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本文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出发,分析了在高校中发生的应急情况所具备的几个特点,而这些特点在普通管理规则运行的范畴内是无法进行有效控制的。本文提出了通过建立高校应急管理文化来实现对高校突发情况的有效管理,并分析了其有效性和相应建立对策。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高校 应急管理文化
0 引言
随着国家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关注。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应急管理规则。但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使得普通的管理手段和规则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将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出发,论证在高校管理范畴内单一管理规则的局限,从而从新的管理文化理念出发,力图建立一种实用软规则有力辅助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
1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高校内由于人员的聚集度非常高,而且人群特殊,是知识或技能的高度密集体,加之高校一直以来是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其动向反映着新生代知识分子和学科前沿研究者的行为和心理。本文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总结如下:
1.1 时段性 高校在上课期间人口高度密集,而且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或一年中的某些时段都会有人员聚集某处或人群集体流动的情况,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乃至社会热点事件等在学校管辖范围内或周边区域发生都会对学校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这些人口密集的时间段极易伤害到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而在放假期间,突发事件就明显减少,其影响范围和危害性也相应减小。
1.2 敏感性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高度密集体,该群体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而且能够进行达到一定深度的分析和预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敏感,对非常态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而且高校内年轻人多,有社会参与的激情,同时情绪容易冲动,易被煽动,从众心理很强,思想和行为容易相互传染。在互联网和信息笼罩的今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波及整个校园,甚至快速传至校外,影响社会的安定,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则往往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1.3 连带性 高校背后有复杂的相关联的社会网络,简单的可以联系到家长群体、校友群体、校董群体、友邻单位、合作单位等等,在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常常会在这些群体中产生强大的反响。尤其是当学校自身成为突发事件的制造者或当事方时,通过这些社会网络传播而聚集起来的能量不容小觑。
1.4 原发性和伴发性并存 大部分社会上的突发事件多有一定原因引起,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发生,对周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区域内环境和文化以及条件的改变其伴发性并不是很明显。而高校内则不同,不仅存在突发事件的原发因素,还由于高校内聚集人群的高密度和高敏感性,常常会对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做出一定的反应,可能小范围内,也可能大范围发生。尤其是非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对高校人员影响较大,伴发性明显。
1.5 责任先定性 在高校内,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高校行政人员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领导学生摆脱危机,即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预先设定了承担有应对危机的责任。这种责任先定性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公共事业机构实施应急管理需要特别重视的。在其他公共区域,如居民区、商业区、道路等,发生危机时在这些场所中的人群相互之间的先定义务一般是不存在的。
2 普通管理规则对高校应急管理的局限性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上述五个特殊性,所以在处理方式上如果采用普通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对待,一般来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普通管理规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应措施和相应规则来达到有序管理的目的,这对于程序性的管理是比较适宜的,而应急管理是非程序性管理,其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高。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方面显然有较大局限,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管理范围的狭隘性 管理范围狭隘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上的狭隘:高校内部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其控制和处理还在高校的管辖范围之内,但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师生和管理人员可能在高校所在地方的任何地点活动,如此时有突发事件发生,则处置和管理都不在高校的管辖范围内,给应急事件的处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时间上的狭隘:高校的寒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校园内,而如果此时有涉及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或在校内或在校外,都给处置带来极大的难度。而且,很明显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障碍。
2.2 对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的滞后性 综观近些年来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管理和控制严重滞后,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新闻的速度大大超过高校发言人的申明;第二,网络上的流言得不到及时的控制;第三,调查速度迟缓,处理结果不对外公布。笔者认为:产生滞后的根源还是在于管理规则制定的程序性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非程序之间的冲突。正因为高校突发事件性质特殊,其处理就更应该慎之又慎,仅凭几张纸质规则和条例是无法达到妥善处理的目的。同时,还由于管理人员会按照高校制定的规则去对照处理,而固定的规则却无法对照多变的突发事件,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和决策的速度,使得对事件控制大大滞后,导致让管理更为被动,困难重重。
2.3 处理规则在应用中的非程序性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长期处于相对社会较为封闭的状态,教学、科研、生活作息一切按常规程序进行。加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高校整体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防范意识,事故处理能力欠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一旦危机发生,管理者和决策者由于处理危机的时间有限、人力有限、资源有限、信息有限,往往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有效的处置,从而陷于慌乱被动的局面,在非常情况下,规则不能派上用场,错误处理、不妥当处理时常出现。 3 建设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对策
针对前文的分析,可见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和常规处理的局限性让当今高校管理人员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对应急情况进行有效的管控。笔者建议,在非常规问题的处理中,应该采取管理文化渗透的方法:即通过一段时期的应急管理文化建设,以达到对应急问题的提前预防、提前管控和妥善处理。因为文化经济是社会生活中的软实力,是一种习得行为,只要人在一个社会中、一个团体中活动就会遵从该社会、团体的文化习惯,而这种遵从不需要规则的束缚,是自然而然主动行动,在应对危急情况、突发事件时不需要翻阅所谓的“守则”而自动发挥作用。高校应急文化建设不是一两天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纸面说明的文字,与规则制定也有所不同,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基本方面入手:
3.1 管理体系的注入 首先,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应该纳入校园管理体系,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条款,书面明确下来。其具体明确方式可根据各个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而异,如写入校园管理守则,确立为中高层领导日常管理重要方面均可。其次,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将应急管理文化作为一个条款,更需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实践,这类实践应结合各个高校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等逐步有序展开。高校在将各类突发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的同时,根据自身所需结合管理体系中有关应急情况处理条款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创造时间和空间开展相应突发情况的全校或部分人员的模拟演习,将注入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条款变成一种实践中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打造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3.2 日常应急管理理念的文化输入 一种文化的建立并非朝夕之间,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最适合当代和特定区域行为方式的不成文规矩,它的有效性常常比法律条文强。这是笔者强调在高校应急情况管理中运用文化渗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刻,仅凭规则和条例不能主导人们的行为,但文化可以,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内在主动性,达到需要的效果。高校应急管理文化在建立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书面文字、口头演说的强调,更需要通过培训和实际事例展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员工。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告诉校园内的行为者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实际的训练或演习形成一种连锁行为,即发生某情况,使用某规则,通过某途径,达到某效果的连贯实际操作,使当事人明白具体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应该强调,如果在实际情况发生的时候,没有按照这套规则行为,发生某后果应该由某具体部门或具体人来承担,这样在强调行为过程的同时也暗示了责任负责人,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应急处置规则的重视和责任的承担感。
3.3 预警机制的建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校突发情况管理中,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突发情况并非是无端发生的,很多事故发生前都有其预兆,普通管理规则不能将这类预兆纳入管理体系中,延误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而应急管理文化可以。只要在应急管理文化的指引下总结经验,仔细观察,做到见微知著,培养机警的危机意识,及时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化险为夷。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在高校中要培养全体师生的危机意识,如编制安全教育手册,主办相关讲座,普及救险脱困尝试,识别突发事件警讯进行相关演练等,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防范意识。第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校园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和预测,对在校师生的思想活动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从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知识结构和相关经历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他们之间思想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这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内容应该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决策机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安全措施、后勤保障、具体负责人等,做到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而预警机制的建立,根植于应急文化的渗透,如果只是应急预案一纸空文,在突发事件真实发生的时候,是无法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的。
3.4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领导的重视是一种上层主导文化能否在一个区域内成功建立的最关键点,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亦是如此。高校的中高层领导应该在这个时代中敏锐的意识到,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议题,单纯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的校园环境的全然无忧,从更深层次中去看,应急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实践,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校理念,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克服只存在于文件中的官僚主义,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问责制。把应急管理文化落实到行动当中,形成文化和实践相结合的软实力,这样才能建立起无形但有效的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体系。
3.5 加强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高校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内的任何活动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也应该从学生群体中找适合的切入点,快速、准确的将应急管理文化理念输入学生群体,通过各类形式的校园活动、实际训练、考察、讲座等在学生建立对校园内部情况变动的敏感度;同时应该在有导向性的学生群体(如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中有计划的总结学校处理应急情况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应急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将这类文化的灌输很快落入实际行动。加之高校学生行动能力强而且敏感度高,能够敏锐觉察校园动向,自觉维护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小平,彭涛.高校应急管理:特点、机制和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09.
[2]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3]吕挥.浅析高校应急管理人员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王敏(1970-),湖南岳阳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陶永进(1974-),男,湖南绥宁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高教管理。
关键词:突发事件 应急管理 高校 应急管理文化
0 引言
随着国家公共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校作为公共事业单位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对突发事件的处理方式和结果越来越受到相关部门以及社会团体的关注。近年来,高校突发事件不断涌现,各高校也纷纷出台相应的应急管理规则。但由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使得普通的管理手段和规则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时常常显得力不从心。本文将从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出发,论证在高校管理范畴内单一管理规则的局限,从而从新的管理文化理念出发,力图建立一种实用软规则有力辅助高校应急管理体系的完善构建。
1 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
高校内由于人员的聚集度非常高,而且人群特殊,是知识或技能的高度密集体,加之高校一直以来是社会舆论关注的重点,其动向反映着新生代知识分子和学科前沿研究者的行为和心理。本文将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总结如下:
1.1 时段性 高校在上课期间人口高度密集,而且在一天中的某些时段或一年中的某些时段都会有人员聚集某处或人群集体流动的情况,自然灾害、事故灾难、公共卫生事件、社会安全事件乃至社会热点事件等在学校管辖范围内或周边区域发生都会对学校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在这些人口密集的时间段极易伤害到在校学生和教职员工。而在放假期间,突发事件就明显减少,其影响范围和危害性也相应减小。
1.2 敏感性 高校是知识和人才的高度密集体,该群体对社会发展中的重大事件非常关注,而且能够进行达到一定深度的分析和预测,尤其是当代大学生思维活跃、热情敏感,对非常态的事物有天然的好奇心。而且高校内年轻人多,有社会参与的激情,同时情绪容易冲动,易被煽动,从众心理很强,思想和行为容易相互传染。在互联网和信息笼罩的今日,突发事件一旦发生,会在极短的时间内波及整个校园,甚至快速传至校外,影响社会的安定,如不及时加以控制则往往会造成难以收拾的局面。
1.3 连带性 高校背后有复杂的相关联的社会网络,简单的可以联系到家长群体、校友群体、校董群体、友邻单位、合作单位等等,在高校发生的突发事件常常会在这些群体中产生强大的反响。尤其是当学校自身成为突发事件的制造者或当事方时,通过这些社会网络传播而聚集起来的能量不容小觑。
1.4 原发性和伴发性并存 大部分社会上的突发事件多有一定原因引起,在某一特定范围内发生,对周遭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但由于区域内环境和文化以及条件的改变其伴发性并不是很明显。而高校内则不同,不仅存在突发事件的原发因素,还由于高校内聚集人群的高密度和高敏感性,常常会对社会中的突发事件做出一定的反应,可能小范围内,也可能大范围发生。尤其是非自然因素引起的突发事件对高校人员影响较大,伴发性明显。
1.5 责任先定性 在高校内,学校管理人员与学生是管理与被管理的关系,在危机来临的时候高校行政人员和教师有义务保护学生,领导学生摆脱危机,即在应对突发事件的时候教师预先设定了承担有应对危机的责任。这种责任先定性是在高校这个特殊的公共事业机构实施应急管理需要特别重视的。在其他公共区域,如居民区、商业区、道路等,发生危机时在这些场所中的人群相互之间的先定义务一般是不存在的。
2 普通管理规则对高校应急管理的局限性
由于高校突发事件具有上述五个特殊性,所以在处理方式上如果采用普通的管理规则和方法对待,一般来说无法达到良好的效果。普通管理规则是通过制定一系列的对应措施和相应规则来达到有序管理的目的,这对于程序性的管理是比较适宜的,而应急管理是非程序性管理,其管理的难度和复杂度高。在应对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方面显然有较大局限,主要体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2.1 管理范围的狭隘性 管理范围狭隘性体现在两个方面,一个是空间上的狭隘:高校内部如果有突发事件发生,其控制和处理还在高校的管辖范围之内,但高校是一个开放的社区,师生和管理人员可能在高校所在地方的任何地点活动,如此时有突发事件发生,则处置和管理都不在高校的管辖范围内,给应急事件的处理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另一个是时间上的狭隘:高校的寒暑假期间,大部分学生都不在校园内,而如果此时有涉及高校的突发事件发生,或在校内或在校外,都给处置带来极大的难度。而且,很明显这是时间和空间的双重障碍。
2.2 对突发事件控制和处理的滞后性 综观近些年来高校对突发事件的处理程序和方法,不难发现很多高校的管理和控制严重滞后,其主要表现在:第一,新闻的速度大大超过高校发言人的申明;第二,网络上的流言得不到及时的控制;第三,调查速度迟缓,处理结果不对外公布。笔者认为:产生滞后的根源还是在于管理规则制定的程序性和突发事件处理的非程序之间的冲突。正因为高校突发事件性质特殊,其处理就更应该慎之又慎,仅凭几张纸质规则和条例是无法达到妥善处理的目的。同时,还由于管理人员会按照高校制定的规则去对照处理,而固定的规则却无法对照多变的突发事件,增加了处理的难度和决策的速度,使得对事件控制大大滞后,导致让管理更为被动,困难重重。
2.3 处理规则在应用中的非程序性 由于我国大部分高校长期处于相对社会较为封闭的状态,教学、科研、生活作息一切按常规程序进行。加上长期稳定的社会环境,使得高校整体对可能出现的突发事件缺乏防范意识,事故处理能力欠缺,自我保护能力较差。所以一旦危机发生,管理者和决策者由于处理危机的时间有限、人力有限、资源有限、信息有限,往往不能做出科学的判断和有效的处置,从而陷于慌乱被动的局面,在非常情况下,规则不能派上用场,错误处理、不妥当处理时常出现。 3 建设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对策
针对前文的分析,可见高校突发事件的特殊性和常规处理的局限性让当今高校管理人员不得不重新思考如何对应急情况进行有效的管控。笔者建议,在非常规问题的处理中,应该采取管理文化渗透的方法:即通过一段时期的应急管理文化建设,以达到对应急问题的提前预防、提前管控和妥善处理。因为文化经济是社会生活中的软实力,是一种习得行为,只要人在一个社会中、一个团体中活动就会遵从该社会、团体的文化习惯,而这种遵从不需要规则的束缚,是自然而然主动行动,在应对危急情况、突发事件时不需要翻阅所谓的“守则”而自动发挥作用。高校应急文化建设不是一两天的行为,也不是简单纸面说明的文字,与规则制定也有所不同,主要应该从如下几个基本方面入手:
3.1 管理体系的注入 首先,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应该纳入校园管理体系,并且作为一个重要的条款,书面明确下来。其具体明确方式可根据各个学校管理方式的不同而异,如写入校园管理守则,确立为中高层领导日常管理重要方面均可。其次,在管理体系中不仅要将应急管理文化作为一个条款,更需要在日常校园管理中实践,这类实践应结合各个高校所处不同的地理环境、政治环境、社会环境以及校园文化等逐步有序展开。高校在将各类突发情况进行分类和分析的同时,根据自身所需结合管理体系中有关应急情况处理条款在每个学年、每个学期创造时间和空间开展相应突发情况的全校或部分人员的模拟演习,将注入管理体系的应急管理条款变成一种实践中习得的行为,也就是说打造成为一种校园文化。
3.2 日常应急管理理念的文化输入 一种文化的建立并非朝夕之间,它是人们在实践中总结出的一套最适合当代和特定区域行为方式的不成文规矩,它的有效性常常比法律条文强。这是笔者强调在高校应急情况管理中运用文化渗透的重要原因之一。在面对突发情况的时刻,仅凭规则和条例不能主导人们的行为,但文化可以,它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每一个人的内在主动性,达到需要的效果。高校应急管理文化在建立过程当中不仅需要书面文字、口头演说的强调,更需要通过培训和实际事例展示来潜移默化的影响每一个员工。也就是说,不是单纯的告诉校园内的行为者应该怎么做,而是通过实际的训练或演习形成一种连锁行为,即发生某情况,使用某规则,通过某途径,达到某效果的连贯实际操作,使当事人明白具体的行为方式。同时也应该强调,如果在实际情况发生的时候,没有按照这套规则行为,发生某后果应该由某具体部门或具体人来承担,这样在强调行为过程的同时也暗示了责任负责人,无形中增加了人们对应急处置规则的重视和责任的承担感。
3.3 预警机制的建立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在高校突发情况管理中,只有做到未雨绸缪才能防患于未然。大量的事实告诉我们,突发情况并非是无端发生的,很多事故发生前都有其预兆,普通管理规则不能将这类预兆纳入管理体系中,延误了处理事情的最佳时机,而应急管理文化可以。只要在应急管理文化的指引下总结经验,仔细观察,做到见微知著,培养机警的危机意识,及时采取有力的控制措施,就可以把事故消灭于萌芽状态,化险为夷。预警机制的建立主要在于三方面:第一,在高校中要培养全体师生的危机意识,如编制安全教育手册,主办相关讲座,普及救险脱困尝试,识别突发事件警讯进行相关演练等,提高广大在校师生的防范意识。第二,要定期或不定期的对校园思想动态进行了解和预测,对在校师生的思想活动放到社会大背景中去考察和研究,从年龄、性别、政治面貌、知识结构和相关经历等方面入手,分析研究他们之间思想活动的特点和差异,从中找出带有规律性的东西。第三,制定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这是预防突发事件的关键环节。内容应该包括:指导思想、工作目标、决策机构、预警机制、应急响应、信息发布、安全措施、后勤保障、具体负责人等,做到一旦有突发事件发生,立即启动相应预案,做到临危不乱,沉着应对。而预警机制的建立,根植于应急文化的渗透,如果只是应急预案一纸空文,在突发事件真实发生的时候,是无法起到防患于未然的效果的。
3.4 中高层管理人员的重视 领导的重视是一种上层主导文化能否在一个区域内成功建立的最关键点,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亦是如此。高校的中高层领导应该在这个时代中敏锐的意识到,校园突发事件的管理已经成为校园安全建设的重要议题,单纯的应急管理体系并不能从根本上保证高校的校园环境的全然无忧,从更深层次中去看,应急管理的成功与否取决于高校日常管理工作的不断优化,以及各级领导的重视和实践,即坚持以人为本的办校理念,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的有机结合,克服只存在于文件中的官僚主义,将管理责任落实到具体的部门和个人,实行问责制。把应急管理文化落实到行动当中,形成文化和实践相结合的软实力,这样才能建立起无形但有效的高校应急管理文化体系。
3.5 加强学生主体的参与意识 高校中,学生是学校的主体,学校内的任何活动只要能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能取得良好的效果。对于高校应急管理文化的建设也应该从学生群体中找适合的切入点,快速、准确的将应急管理文化理念输入学生群体,通过各类形式的校园活动、实际训练、考察、讲座等在学生建立对校园内部情况变动的敏感度;同时应该在有导向性的学生群体(如学生干部、高年级学生)中有计划的总结学校处理应急情况的经验和教训,使学生能够更深刻的理解应急文化管理的重要性,将这类文化的灌输很快落入实际行动。加之高校学生行动能力强而且敏感度高,能够敏锐觉察校园动向,自觉维护校园安全。
参考文献:
[1]高小平,彭涛.高校应急管理:特点、机制和策略[J].中国行政管理,2011-09.
[2]王凡.高校突发事件应急管理研究[J].广东青年干部学院学报,2008-05.
[3]吕挥.浅析高校应急管理人员的培养[J].宿州教育学院学报,2011-12.
作者简介:王敏(1970-),湖南岳阳人,长沙通信职业技术学院副院长,研究生学历,研究方向:高职教育和人力资源开发及管理。陶永进(1974-),男,湖南绥宁人,硕士,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计算机通信、计算机信息管理、高教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