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在结构和治理逻辑

来源 :重庆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ang1990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共同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为完善国际网络空间治理体系建设向世界贡献的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来源于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的具体实践,具有以安全为基石、发展为内容、法治为保障、价值为纽带的结构特征。在习近平总书记网络空间治理的战略擘画中,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是蕴涵了物质层面、治理层面、价值层面等多维度的关系系统,遵循"网络+政治""网络+经济""网络+文化"统筹发展的治理逻辑。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思想是对零和博弈、赢者通吃的国际关系旧观念的全面超越,为世界人民构建更加公平正义的互联网治理新秩序框定了共同努力的方向。
其他文献
【正】 抗日战争时期,陕甘宁边区在十分困难险恶的环境条件下,进行了各项卓有成效的建设,为争取抗战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其根本原因就存于实行了彻底的民主政治,巩固并加
【正】 计划体制改革的核心向题,是要由过去以名义上的“产品经济论”而实质上的“自然经济论”为基础的计划体制,转变为以社会主义商品经济为基础的计划体制。实现这一转变,
互联网不断重塑着我们的社会生活方式,用户在使用电子邮箱、搜索引擎、即时通讯和社交平台等"免费"服务时,必须同意网络服务提供者制定的网络服务协议的所有条款。网络免费服
【正】 一、说明赵紫阳同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三大报告中强调指出:“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报告还向我们教育工作者提出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方针,要求我们提高
证据物联系统是在互联网的基础上,利用RFID、无线数据通信等技术,构造一个覆盖公安业务中包括笔录、物证在内的证据信息系统。本文结合公安业务,构想了证据物联系统,并详细描述了该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功能划分和关键技术。
(Z)-N-甲氧基偕溴代亚胺可从羧酸、甲氧基胺和三苯膦-四溴甲烷采用一壶法合成,产率为72-85%。
【正】 “冬冻其葆”一语,出《逸周书·大武解》。该语究为何义,迄今人多未明,故今特说于下: 先录其原文: 武有六制:政(征)、攻、侵、伐、搏、战。……伐有四时三兴。…
摘 要:信息的重要作用之一在于对世界进行祛魅,而新媒体时代的“过度信息”却使世界重返迷魅。生存于新媒体时代的人,会时常感知到充裕信息带来的迷惑和虚拟社区带来的困境。看似凸显新媒体时代“直白”精神的“象征性”“隐喻”,却神奇地被人们征用,符号的非体系化已经成为新的社会机制的密码。过度信息和符号的非体系化成为新媒体时代人类生存再陷迷魅的原因。赛博空间的话语权威掌握在少数精英手上,令草根阶层喜不自禁的民
【正】 语言文字是人们交流思想的工具。语言文字不统一、不规范,人们就难以交流思想,甚至还会产生误解。为了语言的统一、规范,我国从50年代起,即推行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
分析了采用等温衰减电流法研究有机固体材料陷阱的优越性,其实验过程简单,所得结果直观,且实验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可大大提高实验速度和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