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体育课程与其他课程相比,其课程本身的特点、教学目标以及教学环境不同,体育教师的教学语言和一般学科教学语言相比,要描述更加恰当,并且不能有半点疏漏。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若疏忽某一环节的语言讲解,将直接影响到学生学习效果。并且,课程讲解用语是否恰当是教师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的一个重要因素。体育课是为了让学生在繁忙的课程之余得到尽量多的活动时间,以发展健康的身心,因此在体育课堂上,教师在让学生学习某一活动时讲解、示范、讲评等都应该做到精简。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规定一堂课程有45分钟,并且要保证学生有15分钟的练习活动时间,教师能使用的教学实践仅有10~14分钟。加上组织、调动队伍要花掉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予学生休息5分钟,剩下15分钟左右。教师在讲解时如果没有简捷、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然要占用学生的练习活动时间,就必然要影响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任务。因此,基于初中体育课程要求,我认为体育教学中语言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简捷性
简捷性指的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出尽可能多的内容。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它富有感情因素。如果体育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用干巴巴的语言或命令式语气给学生传授知识,就收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反之,如果只注重了赋予感情色彩的语言而没注意用语简洁也是不行的。因此,对体育教师而言,真正的简捷,既要精简清晰,又要在话语中融入感情。
例如:在讲解、示范时,教师首先把动作要领告诉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的表述,用口头讲解加肢体语言来表达,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又如调动队伍,教师如果能用最少的口令实现目的,学生的配合就会相当默契,如果教师的口令多而重复,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又如组织游戏,教师如果在讲规则、讲方法上讲的太多,就会让学生丧失游戏的乐趣而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能简练的讲清楚活动规则而把游戏时间留给学生,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规范性
体育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的口令,这是体育课程不同于别的课程的一点,就是用语规范。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运用各种口令,就不能有纪律地组织、调动队伍。
体育教学中使用的口令,是沿用部队军事操练条例中规定的口令。这些口令我们不能随便篡改。例如“两臂前平举”就不能喊成“两手前平举”;“向右看齐”在正常状况下就不能喊成“向左看齐”等。
规范性还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要使用到各种术语。术语是专项专用的技术语言,它的规范性就更强了。它的使用范围就更狭窄了。术语的特点是准确、精炼。比如田径术语与体操术语是两种不同范畴的语言:如田径中的“起跳”和体操中的“起跳”是不同的。如篮球项目中的“运球上篮”,直到现在还有人称它为“三大步上篮”。就拿“上篮”两字来讲,从语法上讲是不通的:这“篮”是怎么“上”的?可是作为术语;人人皆知它的准确含义。如果不用术语讲,“上篮”的概念就应该讲成:跳起将篮球投入篮圈中。熟练地使用各种术语,能大大地浓缩讲课的内容,使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分。
三、准确性
体育教学语言准确性的含义是体育教师应该能对距离、时间,重量应该做出准确的估量,如队伍向前走多少步可以达到预定目的,各项练习实际使用的时间与临场的调整,选用器材的重量与学生承受的能力等等,教师的口令一发出,就要清楚地知道它的后果,这就是所谓“令出如山”。如教师发出口令:“向前三步走!”就必须明确地了解三步之内无障碍,三步之后必定到达预定地点。
其次,体育教师必须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动作形体是否标准,對学生每一个动作的形体要求加以纠正。比如弓步的姿势要“前腿弓,后腿绷”,立正姿势则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梢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傲屈,中指接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干视。”这样的准确性是体育教学语言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权威性
体育教师以简炼的语言、规范的口令和准确的表达,加上清晰丰厚的音色,在早操时、在集会上,在运动会中都表现出无比的权威性。这种通过语言建立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裁判胜负中;纠正动作中和指导训练中。正因为体育教师的语言具有如此的权威,因此,更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使用好自己的语言,不能滥用这种权威。
体育教师语言的权威性,还表现在只要口令一出,就不能随便更改上,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裁判、讲评中,体育教师的每一句话、每条命令,都会被学生视为法则严格遵守。因此,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如果对语言任意更改与随意讲授只能造成对自己的权威性的降低,甚至不被学生重视。
综上所述了体育教学中语言应具有的特点:简捷性、规范性、准确性、权威性。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思维上的活动,更主要的是身体上的活动。体育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欢快地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达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初级中学)
初中体育课程标准中规定一堂课程有45分钟,并且要保证学生有15分钟的练习活动时间,教师能使用的教学实践仅有10~14分钟。加上组织、调动队伍要花掉5分钟左右的时间,给予学生休息5分钟,剩下15分钟左右。教师在讲解时如果没有简捷、精炼的语言表达能力,就必然要占用学生的练习活动时间,就必然要影响发展学生身心健康的基本任务。因此,基于初中体育课程要求,我认为体育教学中语言应具有以下特点。
一、简捷性
简捷性指的是用尽可能少的语言表达出尽可能多的内容。语言是人们之间交流的工具,它富有感情因素。如果体育教师在讲课时只是用干巴巴的语言或命令式语气给学生传授知识,就收不到理想的课堂效果。反之,如果只注重了赋予感情色彩的语言而没注意用语简洁也是不行的。因此,对体育教师而言,真正的简捷,既要精简清晰,又要在话语中融入感情。
例如:在讲解、示范时,教师首先把动作要领告诉学生,不拘泥于课本的表述,用口头讲解加肢体语言来表达,就会显得生动活泼;又如调动队伍,教师如果能用最少的口令实现目的,学生的配合就会相当默契,如果教师的口令多而重复,学生就会不知所措;又如组织游戏,教师如果在讲规则、讲方法上讲的太多,就会让学生丧失游戏的乐趣而产生厌烦情绪,如果教师能简练的讲清楚活动规则而把游戏时间留给学生,就会大大提高学生积极性。
二、规范性
体育教学中要使用大量的口令,这是体育课程不同于别的课程的一点,就是用语规范。如果体育教师在教学中不能正确运用各种口令,就不能有纪律地组织、调动队伍。
体育教学中使用的口令,是沿用部队军事操练条例中规定的口令。这些口令我们不能随便篡改。例如“两臂前平举”就不能喊成“两手前平举”;“向右看齐”在正常状况下就不能喊成“向左看齐”等。
规范性还体现在体育教学中经常要使用到各种术语。术语是专项专用的技术语言,它的规范性就更强了。它的使用范围就更狭窄了。术语的特点是准确、精炼。比如田径术语与体操术语是两种不同范畴的语言:如田径中的“起跳”和体操中的“起跳”是不同的。如篮球项目中的“运球上篮”,直到现在还有人称它为“三大步上篮”。就拿“上篮”两字来讲,从语法上讲是不通的:这“篮”是怎么“上”的?可是作为术语;人人皆知它的准确含义。如果不用术语讲,“上篮”的概念就应该讲成:跳起将篮球投入篮圈中。熟练地使用各种术语,能大大地浓缩讲课的内容,使教师能得心应手地完成教学任分。
三、准确性
体育教学语言准确性的含义是体育教师应该能对距离、时间,重量应该做出准确的估量,如队伍向前走多少步可以达到预定目的,各项练习实际使用的时间与临场的调整,选用器材的重量与学生承受的能力等等,教师的口令一发出,就要清楚地知道它的后果,这就是所谓“令出如山”。如教师发出口令:“向前三步走!”就必须明确地了解三步之内无障碍,三步之后必定到达预定地点。
其次,体育教师必须准确地判断出学生动作形体是否标准,對学生每一个动作的形体要求加以纠正。比如弓步的姿势要“前腿弓,后腿绷”,立正姿势则要求“两脚跟靠拢并齐,两脚尖向外分开约一脚之长;两腿挺直;小腹微收,自然挺胸;上体正直,微向前倾:两肩要平,梢向后张;两臂自然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傲屈,中指接于裤缝;头要正,颈要直,口要闭,下颚微收,两眼向前干视。”这样的准确性是体育教学语言中的一个显著特点。
四、权威性
体育教师以简炼的语言、规范的口令和准确的表达,加上清晰丰厚的音色,在早操时、在集会上,在运动会中都表现出无比的权威性。这种通过语言建立的权威性还表现在裁判胜负中;纠正动作中和指导训练中。正因为体育教师的语言具有如此的权威,因此,更要求体育教师要掌握、使用好自己的语言,不能滥用这种权威。
体育教师语言的权威性,还表现在只要口令一出,就不能随便更改上,无论是在课堂上还是在裁判、讲评中,体育教师的每一句话、每条命令,都会被学生视为法则严格遵守。因此,体育教师的语言必须做到准确无误。如果对语言任意更改与随意讲授只能造成对自己的权威性的降低,甚至不被学生重视。
综上所述了体育教学中语言应具有的特点:简捷性、规范性、准确性、权威性。体育教学不仅是学生思维上的活动,更主要的是身体上的活动。体育教师应注意自己教学语言,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使每个学生在体育课堂上欢快地活动,达到增强体质的目的,达到学生的身心健康,这也是初中体育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
(作者单位:江苏省盐城市亭湖区便仓初级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