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魏楠工作室Trailer Movie
★主营业务:电影预告片
★成立时间:2010年8月
★规模:40人
★升级模式:
坚持高价,高价出精品,精品出品牌
“一直特别忙,新婚那个晚上都在工作室里,”魏楠说这话还是在两年多以前,他口中的“工作室”就是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全亚洲第一家是有营业执照的、专门制作电影预告片的Trailer Movie。如今,魏楠已经不太愿意再用“工作室”来称呼Trailer Movie,取而代之的是“公司”,所谓升级,从字面上就读得到。
尽管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但他依然是这里唯一的、绝对的核心,圈里人谈起预告片,大多会用“魏楠那儿”来替代英文的Trailer Movie,工作室的品牌也是他的个人品牌,就像很多电影导演会在影片开始前或结束后打出“某某作品”,Trailer Movie出产的电影预告片也都深深地烙着“魏楠作品”的痕迹。
每天下午两点,是魏楠开始工作的时间,他会先扮演领导,在七八个剪辑室兜上一圈查看进度,然后进入统筹角色,面对不同的诉求,周旋在制作人员和客户之间,之后是乙方,进行一些不可避免的应酬,直至深夜,回归到自己,骑上哈雷绕一圈二环路,“可以放松,什么都不想”。
如此的生活,对于四年前的魏楠来说,是几乎无法想象的。
童星出身的魏楠星途并不顺遂,在影视圈兜兜转转后最终放弃表演,在一家做剪辑特效的公司干起了影视后期制作,那一年,他19岁。之后他还去了趟香港学习剪辑技术,2005年,魏楠自立门户成立了一个小工作室,一共三个人,接一些广告制作的活儿,一个月能赚5000到8000块,上下班自由,不用四处出差,这样了日子维持了4年。
但是,老是剪广告让人越干越没劲。在此期间,他找到了给张艺谋拍纪录片的女孩罗莎莎,在罗的引荐下开始给张艺谋剪《千里走单骑》。那次试水并不成功,结束之后又灰溜溜地回去继续维系着整个工作室的存在,偶尔会想尽办法自己找电影来剪,“都是免费的,但免费的人家都不让你剪!”魏楠说。
尽管《千里走单骑》的那次合作并没有给魏楠带来直接的转机和改变,但至少让张艺谋认识了他,这个巨大的收获终于在2009年开始显露作用。
那一年,魏楠花了快一年的时间为小成本电影《倔强的萝卜》制作了预告片,那也是他做的第一部电影预告片,“没赚到多少钱,弄完我都准备转行了。”而就在这时,张艺谋找到了他,让他给自己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做一个广告,“电影你懂点儿,广告你干了小十年了,对营销你也明白,你来帮我卖电影。”抱着做完这最后一个片子就撤了的心态,魏楠接了这单活,结果,《三枪》的电影本身让张艺谋挨了有史以来最多的骂,但《三枪》的预告片却让魏楠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事业方向—电影预告片制作。
随后,《西风烈》《刀剑笑》《唐伯虎点秋香2》等影片纷纷找上门来,但那时的魏楠工作室只剩俩人,只能做剪辑,声音特效都得外包给其他公司,自己做总包方。他给最初的十几部片子定下了一个市场价:“美国预告片是一部25万到75万美元,也就是大约三五百万人民币,我当时定每部30万人民币,客户都很认可。”
2010年,魏楠叫上一块做声音特效的哥们儿,用自己之前赚的钱再加上借来的一两百万,成立了自己的预告片工作室Trailer-movie,办公区从70多平方米跨越为1000平方米,有3个录音室、8个剪辑室、2个配音间,还有一个5.1的豪华录音棚。“光购买一款软件就花费295万,这是全球通用的高端电影软件。”魏楠强调,他的软件都是正版,并且他所搭建的40人团队也完全参照好莱坞专业预告片公司的架构:包括剪辑、音乐、二维特效和三维特效、制片等部门。此后,和张艺谋再度合作《金陵十三钗》的预告片制作彻底奠定了魏楠在这个领域中的江湖地位,也让预告片成了整个电影产业中最炙手可热的新领域。
50万,是魏楠工作室制作一套预告片的收费标准,贵,也是很多人用在他身上的形容词,“我们的设备和软件都是正版的,超贵,我们做原创,我们创得不好,就会花很高的费用去买别人的版权,”魏楠解释了他之所以这么贵的原因,“我们50万元一套预告片的利润是不到10万元。”因为贵,他失去过一些客户,再加上预告片的升温,很多“小作坊”挤入,用盗版素材或低价抢占市场,这曾给魏楠带来了不少困扰,“超市里的矿泉水,有卖20一瓶的,有卖两块一瓶的,你觉得买哪一种的人会比较多?”但他最终的决定依然是坚持做那一瓶20的矿泉水。
为《画皮2》制作预告片,魏楠做了90多种版本。“我从不是只做一条预告片,因为电影营销要搭配不同媒体。除了先导预告片、终极预告片,还有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媒体播出的预告片版本,比如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媒体以及地铁上播放的预告片,甚至影院版的预告片和在影院售票口播放的预告片都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电影重视营销推广的今天,高昂的价格势必要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
因此,正是因为贵,来找他的都是备受关注的大片,例如《搜索》《王的盛宴》《白鹿原》《一代宗师》《毒战》等,魏楠为它们提供同昂贵的价格等价的制作水准,于是就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出高价,高价出精品的良性循环,精品和大片本身的影响力则让魏楠工作室进一步完成了整体品牌的提升。
在一个行业,一个工作室的升级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升级。前两年都是电影拍完,已经快上映的时候才急匆匆找他来剪预告片,而现在,一部电影还没拍完,甚至在开机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他了。在魏楠看来,这是电影行业越来越成熟的表现。魏楠说,《白鹿原》和《金陵十三钗》开机的时候就找到他了,《搜索》《画皮2》和《王的盛宴》都是电影没拍完就已经找到他了。
进入2013年,开年的第一个月内,魏楠和他的团队就为春季档或五一档同时展开14个项目。“基本上不用睡觉了。”魏楠说,他也在认真考虑融资或者被并购的问题。“这两年找我的我都没同意,我觉得市场没有稳下来,没有做出规模化、系统化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主线了,如果有大的投资公司上门我就敢谈了。”问他,现在预告片市场那么火,有那么多新的力量加入,他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吗?魏楠想都没想就回答了三个字:“不可能。”
三维特效总监
在Trailer Movie,有一个职位是三维特效总监,是个法国人,曾经与吕克·贝松合作过,也有广告背景,每月薪水高达10万元,只负责做电影预告片的字幕。“他不认识中文,反倒可以很客观地将电影内在结合到字幕中。”在《白鹿原》的预告片中,他设计出一片特别辽阔的麦田,麦田之上却是乌云密布,从晴天到乌云,然后“白鹿原”三个字出现。最令魏楠惊喜的是《毒战》预告片的字谜:“这部电影讲的是人心比毒品还毒,他就做了一个跳动的心脏,心脏慢慢地被烧焦,灰烬落地变成‘毒战’两个字。”
话题营销
从去年开始,魏楠制作的预告片开始了另一种尝试:“视觉化营销的话题性产品。预告片放到网络以后,我希望能制造话题,人们能传播、能议论它。”在《毒战》的预告片中,魏楠将一个在审查时被删掉的镜头放入其中,就是演绎的角色吸毒的画面。“因为这是广告,话题性预告片能促进票房。”魏楠强调,“有国际背景的导演都明白预告片的本质。”
和魏楠的Trailer Movie差不多同时创立的还有编剧、影评人张小北的太空堡垒工作室,它也同样提供预告片专业服务。在太空堡垒工作室成立的前两年,工作室的主营业务是制作电影特辑而非预告片,而在意识到了预告片的广阔市场后,张小北也果断扩增人员,将现有12人的工作室拓展到预告片领域。与魏楠非大片不接的定位相对,太空堡垒工作室已经承接了《钢的琴》《幸福额度》等多部中小成本文艺片的预告片制作。在张小北的价值判断中,做预告片不是为了片方牟利,“看到一部好的电影我会享受到很好的生命体验,我想把这个体验分享给我的朋友”。
★主营业务:电影预告片
★成立时间:2010年8月
★规模:40人
★升级模式:
坚持高价,高价出精品,精品出品牌
“一直特别忙,新婚那个晚上都在工作室里,”魏楠说这话还是在两年多以前,他口中的“工作室”就是当时刚刚成立不久的、全亚洲第一家是有营业执照的、专门制作电影预告片的Trailer Movie。如今,魏楠已经不太愿意再用“工作室”来称呼Trailer Movie,取而代之的是“公司”,所谓升级,从字面上就读得到。
尽管没有以自己的名字命名工作室,但他依然是这里唯一的、绝对的核心,圈里人谈起预告片,大多会用“魏楠那儿”来替代英文的Trailer Movie,工作室的品牌也是他的个人品牌,就像很多电影导演会在影片开始前或结束后打出“某某作品”,Trailer Movie出产的电影预告片也都深深地烙着“魏楠作品”的痕迹。
每天下午两点,是魏楠开始工作的时间,他会先扮演领导,在七八个剪辑室兜上一圈查看进度,然后进入统筹角色,面对不同的诉求,周旋在制作人员和客户之间,之后是乙方,进行一些不可避免的应酬,直至深夜,回归到自己,骑上哈雷绕一圈二环路,“可以放松,什么都不想”。
如此的生活,对于四年前的魏楠来说,是几乎无法想象的。
童星出身的魏楠星途并不顺遂,在影视圈兜兜转转后最终放弃表演,在一家做剪辑特效的公司干起了影视后期制作,那一年,他19岁。之后他还去了趟香港学习剪辑技术,2005年,魏楠自立门户成立了一个小工作室,一共三个人,接一些广告制作的活儿,一个月能赚5000到8000块,上下班自由,不用四处出差,这样了日子维持了4年。
但是,老是剪广告让人越干越没劲。在此期间,他找到了给张艺谋拍纪录片的女孩罗莎莎,在罗的引荐下开始给张艺谋剪《千里走单骑》。那次试水并不成功,结束之后又灰溜溜地回去继续维系着整个工作室的存在,偶尔会想尽办法自己找电影来剪,“都是免费的,但免费的人家都不让你剪!”魏楠说。
尽管《千里走单骑》的那次合作并没有给魏楠带来直接的转机和改变,但至少让张艺谋认识了他,这个巨大的收获终于在2009年开始显露作用。
那一年,魏楠花了快一年的时间为小成本电影《倔强的萝卜》制作了预告片,那也是他做的第一部电影预告片,“没赚到多少钱,弄完我都准备转行了。”而就在这时,张艺谋找到了他,让他给自己的新片《三枪拍案惊奇》做一个广告,“电影你懂点儿,广告你干了小十年了,对营销你也明白,你来帮我卖电影。”抱着做完这最后一个片子就撤了的心态,魏楠接了这单活,结果,《三枪》的电影本身让张艺谋挨了有史以来最多的骂,但《三枪》的预告片却让魏楠找到了一个全新的事业方向—电影预告片制作。
随后,《西风烈》《刀剑笑》《唐伯虎点秋香2》等影片纷纷找上门来,但那时的魏楠工作室只剩俩人,只能做剪辑,声音特效都得外包给其他公司,自己做总包方。他给最初的十几部片子定下了一个市场价:“美国预告片是一部25万到75万美元,也就是大约三五百万人民币,我当时定每部30万人民币,客户都很认可。”
2010年,魏楠叫上一块做声音特效的哥们儿,用自己之前赚的钱再加上借来的一两百万,成立了自己的预告片工作室Trailer-movie,办公区从70多平方米跨越为1000平方米,有3个录音室、8个剪辑室、2个配音间,还有一个5.1的豪华录音棚。“光购买一款软件就花费295万,这是全球通用的高端电影软件。”魏楠强调,他的软件都是正版,并且他所搭建的40人团队也完全参照好莱坞专业预告片公司的架构:包括剪辑、音乐、二维特效和三维特效、制片等部门。此后,和张艺谋再度合作《金陵十三钗》的预告片制作彻底奠定了魏楠在这个领域中的江湖地位,也让预告片成了整个电影产业中最炙手可热的新领域。
50万,是魏楠工作室制作一套预告片的收费标准,贵,也是很多人用在他身上的形容词,“我们的设备和软件都是正版的,超贵,我们做原创,我们创得不好,就会花很高的费用去买别人的版权,”魏楠解释了他之所以这么贵的原因,“我们50万元一套预告片的利润是不到10万元。”因为贵,他失去过一些客户,再加上预告片的升温,很多“小作坊”挤入,用盗版素材或低价抢占市场,这曾给魏楠带来了不少困扰,“超市里的矿泉水,有卖20一瓶的,有卖两块一瓶的,你觉得买哪一种的人会比较多?”但他最终的决定依然是坚持做那一瓶20的矿泉水。
为《画皮2》制作预告片,魏楠做了90多种版本。“我从不是只做一条预告片,因为电影营销要搭配不同媒体。除了先导预告片、终极预告片,还有适合不同地区、不同媒体播出的预告片版本,比如电视媒体、网络媒体、分众传媒的楼宇广告媒体以及地铁上播放的预告片,甚至影院版的预告片和在影院售票口播放的预告片都是不一样的。”在中国电影重视营销推广的今天,高昂的价格势必要提供专业全面的服务。
因此,正是因为贵,来找他的都是备受关注的大片,例如《搜索》《王的盛宴》《白鹿原》《一代宗师》《毒战》等,魏楠为它们提供同昂贵的价格等价的制作水准,于是就形成了有影响力的出高价,高价出精品的良性循环,精品和大片本身的影响力则让魏楠工作室进一步完成了整体品牌的提升。
在一个行业,一个工作室的升级也代表着整个行业的升级。前两年都是电影拍完,已经快上映的时候才急匆匆找他来剪预告片,而现在,一部电影还没拍完,甚至在开机的时候就已经找到他了。在魏楠看来,这是电影行业越来越成熟的表现。魏楠说,《白鹿原》和《金陵十三钗》开机的时候就找到他了,《搜索》《画皮2》和《王的盛宴》都是电影没拍完就已经找到他了。
进入2013年,开年的第一个月内,魏楠和他的团队就为春季档或五一档同时展开14个项目。“基本上不用睡觉了。”魏楠说,他也在认真考虑融资或者被并购的问题。“这两年找我的我都没同意,我觉得市场没有稳下来,没有做出规模化、系统化的东西。现在已经有主线了,如果有大的投资公司上门我就敢谈了。”问他,现在预告片市场那么火,有那么多新的力量加入,他的模式可以被复制吗?魏楠想都没想就回答了三个字:“不可能。”
三维特效总监
在Trailer Movie,有一个职位是三维特效总监,是个法国人,曾经与吕克·贝松合作过,也有广告背景,每月薪水高达10万元,只负责做电影预告片的字幕。“他不认识中文,反倒可以很客观地将电影内在结合到字幕中。”在《白鹿原》的预告片中,他设计出一片特别辽阔的麦田,麦田之上却是乌云密布,从晴天到乌云,然后“白鹿原”三个字出现。最令魏楠惊喜的是《毒战》预告片的字谜:“这部电影讲的是人心比毒品还毒,他就做了一个跳动的心脏,心脏慢慢地被烧焦,灰烬落地变成‘毒战’两个字。”
话题营销
从去年开始,魏楠制作的预告片开始了另一种尝试:“视觉化营销的话题性产品。预告片放到网络以后,我希望能制造话题,人们能传播、能议论它。”在《毒战》的预告片中,魏楠将一个在审查时被删掉的镜头放入其中,就是演绎的角色吸毒的画面。“因为这是广告,话题性预告片能促进票房。”魏楠强调,“有国际背景的导演都明白预告片的本质。”
和魏楠的Trailer Movie差不多同时创立的还有编剧、影评人张小北的太空堡垒工作室,它也同样提供预告片专业服务。在太空堡垒工作室成立的前两年,工作室的主营业务是制作电影特辑而非预告片,而在意识到了预告片的广阔市场后,张小北也果断扩增人员,将现有12人的工作室拓展到预告片领域。与魏楠非大片不接的定位相对,太空堡垒工作室已经承接了《钢的琴》《幸福额度》等多部中小成本文艺片的预告片制作。在张小北的价值判断中,做预告片不是为了片方牟利,“看到一部好的电影我会享受到很好的生命体验,我想把这个体验分享给我的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