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让学生注意全面观察,让学生善于进行对比观察,要让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让学生要加强野外观察。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形象感知,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对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初中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
和现象为观察对象,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
和重点观察,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
能,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是:
首先,要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以前,教师要明确观察
的对象和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程序,如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后查比例尺,再看图例,然后才能阅读其他内容。
其次,要让学生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如观察普通地图时学生常从兴趣出发,有的注意地名,有的注意地形,有的注意交通线,却不
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教给学生依次观
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而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
再次,要让学生善于进行对比观察:有些地理事物仅凭概念是难以真正区别的,应用对比观察可以加强理解和应用,如对于五种地形类型,仅仅知识概念是没多大意义的,必须能够在实地加以区别。利用图像同时显示五种地形类型,进行特征的对照和比较,要比只观察一种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第四,要让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的变化是异常缓慢的,如植物的变化、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等,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坚持长期观察,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本领,而且能锻炼其意志和品格。
最后,让学生要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使认识过程更为合理,观察也更为全面,还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新课
程里有很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来确认岩石,了解各种矿物特性的活动,通过这些野外活动,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想象的复杂性,通过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较
多,有利于注意力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习的意向、感知、理解等阶段都应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一是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
形態和成因,学生不好理解,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
,同时不断引起兴趣,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三是难易要适度,环境要安静,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这是感知的结果,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
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要进行加工
改造,构造出新的形象,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是加强形象感知: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大量阅读地理景观图片,丰富地理表像。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触概念,如讲解“什么是山脉”时,不宜直接给出概念,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体的山脉图片或录像,使其能够想象山脉的特征,然而再归纳定义。
其次是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综合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的条目,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可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可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⑶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如对"大陆漂移说",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
布,再引导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然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四、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记忆能力对于地理学习有着决定性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除了加强理解记忆等意义记忆,还应注意:
一是要重视机械记忆:对于大量的地名、特产和数据,还需要机械记忆,通过反复再现和比较,尤其储存在大脑中。
二是要充分應用联想:经过理解的知识容易记忆,如记住"秦岭——淮沙"就可以联想出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等。
三是要强化对关键特征的记忆:区分主次,重点记忆关键知识,如地球的经线很多,但关键的几条是本初子午线、日界线、西经20°线和东经160°线。记住这几条经线,就抓住了经度位置的关键。
五、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重,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都能够得到发展。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初中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
和现象为观察对象,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
和重点观察,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
能,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是:
首先,要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以前,教师要明确观察
的对象和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程序,如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后查比例尺,再看图例,然后才能阅读其他内容。
其次,要让学生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如观察普通地图时学生常从兴趣出发,有的注意地名,有的注意地形,有的注意交通线,却不
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教给学生依次观
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而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
再次,要让学生善于进行对比观察:有些地理事物仅凭概念是难以真正区别的,应用对比观察可以加强理解和应用,如对于五种地形类型,仅仅知识概念是没多大意义的,必须能够在实地加以区别。利用图像同时显示五种地形类型,进行特征的对照和比较,要比只观察一种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第四,要让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的变化是异常缓慢的,如植物的变化、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等,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坚持长期观察,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本领,而且能锻炼其意志和品格。
最后,让学生要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使认识过程更为合理,观察也更为全面,还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新课
程里有很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来确认岩石,了解各种矿物特性的活动,通过这些野外活动,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想象的复杂性,通过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较
多,有利于注意力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习的意向、感知、理解等阶段都应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一是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
形態和成因,学生不好理解,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
,同时不断引起兴趣,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三是难易要适度,环境要安静,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这是感知的结果,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
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要进行加工
改造,构造出新的形象,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是加强形象感知: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大量阅读地理景观图片,丰富地理表像。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触概念,如讲解“什么是山脉”时,不宜直接给出概念,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体的山脉图片或录像,使其能够想象山脉的特征,然而再归纳定义。
其次是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综合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的条目,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可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可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⑶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如对"大陆漂移说",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
布,再引导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然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四、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记忆能力对于地理学习有着决定性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除了加强理解记忆等意义记忆,还应注意:
一是要重视机械记忆:对于大量的地名、特产和数据,还需要机械记忆,通过反复再现和比较,尤其储存在大脑中。
二是要充分應用联想:经过理解的知识容易记忆,如记住"秦岭——淮沙"就可以联想出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等。
三是要强化对关键特征的记忆:区分主次,重点记忆关键知识,如地球的经线很多,但关键的几条是本初子午线、日界线、西经20°线和东经160°线。记住这几条经线,就抓住了经度位置的关键。
五、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重,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都能够得到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