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无声”

来源 :音乐时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oliq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开启人类聪明的钥匙有三把:一把是数学,一把是文学,还有一把是音符。"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音乐教育作为素质教育全面实行中的重要课程,正潜移默化的发挥其特殊性的意义。学生的成长离不开德育的辅助,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可以通过聆听歌曲、感情演唱、合作合奏、师生互动、课内外活动融合等多种途径进行,从而通过不同艺术形式感染学生,启迪智慧,培养学生欣赏美、感受美、表现美育创造美的能力,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道德情操、健康性格等方面的蜕变。
  关键词:小学 音乐教育 德育
  《音乐新课程标准》要求,“在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宽容理解、相互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和集体主义精神,使学生在真、善、美的音乐世界里受到高尚情操的陶冶。” 在小学的教育阶段,我们通过音乐教育发掘学生的潜能,利用音乐的特殊性,把德育教育结合音乐教育愉悦的音乐感受与表现中,轻松学习,学有所获,帮助学生树立良好的性格、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达到德、智、体、美等全面的发展。
  一、小学音乐教育润物无声的德育影射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教师应当把德育贯穿和渗透到教育和教学全过程中,并以自己的楷模作用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音乐教育是渗透德育的一条重要途径,在校园多样化的音乐教育中,以音乐为点,德育为线,把德育美育融为一体,有机结合起来,陶冶学生的情操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善良高尚,旨在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小学是人生发展的初级阶段,认知观念与行为能力还不成熟,通过多样的学习内容与方式的建构,建立从知识的不确定认知到学习行为能力构建到人生性格品行建立的重要成长成才的逐渐退变。音乐教育的作用是潜移默化润物无声的表达形式,在无形之中帮助学生达到精神美的感受与综合素养的提升。
  音乐课堂教学是最直观、保证的学习空间,音乐教学题材的甄选,将音乐与德育故事相结合,潜移默化在娱乐中感知、感悟。音乐教师应该时刻牢记德育教育的观念,理解教材的主要内容,以课堂教学为思想基础,分析教材中的德育内容,适时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音乐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音乐是实施美育的重要途径。”强调“音乐教育应寓思想教育于音乐艺术之中。要注意音乐知识教学、音乐能力培养,思想品德教育的配合。”德育的培养应贯穿于小学音乐教育的每个阶段,从掌握音乐作品到音乐作品带来的影响,都要由浅至深、循序渐进、有长有度。结合教材或是地方德育儿歌等内容,例如《劳动最光荣》,融合动物、风景形象性的词语,歌词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欢快的音符带领学生进入快乐的劳动中,小学生通过这首歌结合情景体验,感受到团结劳作、互帮互助、友爱扶持、劳动的快乐。这种正能量的思想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认知观,创设音乐情境,在实践体验中一点一滴滋润学生的心灵。针对小学高年级的学生在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的拓展课中,播放音乐故事作品,例如《义勇军进行曲》、《我和我的祖国》等等,让学生听唱,讲诉自己在观看作品视频、聆听音乐的感受,选择自己认为适合的作品进行配乐朗诵,分组实践,总结、评价等,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爱国情操,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的积极性与创新性。
  小学音乐课歌曲具有激发学生自我认知的良好基础,歌曲中多为陈述人物故事、美好生活追求、表达积极向上的情感。在音乐课堂中进行德育的培养,也是一个循序渐渐的过程,作为音乐教师要积极研究教材,甄选代表性通俗易懂的内容,教学语言生动、运用不同的教法与手段,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推动素质教育的落实与发展。
  二、拓展课外音乐活动寓乐育德
  如果说音乐课堂教学是德育的浩瀚的天空,那么,课外活动则是德育的蔚蓝的海洋。《课程标准》要求我们“在音乐实践活动中,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和宽容理解、互相尊重、共同合作的意识,增强集体主义精神。”通过开展课外音乐活动,一使学生扩大音乐视野,增长音乐知识,发挥音乐的创造性,锻炼才干,另一方面可以丰富学生的精神生活,增进身心健康,帮助学生更好地树立自信心,乐于友好交往与人为善。在音乐课外的实践活动中,有机的将表演、创作、欣赏三个环节中协作配合是非常重要的。演唱与舞蹈的合作关系,表演者与欣赏着的关系,合唱合奏中个体与集体的关系等等,把理论知识与实践行为统一起来,贯彻“知行统一”的德育原则。在群体活动中,通过不同创新点的商量与融合,增进师生与生生之间的交流,共性与个性的共同发展,激发学生的集体主义感与合作精神。音乐教师要重视课外活动,可以组织学生多参加以德育为主题的专题活动,如结合劳动节、母亲节、重阳节、国庆节等节日,开展多种形式主题活动等等,从中引导学生热爱劳动、热爱祖国、热爱家庭、互助友爱等思想品质的形成;开展群体活动,在合唱排演中培养学生树立集体观、协作能力的培养。在主题音乐集体活动中,通过集体活动帮助学生展示自我与集体和谐美,创建和谐的校园文化。
  校园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在“学校”这一特殊的育人环境中形成的一种文化。校园音乐文化活动的实施,音乐教师要结合主题设计德育与音乐活动融合的契合点,转变活动观念、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受益。例如教师节、母亲节、儿童节,转变文艺汇演小众表演大众管观看的形式,音乐的表现模式不是文艺汇演可以是多样的,进而开展真正的人人参与,在音乐背景下设计“爱的拥抱”等主题简单通俗的活动,让学生感受到教师与家长、同学之间的关爱,低年级与高年级拥抱支持的关爱,高年级对低年级拥抱呵护的关爱,老师拥抱关爱每一位学生,学生从老师的拥抱中得到关怀的肯定,家长与学生解开成长中烦恼等等,由小众的学校教育拓展到学校与家庭双重的关怀教育,鼓励学生情感的表达、压力的释放,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三、小学音乐教育实施德育的必要性
  自古以来,中外音乐家、教育家都对音乐教育功能予以高度评价。孔子曰:“乐以治性,故能成性,成性亦修身也”;日本音乐家铃木先生则说:“教音乐不是我的主要目的,我想造就良好的公民……”。近年来,欧美音乐教育家越来越重视研究美育在教育中的特有功能,他们普遍认为:音乐在陶冶人的性情、升华人的精神境界、完善个性和人格方面起着重要的积极作用,即认为音乐具有德育功能。   音乐教育未来的发展需要我们的不断努力,基于素质教育的发展与课程建设实践的具有前瞻性的科学理论研究是十分必要的。音乐教育的价值不仅仅是音乐本身,而是融合社会发展价值,它对于影响人类社会的发展具有独特的作用,这一价值理念在当前整个世界音乐教育领域已获得普遍认同。“国际音乐教育学会认为:音乐教育能有效开发个体潜能,激发创造冲动,升华精神境界,提高生活质量;世界各个民族音乐的丰富多样性给国际理解、合作与和平带来机遇。美国《国家艺术教育标准》认为:音乐教育能够培养完整的人,在发展个体直觉、推理、想象、技巧以及表达和交流能力等方面具有独特的作用;音乐艺术是人类文化的浓缩与人类文明的结晶,音乐艺术为其他学科的学习注入激情,没有音乐艺术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音乐艺术本身就是一种强大的经济力量,未来社会有赖于对生机勃勃的艺术社会的建设。”
  以音乐为媒介传递德育,是对孩子思想品德形成的一种途径。小学是人生的启蒙阶段,小学生的想象从片面、模糊逐步向完整、正确的方向发展,是思想、人格等认知、形成的重要阶段。运用沉闷无聊的理论一味宣讲德育是很难被这个阶段的学生所接受与理解的,相反生活活泼的音乐音符与丰富的音乐实践活动更能直观、吸引学生融入,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由外而内不断循环帮助学生成才成长。
  柏拉图曾说,“音乐教育除了非常注重道德和社会目的以外,必须把美的东西作为自己的目的来探究,把人教育成真善美的。” 总之在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的途径探索,是十分必要的,它能够舒适、巧妙将德育渗透进学生的心田,潜移默化寓思想教育于教学之中,达到“寓乐育德 润物无声”,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对生活的热爱,合理调整自己的人生心态,净化学生的心灵,陶冶他们的情操提高学生的素质,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和自尊心,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奠定基础,从而促进素质教育和和谐社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全日制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实验稿)[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郑莉.小学音乐教学策略[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高翎雁.音乐教育渗透德育教育[J].民族音乐,2009,(04).
  [4]谭慧.如何在音乐教学中渗透德育教育[J].科教文汇,2008,(09).
  [5]袁振国.当代教育学[M].北京: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4.
  [6]朱小蔓.素质教育与德育[J].中国德育,2006,(01).
  [7]王小琴,徐继开.论音乐的德育功能[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08).
  [8]焉树芬.论音乐的德育功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4,(05).
  [9]赵仲林,杜福来.谈音乐教育中的德育渗透[J].中小学教育与管理,2002,(10).
其他文献
摘要:每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的表现手段,音乐、诗歌、绘画都各有不同。以李斯特的钢琴曲集《旅行岁月》第一集“瑞士”中的《奥伯曼山谷》为研究对象,利用诗画艺术的特征与音乐表现形式的联觉,来阐述钢琴作品是如何用音响来描绘诗情画意的。  关键词:李斯特 钢琴作品 诗情画意 联觉  音乐、诗歌、绘画都有不同的表现手段,例如音乐是以音响、和声、旋律等等塑造形象;美术作品是以色彩、线条、平面或立体的构图方式来表
期刊
摘要:自20世纪二三十年代以来,一批批近现代中国民族音乐家经过不懈地努力,终于将中国民族拉弦乐器从民间自由发展的传统乐器提升到以独奏为主,兼具伴奏、重奏功能的专业性乐器。而乐器的制作材料、演奏手法以及艺术表现力的相应提高,则为中国民族拉弦乐器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与此同时,像高胡、中胡、革胡等民族管弦乐队中二胡类乐器的出现,使得二胡又被赋予了新的音乐表现性功能。  关键词:民族乐器
期刊
摘要:克孜尔石窟壁画上的阮咸类乐器,是我国相对较早、较集中、较丰富的乐器图像资料。加之,克孜尔石窟时间和地理位置的优越性,为我们了解阮咸类乐器的发展提供了重要的信息,本文将对其进行一定的梳理。  关键词:阮咸 克孜尔 石窟 壁画  阮咸是我国传统弹拨乐器,相传西晋竹林七贤阮咸善于弹奏此乐器而得名。关于此类乐器的渊源,学界通常有两种说法:一是经由西亚传来的琉特属的乐器与中原文化相结合形成、演变而来;
期刊
中国·西方音乐学会(Society for Western Music in China)为中国音乐家协会下属学术团体组织,其宗旨是团结会员从事有关西方音乐的教学、研究和交流工作,广泛地与国内外相关学术组织进行联系、合作,加强中国和西方的音乐文化交流,促进我国西方音乐的学科建设。学会由从事西方音乐的教学、研究、传播和普及工作者组成。名誉会长于润洋;荣誉理事蔡良玉、陈宗群、高士杰、黄腾鹏、黄晓和、李
期刊
摘要:音乐教育以审美为核心,主要作用于人的情感世界。“有了爱,就有了一切”(冰心语)。素质教育下的音乐教育,是美的教育,是生活的教育,更是爱的教育。  关键词:素质教育 审美 爱的教育  我们上《爱的礼赞》这一单元,在学唱《天下的妈妈都是一样的》和《长成一座山》时,课前我都习惯性地问一声:知道爸爸妈妈生日的同学请举手。可结果让我大吃一惊。因为关于这方面的陈述我以前很早就听说过,可是没有想到直到今天
期刊
祁卫东,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军乐团副团长,大校军衔。国家一级演奏员、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中国音协单簧管学会常务理事、中国管乐学会副秘书长、北京管乐协会常务理事。曾任原海军政治部歌舞团单簧管演奏员,乐队单簧管首席。在海政歌舞团和海军军乐团工作四十余年来,参加军内外各项重大活动,出国外事访问演出和各种专场音乐会中担任单簧管独奏、领奏及教学、指挥工作。荣获埃及文艺文学最高荣誉奖牌、马里国家高级军官勋章、马
期刊
摘要:孩子学琴是一个家庭的大事,当你决定学琴,等于家长和孩子共同开始了一个艰辛的旅程。因为我们所学的钢琴并不是娱乐消遣,它有丰富的文献、繁难的技巧,所以,学习音乐的态度应该是严肃认真的,这一点家长们应该有足够的认识。  关键词:艺术教育 钢琴 音乐素质 耐心 恒心  我国航天事业奠基人钱学森说:“一个有科学创新能力的人不但要有科学知识,还要有文化艺术修养,没有这些是不行的。”钱老弹得一手好琴,他认
期刊
摘要:体态律动是达尔克罗兹提出的一种以听觉经验为基础的教育体系,该体系着重训练学生利用听觉,用身体各部分作为表达音乐的乐器,把所听到的音乐的各因素及内心感受用各种动作表现出来。在教学中,运用体态律动可以激发孩子们的创造力,活跃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从而使孩子们迸发出极强的表演能力。因此,开展对体态律动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就显得非常必要而有意义。  关键词:体态律动 小学音乐 音乐教学  体态律
期刊
摘要:浙江电视台的选秀节目《中国好声音》的流行和成功,有必要让我们来重新审视音乐的功能--传播正能量,那么什么是正能量呢?我们有必要深刻挖掘《中国好声音》的正能量所在,从而为音乐的教与学找出更好的出路。  关键词:《中国好声音》 音乐传播 正能量  一、《中国好声音》——音乐本身与情感的融合  《中国好声音》是以歌曲表演和比赛PK为基础的真人秀竞技节目。当前的电视节目中选秀节目层出不穷,而其能在这
期刊
摘要:《国务院发出关于当前发展学前教育的若干意见》中提出“积极探索初中毕业起点五年制学前教育专科学历教师培养模式”。五年制学前教育专业培养出来的学生目前会成为幼儿园教学一线的骨干力量。声乐教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技能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要改变传统的单一技能课模式,形成具有学前教育自身特点的声乐综合课,从而使学生具备幼儿园教学所必需的音乐综合素质。  关键词:学前教育专业 声乐综合课  一、概念界定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