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路出家的摄影师要打造万元写真

来源 :生财有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yre_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机关工作的小敏一直有一个习惯,那就是点点滴滴都用镜头记录下来。结婚前,她和老公每去一个地方,都会拍下照片,并贴在自家的照片墙上。三年前,她怀孕了。8个月的时候,她找到了波西,拍了一套大肚子写真,作为送给宝宝的第一份礼物。昨天,她又找到了波西,希望拍一套写真作为30周岁的纪念。
  波西,本名韩冰。虽然是波西摄影的老板,但她却是个全才女摄影师,从化妆,到造型,再到摄影,整个拍摄过程她一个人便能完成。在南京三四百个摄影工作室中,波西小有名气。从公司白领,到自己创业,从相机盲,到摄影师,波西有着自己的成功之道。
  
  误打误撞成了“摄影师”
  
  波西的名字来源也有一段故事。韩冰的网名原本叫波西米亚。波西米亚,是指生活在捷克斯洛伐克一种放荡不羁、以歌舞为生的民族。韩冰就喜欢无拘无束的生活,并有点神经和浪漫。后来,朋友习惯地叫成波西也就改成波西了。
  说起摄影,波西到现在都觉得那纯粹是一种偶然。直到现在,她还经常和很多朋友说:怎么一不小心,成了摄影师了?波西生在东北,又在山东读大学学习画画。1996年应聘到南京的一家外资公司做市场培训。尽管与原来的专业“风马牛不相及”,但总算有一份稳定而体面的工作。
  就这样平平淡淡地过了四五年。后来公司要搬去上海,但波西更喜欢南京,于是便辞了职。在莱迪广场下面开了自己的一家小店,面积也比较大,有60平方米左右。由于面积比较大,她便想辟出一个地方做摄影,把我平时喜欢的造型都一一地拍出来,让更多的人喜欢,但是当时我对摄影一窍不通,连快门在哪都不知道,于是就利用网络组织活动,想在上面找个好的搭档,片子出来后,很不理想。
  开业前的一个星期,波西去见了她以前南京师范大学的一个平面设计老师。当时的数码发展并不高,相机也只有佳能G2。那个老师教给她最简单的使用方法。没有想到,第一次试拍便很成功,这给了她决定性的勇气。后来,在波西的摄影日记里有了《我的第一次拍摄》,那次的拍摄,做了她店里的样片。从此,波西便开始了她的摄影之路。
  
  开业一个月才接到一笔单子
  
  然而,接下来的整整一个月,几乎没有一个顾客,那个时候,南京的影楼便很多了。波西仅仅是以自己的爱好和兴趣做摄影,至于以后要做成什么规模,脑子里一片空白。但波西坚信,努力总会有结果。于是,她开始去跑摄影器材和冲印店,熟悉各种耗材,和每个来店里咨询的顾客做沟通,了解他们想要的是什么。
  终于,波西接下了第一单。那位顾客是一个小学教师,由于体形偏胖,她一直没有自信,更不敢进影棚拍摄。但偶然走进波西的店面,看到墙上的作品时,她心动起来。波西至今都记得她的话:“你就拿我练练手吧。”那一次,波西有了第一笔收入——600元。
  从接待了第一个不敢进影棚拍摄的顾客,到第二个想拍和其他影楼不一样的顾客……波西开始有了自己的客户群。而每个顾客从化妆到摄影到后期平面到出片,都是波西亲自来做。她开玩笑说:“做摄影不仅仅是脑力劳动,还有体力劳动!”那个时候,波西几乎每天都工作到凌晨两三点才能休息。
  
  朋友的二手灯也成了道具
  
  最初的影棚找了个在紫金山脚下的院子。摄影棚简单的不能再简单,一盏朋友不要的二手灯,和一台佳能G2。“在山脚下的空气很好,有时候带着顾客上山拍,很累,但也开心。”波西很是开朗。后来影棚又辗转到国际青年旅馆,那里有欧洲一样的庭院和大片的梧桐,于是就租了个房间拍摄。后来,影棚又搬到一个15楼的写字楼里,面积也不大,但换了一台真正属于自己的专业相机佳能300D。但那个影棚还不是她理想中的,她经常在空荡的工作室里不停地幻想,有个场房就好了,可以自己创作更多的背景和题材。于是,去年她又将影棚搬到了光华东街的创意东八区,工作人员也由原来的1个人,扩大到5个,除自己之外,还有3个摄影师和一个后期制作。
  
  她将打造万元一套的个人写真
  
  现实中,波西也有自己的矛盾。“我每天拍的几乎都是生活中普通的顾客,他们平凡,没有过拍摄经验,在镜头面前更多的是紧张和不知所措,难得有几个镜头感好的,每当一组照片拍完,我就像下了考场一样,我也经常安慰自己,他们不是专业的模特,你不能这样要求他们,但是一定要尽力把他们拍好,每个人都有不同的潜质,拍好,是我的责任!”
  几乎每个摄影师都梦想过拍时装摄影,但目前的中国时装摄影界只能养活几个寥寥可数的时装摄影师。于是,波西每天化装——拍摄——做设计,把自己的时间填得满满的。她也曾经想过舍弃其中的一样,专心做好其它两样,但一直矛盾着。摄影和造型,怎能分开和舍得?于是,能休息的时候,波西就给自己尽量的放松,离开城市,去好好地体会生活。
  波西一直坚持一天只拍一个顾客。也许正是这个精益求精的精神吸引着顾客,如今波西的工作室几乎一年365天每天都有单子。当然,她的价格也比一般工作室要高一些,一般婚纱摄影套系在六七千元,个人写真在两三千元左右。
  波西透露,目前南京有最高档的婚纱摄影,但还没有最高档的个人写真。今年,她将打造一套万元以上的个人写真。当然,并不是越贵越好,而是要确实有好的作品。为此,他们将把战线拉长,从前期策划到拍摄,将由原来的1天拉长到3天以上,以保证拍出精品。对于前景,波西并不担心。她说,其实南京有很多有钱人,只不过他们不知道该怎么去花这个钱,花在什么地方。
其他文献
17岁的江菲初中毕业了,因为姐姐江菊和妹妹江萍分别还在上高中和小学,家里经济本来就很拮据。江菲不忍父母的辛劳,放弃了继续上学的机会回家帮父母种田。  年底,江菲到本地一家“家庭工厂”打工。这家老板是个小伙子,其父母一眼就相中聪明能干的江菲。一天下午,剩余的工人都走光了,江菲一个人正在屋里抓紧抢做没有做完的活时,那家的小伙子走进来,将完全没有提防的江菲一把抱在怀里。江菲顿时吓得大喊大叫,边喊边拼命地
期刊
1年前,一座浓缩了千万年巴蜀饮食文化的川菜博物馆在四川省郫县古城镇开张,珍贵的文物与可口的美食,在这一刻实现了最完美的融合。    创业的动力是“对猪肉的渴望”    2008年7月末,午后的阳光透过镂空的雕花古窗抚摩着流淌了五千年的川菜历史。川菜博物馆馆长苟德置身自己一手创办的这个川菜文化殿堂,指着一件件文物侃侃而谈。  回廊疏影下的红木春凳,是真正的古董,供游客随意坐卧。作为一个以民间收藏为主
期刊
一提起双流县,马上就想起一个笑话段子:天上的飞机声,地下的稀饭声。天上的声音说的是成都双流国际机场的飞机声,地上的声音竟然是从一家名叫“李姐稀饭店”里传出来的喝稀饭声。  一家稀饭店竟然如此神奇?没想到,将稀饭生意做到极致的“稀饭大王”竟然是一对没多少文化的下岗夫妻。他们靠卖稀饭,在短短的五年时间里,竟拥有了百万财富。这个致富奇迹是如何创造的呢?    轻信骗子被骗,无奈决定卖稀饭     李姐大
期刊
只要结合自己的专长,找准市场的需求,好好利用现有网络的免费资源和各种即时通讯工具、BBS论坛等,有针对性地把大量信息传递出去,完全有可能找到低成本而高效率的网络创业方法,实现自己的创业梦想。  一个退了休、过去对网络没有多少了解的50岁阿姨,从山东一个偏僻的小县城来到北京陪伴在大学读书的女儿,用了一年多的时间,竟然在网上开创出一番自己的事业,每月的销售额稳定在几十万元,有点儿不可思议吧?  最近,
期刊
2007年的春天,湖北襄城沉浸在氲氤的雾气之中。穿梭于城市之间的公交车,飞驰着将街景匆匆甩在身后,坐在车后排的夏美鹃失神地望着窗外,心中充满无法言喻的伤感。就在前夜,她接到同事的电话——为渡难关,她所在的电子厂断臂自救,决定大范围裁员。  夏美鹃去年刚由大学毕业进入电子厂,是个资历浅、没有突出贡献的小技术员。在这场生死攸关的裁员之中,她找不到任何不被裁掉的理由。半个月后,她混杂在三十几个同事之间,
期刊
蚂蚱又称“蝗虫”,在农村,如果蝗虫成群,所过之处必定满目疮痍,人们对其谈“蝗”色变。不过龙泉驿柏合街道长松村6组的村民陈忠却搭起棚子,不仅把蚂蚱当宝贝一样喂起来,还把“油炸蚂蚱”当成自己农家乐的一道招牌菜,吸引了众多食客,5个月就已经赚了4万多元。目前他养的蚂蚱已近40万只,成为四川“蚂蚱第一人”。陈忠说,明年他还将扩大养殖规模,让更多的人尝尝蚂蚱的“鲜”,同时他还会毫无保留地把技术传给当地农民,
期刊
来自河南平顶山的李建国投入7万多元被人以“连锁销售”的名义欺骗,加入一个与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合作的组织,到头来血本无归。  在调查中发现,这个打着“连锁销售”名号的组织,行为疑似传销,而深圳文斌贸易有限公司则是已经被注销的公司,打着其分支公司名义的传销活动也屡次遭到打压。相关部门和行业专家提醒,近期以来,在国家的严厉打击下,老式传销以新面孔出现,巧立名目,改头换面,欺骗性强,表现形式也更加隐蔽,
期刊
2004年,张晓琳高中毕业后,便不愿再去继续读书。为了能赚钱自己“养活”自己,不让父母操心,她便独自去找工作。但因她太胖,跑了十几家用人单位,也没有一家愿意录用她。因为找工作弄得她很是痛苦,她发誓,胖人总有一天会有用武之地的。    包装自己,我是“福娃”    在以后很长一段日子里,她苦苦地寻找着赚钱机会,不想幸运之神真的来了。2005年10月的一天,当地一家福菜楼打出广告,招聘形象代表,条件是
期刊
2006年的春节前夕,正当全国人民都在欢天喜地准备过大年的时候,一个叫赵丽媛的三十多岁女人,站在22层楼的窗口,呆呆地望着窗外。她面容憔悴、目光呆滞、神情恍惚,大概过了十几分钟,她突然推开了窗户。  “当时有个念头一闪而过,只要我从这里跳下去,所有的烦恼都会没了。这一决定让我心情变得特别舒畅,完全理解了其他人自杀的举动。”赵丽媛说起当初的惊心动魄,满脸的羞愧。不会做饭,却开另类餐馆  赵丽媛,身高
期刊
从贫穷到富贵的距离有多远?农妇宋永丽说:不过是把麦秆变成吸管那么远而已!    喝杯饮料发现小小吸管“有赚头”    今年46岁的宋永丽是四川省德阳市中江县罗江镇人。她20岁时与一个建筑工人结了婚,此后随着一儿一女相继出生,一家人的生活过得越来越艰难。为了摆脱贫困,她自己也没少努力,先后喂过猪,养过鸡,卖过菜,却总是亏本。  2003年,宋永丽的儿子考上山东大学,她既兴奋又焦急——家境窘迫,怎样才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