几乎葬送了他与梅威瑟尔的超级大战。  不必感叹朱达临场的拙劣,也不必扼腕次中量级竟落入鼠辈囊中。忘掉这一切,该收回的终将收回。此时,我们应该庆幸,4月8日,朱达与梅威瑟尔的较量仍将如期进行。这仅仅是争夺空缺的IBF冠军头衔,但其轰动效应依然勿庸置疑。    星路历程 各
期刊
古柯·奇维奇岩是一位不需要做过多介绍的武术名家,大家都熟悉他。1997年作为柔道界知名教练登上黑带的殿堂,他最初是在他的国人亚美尼亚人的擒拿界赢得声誉,随后在前苏联和欧洲名声大振。1981年移居美国,然后充分发挥自己柔道和桑博知识的优势。此后不久,他与柔道名家吉尼·乐贝尔合作,从此二人共同驰骋在擒拿界。  奇维奇岩已经多次在《黑带》中与大家分享他几十年训练中积累的训练、教学和比赛的知识和经验,但是
期刊
铜瓶中的巨魔终于从百年封印中解脱,庞大的黑影瞬间遮住了整个重量级的天空,所到之处甚至连日月都为之失色。是的,我说的就是那头来自东方的野兽:去年12月17日德国柏林的一场鏖战过后,尼古拉.瓦罗夫,有史以来最高大的拳击手,成了有史以来最高大的世界拳王。    赛后新闻层出不穷    在那场激烈的比赛中,原WBA重量级拳王鲁伊兹尽管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勇气和斗志与巨人展开了整整12回合的血战,但终究还是因
期刊
刀锋:读者朋友们,大家好!我是专栏策划刀锋。因为武术、因为功夫让我们一次次相约在《搏击》杂志的《军营武苑》专栏里。因为武术、因为功夫让我们从陌生到熟悉,从相识到相知,所以我们应该感激武术功夫才对。如何感激呢?我想对他的宣传与发展贡献我们自己的一分力量就是对其最好的回报了。当然提到武术、提到功夫,我们就不得不提到一个人,他就是——武术宗师李小龙先生。33年前,只有33岁的武术大师李小龙不幸“病逝”,
期刊
八卦掌自董海川先师创派传衍于世以来,经第一代著名的八大弟子各自演化分支,其中尤以程、尹二派声名最著,广传支系。近代形意巨子刘奇兰弟子、“闪电手”张占魁先生从程庭华处学得程派掌法,后又融形意、八卦于一炉,独创形意八卦掌一脉。张之弟子姜容樵更是号称近世形意、八卦武学通家,其晚年在师传基础上整理的八卦掌法,理法俱精,海内外传习者甚众,更传播至日本、欧美等国。现谨将流传在日本的形意八卦掌八大掌势掌法套路整
期刊
山西为心意拳的故乡,长期以来,在众多的拳谱中,均分别记载有“独我姬公,名际可,字隆风,生于明末国初,为蒲东诸冯人氏,访名师于终南山,得武穆王拳谱”,“唯六合出于山西龙凤姬先生”,“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居均村,姓姬名宏,字是隆丰,老先生留下谱论,传于习武君子钻心细玩,以思其理”,“查此拳出自姬姓兄弟二人,一名姬龙,一名姬凤,系山西平阳府蒲州人,家住均村,二师之前,代远年湮,究无所考,留此谱论,传于习武
期刊
迈克·泰森:“我热爱阿图罗·加蒂。他是我最喜欢的拳手之一,他表现激昂,具有拳场煽动力。当然,他不是这个世界上最好的拳手,但你观看阿图罗的比赛,就会发现,他一直表现积极,充满激情。”  阿图罗·加蒂:“失败就放弃那不是我的性格,战斗到永远才是我的人生格言。”  克劳德·阿卜拉姆斯:“他将不会被入选拳击名人堂,因为他还没有取得令人刮目相看的重大胜利,虽然他是一个意志品质既坚定又勤奋的拳手,可是他的天赋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