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凶设谜,捕头智辨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hl_sh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明朝末年,荆城县县令贺大人将女捕头周紫淇召入县衙书房商谈要事。贺大人告诉周紫淇,荆城县的邻县——云县最近出了一件棘手的案子。有一个靠卖豆腐为生名叫白胜的中年人,因不堪病痛的折磨自杀而亡,他年轻漂亮的老婆申宝莲一个月后就嫁给了城中富豪皇甫庆。白胜的独生子白马一直在京城一家大药材行做学徒,这次回来奔丧后,却声称白胜是被皇甫庆和申宝莲下毒害死的,并将二人告上了公堂。
  云县县令为此很是头痛,前天特地约贺大人到百花山散心,途中看到一个女子因为中暑昏倒在路边。他们把女子救醒一问,竟然是申宝莲20年未见的远房堂妹申玉莲,她是特地到云县投靠堂姐的。云县县令当时就有了主意,申宝莲与堂妹从六七岁分开后就没有再见过面,不会认得她的容貌,故此想借周紫淇冒充申玉莲,到云县进入皇甫庆家暗中调查这件疑案。
  贺大人将云县县令的话告诉周紫淇后,周紫淇表示义不容辞。贺大人带她去和申玉莲见了面,了解了一下申家的家族情况和她们堂姐妹之间的童年往事。三天后,周紫淇就改了装扮,以申玉莲的身份进了皇甫庆家。但经过多天的观察,她并没有发现有价值的信息。
  一天上午,申宝莲提了一篮燕窝和糕点,要周紫淇陪她去看望白胜的母亲,周紫淇自然求之不得。两人来到白家,申宝莲刚朝白大娘叫了一声“婆婆”,白马便从里屋冲了出来,要与申宝莲厮打。白大娘不堪其扰,翻了翻眼睛,晕了过去,白马连忙把她扶到里屋床上。周紫淇觉得这是个好机会,就劝申宝莲先回家,说自己会留下来帮忙救醒白大娘。申宝莲也没有办法,叮嘱了几句就离开了。
  周紫淇颇通医理,她掐了几下白大娘的人中,又在她太阳穴处按了按,白大娘就悠悠地醒过来了。周紫淇说白大娘是因为天气闷热,又急火攻心才会晕倒,于是写了一个解暑降温的方子,让白马去抓药。
  白马走后,周紫淇向白大娘询问申宝莲的为人,白大娘重重叹了口气道:“我老了,身体不好,宝莲平常端汤送药的,也算得上孝顺。家里家外都要靠她拾掇料理,她还要在豆腐坊里帮白胜卖豆腐,也算得上勤快,可惜就是不守妇道,与那个皇甫大官人眉来眼去的,我儿子就算真是自杀的,一半是因为得病,还有一半也是被他们气的!”周紫淇又详细了解了白胜生前的诊治情况,就起身告辞了。
  周紫淇没有直接回皇甫庆家,而是来到了云县的县衙。她把这两天探查到的一些情况跟云县县令说后,问白马到底是根据哪几点来指证白胜是被毒害而死的。云县县令拿出一张纸,说是白胜写的遗书。周紫淇展开一看,只见上面写道:“白马吾儿,爹身患绝症,痛苦难忍,只有自杀才能不受病痛折磨。希望你日后能够成材,要好好照顾奶奶,请她原谅我不能再向她尽孝了。”
  周紫淇看完后,云县令说,问题出在“白马吾儿”的“马”字上。据白马说,他小时候学写自己的名字时,总是将“马”(繁体字为“焉”)字的四点底错写成三点。白胜爱跟儿子开玩笑,每次给儿子写信的时候,故意也把“马”字下面写成三个点,这是他们父子之间的小秘密,旁人并不知道。而这封遗书中“白马吾儿”的“马”字却写的是正常的四点底,所以白马认为这封遗书是假的。而且白马说他发现父亲的尸体时,屋子的门窗都是紧闭的,这极其反常。现在正值盛夏,天气炎热,那间屋子更是又小又闷,白胜素来怕热,每年夏天都会开着门窗睡觉。一定是凶手怕毒死白胜时发出声响,事情败露,才紧闭门窗的。而且仵作验尸后发现,白胜是中毒死的,衙门又查到申宝莲在药铺里买过砒霜,说是要毒老鼠。因此,白马一口咬定是申宝莲与皇甫庆害死了他的父亲。
  周紫淇道:“我今天也看到了,白马与申宝莲的关系并不好!”云县县令告诉周紫淇,七年前,白胜的豆腐坊生意还不错,但白马的娘在这一年病死了。白胜为了照顾老娘和幼子,用全部积蓄帮债台高筑的申家还了债,才娶到了申家的独生女儿申宝莲。但白马一直都不喜欢这个继母,正好两年前有人介绍他去京城的大药材行当学徒,他就离开了家,平日只和父亲书信联系。申宝莲和皇甫庆的事,应该就是白胜在书信中告诉儿子的。
  周紫淇和云县县令聊完案子,就回皇甫庆家了。申宝莲问她为什么这么晚才回来,周紫淇趁机道:“白大娘跟我说,白胜患的是一种罕见的肝病,本城的大夫都束手无策,还是您巧遇上一个外地的神医,给开药诊治的。”申宝莲叹了口气,说那位孙神医是皇甫庆的朋友,白胜的病已经到了晚期,治不好了,只有喝孙神医的药延长些时日而已。那个药是有毒性的,主要靠“以毒攻毒”清白胜的肝毒,每次都只能喝一小碗,喝多了反而会丧命。她每次给白胜端药过去,白胜都把她推出屋子,关上门自己喝。周紫淇问能不能找那位神医出来作证。皇甫庆叹了口气:“我那个神医朋友给白胜开了药之后又到处云游去了,现在根本找不到他。他这个人一向神龙见首不见尾,最喜欢故弄玄虚!”“故弄玄虚?”周紫淇头脑中灵光一闪,心中明白了大半。
  三天后,一干涉案人等都被云县县令传到了公堂上。当周紫淇穿着捕头的公服出现时,许多人都大吃一惊。
  周紫淇对申宝莲说道:“你的堂妹现在正在荆城县衙,等案子结束,我们会派人护送她来见你。”接着,周紫淇说:“经过我数日来的探查,此案的真相是,白胜是自杀的!之所以会有那么多的疑点指向这是一起毒杀案,是因为白胜在故弄玄虚!他故意让申宝莲去药铺买砒霜毒老鼠;故意在遗书上留下破绽,写了一个正确的‘马’字;故意紧闭门窗再自杀。他所做的这一切,就是为了嫁祸给皇甫庆和申宝莲,使他们成为嫌疑人。”
  周紫淇出示了药铺老板的账册,上面记载着当日申宝莲的确买了砒霜,但她只买了五钱,而事后在她房中搜到的砒霜也正好是五钱,分毫未少,她拿什么去毒白胜呢?而且一个人真要下毒的话,绝不会笨到自己亲自出面去买砒霜。
  然后,周紫淇拿出一个豆浆桶,说这是在白胜床底下找到的,这个桶的内壁布满了药渍,已经快积到桶口了。经孙神医辨认,这些药渍就是他开给白胜的药所留下的。
  周紫淇据此得出结论:白胜每天拿到药,都把申宝莲赶出屋子,假装喝药,其实把药倒在这个小豆浆桶里。等积存了六七碗药后,就一口气全喝下去,再故布疑阵,栽赃陷害申宝莲和皇甫庆。这是一个自杀做得好像他杀的案子,死者故弄玄虚,目的就是要申宝莲和皇甫庆成为凶手,为他陪葬。至此,案情真相大白,申宝莲和皇甫庆终于不再受人非议,周紫淇也得到老百姓的一致称赞。
  编辑/夕颜
其他文献
印象中的台湾,是陈绮贞《九份的咖啡店》里依山而建的“天空之城”九份;是《不能说的秘密》里周杰伦和桂纶镁穿着英伦风校服、推着单车走过的蜿蜒小道;是《海角七号》里回荡着“留下来,或我跟你走”这句深情宣言的阳光沙滩;是《听说》里彭于晏和陈意涵骑着机车穿梭的城市;是几米笔下充满邂逅可能的地下铁……“文艺”、“小清新”之类的词,大概我是谈到台湾第一时间会想到的。自认有几分文艺气质的我,对于第一次去台湾的旅行
天上的阴云滚了又滚,小村笼罩在一片灰暗里。  一个男人走在一条光秃秃的小路上,刀子似的西北风削过他黝黑的脸。虽然他戴着口罩,穿着防护服,这刺骨的寒风仍旧难以抵挡。一路上,道旁树上的枯枝“吱吱”作响,仿佛是阻挡他前行的警告。他咬了咬牙,继续向前走。这就是我的父亲,一名奋战在基层的医生。  2020年寒假,一群极不友好的家伙悄无声息地从武汉席卷了全国——那群被称作“新型冠状病毒”的家伙穿梭在人们的身体
王罴(pí)出身北魏大族,从小品性刚直,个性倔强,长大后多次被族人公推为纠纷调解员。进入官场后,他仍不改本色,率性而为,被视为官场另类。  他的另类之一是敢于抗旨不遵、蔑视权贵。他曾被朝廷派往一个叫西河的地方任职。那里物产丰富,“奉禄优厚”,是官员们削尖脑袋都想去捞金的地方,王罴却在同僚们羡慕嫉妒恨的眼光中任性地拒绝了,理由是:“西河盛产木材,我若去西河任职,朝廷显贵们营造府第时必然会要我帮着采办
一大早,人们推开门窗一看,忍不住要欢呼。是呀!那么多天来,人们盼呀盼,终于盼来了这场雪。  刚开始,雪还只是零零星星的,就像粉碎的泡沫,轻轻地、蹑手蹑脚地落下来,仿佛在试探这个世界的反应。渐渐地雪粒变成了雪片,大片大片地坠下来,伸手去接住,一片片呈现出精美的雪花图案,让人爱不释手。晶莹透亮的雪花让人忍不住伸出舌头去品味,尝尝冰雪的味道,感受冬天的清凉。  大雪漫天飞舞,借着寒风,肆意地塑造着自己的
嘘,别出声,快听,春姑娘回来了。春姑娘,你把燕子婶婶从南方召唤回来;你让柳树妹妹长出可爱的“小豆芽”;你让沉睡了一个冬季的泉水弟弟欢快地唱起歌来,你让蝌蚪宝宝快乐地在池塘里翩翩起舞……  我喜欢你!你吹出来的风,不像冬天的寒风那样凛冽,是温暖和煦的;你洒下密密麻麻的春雨,给天空和大地都洗了个澡,空气中弥漫着一股泥土的清香;你耕耘的田野,没有秋天那样的金黄,但有着鲜艳欲滴的翠绿,你不愧是四季之首啊!
傅斯年的父亲傅旭安早年任山东东平书院山长,有一回,他在一家商店里看到一个青年正在聚精会神地读书,便与之攀谈,得知这名青年叫侯雪舫,是这里的学徒。傅旭安很欣赏他,便把他带到书院读书,所需费用完全由自己供给。侯雪舫不负所望,中了进士,后来成为刑部的一名官员。  1904年,傅旭安去世,傅家失去了经济来源,家庭陷入困境。侯雪舫得知恩师过世的消息后,十分悲痛,发誓要把傅斯年及其弟培养成才,以报答恩师。为了
明朝重建北京城的时候,有石子马路,城内有大小的沟渠用于排水、排污。但是,满人入关,当了北京的家。于是,石子路完蛋了,沟渠也塞了。他们不是不懂沟渠需要随时疏浚,而是没这个心思,也没这个习惯。于是,每年疏浚费用都进了负责此事的大小满官的口袋,他们只不过隔三年,淘一淘最大的那条臭沟,应付一下了事。正好,淘沟的时间,跟举人进京考试之时重叠。所以,时人有谣谚曰:“举子来,臭沟开,闱墨出,臭沟塞。”连三年一次
魏晋南北朝是民族大融合的时代,也是个非常注重颜值的时代,肤白貌美、弱不禁风的梅长苏式的“玉人”大受欢迎。可怎样才能提升颜值呢?在这样的时代,单拼基因是不够的,还要拼手段。  1剃须  2敷粉  用纱布过滤米汁,沉淀干燥,加上一点铅制成粉饼,再取乌鸡血和三月盛开的桃花,洗澡后涂面及身,两三日后,肌肤光白如素。因为时人敷粉成风,有人忍不住要检验。  3熏香 香囊是当时美男的标配,成分有郁金、芝兰、苏合
在封建帝制时代,皇帝的审美主宰了时代的审美。比如乾隆就这样闹了很多蠢萌的笑话。  萌点1:最炫就是农家乐  1雍正年间的瓷器素来都是典雅与大气并存,比如右边这只碗;但到乾隆年间,整个清朝的审美陡然来了一次大换血,充满了农家乐的调调,比如左边这只碗。  2明明是富N代的身份,乾隆却有颗暴发户的心。乾隆年间的这只瓶子恨不得把金银玉器全穿上身!  3雍正喜欢的是这样的青花淡描双勾竹纹梅瓶,充分体现了他“
生于唐宗室之家的李思训,自幼就接受了严苛的教育,熟读经史子集,勤练骑射功夫,还要学习琴棋书画来陶冶性情。14岁那年,李思训就以过人的文辞才华被擢升为朝散大夫。  然而他最擅长的却不是文章,而是绘画,并以画驰名。许是出身于皇室之家的缘故,李思训对于绘画也更倾向于格局宏伟壮丽,设色浓烈富贵堂皇的效果。因此他在创作的工笔青绿山水画中多加了一道泥金,使画面看起来金碧辉煌,装饰效果更鲜明。  不过,虽说因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