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因组学研究在藏族高原适应遗传机制研究中的实践与运用

来源 :国际遗传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世居高原藏族在长期的高原低氧适应过程中,其多项生理特征显著不同于世居平原民族,这些指标变化可能与特殊环境所导致的基因组序列变异相关.近年来随着高通量测序以及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等新型研究平台的迅猛发展,它们广泛应用到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的研究中.此文就基因组学领域藏族高原适应的遗传机制进展进行综述,为进一步探索高原适应机制和高原病发病机制提供参考,并为高原病的防治寻找新的思路和靶点.
其他文献
目的为验证失败后自尊是否明显降低,并进一步探讨自我监控对失败后自尊变化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方法通过自尊量表前测,并用自我监控量表筛选出78名3类典型的自我监控者,让被试
采用溶胶-凝胶法,在不同的热处理温度下制备了稀土镧铈掺杂的不同晶型的TiO2纳米粉体。用X射线衍射仪,透射电子显微镜对所制备的TiO2纳米粉体进行表征,分析在不同热处理温度
通过溶液共混法制备了聚碳酸亚丙酯/凹凸棒纳米复合材料。利用FT-IR、XRD和SEM表征手段研究了复合材料的结构。研究表明有机改性的凹凸棒在聚碳酸亚丙酯中分散均匀,平均粒径
目的:探讨具有抗病毒作用的高度稀释的顺势疗法药物对噬菌体感染的大肠杆菌在基因水平调节噬菌体ΦX174 DNA的作用.方法:本研究之所以选用噬菌体ΦX174是因为其对大肠杆菌的
比较鸡冠花炒炭前后XRD及IR光谱特征,探讨XRD及IR光谱对鸡冠花炒炭前后鉴别的意义.运用XRD光谱及IR二阶导数光谱,对不同产地鸡冠花炒炭前后进行光谱分析.鸡冠花及鸡冠花炭的X
代谢组学是一种新的组学研究手段,其使用分析化学的检测方法和生物信息学的统计策略对生物系统(细胞、组织、生命体)中所有小分子代谢产物进行分析,任何生理或病理改变都可由
建立多穗金粟兰异秦皮啶的含量测定方法。采用色谱柱:Phenomenex C_(18)色谱柱(250mm×4.6mm,5μm);流动相:甲醇(A)-0.1%磷酸水溶液(B),低压梯度洗脱;柱温:25℃;流速:1.0mL/m
在宿州市不同功能区采集23个街尘样品,利用X射线荧光光谱法测定了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u、Zn、Pb、Cr、Hg、Ni的含量,分析了其总量及空间分布特征,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方法
ZnO是一种宽禁带半导体材料(3.37eV),具有较高的激子结合能(60meV),室温下激子仍然存在。由于其结构特点及优异的光电性能,ZnO在微电子学、光电子学、集成光学和微电子机械系
以四苯基卟啉(TPP)为原料,经过硝化、还原、酰胺化等反应合成了一种新型四苯基卟啉衍生物及其锌(Ⅱ)配合物,通过FAB-MS、IR、1 H-NMR和元素分析等方法鉴定了目标产物的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