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背景
随着2021年国内疫情逐步稳定,我国旅游业日益复苏,中国旅游研究院发布的《2020年旅游經济运行分析与2021年发展预测》报告预计,全年入境旅游人数2720万人次,同比减少81.3%。实现国际旅游收入170亿美元,同比减少87.1%。中国公民出境旅游人数 2023万人次,同比减少86.9%。同时,报告预计2021年国内旅游人数41亿人次,国内旅游收入3.3万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48%。越来越多的中国游客选择国内旅游而非国际旅游,这也带动了国内民宿的经济繁荣。据中国旅游与民宿发展协会3月4日正式发布的《2020年度民宿行业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度中国旅游及住宿总收入恢复至2019年的33%左右,其中国内民宿房源总量持续上涨突破300万套,疫情加速民宿行业洗牌过程,2019-2020年房东增速相比上一年度有所下降,但整体增长数量依旧可观,此外我国各地区为恢复和鼓励当地民宿市场发展,纷纷出台有力举措,助力民宿市场规范,健康发展。其次,据国家统计局2020年《中国统计年鉴》显示,2015年中国平均预期寿命为76.34岁,65岁及以上人口比重持续增加,2019年已达12.6%;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2020年6月6日发布的《2019年我国卫生健康事业发展统计公报》中显示,随着医疗服务水平的稳步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持续增强,城乡居民的健康水平持续提高,居民人均预期寿命由2018年的77.0岁提高至2019年的77.3岁。预计到2025年时,60岁以上人口数量将达到3亿,我国将成为超老年型国家。因此,人口老龄化问题迫在眉睫,使老年人能够度过健康和谐的晚年时光是社会发展的客观需要。而民宿康养旅游,作为二十一世纪来我国旅游业经济发展与转型的新兴业态,在中央和地方政府的全力支持下,已逐渐形成依托第一产业、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并融合了医疗健康、旅游以及文化为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在此背景下,为满足人们对健康幸福生活的追求,国家旅游局2016年依次出台了《国家康养旅游示范基地》标准(LB/T051-2016)(以下简称《标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等政策,来规范健康旅游,并明确提出大力促进健康与旅游、互联网、健身休闲等产业的融合。此外,二十一世纪以来,我国越来越重视智慧城市和数字乡村建设,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中提出了十大数字化应用场景:智能交通、智慧能源、智能制造、智慧农业及水利、智慧教育、智慧医疗、智慧文旅、智慧社区、智慧家居、智慧政务。信息化和数字化应用已经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但对智慧康养旅游方面的研究仍主要针对景区、产业,而具体到智慧康养民宿方面的研究相对零碎,缺乏系统性的整理分析。
关键概念界定
民 宿
关于民宿这一名词的概念,经过不断地研究,学界对民宿的定义也有一定的共识。张广海等对国内外民宿特征进行分析得出民宿通常具有如下特征:一是民宿相比传统酒店规模较小;二是民宿由最初的家庭自营发展为专业经营,由政府和专门的组织管理;三是民宿为游客提供了更多与旅游目的地社区居民交流的机会;四是民宿服务强调地方文化和“家”的感觉。郑斌、叶锡祥通过研究各地区民宿设计现状发现日本民宿设计为“功能至上”主义,台湾地区则小巧精致,而大陆地区的民宿设计发展呈现出无序化的“野蛮生长”,民宿开发的专业性有待提高。罗灿在民宿研究中提出民宿是指利用农、林场居民的合法住宅,及农林场房和集体用房等闲置资源,为消费者体验乡村生活、休闲度假等活动,提供住宿接待服务的经营场所,一般具有乡土化、特色化、地域化、生活化等特点。国家旅游局发布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定义旅游民宿是利用当地民居等相关闲置资源,经营用客房不超过4层、建筑面积不超过800 ㎡,主人参与接待,为游客提供体验当地自然、文化与生产生活方式的小型住宿设施。总的来说,民宿区别于一般酒店的特色在于其将当地生态、文化以及旅游资源融合为一体,能够更好地满足游客全方位的需求,是“有温度的夜宿,有灵魂的房子”。
康养旅游
学术界中刘丽勤在2004年较早地提出了“康养”一词,但并未给出明确的释义;2016年《标准》中将康养旅游定义为通过养颜健体、营养膳食、修心养性、关爱环境等各种手段,使人在身体、心智和精神上都达到自然和谐的优良状态的各种旅游活动的总和。2016年任宣羽通过研究康养旅游的具体内涵并综合了前人对康养旅游的研究实际情况,得出康养旅游是以良好的物候条件为基础,旅游的形式促进游客身心健康,增强游客快乐,达到幸福为目的的专项度假旅游。2017年吴耿安等参考标准及前人定义后,认为康养旅游指的是保健旅游。可以看出,康养旅游与传统旅游相比,旅游节奏慢,但消费能力更强,更注重身心的修养,其主要的目的仍是促进身心健康,因此本文仍使用国家旅游局《标准》中的准确定义。
智慧康养
智慧康养理念最早由英国生命信托基金提出,也被称作“全智能化老年系统”,其前身为智能康养。“智能”(Intelligent)更多体现为技术和监控;“智慧”(Smart)则更突出“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人的灵活性与聪明性。杨菊华通过对智慧康养的概念进行拆解分析后得出,智慧康养是一种状态与技术的结合或需求与供给的结合,智能技术是供给侧的核心要素,而康养状态决定了客观需求。陈三清提出智慧康养就是在当前新科技时代背景下,将互联网技术、大数据技术、云计算技术、计算机软件技术、智能设备等新兴科技运用于康养过程,针对康养群体,实现康养过程信息化、科技化,将康养服务自动化、智能化,增强康养的舒适感,提升康养的水平和质量。笔者认为,智慧康养的核心为智慧与健康,运用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可以帮助改善康养旅游的供给,提升旅游产业的执行效率,提高康养旅游产品的质量,同时完善游客的反馈与评价体系,弥补当前行业中的不足。
智慧康养民宿发展现状
智慧康养民宿的发展以需求侧为导向可以分为以下三个层面,从入口,到内部再到出口,如图1所示。入口即为游客通过民宿短租平台以了解民宿,租用民宿这一过程,主要涉及到民宿短租平台发展现状,其产品的缺陷与不足;内部则为民宿设计中运用到的智慧服务以及智慧产品;出口则为用户的评价与反馈体系。
入口-民宿短租平台发展现状
民宿短租平台运用互联网工具,将民宿提供者以及民宿相关信息,如地理位置,环境,舒适度等个性化需求放至平台中以供游客参考选择。《2020年度民宿行业发展研究报告》显示,2020年我国在线民宿房源已超300万套,其中途家、木鸟民宿和爱彼迎(中国)2020年的在线民宿房源数量分别为230万套、110万套、15万套,其中途家主打国内市场,爱彼迎主打国外市场,而木鸟民宿则海内外均有涉猎,由此也可以看出民宿短租平台的市场集中度极高。徐玲对国内主流的短租平台进行了系统的整理分析,国内民宿短租平台发展近十年时间里,主流平台占据了大量的市场份额,因此进入壁垒高,资金获取难度大;此外,国家旅游局2021年修改的《旅游民宿基本要求与评价》根据建筑环境、设备设施、服务接待以及特色等其他因素将房源划分为甲级、乙级和丙级。但事实上,在民宿短租平台上用户难以见到上述房源等级划分,而更多的是使用相关推荐以及反馈评价来进行判断,房源也是由短租平台进行审核来确认,这样会造成房屋质量参差不齐,平台表现与实际表现有较大差异,此外基于利益最大化效应,房屋短租平台有更大的可能性与房东合谋欺骗消费者,现有民宿短租平台中途家民宿使用钻级进行划分有二、三、四、五四个等级,还特别设有“优选PRO”,木鸟短租也设有“四木精选”作为房源质量评判的标志。此外,不同的民宿短租平台所使用的推荐分类也大同小异,主要分类集中在位置、价格、设备设施这三方面,主要针对的都是年轻人群体,或是亲子家庭游玩,对康养方面的仍未有细致的分类,此外在人群分类上大都没有十分细致,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年人群体。从推荐房源的排名上看,爱彼迎根据用户浏览数据、用户习惯做的推荐,无固定排名,对新房源能保证较好的前期推荐。从操作上来说,更倾向于房东自己在后台研究数据和优化,对于符合要求的超赞房东会有特别的排名加成。途家则为参加途家促销、达到优选房源要求的会优先,使用途家门锁、保洁服务有排名加成,其次是订单量、咨询回复率、接单率等。总得来说,目前民宿短租平台正逐步规范民宿质量评价机制,但同质化仍旧较为明显,仍需加强市场定位,在康养方面开辟新的途径。
内部——智慧产品与智慧服务
旅馆内的智慧服务包括内外部的各种情况,而智慧产品则是在政府政策支持下,在环境适应的基础上,从底层改变旅馆的空间布局,在底层构建一个完整的智能系统,并在智能服务下研究设计出符合用户行为习惯,能有效帮助用户提高生活质量,促进身心健康的产品。
1. 集群化发展现状
民宿越发地向品牌化、集群化发展。江浙地区针对某一知名景点或是古城古镇,周边开发多个小型精品民宿,从而形成民宿集群,如德清莫干山民宿群、杭州永嘉民宿村等;由此也引发多地效仿,以及文旅集团的资金注入。雷杰通过对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的形成机制进行了详细的研究,发现由于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2013年至2016年井喷式的发展,2017年至今尽管民宿客栈集群的业态与外观设计以及数量都有了空前的飞跃,但也加剧了民宿之间的竞争,从而导致环境遭到破坏,设计以及情怀也不足以提升民宿客栈本身的竞争力;最后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开始转型,通过品质服务的提升,利用管家式服务、酒店式设计、民宿客栈的服务理念形成从卖风景、卖设计、卖情怀,最终到“卖品质”的阶段。刘桐通过研究指出在2015年和2016年前后,品牌民宿已经抱团走向连锁民宿,各个民宿聚落逐渐形成,随着周边产业的发展,政府的持续关注以及资金团体们相继涌入市场,也逐渐造成较为混乱的局面——许多民宿经营者缺乏对当地文化的思考,使得民宿群落发展变得同质化,缺乏对本土特色的吸收,而忙着回笼资金从而向着酒店模式发展。民宿集群是由以前民宿单一发展逐步发展而来,并逐渐形成品牌集群,从而在保护好当地环境的同时,逐步提升当地的基础设施服务,给用户给予更高品质的生活服务,打造与当地相适应的智慧产品,最终提高当地的旅游经济。
2. 智慧服务发展现状
智慧服务主要针对当地民宿的特色所做出的具有智能化機制,最终符合用户需求与期待的服务,智慧服务可以是某一种具有针对性的服务,也可以是一个平台、信息交互的服务。徐岸峰在对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的研究当中提出所谓智慧旅游服务,就是利用大数据、互联网、云计算、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各种信息技术对旅游者数据进行收集、挖掘和计算,通过智能数据积累主动发现旅游者现实需求,并挖掘其潜在需求,基于全过程、全要素的服务资源集成和参与主体协同,为旅游者设计个性化服务方案并精准推送给旅游者,以满足其旅游需求的过程与方式。现有智慧康养类服务有两类,一是针对线上平台的信息服务体系,如陈三清对攀枝花智慧康养系统进行了手机APP的设计,其中集合了医疗医护、健康疗养、旅游相关、休闲娱乐、生活服务、公共服务以及行业相关服务信息,并具体将这些服务划分至不同的模块,以助智慧康养的发展;二是针对民宿区域线下特色进行针对性的智慧服务设计,如李静等依据北戴河康养的区域性特征,综合线上线下互补双赢的服务理念,构建了具有智慧骑行特色的康养旅游服务新模式,此外更多对智慧康养服务都集中在温泉服务如温泉疗养带、温泉健身等,和森林生态康养圈,利用智能语音等技术,打造森林竞走、森林散步、森林音乐会等特色旅游服务,如浙江省的千岛湖森林公园建设的“三园两岛一院”工程康养示范基地,其通过构建完善的交通系统串联各大景区景点,并具有森林浴、森林骑行、森林动植物认知、康养步道,中药养生等各种服务,游客不仅可以步行,也可以选择骑行的方式出行,此外在景点规划中,此地也充分融入了当地特色民俗,如特色民宿、古迹游览;千岛湖还特别设有千岛湖旅游网站,其同时集成了当地风光、自助自驾、乡村旅游、在线预订、旅游咨询等多想功能,可以让想了解的游客提前通过互联网对当地的服务有一个系统的了解,除网站外,其还特别设有微信号与抖音号,通过用户交互平台与自媒体平台扩大流量入口,能够使更多旅游爱好者第一时间发现千岛湖美景,来扩充前往千岛湖游客的数量。笔者认为,智慧服务并非单指具体的服务,要想实现智慧服务,需要有完好的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多地民宿有良好的风景风光,但智慧服务无法开展,资金进入后使用不当,无法完成智慧服务的搭建,究其根本是基础设施没有跟上,此外智慧服务还应使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如手机旅游智能定位导航,智慧管家服务等,通过手机实现服务一体化,提高整体的管理水平;通过用户自定义的路线与内容,完善用户画像,拓宽数据源,从而完善当地的服务体系。 3. 智慧产品发展现状
智慧产品在康养方面重在融合新技术如AI、VR等并通过运动休闲、治疗保健的方式解决城市病。随着民宿逐步转向高质量发展,传统的“农家乐”产品已经远远不能满足旅游者的需求,于是伴随新型民宿旅游应运而生的是民宿与健康、文化相融合的智慧产品。首先是游客入住的智能化、自动化,通过线上APP订房完成专属订房后,采用人脸识别+身份证识别进行开锁,既保证入住环节更加方便快捷,也保障了用户隐私的安全私密。其次,进入房门后可以开启定制模式,如地球仓的“回家模式”与“离家模式”,实现房内设施全自动开--落地窗的窗帘自动拉开、灯自动打开、音乐自动播放等,卫生间也采用智能马桶实时清洗,既保证了卫生,又提高了效率。民宿的智慧产品开发除了“住”,还有吃喝玩乐,地球仓的线上平台还集成了附近吃喝玩乐购娱等旅游信息,提供一站式旅游资讯服务。智慧产品除了在地球仓现代化高品质的酒店式民宿设计当中外,也有根据当地民宿特色进行设计的乡村产品,如汉王镇紫山村的沉水广场的观景健身和户外拓展;露营基地的郊游、烧烤、亲子互动;农田采摘的耕种体验、共享农场;环湖垂钓的健身、骑行、垂钓、散步等都是可以通过智慧预约和产品租用式嵌入来实现效率和收益双赢。此外,也有将服务与产品相结合的产品服务体系,随着时代的发展,后工业化时代下的康洋旅游当中人们对产品或服务的需求逐渐转变至对体验的追求,因为产品与服务各自都存在者不足与缺陷,因此产品+服务的形式在输出消费者体验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优势。张杰对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当中从产业规划层面构建了森林养生旅游产品和服务体系,并制作成一份产品服务的“森林养生菜单”,江苏大泗镇中药养生小镇为医药结合型小镇,其采用中药科技园+休闲娱乐、中药养生、医疗器械三大健康产业,提供运动健身器材、娱乐设施以及中药产品、医疗器械服务等。当下以民宿和乡村酒店为主要形式的“康养颐居”是康养旅游产品的主要载体,乡村旅游民宿,作为小微型的康养服务单元并非一定需要全要素的功能配备,也未必需要太过专业化的医疗保健康复服务仙姑,最关键的是将康养主题融入当地的特色当中,形成至少一项独具特色的服务项目,如专业养生项目,健康饮食项目等,如武当山太极湖的宗教文化养生型、温州浙南长寿文化养生型、湖南灰汤温泉养生型等。综上所述,现有的智慧产品主要分为单一产品智能化和体系智慧化,也就是说,一方面是产品足够智能,能够帮助用户或是商家处理一些人力可以做到的事物,从而减少人力资源的浪费并在提高效率的同时保障产品的质量,另一方面是产品的销售服务渠道智能化,在特定场合通过智慧平台来个性化定制用户个人的产品需要,从而实现用户的需求最大化和产品供给最大化,减少资源的浪费,但现在许多乡村民宿仍更重人力,并未投入更多的智能化产品服务,尤其是在其地域特色服务领域,而城市民宿虽有一些智能化产品服务结合的体系,但由于设备不够完善,操作人员未经过专业培训或游客未经引导而导致设备资源闲置等问题,因此城乡民宿智慧管理系统的搭建和使用尤为关键。
出口-用户评价与反馈体系
智慧康养民宿的服务的供应归根到底取决于游客们的健康养生需求,智慧互联网平台作为智慧康养民宿旅游服务的入口也需对游客提供相应的反馈,一是使游客得知相应民宿对应的服务是否满足自己切实的需要,二是使平台更好地划分不同民宿的质量与等级,三是可以加速民宿供应与服务对接、加大民宿之间的竞争强度、从而筛选出更优质的民宿。目前用户的评价与反馈机制绝大部分来源于APP本身,如途家APP的好评率、聊天回复、点评内容等,其他APP虽有所差异但大抵相同。尽管APP反馈效应对商家以及平台提供助力,但对于用户而言友好程度便略有不足,这主要体现在,一是用户入住时间不同,冬季入住的用户反馈无法给夏季入住的用户提供不同季节的反馈,甚至可能造成错误的信息反馈;二是用户错误的反馈可能遭到房东或是平台的抵制,无法及时反馈到用户群体当中;三是房东可能反馈不及時,民宿大多都是小而精且租用的大多都为近期的短途旅游,如果是在旅游旺季,房东的客户较多或是事务较为繁忙而人力又有所不足,很可能错过一些用户的询问造成客户的流失;四是无法区分恶意客户的反馈,如果有的客户反馈信息与真实信息不符,或是故意进行恶意反馈,商家难以针对当时的情况加以区分,因此平台与商家往往会合作抵制一些负面的言论,从而造成数据挖掘时负反馈的缺失,造成供需不对等、客户流失等情况。而民宿短租平台APP针对这一情况也相继开发了后续的功能,如途家APP中的发现功能当中便有游客自发拍摄的当地美景,以及美团民宿下菜单栏的发现美宿中的达人测评,通过用户对用户的方式形成一个旅游者自己的圈子,通过这个圈子里一些达人或是网红的宣传效应来扩大民宿的影响力,既提高了反馈的准确性及时性,也减轻了房东的压力,从而完善整体反馈机制。但由于圈子人数较少,平台活跃度不高,以及游客更倾向于宣传自己美好的一面的心理活动,因此游客自发的宣传往往带有“个人滤镜”;而达人评测又难免与平台和商家有所关联。用户评价反馈体系虽然在逐步完善,但新的问题层出不穷,智慧评价反馈体系的完善还有很大的空间。
智慧康养民宿未来发展前景
民宿的空间发展
智慧康养民宿的整体发展在空间布局上来看有两个主要特点,一是呈集群化发展,二是围绕着景区的旅游特色服务呈现出中心点区域发展。智慧康养民宿的空间分布因素主要是由区域交通因素、客观市场因素、旅游资源因素、社会经济因素以及政策因素组成的,交通便利、旅游资源丰富的地区旅游企业更愿意投资,因此便吸引周边民宿进入,形成集群化效应,此外,随着景区的开发,民宿的发展速度也逐步提高,政府制定一些地方政策来支持当地旅游业的发展。而对于民宿房东来看,在人流量大的景区进行民宿开发,不仅回笼资金快、景色优美,而且有合适的资源,如温泉、森林等可以用于康养服务。此外,我国民宿的地域分布主要集中在我国东部地区,而且旅游重点村主要集中于两个区域:长三角地区和京津冀地区,因此民宿建设东西部发展极不均衡,民宿接下来的建设应避免单核心发展,加强与周边地区的联系。 民宿的建设发展
智慧康养民宿的未来建设仍旧主要集中于入口、内部和出口三个方面。
入口,即用于引流的民宿短租平台,平台可以通过规范民宿房源质量评价体系来收取相应的佣金来取代由于信息不对称和房东自主定价、平台抽取佣金的经营模式,从而确保房源质量,如途家的“优选PRO”以及爱彼迎的“Plus”房源。与此同时,还可以在平台中设置完善的个人信用积分体系,以避免民宿短租事前的信息不对等以及道德风险,通过双向评价的设置,既约束了房东也限定了消费者的行为,此外还可加强平台的市场定位,推出特色化的分类标准,以避免平台同质化。
内部,即智慧康养民宿中的智慧服务以及智慧产品。智慧服务与智慧产品可以总结为以下几个发展途径:基础信息建设、智能型住宅、以需求为导向的智能产品与销售链、大数据为导向的管理系统以及地域特色的智慧康养产业,并在实际应用中实现以下5点策略:识别智慧康养目标人群、分析现有康养状况以及康养生态各环节利益相关者、数字化康养体验布局、合理分配资源整合产品服务体系、小数据家用,大数据医用,最终将产品服务体系完整地建立起来。
出口,即用户评价与反馈体系。目前的用户评价与反馈体系主要是基于民宿短租平台APP的反馈。人工智能在反馈的应用当中具有高便捷性、实用性与极强的趣味性,因此在未来的发展当中,可以采用人工智能机器人和人员相结合的模式,在与多个线上客户进行沟通的同时,不仅可以提高管理的效率,还可以知道客户的特点,如消费水平、旅游路径、工作生活、购买产品等,便可以针对用户特定要求和问题进行提问,从而解决程式化和个性化的问题。
总 结
随着新兴技术的发展和国家政策的大力支持,各色智慧智能服务势必会给康养旅游中的民宿产业带来全新的变革,虽然目前的发展仍有不足之处,但相信假以时日智慧康养的产品与服务会在未来深刻地影响旅游业的发展,而民宿也会在与新兴技术的磨合当中,找到适合其本地特色的高效利用方式。前文中提及传统的旅游以及民宿住宅模式正在逐漸被替代,显然已不足以支撑民宿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而新兴技术线上的应用能够给各地区康养民宿带来一股全新的力量。
通过从入口、内部到出口三个方面的详细分析,本文研究发现各种类康养民宿对于智能化产品以及技术的态度是十分积极的,并对未来民宿采用智慧康养模式发展的应用抱有良好的期待。因此民宿短租平台应加强分类管理与房源质量评价;在使用智慧康养产品服务体系时,当地民宿应更多地考虑产品与当地特色的契合程度以及人们的需求和喜好,从一点突破可以更准确地开展精准营销,从而提高客户的满意程度,吸引更多地客户到当地的民宿进行旅游;用户体验智慧康养民宿后的反馈应通过售后评价体系及时地反馈到房东与平台客户群当中,从而帮助进一步对接产品服务的供给与客户的需求。
智慧时代下的新兴康养旅游产业已逐步兴起,对于整个民宿行业而言,跟上技术发展的步伐具有战略意义。发展良好的康养民宿应继续逐步扩大对新兴技术的运用,而还未使用智慧产品的乡村民宿也应尝试性地接收新技术带来的变化并在实际应用当中进行详细地设计。研究初步探讨了当下智慧康养旅游民宿发展趋势,也对未来行业发展前景提供了一定的思路,希望后继能够开展更多专业研究从而进一步完善和充实对该领域的认识。
(五台山文化旅游发展研究院)
参考文献:
[1] 范逸男,陈丽娟.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康养小镇发展研究[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20(10):112-117.
[2] 张广海,孟禺.国内外民宿旅游研究进展[J].资源开发与市场,2017,33(04):503-507.
[3] 郑斌,叶锡祥.民宿设计现状与对策研究[J].艺海,2021(01):71-72.
[4] 罗灿.供给侧结构改革中海南民宿业的发展对策研究[J].福建茶叶,2020,42(02):264-265.
[5] 高月.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研究[J].合作经济与科技,2021(01):37-39.
[6] 刘丽勤. 久藏深闺的木王国家森林公园[J]. 陕西林业,2004(04):28.
[7] 任宣羽.康养旅游:内涵解析与发展路径[J].旅游学刊,2016,31(11):1-4.
[8] 吴耿安,郑向敏.我国康养旅游发展模式探讨[J].现代养生,2017(06):294-298.
[9] 左美云.智慧养老的内涵、模式与机遇[J].中国公共安全, 2014(10):48-50.
[10] 杨菊华.智慧康养:概念、挑战与对策[J].社会科学辑刊, 2019(05):102-111.
[11] 陈三清,张靖.攀枝花智慧康养综合信息服务研究与手机APP设计[J].信息技术与信息化,2020(09):75-76.
[12] 徐玲.基于SCP范式的民宿短租平台行业分析与建议[J].经济研究导刊,2021(08):70-72.
[13] 雷杰. 大理市民宿客栈集群形成机制研究[D].大理大学,2019.
[14] 刘桐. 湖南地区民宿类型及其空间形态特征研究[D].湖南大学,2019.
[15] 徐岸峰. 基于网络平台的智慧旅游服务模式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2019.
[16] 李静,谢小雨,潘旭东,姜楠.面向康养旅游的北戴河智慧骑行服务策略研究[J].包装工程,2021,42(08):115-123.
[17] 李松阳. 中老年群体需求视角下森林康养基地规划设计[D].北京林业大学,2020.
[18] 张博为.如何打造一个模块化智慧化的民宿产品——以“地球仓”民宿产品为例[J].住宅与房地产,2020(14):43-46.
[19] 丁昶,马婷婷.基于康养理念下的乡村旅游民宿设计研究——以汉王镇紫山村民宿为例[J].中外建筑,2019(10):126-128.
[20] 陈昱志. 面向智慧康养的步态分析评估产品服务系统的设计研究[D].东华大学,2020.
[21] 张杰. 广东省森林养生旅游开发研究[D].广州中医药大学,2019.
[22] 何昭丽,刘婧,王松茂.中国乡村旅游重点村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研究[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42(05):88-93.
[23] 李彬,哀佳.我国旅游企业管理研究:理论与实践融合下的情境化理论构建[J].旅游导刊,2020,4(03):16-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