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办公室》:凶灵在职场上空徘徊

来源 :世界博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aoqianq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导语:这部电影从一起公司职员的灭门惨案,追本溯源,揭开一群职场人的冷血本质。
  正文:
  那本是极平常的一天,某公司部门科长金炳国回到家,坐在沙发上跟老母亲和儿子打了个招呼,妻子照例把饭菜端上桌,一家人吃完晚餐,然后一起看电视,妻子一边看一边为他们递上切好的苹果。间中,金炳国悄悄站起身,走到杂物间,不一会儿又回来了,手里多了一根铁榔头。妻子一脸疑惑地看着丈夫,问他怎么了。
  
  他什么也没说,举起榔头往妻子头顶砸去,一连砸了几十下,随后是老母亲、儿子......短短几分钟内,一个平凡的韩国家庭变成了地狱。
  金炳国的家人恐怕到死都不明白缘何遭此厄运,事实上这也是让警察困惑的部分。
  最让人揪心的是,这起凶残的屠亲事件并非一黜悲剧的结尾,却是其开幕曲,也是韩国电影《办公室》的开头。
  在悬疑中寻找共鸣
  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前苏联导演埃利达尔.梁赞诺夫执导的喜剧《办公室的故事》引进中国,我们第一次见识到这种正儿八经的职场喜剧,对于国内的观众来讲,它既新鲜又陌生,每每看到男主角安里多勒在女局长洛德尼拉跟前诚惶诚恐的模样便笑破肚皮。那时候,中国人才刚刚从吃“大锅饭”的习惯里走出来,还可以跟领导拍桌子争取权益;所以中国人不明白一个职员群居的房子里除了闹绯闻之外还能有什么。1998年,日本推出了根据安田弘之同名漫画改编的高收视剧集《庶务二科》,将“职场人”打造成一种酷炫而强势的存在,那时候,能穿上光鲜制服,高跟鞋整齐划一地踩在办公室走道上变成了一件很光鲜的事,“职场”成了彰显能力的天堂。
  
  到了2005年,英国爆红长寿喜剧《办公室》应势而生,这部把插科打诨的冷幽默融入到职场竞争环境里去的作品,在往后播出的数年里网罗了一大批中国观众。因为无数的中国人都纷纷步入了同一个战场——办公室,在那儿,我们经历了比炮火更猛烈的冲击,比见血更残忍的暗算,于是关乎“职场竞争”的指导书和影视剧纷纷登场,告诉上班族们要如何在平静的暗涌中占得先机,做到战无不胜。即便是以历史背景打底的“宫斗戏”,也成为职场厮杀的参考策略。
  很多电影人都试图把“职场斗争”赋予相对轻松的格调,尽管诸多香港TVB大戏里屡屡出现白领因失业而自杀的桥段,可是说到底,都未曾直面办公室内部淋漓的鲜血。
  所幸,总算有一部游走在“疯狂”边缘的作品,把“职场那些事儿”掰得清清楚楚,以极端形式剥掉了办公室的亮丽外衣,抖落一地的虱子。
  《办公室》从一起公司职员的灭门惨案,追本溯源,揭开一群职场人的冷血本质;金炳国用残忍手法杀死全家之后,最后出现的地方便是他孝忠了数十年的公司;随后,他就职过的办公室出现了一系列诡异死亡事件,凶手留下的每一个线索都指向了失踪在公司大楼内的金炳国;警察在调查凶手行凶动机的过程中,也探究到了这个看似平静的职场内部最黑暗的秘密。
  该片导演洪元灿一直是炮制暴力元素的高手,他曾是韩国另一位大导演罗宏镇的御用编剧,擅长通过社会现象直击人性病灶,写出了以韩国著名的连环杀人事件为蓝本的惊悚剧本《追击者》,以及延边底层人民能过极端途径追求幸福人生的犯罪故事《黄海》。洪元灿无疑是以笔代刀的创作者,喜欢用血色渲染故事,把暴力推到触目惊心的高度,这是为了让观众记住那些恐怖片断,通过精细的结构和频频出现的死亡事件控诉阶级社会导致扭曲人性的真相。
  
  《办公室》作为洪元灿的首部导演作品,选了看起来最“温和”的故事背景,办公桌、打印机、电脑,一群各怀鬼胎的公司职员,这本是一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地界,电影却用重锤砸碎了它的表皮,手法虽然粗暴凶狠,却帧帧见血,身处过职场或正在职场打拼的观众总能从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你或者是高高在上的大BOSS,或者是做“夹心饼干”的中层管理人员,又或者是在食物链最底层被压得喘不过气来的小职员。电影中,这些人有一个共通的特点——承受压力。
  金炳国事件,是一枚重磅炸弹,也逼得警察不得不介入错综复杂的办公室关系中,去一一挑开这些人蒙在灵魂上的“窗户纸”,只要将一个凶灵释放在职场,真相就变得触手可及了。
  被碾压的职场
  《办公室》中有两个人物是我们无法忽视的,他们是职场受害者中最典型的代表,倘若你也曾经有过在一间办公室里努力往上攀升的经验,那么对于这两个人,一定不会感觉陌生。
  第一个人物自然是事件的始作俑者金炳国,刑警在调查金炳国行凶动机的过程中,从他的同事口中了解到一些奇怪的事实。那就是,金炳国完全没有罹患精神病的迹象,相反的,他平素性情温良、忠厚老实,工作态度积极,还非常照顾下属。家人是金炳国最温暖的慰藉,同时也是他人生中最重要的负担。这样一位被员工交口称赞的职场“老司机”,做出如此残忍的行径,实在教人不解。
  但是刑警也知道了另一个事实,金炳国原本几年前就应该得到升迁机会,却屡屡错过,一些原本比他职位低的人都纷纷踩上了他的头顶。
  
  “有这么一种人,团队中对他很反感的那一种,耿直、不够圆滑,不过却又拼命干活,再加上人非常善良。可是团队呢,到哪儿都是一样的,总有一些人没眼力劲儿地干自己的活儿,不懂得洞察领导要求的是什么,只懂得埋头苦干,其实就是在做无用功。”
其他文献
导语:尽管美国方面多次声称要关闭关塔那摩等“黑色监狱”,但曾经的“黑色囚徒”默罕默德·艾哈迈德·苏哈德认为,美国的“虐囚计划”并不会结束。    “9·11”事件发生后,美国时任总统布什签署命令,授权中央情报局在全球范围里抓捕涉嫌从事恐怖活动的人员。随后,中情局在世界各地开展“反恐行动”,只要认定一个人有涉恐嫌疑就实施抓捕,并进行秘密关押,地点遍及世界各地,而不受美国和当地国家法律的约束,如“囚犯
导语:不仅伦敦如此,法国巴黎、西班牙巴塞罗那等欧洲主要城市也先后实行自行车化。到如今,在欧洲大城市里,私家汽车逐渐消失,只有自行车、公交和出租出没。    英国歌手梅鲁阿有一首风靡全球的歌儿叫《北京有九百万自行车》,闹得全世界都知道唯独我作为当事人之一不知道的事。我生在北京、长在北京,但我还真不清楚梅鲁阿说的是否属实。尤其是现在,稍微有头有脸的北京人都开着汽车朝“钱”奔,更有头有脸的则让司机开车载
导语:2015年爆发的东南亚海上难民危机——泰南和马来西亚边境地区的大量尸骨和在海上漫无边际、无法停靠岸边的“罗兴亚人”难民船,则一再告诉外界及提醒世人,“罗兴亚人”问题折射出的人权惨剧。    “罗兴亚”近些日子渐成美缅关系的敏感词。先是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在一则声明中使用“罗兴亚”一词,引发缅甸僧侣和民间部分社团在美国驻缅甸大使馆前举行抗议;尔后,美国驻缅甸新任大使斯科特·马歇尔针对昂山素季要求美
导语:警官Ted Wang是休斯敦市警察局公共关系部主任,从警16年,有着丰富的执法经验。近日笔者就美国警察的执法程序和分寸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从他的介绍中,我们得以了解美国警察的执法程序,以及执法过程中的冷酷暴力与铁汉柔情,至少令我们窥一斑而知全豹。    正文:纽约警察打伤乱穿马路华裔老人、华裔妇女买iPhone遭警察电击、天津女商人美国边境遭美国国土安全部警察打伤……类似美国警察暴力执法事
导语:开放校园,对公众和学校来说是双赢,对于城市缺乏开放空间的问题,这似乎是一个简单的解决方案。    在早春2月一个阳光明媚的周六早晨,旧金山阿尔瓦拉多小学操场上热闹非凡:年轻人熟练的攀爬着供游戏的猴架;玩滑板的人快速滑过柏油路;打篮球的人在嬉戏的儿童和父母之间扣篮;在所有这些运动者之外,一个蹒跚学步的幼儿发出欢腾的尖叫。谁能想到,在几年前的周末,这所学校的操场上只有寂静,校门上的一把大锁把它与
秘鲁,不仅有众所周知的马丘比丘古迹,我的旅行从利马附近的“鲁林谷地”开始,库斯科地画、鸟岛、高原之城普诺、再到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白城”阿雷基帕,毫无疑问,这是我到过的最神奇的国度之一。    导语:海水和沙漠共存,利马的雾气,柔和了所有尖锐的边缘,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始终模糊不清。  利马(Lima),天空总有种抹不掉的灰色,让我想起了帝都的雾霾。印加人崇拜太阳神,但太阳神却遗忘了他们的首都。
秘鲁,不仅有众所周知的马丘比丘古迹,我的旅行从利马附近的“鲁林谷地”开始,库斯科地画、鸟岛、高原之城普诺、再到西班牙殖民者建立的“白城”阿雷基帕,毫无疑问,这是我到过的最神奇的国度之一。    导语:海水和沙漠共存,利马的雾气,柔和了所有尖锐的边缘,也让我对这座城市的印象始终模糊不清。  利马(Lima),天空总有种抹不掉的灰色,让我想起了帝都的雾霾。印加人崇拜太阳神,但太阳神却遗忘了他们的首都。
导语: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个惊天发现轰动世界,秘鲁南部的荒原之上竟然存在着世界最大的“地画”。如今我终于有机会飞临这片荒漠,像诸神一样俯瞰这神秘炫奇的纳斯卡线条。    一个晴朗的上午,我坐在Pisco Airport机场候机室外的长凳上,感受着这片干燥地区强烈的阳光。距离起飞还要一个小时,我随手拿起机场人员给我的一份飞行示意图,上面的十几个几何线条组成的图案便是著名的“纳斯卡线条”(Nazca
马庆云先生的博文《全国有一半以上的语文老师不合格》在语文界引起了较大反响,认同者反对者各持己见,争论热烈。我认为,对马先生之文,最重要的不是就“文”论(赞、驳)“文”,而应理性分析,反思自我,反思社会。  马先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大量材料和孩子不喜欢语文的现实“毫不客气”地指出:语文教师的“授课技巧没有多大问题,但在知识积累与情感素养上远远不能达到中学语文教学理想中的语文老师的样子。”这里有几个关键
出货成功    中国当代艺术品在4月3日晚迎来一场盛宴。  在香港苏富比2011春拍专场“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破晓——当代中国艺术的追本溯源”现场,张晓刚的油画《生生息息之爱》(三联作)以7906万港元(约合人民币6655.3万元)成交,创下当代中国艺术品的世界最高拍卖纪录。另外还有11件拍品以超过1000万港元(约合人民币841.8万元)的价格成交。而张培力、王广义、耿建翌、余友涵、丁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