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初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

来源 :学习周报·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qboygogogog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要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让学生注意全面观察,让学生善于进行对比观察,要让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让学生要加强野外观察。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加强形象感知,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对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对思维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地理课堂教学;发展智力;培养能力
  二十一世纪的素质教育和新课改要求,初中地理核心素养的核心内容就是培养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智力和能力的培养主要是指学生的观察力、注意力、想象力、记忆力和思维力的培养。下面,我结合自己二十多年的教学经验,谈谈在初中地理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智能方面的一些做法和体会。
  一、初中地理课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由于中学地理教学以地理环境为研究对象,往往以宏大的地理事物

和现象为观察对象,所以观察方式较其它学科更为全面,自然观察和实验观察,长期观察和定期观察,全面观察

和重点观察,直接观察和实验观察,解剖观察和对比观察等方式都会被经常运用。在地理学习的感知阶段就应重视观察力的培养和发展,不仅可以熟练基本技

能,还能提高感知能力。培养观察力的重点是:
  首先,要提高学生观察的目的性:在观察以前,教师要明确观察

的对象和目的,教给学生观察的方法和步骤,使学生懂得观察要有一定的程序,如观察地图应该先定方向,后查比例尺,再看图例,然后才能阅读其他内容。
  其次,要让学生注意全面观察:观察对象越复杂越难以形成整体观念,如观察普通地图时学生常从兴趣出发,有的注意地名,有的注意地形,有的注意交通线,却不

善于通过全面观察综合区域的总体特征。教师要多加引导和示范,教给学生依次观

察自然和人文要素进而概括区域特征的方法。
  再次,要让学生善于进行对比观察:有些地理事物仅凭概念是难以真正区别的,应用对比观察可以加强理解和应用,如对于五种地形类型,仅仅知识概念是没多大意义的,必须能够在实地加以区别。利用图像同时显示五种地形类型,进行特征的对照和比较,要比只观察一种地形更容易感知和理解。
  第四,要让学生坚持长期观察:许多地理现象的变化是异常缓慢的,如植物的变化、年气温及降水的变化等,只有通过长期观察才能得出正确结论,坚持长期观察,不但有助于提高学生观察的本领,而且能锻炼其意志和品格。
  最后,让学生要加强野外观察:野外观察可以直接感知地理事物和现象,使认识过程更为合理,观察也更为全面,还有利于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和思想政治品德教育。新课

程里有很多实践活动,如让学生去野外采集岩石标本,来确认岩石,了解各种矿物特性的活动,通过这些野外活动,有利于学生观察力的全面发展。
  二、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注意力的培养
  注意是心理活动对一定

事物的指向和集中。由于地理事物和地理想象的复杂性,通过初中地理教学过程可以培养学生透过复杂的现象注意特定事物的能力,使注意力在各种事物中集中到所要了解的事物中去。在地理教学中,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转化较

多,有利于注意力的全面发展,在地理学习的意向、感知、理解等阶段都应加强注意力的培养和发展。培养注意力时应注意:
  一是适当扩大注意的范围,如观察"天山牧场"图片时,不但要注意羊群和草地,还应注意草地和林带的位置关系,才能理解高山草场的垂直分布。
  二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通过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的交替来提高注意力。如褶被和断层中的部分内容,涉及到

形態和成因,学生不好理解,若利用图片、模型、投影和录像交替演示,可以既通过有意注意,又通过无意注意进行感知

,同时不断引起兴趣,使注意力得以保持。   三是难易要适度,环境要安静,不断启发学生的思维,保持注意的稳定性。
  三、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想象力的培养。
  想象在地理学习中有着特殊重要的地位。对于大量的没有亲历过的地理事物和现象,要根据图像显示和语言文字描述在头脑中构造出形象,这是感知的结果,也是思维的起点。对于客观事物在

头脑中留下的印象,要进行加工

改造,构造出新的形象,进而展开形象思维。培养想象力的主要途径是:
  首先是加强形象感知:创造各种条件,使学生能够大量阅读地理景观图片,丰富地理表像。在教学过程的起始阶段先建立表像再接触概念,如讲解“什么是山脉”时,不宜直接给出概念,应该先让学生观察各种具体的山脉图片或录像,使其能够想象山脉的特征,然而再归纳定义。
  其次是根据图像综合出地理特征:引导学生根据地图和景观图片综合出区域特征或景观特征。不要简单地直接给学生列出有关特征的条目,如对于东北地区的自然特征,可根据地形图想象出“山环水绕、沃野千里”,可根据景观图想象出“雪原冻土、林海茫茫”.⑶鼓励学生充分展开想象:针对一些有趣的问题,鼓励学生自由想象,充分发挥,教师不急于下结论。如对"大陆漂移说",可先说明大洋两侧同种动物的分

布,再引导观察各大洲的轮廓,接着就可以让学生充分想象并各抒己见,然后介绍魏格纳的学说,鼓励学生继续研究。
  四、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记忆力的培养和发展记忆能力对于地理学习有着决定性意义。
  最简单的例子是,能否记忆足够的地名,不但关系到地理知识的掌握,还直接影响着日常生活和工作。在感知、理解、巩固和应用等认知阶段,都应培养和发展记忆力。除了加强理解记忆等意义记忆,还应注意:
  一是要重视机械记忆:对于大量的地名、特产和数据,还需要机械记忆,通过反复再现和比较,尤其储存在大脑中。
  二是要充分應用联想:经过理解的知识容易记忆,如记住"秦岭——淮沙"就可以联想出冬季0℃等温线,800毫米等降水量线,湿润区和半湿润区界线等。
  三是要强化对关键特征的记忆:区分主次,重点记忆关键知识,如地球的经线很多,但关键的几条是本初子午线、日界线、西经20°线和东经160°线。记住这几条经线,就抓住了经度位置的关键。
  五、初中地理课中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
  思维是人对客观事物间接的和概括的认识过程,通过这个过程可以把握事物的一般属性和本质属性。思维是理解知识的必要心理因素和巩固知识的重要心理条件。只有通过思维感性知识才能上升为理性知识。因此,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是发展智能的核心和重点。[在中学地理教学过程中培养和发展思维能力的重要性在于,形象思维和抽象思维并重,辨证思维和创造思维都能够得到发展。
其他文献
摘 要:教書育人是每个教师光荣而又神圣的使命,其中班主任既是教师,又是管理者,其工作方法对整个班级乃至每位学生的成长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从事几年中等职业学校的班主任后,我有了一些自己的认识和见解,想分享出来和大家共同探讨。  关键词:中职班主任;工作方法;探析  随着科技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现代工作对知识和学历的要求也进一步提高,为了让孩子接受更高的教育,或者谋求更好的出路,越来越多的家长将孩子
期刊
摘 要:本文研究了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的教学,特别是通过优化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首先,分析了种植专业课程的特点及其与现代农业发展的联系,并得出结论,种植专业课程可以促进现代农业的发展。其次,对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教学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教学中存在的五个问题。最后,总结了中等职业学校种植专业课程的教学策略,即选择符合培训目标和工作要求的教学
期刊
摘 要:班级作为学校教育教学的基本单位,是学生学习成长的最基本、最重要的场所和空间。学校的培养目标、办学思想、管理水平等大都通过班主任和任课教师实施对班级学生的管理来实现。我们尝试通过班级人际氛围形成,让学生民主协商,投票表决决定班级事务,制定严格的班级规则和班级程序,开展培养和塑造学生健康品格为主题的教育活动。  关键词:班级管理  引言:  乡镇小学的班级如何管理?怎样培养农村的孩子良好的道德
期刊
摘 要:目前教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也得到了社会和国家的重视。目前教学改革不断推行,国家也逐渐开始重视职业技术教育。通过各项扶持政策推动职业技术教育的发展,只有职业技术教育发展好,国家的各行各业才能有一个坚实的发展基础。而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有着其独特的特点,在管理方面有一定的难度。班主任只有结合学生的特点采用一定的技巧和方法正确引导学生,才能实现好的管理。本文根据笔者已有的中等职业技术学校的班主
期刊
摘 要:小学高年级学生随着学习经验的积累,学习能力不断提升,但是面对生活其认知与能力发展仍有待进一步提升。小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学科,对学生道德品质、综合能力的培养具有重要作用。教学生活化能够引领学生由课本走向生活,提高教学的实效性,切实促进全面发展。  关键词:小学高年级;品德与社会;生活化  品德与社会涉及到生活的方方面面,从道德品质到法律法规,无不体现着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应具有
期刊
摘 要:中国自古以来都有家训,家训是古代家族的传家之本,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时至今日传统的家训依然有教育意义。在当前的大学里越来越重视德育,而传统的家训正是以德育为主的,在当前的高校家校德育中我们有必要借鉴古人的智慧,合理正确地运用古代家训来教育当前高校学生。  关键词:家训;高校;德育  中国传统文化是一座瑰丽的宝库,在去其糟粕的同时我们还要留住它的精华,传统家训就是如此。我国的传统家训可以
期刊
摘 要:作为一线语文教师,如何指导孩子在积累中学习语文是必须掌握的技能。学生应该晨诵午读暮省,在课堂上和课外阅读中,重视语文的积累。只有大量积累,才会让语文学习走出应试教育的窠臼,体会语文学习的趣味。  关键词:积累;晨诵午读暮省;长时记忆;课内阅读;课外阅读  古人有“水滴石穿,木锯绳断”的典故,可见积累是逐渐聚集,不是朝夕可成的,是一项长期浩瀚的工程,所有的成功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实上,学习就是
期刊
摘 要: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是当前教育教学改革的必然趋势。《道德与法治》是基础教育的一门重要课程,必须紧跟时代的要求和步伐,努力实现课程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深度融合。本文基于《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与信息技术深度融合的现状,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利用教育云平台中的"教学助手"软件,从教学方式转变、评价方式创新等层面来解析课堂的改变。  关键词:教学助手;教学方式;评价方式  2018年4月教
期刊
摘 要:名著作为人类文学史上的文化瑰宝,极具研究学习价值。在初中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通过让学生阅读名著,能够让学生对过去的世界、文化、风俗等有更加深刻的认知,增加学生的人生阅历。名著阅读是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重点,如何引导学生进行名著阅读是初中教师需要考虑的重点。本文将以提升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为主题,提出其在信息化时代下的主要教学策略。  关键词:信息化时代;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  在信息化时
期刊
摘 要:随着课程的不断改革,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也从“思想品德”迈向了“道德与法治”。从道德与法治学科名称的变化不难看出德育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将立德树人理念融入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是必然趋势。因此本文将结合立德树人的大背景,对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的德育教学进行探究。  关键词:立德树人;初中道德与法治;德育  随着立德树人理论的提出,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也面临着全新的挑战。培养什么人,是教育的首要问题。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