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依恋与青少年期的人际关系

来源 :河南教育·基教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xy901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发展心理学系列③
  
  一、四种类型的学生
  
  凡是做教师的都会发现,学生在人际关系方面的表现,大体有下面四种:
  第一种,人缘好、有主见型。这种学生一般来说对别人抱有善意,他觉得大家对他都不错,他也应该对大家好,即使个别人对他不够好,他也不会刻意寻机报复。这种学生对自己所生活的班级、学校有安全感和归属感。他们一般有几个要好的朋友,跟这些朋友无话不谈,同时并不反对好朋友跟别人要好,允许朋友有自己的主见,因为他们相信朋友的友谊。
  这种学生在班里的同学关系、师生关系都不错,但他们不一定是“三好学生”,因为他们的学习成绩不一定优秀,体育比赛不一定能拿名次。不过,他们在同学中的口碑好,品德、行为方面让老师最放心。
  第二种,冷漠、敌意、无朋友型。这类学生在班里为数不多。他们的典型特征是对别人冷漠,不相信别人会真心对待他们。这类学生一般不会对班级造成危害,但个别人可能会有品德、纪律问题,甚至对别人恶意相向。不管具体表现如何,他们有一个共同特点:交不上知心朋友,因为他们不相信友谊。这类学生中也有学习成绩或体育方面好甚至非常好的学生,但他们在“三好学生”或班干部的选举中很少被大家认可。
  第三种,胆小退缩、强依赖型。这类学生的特点是比较内向,退缩,连上课回答问题时声音都非常小。他们的朋友很少,但一旦交上朋友,关系就非常“铁”。他们对朋友要求比较苛刻,不希望朋友再跟别人好,如果朋友跟别人发展了新关系,他们心里会非常嫉妒,有时甚至会跟朋友大闹一场。这类学生人数不多,对班级很少危害,老师对他们的品德、纪律也比较放心,他们被同学视为“弱者”并因而被同情。这类学生的学习成绩可能很好,也可能一般,成绩很差的倒不多。他们不出问题还好,一旦出问题,往往会闹出大乱子。河北某地一初中女生,和她的要好朋友好到同睡一床的地步(并非同性恋),后来发现朋友又交了新朋友,她居然在极度气愤之下将人砍死。
  第四种,变化无常型。这类学生和同学交往时,常常让人捉摸不定,有时他们跟朋友的关系很好,但是稍有不满就变脸、发火。他们的情绪与大多数人不同,遇上别人感到高兴的事,他们往往高兴不起来,而为了一些大家都不在乎的事,他们往往会大发雷霆。这种让人难以忍受的情绪特点,使他们不容易交到好朋友,人们纷纷对其“敬而远之”。
  这四类学生并不能包括全部学生,例如那种所谓“品德差生”,他们在班上是“害群之马”,但他们却有能“两肋插刀”的铁哥们儿,就不属于本文讨论范围,需要另文阐述。
  上述四类学生的行为特征,与当今发展心理学的一个热门话题有关,这就是“依恋”。
  
  二、早期依恋:持续一生的心理作用模型
  
  依恋,英文为attachment,其本义是:个体(人或动物)对某一对象(同类个体或物品)的强烈的依附、追随。当个体和这一依恋对象在一起时,就感到安全、放心;如果失去了这个对象,就会害怕、情绪紊乱。下面的例子都属于依恋的表现:
  一只母鸡孵了一窝小鸡,小鸡整天跟着母鸡到处跑,如果其中一只小鸡“丢”了,这只小鸡就会拼命叫,因为它陷入害怕(焦虑)中。(动物对动物的依恋)
  六七个月的婴儿,发现照顾自己的人(妈妈或别人)突然消失了,就会大哭大闹。(人类婴儿对成人的依恋)
  一个五六岁的女孩,父母突然离去(死亡或别的原因),在形成对新的养育者的依恋之前,她整天抱着妈妈过去给她买的一个玩具熊,走到哪里带到哪里。(人对物的依恋)
  一个成年女子,丈夫出差了,她希望丈夫每天打电话来,以知道丈夫的行程、活动、健康和安全状况,还有返程安排等。(成人对成人的依恋)
  提出依恋概念的英国心理学家约翰·鲍尔贝认为,依恋是进化的产物,是编入遗传密码的程序性的东西,是动物和人的生存本能使然。鲍尔贝认为,婴儿在饥饿、寒冷、不舒适时发出的哭声或尖叫声,是向父母发出的信号,这套信号是存在遗传信息中与生俱来的。出生后,随着婴儿认知和情绪表达能力的进步及其父母的疼爱和关怀,“依恋”就慢慢形成了。
  鲍尔贝认为,通过出生至两岁这一阶段的人际交往经验,婴儿与养育者建立起一种持久的情感联系,这种情感联系将作为一个内部心理作用模型持续发挥作用。通俗地说,这个模型会回答婴儿以下问题:当我叫妈妈的时候她会不会很快过来?当我求她帮助我的时候她是不是会帮我?妈妈、爸爸和其他亲人对我是否疼爱、关心、敏感?
  近年来,心理学者通过大量研究,发现了一个令人刮目的事实:婴儿期与周围亲人所形成的依恋的内部心理作用模型,会成为儿童人格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其未来的人际关系。例如,儿童在一生中与父母的关系,进入幼儿园以后与同伴的关系,进入小学以后和同学的关系,中学时期与亲密朋友的关系,青年期之后与恋爱对象的关系,结婚以后与配偶的关系,做了父母之后与子女的关系,以及在工作岗位与同事、领导的关系,甚至在陌生场合与陌生人的关系。当然,这个内部心理作用模式不是一成不变的,它会随着个体人际关系经验的积累而不断地修正或扩展。
  
  三、依恋的四种类型
  
  在鲍尔贝之后,美国一位著名的心理学家玛丽·爱因斯沃斯长期致力于研究婴儿依恋问题。她发现,在婴儿中存在着安全型依恋和不安全型依恋两大类型,在不安全型依恋中又可以分出三种亚型:回避型、拒绝型和混乱型。这样,就有四种主要的依恋类型。
  安全型依恋 由于婴儿具有与此相应的遗传素质,特别是因为从小受到父母即时、敏感的关爱,因而形成了对父母和周围人的信任感,他们相信当自己需要时,父母会很快地给予帮助,由此他们相信,人和人之间都应该这样相互信赖、相互帮助。他们把父母作为安全基地,敢于探索周围环境。在实验室里,当妈妈离开时,他们可能哭,也可能不哭;而当妈妈返回时,他们赶紧跑到妈妈怀里,停止哭泣。根据我们对中国北京婴儿的研究,大约70%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当这种孩子长到五六岁时,如果父母带他们到一个陌生的游乐园去玩,刚开始,他们对新环境会感到有点陌生、害怕,但很快就在父母鼓励下开始玩那些游乐设施。他们玩的时候,总是看着爸爸妈妈,跟爸爸妈妈说话,表达自己的心情。如果见不到父母(比如在公园丢失),他们会感到非常焦虑,会大声哭闹,但是一旦找到父母,他们马上就能继续玩。
  当他们成为初中生时,很可能会变成前面说到的第一种人缘好、有主见型学生。
  回避型不安全依恋 由于气质的原因,尤其是因为从小没有得到父母即时、敏感的疼爱,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的儿童没有建立起对周围人的信任感,他们不相信当自己有困难时,周围人会及时地给予帮助,所以,他们对别人也冷漠、不关心。在实验室里,当妈妈离开时,这些孩子不哭不闹,继续玩自己的玩具;妈妈回来时,他们也不扑到妈妈怀里,而是回避妈妈,或很缓慢地走近妈妈;当妈妈抱起他们时,他们常常想挣脱,自己接着玩。这种对妈妈的“回避”行为,使他们得到了“回避型”不安全依恋的名称。在我们的研究中,北京市的婴儿大约有10%属于这种类型。
  我们假设这类孩子进入幼儿期、跟着父母到游乐园玩时,他们很可能一进游乐园就跑得无影无踪。因为在滑梯、跷跷板上玩,能给他们带来比跟父母在一起更多的快乐。这时候,即使父母从视野中消失,他们也不会着急、哭闹,而是一副无所谓的样子。他们看起来活泼、外向、大胆,其实潜藏着不小的危险。
  当他们进入中学时,可能变成前面所说的冷漠、敌意、无朋友型的学生。
  拒绝型不安全依恋 一些婴儿天生具有高敏感神经,会对外部的微弱刺激做出激烈反应。这类婴儿不一定没得到父母的关爱,但他们仍然表现得胆小、退缩,对新环境、新刺激极其谨慎、忧虑。在实验室里,他们不敢离开妈妈半步;妈妈离开时,他们反应激烈,痛苦不已;妈妈回来后,他们显得非常生气,不停地哭,似乎在说:“你为什么离我而去?!”他们哭的时间比其他类型的孩子都长,无论怎样安慰也停不下来。研究人员称这种依恋为拒绝型不安全依恋。在中国,大约15%的婴儿属于这种类型。
  这就是那种典型的不愿去幼儿园的孩子,有些孩子甚至需要花几个月甚至半年的时间才能适应幼儿园环境。带他们到游乐园玩是让父母难堪的事情,他们常常抱住妈妈的腿,什么都不玩,或者害怕人多的地方,使父母不得不为他们着急和伤心。
  当他们成为中学生以后,会变得很像前面所说的第三种胆小退缩、强依赖型学生。
  混乱型不安全依恋 这是一种最不安全的依恋模式。在实验室里,当妈妈离开时,他们会哭闹;但当妈妈回来时,他们又表现出许多令人困惑、自相矛盾的行为。例如,妈妈抱起他,他本应该高兴,却显露出抑郁的情绪;一些婴儿与父母交流时表情茫然;一些婴儿在受到安慰后意外地哭起来,或者表现出奇怪的冷漠态度。在我们的观察中,大约有5%到8%的儿童属于这种类型。
  婴儿期属于混乱型不安全依恋的孩子,长大以后可能变成像前面所说的第四种变化无常型学生。
  四、早期依恋真的与后期行为有关吗?
  1987年,美国科罗拉多州的《洛基山新闻报》进行了一次成人依恋调查,请成人读者判断自己属于三种依恋类型中的哪一种,下面是其中的三道调查题,它们分别代表安全型依恋、回避型不安全依恋和拒绝型不安全依恋:
  ①我很容易与人接近,信赖他们或让他们信赖对我是件开心事。我不怎么担心被抛弃或害怕别人靠我太近。
  ②与别人接近让我不安;我很难完全相信和依靠他们。有人对我太亲近时我会很紧张,爱侣想让我更亲近一点我也有点不自在。
  ③我想让人亲近我,可别人不情愿。我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我或者想离我而去。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可这个愿望有时会吓跑别人。
  有1000多个读者寄来了他们的答案。虽然样本不一定具有科学性,但是结果却能说明一定的问题:答题者中有56%属于安全型,25%属于回避型,19%属于拒绝型。后来,在1997年进行的一项美国全国大样本调查也发现了相似的情况:59%的安全型、25%的回避型和11%的拒绝型,还有5%不可分类。调查人员发现,三种类型的成人比例与发展心理学家发现的婴儿安全型、回避型和拒绝型的比例非常相似。这说明,成人的依恋类型可能在儿童期就已经形成了。
  另外的研究结果表明早期的亲子关系和成人的依恋类型的关系不只是一种推测。当问到家庭成员关系时,安全型成人比另外两种类型的成人更倾向于描述同父母的积极关系。与之相反,拒绝型的人很少回忆起父母的支持,回避型的人描述与家庭成员的关系是不信任的和情感淡漠的。描述父母的婚姻不幸福的人往往是回避型的,他们不大可能形成一种安全的依恋关系。
  五、结语
  当读者读到这里时,可能一方面恍然大悟:哦,原来是这样,学生的人际关系之所以有不同表现,与小时候的家庭环境、父母关怀有很大关系,与学生本人的气质类型也有关系。
  同时,教师们也可能感到困惑:既然学生的依恋类型是早期就定了的,那么,我们的教育还有什么用呢?其实,和气质一样,青少年期的依恋及人际关系绝不是一成不变的。要改变那些对人冷漠、依赖或情绪变化无常的学生,教师的特殊关心和温暖的班级气氛是非常重要的。当他们不断地感受到关心和温暖的时候,他们的观念和行为就会慢慢发生变化。我们必须坚信这一点。
  (责编 若 洋)
其他文献
去年的特大洪涝灾害,使江苏广大农村的有线广播设施遭受了巨大损失。时隔一年,情况怎样了呢?这里介绍的一个乡恢复、发展有线广播的许多事实,有着普遍的代表性。看了这篇文章
本刊讯2010年3月8日,"中法医院感染控制研讨会"在京召开。该研讨会由卫生部医政司、国际合作司主办,中法卫生人才培训合作中心承办,法国巴黎公立医院集团和生物梅里埃公司协办,
我们丁伙镇广播电视站从 1978年开始创办企业,已整整16个年头了。目前,拥有厂房55间,建筑面积 1400多平方米,固定资产总值达 2百多万元,流动资金100万元,已跻身于本镇经济效
段海明,男,汉族,1970年出生,中共党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1992年毕业于新疆大学物理系。2001年于中国科学院固体物理研究所获博士学位。2005年至2006年在瑞典哥德堡大学物理系分子
传统中和法制备氟化钾所用原料为氟化氢。介绍了以氟化铵为原料采用中和法制备氟化钾的方法。氟化铵可以是磷肥行业或者是无水氟化氢生产过程副产的氟硅酸氨解所得。制得的氟
有线广播主要是传输带宽在20Hz~20KHz的音频信号,这么宽的频带串音是难免的。但是,只要选择合适的交叉指数,就能达到减少串音的目的。因此,交叉指数直接关系到有线广播线路传
报载,随着MTV、LTV、KTV等艺术形式的出现,诗歌也与先进的大众传媒相结合,推出了PTV,这不啻是一条“把诗歌推向市场,用市场发展诗歌”的新路。但是,我觉得,诗歌与音乐的紧密
情境教学要求教师根据教材的特点,为学生创设学习的空间,把学生的活动有机地注入到学科知识的学习之中。它讲究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强调兴趣的培养,提倡让学生观察,不断积累丰富的表象,在实践感受中逐步认识新知。下面我结合多年的教学工作,对初中数学教学中的情境教学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创设主动求知情境  在很多课堂上,总是只有那么几位学生与老师配合,其余学生充当看客。面对这种情况,教师绝不能越俎代庖,以知识
目的:了解氟喹诺酮类药致不良反应(ADR)发生的特点及规律。方法:通过检索1994年1月-2009年6月中国医院数字图书馆(CHKD)期刊全文数据库收栽的中文医药卫生期刊,共收集到有效的有关氟
2010年3月15~17日,亚洲疟疾培训网络(ACT)在老挝召开年会。在会议结束后,应“遏制疟疾伙伴关系”(RBM)秘书处要求,ACT召开磋商会,选举RBM理事会中代表亚洲和太平洋地区疟疾流行国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