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岳水文站超标准洪水测报方案设计及后期处置措施探讨

来源 :地下水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cc0006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熊岳河径流年内分配不均,洪水和枯水相差悬殊,多年平均径流量6675万m3,量级较大的洪水一般出现在7-9月.以流域范围内的熊岳水文站为例,对水文站应对超标准洪水的测报方案设计进行研究,并对洪水后期处理措施进行总结归纳,并根据熊岳站缆道测洪能力和下游防汛工作需要,确定流量1840 m3/s、水位13.50 m以上洪水为该站超标洪水.当出现超标洪水流量时、可采用电波流速仪、浮标及比降面积等方法进行测流.在后期处理超标准洪水造成的损失时,应做好水工程修复和水文调查工作,加强组织保障,以解决超标准洪水造成的后果,减少人员和财产损失,为经济和社会发展提供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基于叶尔羌河流域内6个气象站、2个水文站实测气温和降水数据,建立径流与气温、降水的二元回归方程,定量探讨气候变化对流域年径流总量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气温是叶尔羌河年径流影响的主因,两者正相关较为显著.降水通过温度变化对流域年径流产生间接影响.
以葫芦河流域3个重要水文站和庄浪县境内雨量站,1956-2009年54 a资料系列,采用动态趋势分析,对径流量年际、年内和地区分布进行分析,对降水量进行年际变化分析.得出径流量和降水量总体趋势为减少.本次研究对庄浪县水资源合理开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水资源开发利用、保护和经济社会发展之间的矛盾是区域发展面临的共性课题.本文在阐述金寨县水资源开发保护现状的基础上,全面分析县域水资源利用及水环境保护存在的时空分布不均、供需矛盾突出、水环境问题严重等问题,并就新时期金寨县水资源开发保护工作从基础设施、污染防治、绿色生产生活、生态补偿等方面提出相应对策建议.以期为金寨县实现社会经济效益、生态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局面提供参考依据.
沣河倒虹为引汉济渭斗门南池引水管道工程重要的工期节点。因位于沣河阶地及漫滩冲洪积地层岩性变化大,地下水丰富,地震烈度高,倒虹存在湿陷性、砂土震动液化等一系列工程地质问题。结合倒虹的工程地质条件,采用振冲碎石桩法处理地基湿陷及液化等工程地质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临夏盆地广泛分布有新生代红色碎屑岩,主要为新近系临夏组(N2 l)地层,根据岩性组合可分为四个岩性段(N2 l1~N2 l4),其岩相及厚度变化较大,盆地中心以泥质胶结的粉砂质泥岩、泥质粉砂岩为主的细粒相沉积,有从盆地中心向边缘沉积厚度逐渐变薄,由细粒的泥岩向砂岩、砂砾岩过渡的趋势.本工程极软岩隧洞围岩长度约46.18 km,约占总干线总长的41.4%,通过野外地质测绘、勘探及试验,基本查明了极软岩的工程地质特性,为隧洞施工过程中遇到的相关工程地质问题进行了预测,并针对工程地质问题建议了相应的处理措施.
陇东黄土高原是我国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最严重的区域之一.本文从地质学的角度探讨了陇东黄土高原区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之间关系,并对防止水土流失和地质灾害治理工程经验和存在问题进行分析,提出区域水土流失与地质灾害生态化治理思路和对策措施.研究结果认为:陇东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与崩塌、滑坡、泥流是一种互为因果、互为促进、互相转化的关系,陇东黄土高原区的水土流失严重区也是区域地质灾害的高易发区,地质灾害防治措施主要有预防措施和治理措施,治理效果较为明显.同时,针对治理中存在的水土保持和地质灾害治理监管缺失、水土流失治理
甘肃庄浪县水资源短缺和水污染已成为制约庄浪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因素,掌握该区域水资源分布特征可为合理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通过对庄浪县地表水资源时空分布规律、开发利用现状和存在问题进行研究,提出今后水资源开发利用等方面的建议.研究结果认为:庄浪县地表水资源分布主要表现为时空分布不均、区域差异明显、水资源匮乏和人均占有量少等特征;县域地表水资源可利用率仅为22.0%,主要河流葫芦河干流、庄浪河、下洛河缺少控制性蓄水工程,水利工程的调控能力较低,开发利用难度较大;未来应加大水资源的开发力度,使有限的水资源发挥
渠道是灌溉工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安全引水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渠道在修建时,受地形、地质、设计、施工及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等综合因素的制约,不能根本上解决工程隐患,加之运行管理过程中,管理不到位、投入不到位、维修养护不及时等情况的发生,渠道会出现诸多问题,其中渗漏问题最为突出;塬边过沟填方渠道的渗漏更是一项复杂且具有挑战性的工程问题.本文从地形地质的缺陷、渠道水流在弯道处产生的离心力、运行管理过程中对于伸缩缝的维护、渠道下方填筑涵洞的疏通、渠道横断面左右岸沟道的整治等多角度分析原因,并有针对性的制定了塬边过沟填
水文信息在测量的过程中,会受到各种原因的影响,比如设备使用不当、人员技术不高或者是测量方法不对等等,都会对测量的结果造成一定的偏差,从而出现失误.本文对在水文测量中由于设备、环境、人员、环境原因和测量方法产生误差的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通过加强准备、注重环境影响、提高人员水平、和使用合理方法等几个方面的措施进行有效的预防,可提高水文测量的准确率.研究结果以期对同行在实际测量工作中有所帮助.
罗纹河为渭河右岸一级支流,罗纹河洪水多由局地暴雨和大范围强降水形成,河陡流短,汇流较快雨停峰现的情况较为普遍.针对罗纹河暴雨洪水特征,以罗纹河流域东14 km的罗夫河上的罗夫堡水文站为参证站,基于51 a完整的实测洪峰资料及历史调查洪水成果,对罗纹河设计洪水进行计算,最终确定20 a一遇(P=5%)洪水,对应的洪峰流量为206 m3/s.该成果可在工程设计中直接参考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