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音之名读国乐千秋以乐之声赏华夏风采

来源 :人民音乐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lt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读张振涛《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以下简称《燃烧的琴弦》)一书,便被他独特的写作视角与驾驭文字的能力所吸引,以人物为主体,从侧面反映音乐家背后的故事,立题新颖、语言生动、人物丰满、层次清晰、观念明确、寓意深刻,是音乐界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张振涛的著作多以民间音乐为主要研究对象,尤其对河北、晋北、陕北的音乐探源,是他脚踏乡野,一步一个脚印,用自己亲身的实地采风发掘出来的。在他诸多著作当中对人物的描写多为吹手、鼓匠等民间艺人,当然也不乏对国家级乐团音乐家的解读。因此,从描述民间音乐到城市音乐,从民间艺人到城市音乐家,作者以入微的观察和细腻的笔触表现了“草根”音乐与“高雅”音乐之间的内在联系和民间艺人与城市音乐家们之间的不同风彩。
  笔者所选择的这本书主要是以中央民族乐团音乐家为主,全书11篇文章,分别记述了11位音乐家的成长之路,其中包括竹笛演奏家3位,古筝、琵琶、中阮、二胡、板胡、扬琴、古琴演奏家各1位以及1位指挥家。包括该书序文(《集结在弦上》)在内,每篇文章都采用极赋诗意的词句做标题,体现了张先生藏不住的浪漫情怀。成书前,大部分文章已发表于作者创立的中央民族乐团刊物——《锦瑟》中“我们”的栏目里,因此以人物故事为主线,探索音乐家所思所想是该书的主题。书中记述的11位音乐家都是傳统国乐和“新民乐”的领衔者,他们以传承的精神、创新的思维引领着社会主流文化的发展方向,推动着民族音乐不断前行。
  一、以人为本,寻个体踪影
  面对一个国家级乐团,大部分欣赏者看到的、听到的都只是宏观上的整体音响效果,雄伟壮观的场面、震慑人心的乐音,仿佛将人置身于一个四面环音的立体殿堂。一首本就动听的乐曲在众多演奏家炉火纯青的技艺中更是余音缭绕、扣人心弦,正是在他们的手中,才有了“响遏行云横碧落”{1}的笛声之妙,有了“大珠小珠落玉盘”{2}的琵琶之美。
  然而,容易被宏观的景象吸引,就容易忽略微观的观察和分析,乐团就是由一位位演奏家组成的团体,个体依附于团体,团体支配着个体。可是在主流文化中,总是习惯于重视团体的功能,进而忽视个体的力量和作用。
  从现象看,中国当代的民族音乐学研究,触及到了学科范围的几乎所有领域。但是从研究层面看,中国民族音乐学家似乎对音乐过程中的“个人行为”缺乏足够的兴趣。{3}
  但张振涛却发现了个体的重要价值意义,他以巧妙的思维和专注的目光,将每一位个体演奏家置于放大镜下,去寻找他们生活中不同于舞台上的经历和故事,传达一种不为人知的生命体验和心理感悟。同时,也正是由于他作为中央民族乐团副团长这样一个得天独厚的“位置”使得他了解和记录起来更为便利和真实。或许作者在开始收集这些人的故事之前并未预想到会有如此丰富的切身感受和情感体验,就像一本未曾翻开的历史书籍,不知道它究竟会承载着多少过往岁月。
  二、笔歌墨舞,述金石丝竹
  或许是因为竹笛之声的婉转清脆,或许是因为贾湖骨笛的出土改写了中国音乐史,人们对于笛子的喜爱之情自然是不言而喻的。在作者笔下,竹笛演奏家张维良最大的特点在于他的家乡情结,在家乡建立培训基地,回报乡梓,“月是故乡明”,在中国人的传统文化中,“思乡情结”是凝聚在每一位游子心中的特殊情感,张维良也不例外。在对另一位竹笛演奏家王次恒的记录中,我们可以在作者的描述中直接体味到王次恒在迷恋“新潮”后对当今时代的艺术见解,中国竹笛飘出来的“味道”,应当有龙井的清香,笔砚的墨香,线装的书香,咏梅的暗香{4};张振涛在自己的文章中曾同样表达过这种观点,一种文化就应该保持自己古老的品格和特点,而不是与世界流行的文化样式趋同,因为,趋同就意味着把自己的特长湮没在别人的优势之中{5}。
  一个古老乐器的发展道理同样如此,盲目的向外学习,一味追求新的技艺,就好比画蛇添足,进而变成一个“四不像”,反而丢失了最初那份珍贵的本源之色,导致了自己在被同化的道路上渐行渐远。
  书中记录的第三代执笛人以年轻城市化的陈莎莎为代表,作者捕捉到在竹笛领域里,她最独特的表达方式便是与不同乐器之间的合奏。于是,年轻的音乐家为何能够在国家级的乐团中占有一席之地,我们在作者笔下那个谦虚礼貌、深爱笛子的姑娘身上找到了最佳答案。
  筝,一个有着古老历史的弹拨乐器,从战国时期的“秦”地到如今的现代化社会,历经了两千多年的沧桑岁月,筝依然以其饱满的精神面貌活跃于中国乃至世界文化当中。在作者笔下,便记录了一个与古筝拥有着同样旺盛生命力的女性音乐家——周望。中央音乐学院教授的职位以及穿梭于各种国际国内音乐会上的身影,无不彰显着她驾驭古筝的出色能力。如果没有作者在书中罗列出的日程表,我们就无法得知光鲜艳丽的背后是忙碌的奔波和事无巨细的亲力亲为;如果没有作者记载周望对家乡筝系的无限热爱,我们就无法获悉她何以秉承传统,将秦筝发扬光大;如果没有作者谈及周望的日常生活,我们也就无法知晓她究竟为热爱的事业付出了多少珍贵的私人时间和空间。在张振涛的刻画下,我们眼前的周望呈现出了另一种精神面貌,她不再是高高在上的演奏家、不再是遥不可及的艺术家,而是一位普普通通,执着的追求着自己理想的职业女性。
  读完琵琶演奏家吴玉霞的故事,最大的感受莫过于作者鸿笔丽藻下丰满的人物形象,即便是不认识或未曾接触过吴玉霞的人都能从书中看到这位演奏家的勤勉与坚持。一位优秀的音乐家,之所以能够称得上优秀,不单单是因为技艺的娴熟,还贵在性格的坚毅。通过书中的描写我们看到,吴玉霞是一位为数不多的集表演、创作、教育、书写于一体的音乐家,每逢演出完毕都将自己的心得体会记录下来,成为一个将动态艺术形式与静态艺术形式相互融合的连接者,为后人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心灵感悟。
  通过与中阮演奏家魏育茹的近距离接触,作者独具慧眼,发现了乐团中的第一位女队长是如何面对乐团中繁复冗杂的琐事,保证乐团有条不紊的灵活运转。阮作为一种普及范围稍小一些的乐器品种,很多人并不熟悉这件乐器的演奏特点,于是张振涛便以他本就可以轻松驾驭文字的能力在纸面上把阮给写活了,“鼓之以雷霆,润之以风雨”、“一簇簇,一蓬蓬”,博学的才识兼具形象的词语,愣是在没有欣赏过中阮演奏的人群面前描述出了一幅栩栩如生的3D动画,一股清脆悦耳的音符之泉就这样涌进了我们的耳朵里,久久不能离去。   一个优秀的乐团离不开一位优秀的指挥家。从鼓手到指挥,何建国一个华丽的转身,改变了他在乐团中多年的定位,实现了人生的另一个目标。文章中对何建国年轻时候的生活记录还原了一个指挥家真实的人生经历,幼时的贫困没有阻止一个热爱音乐的人的脚步,反而使他更加珍惜每一次學习音乐的机会。在打击乐生涯中,何建国是佼佼者,创新不断;在指挥生涯中,他同样没有固步自封,而是不断发扬民族音乐,推动国乐复兴。
  作者在书中记录了两位拉弦乐器的代表人物,二胡演奏家李源源和板胡演奏家蔡阳,两位手上功夫了得的女性演奏家,在新时代走出了属于她们自己的一条音乐之路。作者不仅介绍了她们的国际交流经验,也讲述了她们如何用音乐建立起沟通中西方文化的桥梁,音乐无国界,她们正是借着最原始的语言拉近了国与国之间的距离。仔细看来,这些女性演奏家都有着许多相似之处,对理想的追求,对音乐的执着以及对生活的热爱,成为了她们需要兼顾事业与家庭的必备条件,演出过程中忙碌的奔波和平日里对家庭的悉心照顾拼成了她们生活中一道独特的菜肴,酸甜苦辣,味道合不合口,只有她们自己知道。因此,作者笔下的这些职业女性很好的成为了平衡家庭与事业的典范,为从事艺术行业的女性群体的发展之路指引了方向。
  密密麻麻的琴弦之于扬琴,就好比密密麻麻的演出之于谌向阳,行程之满与脚步之广展示出了一位扬琴演奏家的日常生活轨迹。作者记录了谌向阳在世界范围内的不断演出,大大小小的国家地区,光是看这些名字就已经让人眼花缭乱。无论是起初面临的语言困难也好,亦或是后来在演出过程中遇到的种种艰苦遭遇也罢,都成为了演奏家人生中的一笔宝贵财富。
  若说中国哪件乐器的文化底蕴最为深厚,则非古琴莫属。张振涛曾有多篇记述古琴文化的文章,2006年11月在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举办的古琴艺术研讨会上的发言《重识古琴——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与20世纪琴学》、2010年8月发表于《中国文化报上》的《古琴至上》以及本书中《带火焦桐韵本悲——琴家王迪》和为王迪的师傅管平湖所写的《弦根——管平湖与中国音乐研究所》等等,都对推广琴文化起到了很大的积极作用。
  无论是记述琴人还是琴事,张振涛总能以他独到的眼光和视角出发,寻找出故事中最令人感动的那一幕,在他载于《中国音乐学》2009年第四期的《怀满渐强——中国乐器收藏与李元庆的学科意识》一文中,专门有一段记录了古琴的收藏过程,看到历代名琴被一张张的收入“囊中”,作者既是兴奋又是骄傲。从描述王迪的文字中我们能清晰的看到她为古琴艺术所做出的贡献和努力,倘若没有打心底里对这件乐器的钟爱,也就不会有她多年来始终如一日的坚持和不计其数的累累硕果。古琴是幸运的,它因为有众多追随者的传播和
  发扬得以繁盛至今;王迪是幸运的,她因为有作者将她的习
  琴岁月记录于册而成为了后辈学习道路上的模范榜样。
  三、别具一格,品独特之美
  (一)细节入手,以小见大
  众所周知,写作中对细节的掌握十分关键,细节的重要性往往在于它能体现出一个人对待生活的态度。该书以细节作“骨节”,构成“脊椎”式的人物故事,再用优美精炼的语言加以润色丰满至“躯体”,可谓是一部有血有肉、细节充盈,能反应音乐家们真实生活状态和思维情感的佳作。全书没有刻意夸耀、没有特意宣扬,字里行间流淌的净是尊重之心、友谊之情。倘若没有作者的独具慧眼,就没有这些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倘若没有作者的博闻强识,就没有读之回肠荡气的优美旋律。
  (二)图文结合,完美诠释
  记录音乐家的发展之路,有多种方式。在用文字记录音乐家的同时,张振涛还将各位音乐家的照片收录在自己的书中。中央民族乐团与加州青年国乐团在美国斯坦福大学音乐厅、在俄罗斯莫斯科克里姆林宫大剧院、在法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大厅的演出照片以及一张张演奏家各式各样演出、活动和生活照片,这些能够清晰的看到音乐家们成长历程的图片,穿插于一行行文字之中,成为了阐释故事的最好方式。张振涛不拘泥于陈旧的程式,充分利用现代化手段,只需相机“咔嚓”的一声,就能完成人物与形象的完美契合,这既是高科技的优势,也是记录故事最直接的方式。
  (三)新人辈出,百舸争流
  在张振涛众多的作品当中,不乏有为名家所写的文章,《燃犀——音乐学家黄翔鹏和他的学术人生》《百岁学人缪天瑞》《曹安和先生生平及学术成就》《风起田野——杨荫浏与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的民间音乐考察》等等都是对老一辈音乐家的描述,而《燃烧的琴弦》一书则是对新一代音乐领域人物的记录,他们或许在名气上不能企及大家,但无论是求知的欲望还是认真的态度,都与前一辈音乐家们一样,是一群为音乐燃烧着激情、挥洒着汗水的生命团体,肩负着当代中国民族音乐的传播使命。
  (四)真实记录,还原本色
  张振涛在叙述古琴演奏家王迪的篇章中写道:“为人立传,仅仅记录故事而不能透析传主心理的失衡,将不会塑造一个完整立体、敢爱敢恨的人”,他既记录了王迪为古琴所付出的巨大奉献,也记录了王迪在学术名誉和生活待遇上发出的牢骚抱怨,在读者面前还原了一个艺术家最真实的内心想法。他们与普通人一样,会有难过和委屈,拥有获得肯定的权利。实实在在的记录,不失偏颇的态度,成为了作者在描述人物时的又一大特色。
  四、黄钟大吕,颂辉煌国乐
  每位音乐家既有相似之处却也“各领风骚”,所以既要把人物形象写的准确还要把人物给写“活”了也不是易事,但这可难不倒有着多年写作经验的张振涛教授,在与每一位音乐家长久的相处之下,看着他们台上的精彩演出与台下的匆匆脚步,一来二去,对每个人的认识了解也就自然而然的熟悉起来,既然文笔不是问题,那么记录下这些人物背后的故事也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了。
  这些前赴后继、不断创新的民族音乐表演家作为民乐道路上的“顶梁柱”,他们在一次次的音乐交流活动中,将民族音乐的独特魅力展示给听众,不仅中国人,甚至外国人也被这些清新典雅的民族乐器和悦耳动听的美妙音色所深深吸引。在传统民乐的发展之路上,如何将民族音乐更广泛的传播出去,并使之成为在数量与质量上都有着高标准的艺术文化,需要更多精益求精的音乐人为之奋斗,也需要张振涛这样的记录者为之推广。   文字作为一种记录与传播历史的工具,与流动的音符一样对音乐文化的传承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张振涛笔下的音乐人物就这样被生动形象的记录成书,为以后学习音乐的人们独辟了一条蹊径。路漫漫其修远兮,民族音乐的继承弘扬之路任重而道远,希望能有更多的人像作者一样,用语言文字来记录下这些扣人心弦的“丝竹之音”。
  结 语
  内容丰富的书籍比比皆是,但为何偏偏选中这本书作为介绍评论的对象呢?英国著名哲学家、数理逻辑学家、历史学家伯特兰·罗素曾言,“读一部书有两个动机:一个是你喜爱它,另一个是你可以夸耀它”,这句话一语中的的道出了我读此书的目的。懂音乐的人很多,但既知晓音律又博古通今、学贯中西的人就屈指可数了。翻翻对作者的介绍,张振涛出生于音乐世家,1995年获中国艺术研究院文学博士学位,2001年获香港中文大学哲学博士学位,博士生导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国际评委,曾任中国艺术研究院音乐研究所所长……钦佩之余,是对一个人能够掌握如此之多的文化学识并能够灵活自如的运用各种语言文字的深深叹服。
  《燃燒的琴弦》一书以其独特的思维方式和叙述方法为当代音乐学者的研究方向提供了一个新的思路。书中鲜明的人物形象与包含的深刻寓意,都将成为音乐海洋里一笔珍贵的宝藏,正如作者所言通过一个人的故事,展示一个时代的风貌,把历史理念寓意其中。
  再多华丽的辞藻也无法言表笔者对此书的喜爱之情,唯愿国乐能在诸多器乐演奏家及民族音乐学者的共同努力下,赴今日之愿,享来日之昌!
  参考文献
  [1]张君仁《当代民族音乐学与中国的状态及趋势》[J],《黄钟》2004年第3期。
  [2]张振涛《风声入耳—张振涛音乐文集:土地与歌,土地与人》[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3]张振涛《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M],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
  [4]张振涛《风声入耳—张振涛音乐文集:寻求超越文化时空的对话》[M],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
  {1} 【唐】赵嘏《闻笛》。
  {2} 【唐】白居易《琵琶行》。
  {3} 张君仁《当代民族音乐学与中国的状态及趋势》,《黄钟》2004年第3期。
  {4} 张振涛《燃烧的琴弦:中国音乐家的成才之路》,苏州大学出版社2016年版,第22页。
  {5} 张振涛《风声入耳—张振涛音乐文集:寻求超越文化时空的对话》,北京:文化艺术出版社2009年版,第153页。
  谭雅旎 山东师范大学2016级音乐与舞蹈学专业硕士研究生
  (责任编辑 金兆钧)
其他文献
摘要:教育的目地就是使人们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增强自身能力。众多教育家曾总结出:我们的学校教育在手习惯的养成,各种能力的提高。一旦我们离开了学校,走向了社会,也要不断的进行学习。其出发点就在于养成良好的形为习惯,打好坚实的知识基础。本文作者谈了如何在信息技术课堂帮助学生养成主动参与的好习惯的一些尝试与思考。  关键词:习惯;主动;实践;展示;评价  中图分类号:G633.67 文献标志码:
摘要:以全面实施精英教育、培养环境类高素质创新人才为目标,大连理工大学环境学院在基础课程优化、专业课程设置与管理、专业实验的编排、创新实验的设计等方面,研究构建了环境类本科生创新人才培养平台,从而形成了全方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创新能力的实验教学新体系。  关键词:精英教育;创新人才;实验教学;教学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2.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1-00
摘要:在教育教学中,特别是在学生管理中,需要特别重视思想品德的教育,重视德育思想的渗透。本文主要讲述在学生思想品德教育中的一点体会。  关键词:班主任;思想品德教育    十年教师生涯,十年担任班主任。在这个角色上我感触最深的莫过于一点:教做人與教知识同等重要,要学生学好知识,首先就要先让他们学会做人。在学校如何教学生做人呢?思想品德教育自是十分重要,只有学生的道德情操达到一定境界之后,他才能充分
摘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对大学生进行系统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的主阵地,其中实践教学是重要和有效的组成部分。切实重视实践教学的必要性,并以《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为例试图构建更合理有效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以期达到更好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中国近现代史纲要  中图分类号:G641?摇 文献标志码:A?摇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12
摘要:通过就业能力问卷对500名商科大学毕业生和500家用人单位进行调查,建立校内和校外两份就业竞争力指标分析体系,论述了评价体系用SWOT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深入剖析大学生就业竞争力,为高校分析商科大学毕业生就业竞争力提供参考,并为帮助其就业提供决策支持。  关键词:就业竞争力;商科;毕业生  中图分类号:G64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
摘要:“亲其师,信其道”,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发挥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知识的拥有者、权威者,教师把自己拥有的知识传授给学生,而在网络教学环境下,打破了知识权威的神话,谁也无法对知识进行垄断。课堂内外如何转变教育面孔,和谐师生关系才是新课改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面孔;和谐;师生关系;平等;伯乐;引导;促进  中图分类号:G635.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
摘要: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在学籍管理上的工作目标是着力构建一个“人人成长、各个成才”的学籍管理体系,该体系以促进人人成长,实现各个成才为目标。实践证明,该体系取得了一定效果,本文通过以下三个方面介绍该体系:学籍管理体系的重要性;“人人成长、各个成才”学籍管理体系的内涵;我校人性化学籍管理的具体做法。  关键词:人人成长;各个成才;人性化管理;双向互通  中图分类号:G647 ?摇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
摘要:哈萨克斯坦来华留学生在汉语学习中体现出一些特征,这些特征在中亚国家来华留学生中具有一定的共性。本文按照对汉语学习的影响,将这些特性区分为积极因素和不利因素。指出应采取针对性的措施,因势利导,有的放矢,进一步促提高对中亚学生的汉语教学水平。  关键词:哈萨克斯坦;汉语学习;积极因素;不利因素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2)0
摘要:党的十八大吹响了文化建设的号角,为文化建设指明了方向。作为四川文理学院,要抓住契机,加强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应该抓住机遇,抢占精神文化高地;服务地方,走出学术文化洼地;形成特色,建设高校文化园地。  关键词:校园精神文化;建设;思考  中图分类号:G64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3)51-0090-02  党的十八大提出了建设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设想。指出:文化
摘要: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皇权下纳百官,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制度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  关键词:明朝;宰相;内阁制度    宰相是中国封建国家辅政首脑的统称,宰相制度在古代的政治制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它上承皇权下纳百官,是古代行政体制的枢纽。宰相制度在中国有着漫长的发展历史。秦朝正式确立宰相制度;两汉时尚书台权力大增,逐渐取代三公;魏晋南北朝时,三省制逐步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