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兴趣

来源 :中华少年·教学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ongman102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提出:写作是用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质的综合表现,创设情境有益于激起学生写作兴趣与激情。
  关键词:小学生写作 创设情境 兴趣培养
  
  中学作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难点。课堂上,单纯依靠教师的语言描述,要求学生进行一定的思维创作,他们也感到很困难或无从下笔,特别是中学生,他们往往怕作文,把作文当作苦差事。那么,如何在习作指导中,创设相关的教学情境,开拓学生写作思路,为学生习作开辟自由、想象的空间呢?我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尝试:
  
  一、创设想象情境,激发想象
  英国诗人雪莱曾说过:“想象是创造力。”人的想象过程,就是创造力的发展过程。想象越发展越有助于创造性思维的发展。作文教学是发展学生想象力的重要途径之一。课堂上,教师应积极创造想象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力,努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
  1、培养想象,训练能力
  新大纲指出:“能不拘形式、自由地把自己的见闻、感受和想象说出来,内容具体、感情真实。”在作文教学中,教师要经常为学生创造激发想象的情境,启发学生写想象作文,培养学生的创造想象能力。想象作文是拓宽学生思路的有效形式。作文教学中,应以学生为主,倡导“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让学生说自己想说的话,写自己乐写的的文章,把自己见到的、听到的、想到的,无所顾忌地用各种写法表达出来,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例如写想象作文《假如我是______》:因为在学生心灵世界里,都蕴藏着一个个美好的愿望,由于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兴趣爱好不同,所想象的内容也就丰富多彩了。课堂上教师应尽量避免过多的限制,最大限度地解放学生的思想,给学生一个自由想象的空间,让学生敞开心怀说出自己的幻想或愿望: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考古学家;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宇航员;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科学家;还有的说自己想当一名探险家……这时学生思维活跃,畅所欲言,无拘无束地进行想象、构思。甲说:假如我是医生,我一定会钻研医术,救死扶伤,解除病人的痛苦。乙说:假如我是一名考古学家,我会去探索未发掘的古文物。丁说:假如我是哈里?波特,我将用我手中的魔棒,让自己当一名和平使者,尽一切努力来维护和平、消除仇恨、消除战争,让世界的每一个角落充满和平的阳光;让自己当一名正直的法官,秉公执法,为维护正义而战……学生的发言生动形象,风趣幽默,用儿童的语言来表达他们内心的感受,说出了真情实感,课堂上营造出一种和谐、民主平等的氛围,引导学生充分展示个性,激发了学生求新求异的创造思维。正如彼得?克莱思所说:“当学习充满乐趣时,才更有效。”
  2、训练思维,注重想象
  除了观察时激发学生想象,在进行思维训练时更要注重想象力培养。如写《XX的对话》想象作文的片断练习,课堂上,教师设计学生喜欢的动画课件,要求学生想象它们之间会说什么话?会做什么动作?有什么表情和心里活动?接着分组展开讨论,让学生自己选择自己熟悉的事物和自己喜欢的学习伙伴,共同编写故事,集体创造,把想象的内容具体地讲出来,学生在交流合作中相互启发、相互沟通、相互学习,使想象更充实、更完善,为每一位学生尤其是中、下等生提供了充分表现的机会、创作的机会,给学生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激起学生对写作的兴趣,让这生学会用自己的双手去自由描绘五彩缤纷的生活场景。
  3、积累语言,丰富想象
  古人云:“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水流,无以成江河。”可见,积累是相当重要的。没有一定的语言积累,学生是写不好作文的。在指导学生习作过程中,常常发现有的学生因为生活环境的局限性,对周围事物未能认真观察,所以遇到写作文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常常感到无从着手,无内容可写,缺乏写作素材。因此,作文教学要着力提高学生语言的储备量,教会学生积累词语,“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1)定期检查:每周都要写《采蜜集》,定期进行检查,课外摘抄古诗、儿歌、精彩片断、名人名言,要求学生熟读成诵,使之内化成自己的语言,长期积累,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从而为写作建起一座资料库。
  (2)互相交流:利用班队课、活动课开展《与好书交朋友》的朗诵会、故事会,评选出“朗读能手”、“故事大王”;举行阅读知识竞赛,让学生把看过的书中的一些文学知识或有关重要人物和事件编成考题,进行比赛;开展经验交流会,让做得好的学生把他们的好经验、好方法向大家介绍,并且组织讨论,评价哪种方法更好,以达到互相促进,不断提高的目的。
  (3)学有展示:展示《采蜜集》,组织评选“蜜蜂奖”。由于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学生学到越来越多的知识,见识越来越广。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每位学生在活动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充分尊重学生的自由,发挥学生的才能,让学生在活动中得到充实,并获得成功的体验。课外,学生能积极主动地获取知识,积累写作素材,激发他们对生活的热爱与写作的兴趣,把以往的“要我写”变为今天的“我要写”。
  实践证明,教师在课堂上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不仅有效地激发了学生创新的欲望和写作的兴趣,拓宽学生的写作思路,还促进学生主动探索、主动发展,使他们形成能力,从而为高年级习作打下扎实的基础。
  
  二、创设观察情境,培养观察力
  观察是人们认识事物的起点,是迈向创新的第一步。如果学生对周围事物缺乏认识,硬要他们去表达,去反映则是不可能的。对学生来说认识世界的主要途径是观察。只有认真细致地观察,才能对事物有全面细致的了解,写出来的文章才会真实感人。以往的作文教学中出现的问题,首先是缺乏对观察的指导与重视。因此,作文教学要重视培养学生自主观察的能力,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并启迪学生创新,使学生成为学习的自觉探究者和发现者,引导学生做生活的有心人。课堂上教师有目的地指导学生进行观察和比较,不仅培养了学生的观察能力,还使学生在头脑中积累了丰富的想象,学生有了大量的写作素材,写起文章来就不觉得难了。
其他文献
内容提要:《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我认为语文课堂要焕发生命活力,就要让学生动起来,让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一、创设生动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在兴趣盎然中学习;二、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让学生在全方位参与中学习;三、放飞学生的心灵,让学生在自由争论中学习;四、相信、尊重学生,让学生在体验成功中学习。  关键词:语文 主人 激发求知欲 新课标 自主学习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
期刊
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学生也是如此,学生个体之间存在着差异,这是不容忽视的现实。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更不应该忽视,为了激发不同水平的学生的兴趣,教师应因材施教来吸引绝大多数的学生的注意力。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应使用不同方法,讲授不同深度的知识。  自古以来,便有提倡“因材施教”,它的终极目标和我们现在要说的“分层教学”是一样的。分层教学是一种面向全体,因材施教的教学模式,它强调了“教师的教要适应
期刊
走进新时代,中国教育改革的大手笔就是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其注重的是培养新的教学理念。新课程与旧课程的根本区别就在于理念,旧课程认为课程是知识,教师是知识的传授者,学生是知识的接受者,而新课程认为课程不仅是知识,也是经验,是活动,是教师和学生共同探求新知识的过程。为此,针对新课改背景下的物理教学要如何体现新课改,笔者谈几点看法。    一、更新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新物理课程标准取代了过去的教学计划和
期刊
一、从教师“照抄教案”现象谈起  平时的教学现状调查和听课中发现如下令人忧虑的现象:许多教师照抄教案以应付上级的教学六认真检查;部分教师长期不备课,临上课时拿着教案书走上讲台“即兴施教”;多数教师是先上课,后备课(抄教案)。这三种怪现象所造成的弊端是不言而喻的。由此我想到当前许多农村学校的教师怕承担上公开课的缘由。试想:以往照本宣科式地教学搞惯了,以往“上到哪儿黑就到哪儿歇”的作法操练惯了,突然来
期刊
摘要:通过对图底关系理论发展的初步介绍,结合图底关系理论的基本特征及其在各个领域的发展状况,引出图底关系运用在室内空间中存在的问题。进而从平面布局、地面、墙面、天花、空间等方面阐述并分析其中的图底关系。力图通过图底关系在室内空间中的认识和运用,解决室内空间凌乱、拥挤的局面。  关键词:图形 背景 视知觉 室内空间    1图底关系的由来及在各个领域的运用  图底关系的产生,来自于视觉心理学家的试验
期刊
摘要:在提倡与学生平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学生学习中出现的课堂问题行为是不容忽视的,这需要广大的教师在教学策略、教学机智、教学素养等各个方面加强努力。  关键词:如何 规范 课堂 纪律    在提倡与学生平等的新课程课堂教学中,许多教师经常会遇到,有些学生课上交头接耳、高声喧哗、作滑稽表演、口出怪调等扰乱课堂秩序和故意惹人注意的行为。这样的行为不仅影响学生的身心健康,而且常常引起课堂纪律问题,影响
期刊
摘要:初中英语教学中,初中阶段应打牢基础,课堂上建立平等融洽的师生关系,教师要以学生的英语学习为中心,扎实抓好课堂教学,让学习落到实处。  关键词:英语教学 处理 几种关系    我国中小学基础教育英语教学自实施新课程改革以来,广大英语教师对新课程理念深入学习,认真思考,大胆实践,掀起了教学改革的高潮,使中小学英语教育教学发生着一系列深刻的变化:教师观念更新,各种新课堂模式应运而生,教师角色、师生
期刊
在新课程的理念下,要培养学生动手、动脑能力、创新能力。那么要培养学生以上的能力,首要问题是要有提出问题的能力,才会有创新能力,没有问题的提出,做题也好、实验也好,会觉得像个木偶。这当然受到了应试教育的影响,原来传统的教学,都是教师一手包办,教师怎样说,学生怎样做,有点像一个机器人,没有自己的主见、思想,因而就没有问题提,也就没有创意,如死水一潭。那么,在物理教学中如何才能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能力呢?
期刊
摘要:广东省民办高校学生思想具有独特性、时代性。如何根据学生特点,采取有针对性的德育措施,是增强民办高校德育工作实效性的关键所在,也是本文探讨的问题。  关键词:高职学生;思想状况;对策    党和国家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和构建和谐社会的治国方略,特别是党的十七大突出强调了教育的重要地位,明确提出了优先发展教育、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战略,客观上突出和强调了高校德育的地位,同时也为高校德育提出了更高更严的
期刊
摘要: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  关键词:重视 阅读 能力 培养    素质教育是全面培养学生能力的教育,是一种创新教育,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创新的教育。发展素质教育,笔者认为,注重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是一个十分重要、不可或缺的环节。    一、阅读能力是国际上检验学习能力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