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

来源 :新闻研究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weijie00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形成了文本内容可以与物质载体相分离、传播互动更便捷的新的媒体形态,而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本文试图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应注重“文学性”之因,提出新闻语言朝此方向转换的具体做法,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的创新提供参考。
  关键词:新媒体;新闻语言;“文学性”转换
  中图分类号:G2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30-02
  一、引言
  新媒体之“新”相对于报刊、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而言,体现在其是以数字技术为基础、以网络为载体进行信息传播的媒介。随着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的发展,新媒体时代下的新闻形成了文本内容可以与物质载体相分离、传播互动更便捷的新的媒体形态。正因如此,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行业的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挑战与机遇。
  新闻要如何适应新媒体时代下用户的碎片化阅读,并善于利用新媒体的优势创造更新颖的新闻展现方式,使新闻写作在融合传统媒体长处的同时,能够在层出不穷的同类型报道中取得更高的关注度、更加贴近大众的阅读需求,已成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创新所面临的一大问题。
  本文试图分析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應注重“文学性”之因,提出新闻语言朝此方向转换的具体做法,并阐述新闻语言“文学性”转换的优势,以期为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的创新提供参考。
  二、新闻语言应注重“文学性”之因
  (一)传统“告知”职能的转接
  比起传统新闻传播媒介——纸质媒介,新媒体的诞生使新闻的承载媒介扩大到语音、视频、图片以及漫画形式。多样的媒介逐步为新闻的展示形式提供了更加细致的事件经过与细节,人们也更愿意通过这些声像俱全的便捷方式,减少对已经受新媒体影响而变得碎片化的时间的占用。
  新媒体提供的新闻传播新方式逐渐接替了新闻的传统纸媒传播,这也意味着新闻的文字语言有了更加重要的使命。当纸媒时代新闻传统的“告知”职能逐渐转接给新兴媒介时,新闻语言应更多地关注新闻“背后”反映的社会问题。一方面要以生动的方式清晰地讲述事件经过,制造临场感;另一方面则是通过应用这种崭新的、具有针对性的形式揭示事件反映的社会问题,给予读者思考的空间。而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正是有利于这种特定的新闻呈现方式[1]。
  随着新媒体时代的发展,异于传统写作方式的非虚构写作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非虚构写作转换了新闻传统的纯“告知”概述性叙事,在新闻特稿中加入了“文学元素”,凭借其情感性与写实感把读者代入场景中,重现事件的过程。而非虚构写作在新闻行业内的兴起,意味着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将进一步重塑新闻的展现方式。
  (二)新媒体为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提供载体优势
  与传统的新闻语言不同,当新闻写作注重“文学性”转换时,即从过去的概述性叙事转换到戏剧性叙事当中。作为新闻语言“文学性”转换首位的非虚构写作便是把事件以文学形式展现,没有传统新闻报道的时间压缩,而是将故事过程娓娓道来。这也意味着“文学性”新闻作品会占用更大的篇幅,运用更多的文字描述。
  在纸媒刊物上,大篇幅的文章不仅会使其排版单调,读者易产生审美疲劳,而且由于纸媒形态不具有便携性,将导致读者在当下的碎片化时间里对文章产生阅读疲劳。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为新闻语言的“文学性”发展带来了优势。手机在满足读者随时随地进行碎片化阅读的同时,也能为文章的“携带”提供便利。
  因此,新媒体的出现实际上对新闻语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使其适应环境进行“文学性”转换的同时,也为其提供了文章的载体优势。
  三、新闻语言“文学性”的创造——戏剧性叙事
  具有“文学性”的新闻,是新闻与文学交叉互动的结果。这种互动与交流实际上是新闻语言结构在过去过分概述性的结构基础上,再次归本溯源,从文学中吸取养分,并逐渐塑造出属于自己的、适应新媒体时代的特点。其与过去新闻语言描写的不同之处主要在视角专属语言的运用、细节化描写以及过程动态化描写三个方面。
  (一)视角专属语言的运用
  与充满“文学性”的新闻特稿非虚构写作一致,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要从所属视角的人物入手,描述事件的全貌,给予读者身临其境之感[2]。对比《太平洋大逃杀亲历者自述》与描写同一件事情的《海上生死劫:中国渔船悲惨血案》,前者的作者处于场景之上,以概括性的语言描述了太平洋大逃杀事件的大致过程、结果与主要参与人员,重心偏向结果而非过程;而后者则把视角建立在事件参与者身上,将故事的基调定在了故事线的叙述上。
  因此,通过后者“文学性”的新闻展现形式,读者更能从中了解到为何是特定的人成了主谋、为何会发生接二连三的杀人事件,作案动机通过该视角展现得淋漓尽致。反观传统概述性的新闻叙述,读者只能被动了解事件的结果,根据作者的描述感受世界,只能停留在“被告知”的局面而无法真正“理解”事件,从自己角度探讨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
  视角专属性语言的存在使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化从全知全能到特定视角,从作者凌驾于场景之上到作者隐藏在文本叙事者背后,更能使读者身处其中,掌握事件全貌,对事件的成因和背后的社会问题有自己独到的理解。
  (二)细节化描写
  在传统的概括性描述的新闻中,大部分叙述都更为重视结果的呈现,而在过程的展示方面则选择使用大致的概括性语言带过,基本由漫笔、背景与说明构成。而“文学性”新闻则会更加迎合新闻写作语言的视觉化效果。这种“文学性”语言的氛围塑造本质类似纪录片,记录新闻环境、人物以及报道中无法展示的细节。
  “文学性”新闻的细节性描写能够使新闻事件以详尽的形象展示,同时配合其前后文,运用“文学”技法勾勒出生动、形象、富有鲜明特色的视觉效果,在事件缓缓推进的过程中,与文章的叙事节奏、人物的言行举止、环境的氛围渲染相得益彰。而其中的氛围渲染,是在坚持新闻真实性的前提下,结合客观事物与主观感受,形成一种能打动人心、引起读者共鸣的气氛,给读者带来文学审美层面的意境享受。   (三)过程动态化描写
  对比传统新闻语言中对事件时间的压缩性描述,“文学性”的新闻由鲜明的故事线把一个个片段连接而成,故事走向是动态的。这样的“文学性”比起传统的纯“告知”类新闻,更能使人们设身处地地在动态过程中思考事件发生背后的社会原因[3]。其存在就如我国报告文学作家邢军纪说的“后院”写作,他提出:“后院实际上是很重要的,那里隐藏着家族成长的秘密,盘绕着错综复杂的故事,前院那些光鲜亮丽的枝叶,在后院都能找到它们的根系。”这也正体现了“文学性”新闻的“揭示”能力。
  四、新媒体时代下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优势
  多样的新闻载体促使传统新闻不断寻找在这个时代属于自己的位置。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实际上是新媒体时代下新聞行业适应、迎合时代变化的选择。这种改变并不是消极的、被迫的,对于新闻行业以及受众需求而言,这样的转变反而是积极的、主动的,是新闻在原本纯“告知”基础上进行的文学化延伸。新媒体时代,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优势主要体现在新闻形式的“联动”与新闻的“营养”两方面。
  (一)不同形式新闻的“联动”
  当下利用图片、视频、广播等载体传播的新闻已逐步取代传统新闻的“告知”职能,并在传统的“告知”基础上形成了独属于自己的特征——声像传播。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转换也是原来纯“告知”新闻的升级。两类新闻各司其职,前者负责最为明了的告知,后者则为大众提供另一个切入事件的角度,给予受众更多的思考空间,起到“揭示”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的作用。与此同时,两者进行有机联动,受众通过前者“知晓”,通过后者“知全貌”,参与度大大提高。
  由此可见,新媒体时代多种多样的载体诞生并不意味着传统的文字新闻“被逼出局”,而是应当在其中调整文字新闻语言的塑造,再次把文字新闻以崭新的、更耐人寻味的、更具读者参与感的形象引入新媒体时代。新闻形式多样化是新媒体时代给人们的馈赠,各种新闻形式的“联动”,更有利于受众在过去单一媒介的基础上对新闻产生新的感官体验,拥有新的思考方式[4]。
  (二)新闻的“营养”保证
  新媒体时代意味着新闻发布门槛降低,各大自媒体的兴起更是响亮地呐喊着“人人都是新闻人”的口号。同时,人们的时间也在进行更加碎片化的分割,各大媒体平台为吸引受众的注意力,追求流量与利益,惯用夸张、耸人听闻的标题和毫无价值的新闻内容的结合以迎合当下的信息洪流。而新闻语言的“文学性”能有效地提高新闻的质量,提升新闻发布的标准,以对抗那些毫无价值、误导人的文章。
  五、结语
  新媒体时代,琳琅满目的信息载体无疑为新闻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机遇与挑战,传统文字新闻的纯“告知”属性逐渐被新媒体接管,但新的文字信息承载媒体工具也为文字新闻,尤其是篇幅较长的“文学性”新闻,提供了更为便捷的传播渠道。
  文字新闻语言应适应新媒体时代的受众需求变化与呈现方式的变化。新闻语言也应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适度的“文学性”转换,注重视角专属语言的运用、细节化描写以及事件过程的动态化描写,“揭示”隐藏在事件背后的社会问题,给予读者更多的思考空间。转变过去对事件的演进与事件动机的“纯告知”写作。
  这样的转变有利于新媒体时代下不同形式新闻的联动,同时提高新闻的发布门槛,保存新闻的“营养”与价值。新媒体时代下,新闻与文学的结合,既是积极的新闻语言改进,也是一种新的感受生活的方式。
  参考文献:
  [1] 杨志明.文学表现手法在新闻中的应用[J].新闻爱好者(理论版),2007(06):34-35.
  [2] 周逵.时代记录者与叙事精神[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1,55-56.
  [3] 王笑南.非虚构写作在新闻领域的应用与反思[J].新闻论坛,2018(10):81-84.
  [4] 李东英.非虚构新闻写作——介入式的新闻真实感[J].传播力研究,2019,3(05):225.
  作者简介:雷可儿(2000—),女,广东肇庆人,本科在读,研究方向:网络新闻、新媒体。
其他文献
摘要:中国元素作为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和核心价值观的体现,在中国品牌海外传播中起着重要作用。华为品牌很早就开始在优兔上运用中国元素进行海外传播活动,并取得了较好的传播效果。从品牌传播效果评价的认知、态度和行为等核心要素来看,许多海外消费者不仅能够辨认出视频中的中国元素,积极观看视频,还会进一步了解华为品牌与中国文化。分析华为品牌的传播案例,未来中国品牌在海外传播中,应强化中国元素的存在感,丰富中国元素
期刊
摘要:在互联网环境中,传统主流媒体受到新兴媒体的冲击,面对受众不断流失的困境要积极寻求转型融合发展。在用户黏性强和规模大的社交平台上,主流媒体入驻的官方账号如何突出自身优势进行创新成为新媒体环境下传统主流媒体面对的挑战。本文将以“四川观察”抖音号的创新实践为例,从观念、内容、受众、技术四个角度探讨媒介融合背景下传统主流媒体在转型过程中的创新策略。  关键词:主流媒体;转型创新;媒体融合  中图分类
期刊
摘要:新冠肺炎疫情中网络舆情事件频发,及时做好网络舆情引导、化解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从重大突发公共事件中网络舆情化解的理念、手段、能力三个层次出发,总结和提炼相关的经验。在理念层面,要重视弹性治理理念、全流程理念、平等对话等理念;在手段层面,要采取监测手段、故事构建手段、整体协调手段;在能力方面,要着重提升议程设置能力、媒体整合能力、情感动员能力等。  关键词:新冠肺炎疫情;突发公共事件;舆情化解;
期刊
摘要:2020年疫情期间,线上教育发展迅速,网上授课的方式让人耳目一新。在线上教育过程中,学生能否专注课堂学习,学习效率能否达到线下水准,课堂氛围是否活跃,老师的直播课程是否具有挑战性,线上线下教学的区别和优缺点分别是什么?本文以小学生线上学习情况调查为基础,对城乡小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对比,以深入研究线上教育的适用性与发展性。  关键词:互联网学习;线上学习;传统教育;城乡小学生;教育信息化  中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对广东省新媒体运营岗位的从业者进行深度访谈,分析新媒体从业人员当下生存的现状与困境,探索其培养和提升的路径。  关键词:新媒体运营;新媒体从业者;职业素养  中图分类号:G214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083-02  2020年以来,由于疫情原因,很多线下实体企业都出现经营困难的情况,而那些可以通过新媒体运营在网上就完成宣传、销售、服务的企业
期刊
摘要:2017年3月,由重庆日报报业集团和重庆轨道集团联合打造、重庆地区唯一渠道媒体都市热报具体实施的社交平台——厢遇APP正式上线。近年来,厢遇APP在媒体融合发展中发挥自身优势,逐步形成了服务类型的融媒体社交平台。在跨界合作改造重庆李子坝网红楼的过程中,厢遇力图让这里以文化符号的全新面目出现,从网红打卡地升级为重庆城市爱情新地标。具体做法:一是取名为“厢遇李子坝”,带来线上线下互动新体验;二是
期刊
摘要:建设性新闻是媒体着眼于解决社会问题而进行的新闻报道,是传统媒体在新媒体时代立足于公共生活的一种新闻实践或新闻理念。本文从著作《建设性新闻实践欧美案例》出发,主要从北欧四国媒体积极寻求的解困方案,英、德、法三国媒体对建设性新闻的实践与探索,美国媒体对建设性新闻的“解决之道”这三个方面进行研究评价,以期为我国建设性新闻的发展提供思考和借鉴。  关键词:社会治理;建设性新闻;欧美案例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随着自媒体的迅速发展,自媒体在参与舆情传播的过程中也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只有了解和把握自媒体在参与舆情传播过程中的特点,寻找其中存在的问题,才能更好地引导自媒体舆情的健康发展,净化网络环境。本文以“广州六岁哮喘女童被老师体罚吐血”事件为例,对自媒体参与舆情传播过程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具体阐述,并提出相应的引导和应对策略,构建良好的网络环境。  关键词:自媒体;舆情传播;引导;管理  中图分类号:G
期刊
摘要:知识付费平台制订合理的营销策略对于平台的发展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能极大地促进先进文化的传播。本文通过分析当前知识付费平台的现状,结合对喜马拉雅FM成功典例的研究和分析,探索适宜知识付费平台营销发展的思路和方法。  关键词:知识付费平台;营销策略;喜马拉雅FM  中图分类号:F4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116-02  一、引言  当今知识付费的发展随
期刊
摘要:本文基于广西近十年舆情治理的实践,梳理我国舆情风险的现状,分析风险治理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风险治理的对策。  关键词:风险传播;舆情治理;舆论引导  中图分类号:G206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8883(2021)02-0018-04  基金项目:本论文为广西哲学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东盟跨文化传播语境下争议性议题的视觉修辞研究”成果,项目编号:17BXW003  1986年,
期刊