蜘蛛世界第一人

来源 :教师·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vid_tes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有这么一个人,30多年如一日,走遍了祖国的千山万水,潜心研究一种在外人看来恐怖的动物——蜘蛛。在快退休年龄时,他的名片上标注仅是高级实验工程师,相当于副教授待遇,进入大学工作时学历也仅仅是初中。然而,他从事的事业却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同时享誉世界。面对鲜花和掌声,他却表示想要安静地从事研究。他就是中国的“蜘蛛侠”——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师刘凤想。
  
  谈到蜘蛛,我们不得不提及一个人,他便是刘凤想。
  在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有一个“蜘蛛王国”,里面有20000多个蜘蛛标本,其中500多个是珍稀蜘蛛品种,蜘蛛研究成果在国内处于领先地位,于国外也享有声誉。56岁的刘凤想就是专门采集蜘蛛给专家们研究的实验师,这些蜘蛛就是采自他手。
  世界上有些事情是极其热闹的,经常伴随着掌声和鲜花,而有些事情是非常寂寞的,无论你做得多么出色,也鲜有人喝彩。33年来,刘凤想一直从事的就是捕捉蜘蛛这个寂寞而又有一定风险的工作。
  
  艰辛捕蛛路
  
  1976年,刘凤想从天门农技站调入湖北大学时,对蜘蛛的了解并不多,但他肯钻研,一有空就大量翻阅有关动物学和昆虫学书籍,中央电视台《人与自然》也成了他必看的节目。哪里有较多所需要的蜘蛛品种,怎样安全捕捉而不被它蛰伤,如何躲避毒蛇、蜈蚣的袭击,刘凤想在孜孜不倦的学习和实践中,掌握了丰富的经验和技巧。自然界中蜘蛛有40000多种,其中虎纹捕鸟蛛是世界五大毒蜘蛛之一,性情凶猛,它的毒性是蛇毒的数倍甚至数十倍。有一次,他给学生作展示,蜘蛛突然挣脱夹子,顺着手臂爬上他的肩头。他静静注视着蜘蛛,待其在肩头停下后,用一把刷子轻轻将蜘蛛挑起来,放回塑料箱。“遇到蜘蛛亲吻时,千万不能慌张,因为此时,即使是体内血流加速,也会引起蜘蛛攻击。”刘凤想如是说。
  熟悉蜘蛛性情的刘凤想虽然没有被蜘蛛“吻”过,但在捕捉蜘蛛的过程中却经历了不少惊险,例如毒蛇,是他在捕捉蜘蛛时需要提防的危险物之一。有一次,他带学生到云南的一片原始森林捕蛛,郁郁葱葱的树木遮天蔽日,毒蛇、蚂蝗潜伏在丛林里。“蛇!”惊恐的尖叫划破平静,前方树枝上窜出一条眼镜王蛇吐着舌头,盯着他们这群不速之客。幸亏当地向导用猎枪打中了眼镜王蛇。如果学生被咬,后果不堪设想。
  2000年,刘凤想带着几百个小瓶子到四川采集标本。每天早晨,他带上几个馒头、两包榨菜、一瓶水上山。“这一天注定要成为我生命中最难忘的一天,我捕到了国内第一只里氏盘腹蛛,令同行的德国专家非常羡慕。迄今为止,国内发现的6只里氏盘腹蛛全是我捕抓到的。” 刘凤想自豪地说。
  “做事情最重要的是专一!不要惧怕困难。坚持自己的方向,一路走下去,你的兴趣会越来越浓,你的道路也会越来越宽。”刘凤想在谈起自己的捕蛛经历时说。
  蜘蛛研究领域非常宽广,对采集蜘蛛的数量和种类有着很高的要求。刘凤想每年至少要外出三次,短则20天,长则两三个月,甚至半年,最富传奇色彩的一次,是他在28天时间里穿梭了11个省市。人称他是“与蜘蛛为伍的人”。
  为了尽可能节省开支,他在外面吃得最多的是盒饭。一次,他和一名研究生在街头吃肉夹馍把肚子吃坏了,从河北白洋淀到陕北南泥湾,一向健壮结实的他走不动了,在南泥湾打了3天点滴。他外出时给家人打电话从来不超过一分钟,每次报声平安就匆匆挂断电话。他笑称:直到现在,他儿子每次给他发短信,都是“行、好”这两个字。
  2001年6月,他和几位老师在去西藏的路上碰到了泥石流。“车轮全被埋了,我们就下来帮忙拖车,一不留神,旁边山上飞来的一颗小石头砸中了我的脑门,当场昏了过去,几个小时后才苏醒过来。”他摸摸伤疤,笑了笑。
  在没有鲜花,没有金钱,有时甚至很艰辛很危险的捕蛛路上,刘凤想30多年如一日地坚守着。“如果一定要寻找一个坚持的理由,那么只有一个:从心底发出的热爱,一种难舍难分的痴爱。” 刘凤想说,“有时奔波几个月,捕到了一个很珍稀的品种,很长一段时间都觉得精神特别兴奋。我觉得,劳动是一种幸福。”
  “妖面蛛”是刘凤想多年来不敢公开的物种之一。这类蜘蛛在捕食的时候会“撒网”,眼下仅见2只,一只在湖北大学,一只在湖南师大。
  谈起“妖面蛛”,刘凤想十分激动。多年前,他和院长陈建一起到海南做一个课题。一天中午休息的时候,他习惯性地拿着棍子在路边草丛里扫来扫去,突然他发现了一个奇怪的物种——传说中的“妖面蛛”!刘凤想一阵狂喜,他像捡了宝贝一样取回蜘蛛。他说:“像这类珍贵的东西,我们不但不敢拿出来,平时连研究都不敢展开。”
  
  痴寻另类蛛
  
  很多人看见蜘蛛都会起鸡皮疙瘩,但在刘凤想眼中,蜘蛛是聪明的生物,非常可爱。说起蜘蛛,他嘴角总挂着微笑,就像谈论自己的孩子:“它是益虫,不会主动攻击人类,有时它咬我,那是因为我把它惹毛了。”
  由于捕蛛时间最长、数量最多,又善于捕捉稀有品种,他被同行们誉为“中国捕蛛第一人”或“蜘蛛神捕”。在多年的捕捉生涯中,刘凤想痴迷找寻未被发现的品种。早在1987年,刘凤想就和中国农业电影制片厂的朋友们,一起到内蒙古寻找特殊蜘蛛,并拍摄电影《中国蜘蛛》。在火车上,一位“驴友”和他们讲起,内蒙古有个地方有一种“水蜘蛛”。刘凤想一听眼睛亮了,他赶紧向“驴友”打听这类蜘蛛具体的位置。几天后,在对方所说的一片水域里,刘凤想果然激动地发现了几只“水蜘蛛”。这种蜘蛛在国内是首次发现,因此,他成为我国发现“水蜘蛛”的第一人。
  那时,对于生活在水中的蜘蛛,中国的蜘蛛专家仅见过一个标本,还没有人真正见过活着的在水中的蜘蛛。这一次奇遇让刘凤想感到震惊,拥有典型陆生特点的蜘蛛怎么会生活在水中呢?可是看到水中游来游去的“水蜘蛛”,刘凤想又不得不相信自己的眼睛。
  时隔20多年后,当他想深入研究“水蜘蛛”时,“水蜘蛛”竟然离奇失踪了。1999年、2002年的两次寻访均无功而返。第三次,亦即2008年7月,几经周折,身负科考任务的刘凤想辗转来到内蒙古,找到当年草原上的“水泡子”,可是眼前的景象让他大失所望,曾有如明珠一样镶嵌在大草原腹地的“水泡子”,现在已经悉数干涸,并且严重沙化,成为不毛之地,根本就没有一滴水。皮之不存,毛将焉附?赖以生存的根据地不见了,又到哪里去寻觅“水蜘蛛”的踪影呢?心有不甘的刘凤想漫天遍野地搜寻,一个礼拜过去了,就在他无可奈何地感到失望间,奇迹出现了,他终于在一片水域见到了一只“水蜘蛛”!这是国内第二次发现这个水中“八腿精灵”的踪迹。
  不过,此次在内蒙古的草原深处寻找到多年不曾谋面的“水蜘蛛”,它为地球的生态环境敲响了警钟。由于“水蜘蛛”对环境的变化比较敏感,近年来,随着土地沙化及水体污染等原因,适合它们生活的地方越来越少。
   这么多年来,在业内大名鼎鼎的刘凤想潜心做蜘蛛研究,对功利看得很淡。到现在,他连副教授的职称都没有评。在一般人看来,他捉到了那么多的蜘蛛,肯定能卖很多钱。但他却说:“我研究这个东西主要是兴趣,不是因为钱。”
  可以说,实验室内每一只蜘蛛,都足以让人“闻风丧胆”,它们完全不是我们平日见到的小蜘蛛,而是像大螃蟹一样的,张牙舞爪,面目狰狞。可在刘凤想眼里,这些黑乎乎的爬行物就是他的“宝贝心肝”。他随手拿起一只,正是他在广西捉回来的“能杀死水牛”的虎纹捕鸟蛛。大家伙挥舞着大爪子,周围人一看都吓得躲闪。但刘凤想却很轻松地拿在手里,爱抚着。突然,他手指一动,“我被咬着了。”从容地将“宝贝”放下,挤掉手指头上的血。他说:“被这种蜘蛛咬了,前半个小时会疼得要命,好像手掉了一样。但是半个小时后,就没事了。被蜘蛛咬了,千万不要用冷水冲。”
  
  漫漫科研路
  
  他和同事们在蜘蛛生态学方面的研究,多次获得国家科技进步奖,发表论文50余篇。
  多年来,刘凤想对“水蜘蛛”展开了痴迷的研究,它为什么会失踪?这个“水蜘蛛”身上到底隐藏着什么秘密?对于这个蜘蛛世界中罕见的物种,众多的蜘蛛专家都想更深入地探究。
  “水蜘蛛”对生存环境非常挑剔,除了水质要清澈见底以外,另一个必须依附的条件便是,水中需得长有一种名叫“水绵”的植物。这种水生植物绿绿的,细如发丝,最长的可以长到2~3米。它是“水蜘蛛”赖以“安家”的主要支撑材料。
  多年的研究,使刘凤想深谙各种蜘蛛习性,他能准确推算出各种蜘蛛的栖息地。捕捉回“水蜘蛛”后,刘凤想为其模拟野外的自然生活环境,开始在实验室里不分昼夜地进行细致观察。功夫不负有心人。刘凤想逐步了解并掌握了“水蜘蛛”的生活习性。
  在刘凤想珍贵的影像资料里,来自全世界的专家们都能感受到刘凤想如何寻找“水蜘蛛”,“水蜘蛛”如何在水中求偶交配,小“水蜘蛛”的出世,等等,这些镜头为我国以后科学家研究“水蜘蛛”提供了珍贵的资料。
  到目前为止,“水蜘蛛”这神奇的本事到底是如何获得的还没人知道,但是我们有了很多弥足珍贵的影像资料。“水蜘蛛”身上其他的未解谜团,就要等待后人去观察和研究了。
  
  寄语后来人
  
  刘凤想尽管在业内大名鼎鼎,但是他的履历表上,学历却写着“大专”。那是他被调往湖北大学后,因为要带大学生,他便自修了一个专科学历。直至今天,他的名片上还写着高级工程师,他解释说,全称是高级实验工程师,在实验这一块,是最高的,相当于副教授待遇。可如今,他的职称还没有上去,可他很不在乎。当然,他也有自己的遗憾。现在他每天的工作就是给学生准备实验材料,比如药品、工具、蚯蚓等,“我跟人开玩笑,这是一个临时工都可以干的,但你不干又不行,不干就面临失业。体制限制得太厉害了,有的人有力无处使……”
  面对现在的出名,刘凤想的最大的心愿是安安静静地做点学术研究。湖南卫视三次来请他做节目,他谢绝了,马上要退休了,不想去出那个名。而央视的《走近科学》三次与其合作,他却表示:如果不是学院与其有合作合同,他其实也不想去的。
  2004年,上海和南京的大学想要调他过去,“许诺一去后就给我副教授的职称”,刘凤想没有动心,“因为对湖北大学有很深的感情,当初,我是作为特殊人才由省领导特批留在湖北大学的!这些年,湖北大学给了我很多的荣誉。”他真是一个有真感情的人。
  面对即将退休的年龄,刘凤想表达了自己的担忧,“科研的东西是不适合炒作的。”刘凤想所进行的蜘蛛生物、生态学研究,需要对活体蜘蛛进行长时间的观察,一般3至5年才能出一篇有价值的学术论文。“现在搞蜘蛛研究的多数属于分类研究,采集几个标本,观察一下是不是新种就可以写文章了。而我的研究,首先要养好蜘蛛,然后观察它的各种习性,一旦蜘蛛死亡,实验就得从头开始,不是短时间能出成果的。”他希望能甘寂寞,能吃苦的年轻人加入这个队伍里来。
其他文献
编者按: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  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强国必先强教。优先发展教育、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对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目标、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决定性意义。中国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关键靠人才,根本在教育。  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振兴,全民有责。    21世纪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世纪,21世纪前20年
摘要:行困生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而其个体内在的原因却是主要的。为此,我们要通过情感交流,引导他们转变,不断增加对他们的感情投入;尊重行困生的人格,让其自我转变;发掘行困生的闪光点,知人善用,增强其自信心,转变其学习态度。由此而切实、有效地解决一些行困生问题,让每一个学生抬起头来。  关键词:行困生;情感交流;尊重;人格;闪光点    在中小学校出现的行为困难学生,即行困生,其根源可能来自社会、
摘要:在课程改革实验开展得如火如荼的今天,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这一课题。本文论述了有效教学活动对课堂实效的重要影响,并着重分析了预设有效教学活动的几种途径。  关键词:教学活动;预设;有效性    近几年开展得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活动使教师的教学理念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尤其是在公开课中,教师都预设丰富多彩的情境活动,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帮助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对此,我们提出了“课堂实效性研究”
在高三一轮复习过程中,大家普遍有这样的认识误区:高三,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能力水平跟高一、高二相比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所以高三复习课基础知识可以不复习了,应当以重难点知识为主,辅以各地调研题和历届高考真题进行强化训练,以达到高考应试水平。所以从一轮复习开始,不少老师就开始大量训练对知识能力水平要求比较高的题目,甚至不惜采用题海战术,重复多次训练,但是实际效果并不理想,学生学习起来非常吃力,望题兴叹,望而
摘要:本次体育课程改革是历次课程改革幅度最大的一次,许多新的理念和内容需要广大一线体育教师去认识、理解和体会。没有具体的方法可借鉴,只能在具体的体育教学工作中去探索和实验。兴奋、困惑和摸索是笔者参与这次课改至今的感受和体会。  关键词:兴奋;困惑;摸索    和广大体育教师一样,笔者抱着成为一个适时的体育教师的初衷,求得了《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后,仔细阅读、认真研究,并在自己的课堂教学中努力实践新
摘要:农村教师培训是加快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途径,培训质量是农村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保证,探索基于网络环境下的培训模式是提升农村教师培训质量的关键。本文从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入手,探索了“请上来、送下去、‘网’起来”培训模式。  关键词:网络环境;农村教师培训;培训模式    城乡教育发展不均衡,农村的相对滞后制约着区域教育的发展,这已经成为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实现区域教育整体升位,逐步缩小城乡教育差
摘要:思想政治课是中学思想品德教育、行为习惯养成、理想道德观念培养的重要途径,作为初中政治教师,如何适应开卷考试的要求,落实政治课教学目标,发挥学生主体作用,结合教材内容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政治教师;难点;人格魅力;教法魅力    初中政治由于学科特点,在教学过程中给教师提出两个难点:①政治课本身比较枯燥;②学生受年龄限制,对一些理论知识没有感性认识,难以理解。
日本东京一家贸易公司一位专门负责为客商订票的小姐,负责给德国一家公司的经理购买往返东京和大阪之间的火车票。不久,这位经理发现,每次去大阪,他的座位总在靠列车右边的窗口,每次回东京,又总在靠左边的窗口。问这位购票的小姐,答曰:为的是能让您往返都能欣赏美丽的富士山。这位德国经理深为感动,当然也就乐于和日本的这家公司进行贸易合作了。  管理的艺术是相通的。学校管理和学生教育往往体现在一言一行、一举一动的
摘要:本文从文化的概念引入中、英文化范畴中的不同价值观:个体主义价值观和集体主义价值观。前者源自英国,后者源自中国。本文分析这两种价值观产生的不同时代背景,然后就这两种价值观对英、汉语言产生的某些影响进行阐述。  关键词:文化;价值观;个体主义;集体主义    什么是文化?古今中外,学者们对此提出过许多定义。季羡林先生曾统计过,有500多种。简单与复杂往往是相互依存、相互转化的,文化的概念亦是如此
一、当前课堂提问的现状  1.提问随意性较大  提问是许多教師课堂教学中的“常规武器”。可有不少教师课前不精心钻研教材,不能根据学生实际预设问题,上起课来,经常随意提问。这些随意性的问题,有些过于简单,学生不用思考就可随口回答;有些问题又过于深奥,使课堂出现冷场,打击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在教学“纪念伏尔泰逝世一百周年的演说”时,一位老师先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伏尔泰的形象之后,继续发问:“伏尔泰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